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幼儿园公开课教案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并背诵。
2、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编儿歌。
3、萌发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学会尊敬国旗。
二、活动准备
有关儿歌的图片、国旗、小朋友手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国旗,并通过平时的升旗仪式展开谈话,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我们每个星期一早上上幼儿园参加第一个活动是什么?在升旗的时候你发现大家是怎样的表情?现在我们这里也有一面国旗,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国旗,了解国旗的相关知识
师:你们说说国旗上面有什么?这些星星是怎样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列?国旗为什么又是红色的?(教师总结幼儿的发言并引导幼儿深入了解国旗背后的意义)
3、教师出示儿歌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
师: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小朋友他在干什么?你来模仿一下,站在国旗下面你想说什么?
4、教师小结幼儿的表演,并引出儿歌,范读儿歌。
师:你想知道画面上的小朋友在想些什么吗?请注意听他的想法。
5、教师引导幼儿跟读、分组朗读背诵,并理解儿歌内容。
师:老师读一句,大家跟读一句。你们都会读这首儿歌了,我们来比比哪组读得最好?你们会读了,那我们一起来说说小朋友为什么要变成小鸽子?他觉得国旗是怎样的?现在老师看看那个小朋友能把儿歌背诵下来。
6、教师小结活动内容。
师:通过今天学习的儿歌,我们一定要记住国旗的样子,也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国旗代表着什么,我们升旗的时候一定要严肃,对国旗要尊敬。
7、活动结束。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杨梅的外形特点
2、了解杨梅的功效并品尝,知道它好吃又有营养。
3、尝试杨梅汁作画,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杨梅每人五颗,牙签,纸,一次性手套,杨梅制品PPT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出主题
1、请小朋友来猜一个谜语,看谁最聪明。
(引入谜语:远看红脸好相貌,近看一脸红疙瘩,虽说样儿小又小,为人解渴本领大。)
二、了解杨梅的功效并品尝
1、杨梅是干嘛的呀?
2、哦,那杨梅除了好吃以外,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吗?
教师小结:杨梅除了味道好以外,对我们的身体还很有好处呢,吃杨梅可以解渴,可以治疗头疼,杨梅泡酒可以治疗肚子疼,杨梅可真是好宝贝。
3、今天我们都带来了杨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吧。
三、尝试杨梅汁作画
1、杨梅除了可以吃,还可以干什么呢?
2、老师来告诉你们,杨梅还可以用来作画。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杨梅可以作画呢?
3、对啦,杨梅的汁是紫色的,我们用杨梅的汁来作画,很漂亮的哦!
4、现在就请小朋友来试一试吧,带上小手套,把杨梅的汁挤出来,然后用牙签沾着来作画,我们来比一比,谁画的最好看。
四、总结
师:我们今天知道了杨梅不仅味道很棒,而且还有很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功效。还自己动手用杨梅汁画了画,小朋友开心吗?回家把今天学到的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跟我们一起长知识,好不好?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3
教学意图:综述孩子们对于粉刷匠可能不是了解,而通过歌曲能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粉刷匠,并知道他是怎么工作的。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粉刷匠》,能表现歌曲轻松、幽默的情绪。
2、学习根据歌词内容自由编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并能进行表演。
能自己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1、《小朋友的书勤劳的人们》;磁带及录音机。
2、彩色小贴纸若干;幼儿自制纸帽子;小水桶若干。
活动流程:
一、欣赏《小朋友的书勤劳的人们》第14页"粉刷匠"的画面提问: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请幼儿来学一学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二、欣赏歌曲老师带来了一首《粉刷匠》的歌曲,请你们一起来听听。
提问:歌曲里讲的是谁的故事?
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觉轻松、幽默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一)理解歌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
(二)学唱歌曲。
教师结合伴奏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提问:他的小鼻子变成什么样了?(感受歌曲的幽默,并尝试用动作来表示)幼儿跟音乐伴奏演唱若干遍。
(三)游戏"粉刷匠"。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做墙,一人做粉刷匠,表演歌曲一遍;表演第二遍时互换角色。
四、自由表演歌曲教师请幼儿戴上纸帽子,拿起纸刷子,提起小水桶,教师两手各拉两个幼儿成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幼儿表演一遍后,教师拉着另外四位幼儿换一地方成另一面墙,请幼儿边唱歌曲边按节奏做刷墙动作。(引导幼儿把粉刷匠轻松、幽默的情绪表现出来)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粉刷匠》是一首波兰儿童歌曲,她以活泼、风趣的曲调和轻松、幽默的歌词相结合,描绘了小小粉刷匠愉快劳动的情景。
韵律清晰明快,歌词浅显易懂,适合中班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我这样组织了教学:首先利用粉刷匠的图片来吸引幼儿,以此来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的欲望。
然后,在“小小粉刷匠”的游戏中,引导幼儿学做房子或粉刷匠,在教师一遍遍的示范唱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首歌曲。
最后让孩子随着音乐一起挥动手中的小刷子,给房子进行粉刷。从一个小房子到一个大房子,在游戏中感知音乐的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牙齿的构造,能说出牙齿的名称。
2.使幼儿懂得饭后漱口,早晚刷牙能保护牙齿,初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如何保护牙齿。
难点:知道为什么会蛀牙。
【活动准备】
1.被醋浸着的蛋壳和没有被醋浸过的蛋壳各一个。
2.护牙图片若干、牙模型、牙刷一把。
【活动过程】
1.猜谜,激发幼儿兴趣。
谜语:"大红门,打开来,白姑娘,站两排,各种东西吃进去,又切又磨样样行。"
2.引导幼儿认识牙齿的构造。
①幼儿相互观察,讨论。
教师:你们都有牙齿吗?让我们张开嘴看看牙齿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的?它们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牙齿,牙齿是白色的。知道牙齿的名称:磨牙、切牙)。
②教师小结:牙齿有上下两部分,他们是一样的,前面的牙齿是扁扁的,旁边的牙齿是尖尖的,后面的牙齿是方方的。
3.了解蛀牙产生的原因。
①请幼儿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看看牙宝宝上有没有洞洞?"
②讨论:"怎么会有洞洞的?"
③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④讨论:"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提醒幼儿闻一闻醋的味道)"教师小结:"酸能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放在醋里会变黑变软。”
⑤请幼儿品尝桌上的饼干,吃完后照照镜子,观察牙齿上有些什么?
⑥教师小结:"我们吃过东西后,嘴巴里会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来,不马上漱口的话,时间长了,这些食物就会变的和醋一样很酸,牙齿就像刚才的蛋壳一样,会变的又黑又软,时间一长,还会出现洞洞。"
4.请小朋友谈谈有蛀牙的感受:"有了蛀牙会怎么样呢?"
5.讨论:"怎样保护自己的牙宝宝?"(幼儿自由想办法,边说边出示图片)
①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
②健康饮食,不食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睡前不吃零食,少吃糖。
③定期检查牙齿。
6.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①请小朋友说说做做。
②教师边念儿歌边出示牙模型和牙刷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③幼儿跟教师一起做。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5
大河里的船
活动目标:
认知:让幼儿认识大船的基本结构。
技能:能画出轮船的基本结构,
情感: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人格: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养成教育目标:养成专注画画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将教室的一面墙壁布置上一条大河。
2、彩笔、轮船模型。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指墙壁:小朋友,这里有一条美丽的大河,河面上还应当有轮船。
2、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轮船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为大河画上大轮船。教师出示轮船模型,逐一提问:这艘大轮船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它的船身像山脉?轮舱像什么?在什么位置?船舱上还有什么?船上的烟囱、桅杆在船的什么地方?像什么形状?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大轮船的身体是长长的,侧面看上去像个梯形;船身上面有两层船舱,每一层船舱里都可以坐人,所以都有一排整齐的窗户;船舱像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船舱上面的船顶部还有烟囱;大船首尾都有一根高高的桅杆。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现在请大家画大轮船,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用什么颜色打扮大轮船?
观察幼儿作业情况,要求按大小画出轮船的基本结构,注意比例关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想象个联想,画出与轮船有关的图像。
活动创意:
请幼儿将自己重新画的大船剪下来贴在墙壁上组成“大河里的大船”的画面。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6
设计意图:
磁铁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和经常玩的物品,而"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对大班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活动的选择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高于幼儿的生活。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我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设计了此活动。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磁铁吸铁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2、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
3、巩固学习操作的记录方式,通过记录提炼认知经验。
活动准备:
磁铁、纸船、两份记录纸、红绿水彩笔、回形针、纸、雪花片、线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活动课题。
1、"拖纸船"游戏。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引出问题。
(2)教师:这里有一艘纸船,还有一些其他的材料,如回形针、磁铁,谁能不用手推,让纸船开动起来?
(3)幼儿自由尝试让纸船开动起来的.方法。
(4)请幼儿展示自己如何让纸船开动起来,感受成功的快乐。(用回形针别住纸船,用磁铁吸住回形针,拖住纸船移动)
小结:磁铁和回形针是好朋友。
2、出示记录纸。磁铁还想找朋友呢,猜一猜哪些东西会是它的朋友呢?到底这些东西是不是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一起试一试并且把它记录下来。
3、你发现活动室里哪里还有磁铁的朋友?(总结出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二、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两极。
1、彩色磁铁能和铁做的东西做好朋友,那它能和红蓝磁铁做好朋友吗?是不是红蓝磁铁的两个面都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来试一试。交流幼儿的发现。
2、我们发现红蓝磁铁有一面是磁铁的好朋友,一面不是。那我们怎么记录下这个发现,告诉大家哪一面是彩色磁铁的朋友,哪一面不是呢?
三、引导幼儿发现磁铁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1、刚才我们发现红蓝磁铁都有一个面是磁铁的好朋友,一个面不是。那红蓝磁铁和红蓝磁铁是不是朋友呢?是不是每个面都能做朋友呢?
2、出示第二张记录纸,蓝色和蓝色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色和红色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色和蓝色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幼儿猜想并把猜想记录下来。
3、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引导幼儿总结"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四、磁铁的用途。
五、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用磁铁玩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还会用磁铁怎么玩呢?幼儿自由玩磁铁。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快乐。
2.学x节奏类型,随音乐节奏边拍“×”边念“恰恰恰”。
3.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节奏,探索生活用品为乐曲伴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视频、木瓜图片和实物、乐器(碗、勺子、筷子、辈子)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要带大家去看一个美丽的国度,你们想看吗?
(播放印度尼西亚视频,了解印度尼西亚。)这是水中岛国——印尼,四处环水,也称千岛之国。全国有13508座小岛。岛上盛产各种水果,看……
2.师:在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盛产一种水果,(出示木瓜图片),这是什么水果?每到木瓜成熟的时候,印尼的人们就会跳起《木瓜恰恰恰》的舞蹈来庆祝水果丰收。
3.今天,老师也把这首音乐带来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和印尼的人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丰收的快乐。好不好?
二、欣赏《木瓜恰恰恰》
1.播放《木瓜恰恰恰》第一段
提问:
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快乐)
音乐里的水果们也很快乐,想和你们玩《指水果拍手》游戏呢?
2.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看图拍手;
(2)跟音乐一起拍;
音乐里唱到樱桃的时候说了什么?(恰恰恰)恰恰恰除了用拍手来表示快乐,还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快乐呢?(跳跳跳、扭扭扭、嘿嘿嘿)
(3)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一做快乐的动作吧。
(4)快乐的事情要和好朋友一起更分享,看:我和陈老师是怎么做的?(幼儿找好朋友,两两一起听音乐做动作。)
三、创编,巩固
水果大丰收,引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谁来了?小熊(跺脚)大象(扭)小兔(跳)公鸡
四、打击乐
1.小动物们的表演真不错,要是来点乐器就更不错了。哎,这个可以吗?谁愿意来演奏呢?
2.幼儿分成两组,互换角色表演。
3.邀请客人老师帮拍节奏。
五、小结
今天,我们走进了美丽的印度尼西亚,和小动物们一起跳了《木瓜恰恰恰》的舞蹈,真开心。等到下一次活动,老师带你们学一学印尼的人事怎样叫卖水果的,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木瓜恰恰恰"是一节大班节奏活动,我采用了图谱,乐曲中恰恰恰是由三个樱桃表现出来,充分提示幼儿节奏变化。在这个地方孩子掌握的很好,但不足的是切分音节奏掌握的不够好。由于这两个节奏我画的是一样的图,又没有教孩子区分这两个节奏,以至后半段节奏把握欠佳。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8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诗内容,学习用多种形式朗诵散文诗《森林里》。
2.自主探索用不同音色的乐器恰当表现散文诗中小动物的特点,能与同伴合作边朗诵散文诗边配乐。
3.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伴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诗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难点:用不同形式表现对散文诗的理解,尤其是能自主探索用不同乐器表现散文诗中动物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各种乐器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方法。
2.乐器:沙锤、鼓、碰铃、手铃、双响筒:自制课件:森林背景:鸟叫、马跑、大象走、乌龟爬的音频:《森林里》课件:动物声音的节奏提示图。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大森林”的背景,请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描述一下眼前的森林,猜测这片森林里可能有的动物。
(2)播放课件中鸟叫、马跑、大象走、乌龟爬的音频,请幼儿倾听并说说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声音。
2.教师示范朗诵,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1)教师清声朗诵散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散文诗的内容。
提问:你在散文诗中听到了什么?
(2)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朗诵,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提问:你觉得这是一片什么样的森林?森林中快乐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清晨,谁最先醒来了?鸟儿们在干什么?
什么是晨练?你身边有晨练的人吗,他们是怎样晨练的?你能说说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在辰练,是怎样晨练的吗?
(3)幼儿学习朗诵散文诗,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散文诗内容。
3.幼儿自主学习,探索用乐器为散文诗配音,合作朗诵表现。
(1)讨论散文中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结合课件中的提示图引导幼儿朗诵散文诗,并模仿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给散文诗配音。
(2)出示乐器,请幼儿观察并提出合作要求。
要求:请你们分成4组,找一找每一种声音用那一种乐器表现最合适:
每人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小组排练,合作朗诵散文诗并用乐器配音。
(3)幼儿分组,探索选用乐器表现动物的声音,边朗诵边为散文配乐。
(4)请一组幼儿进行展示,分享经验。
4.幼儿集体配乐器朗诵散文诗,感受散文诗配乐后的特殊效果。
活动延伸:
将乐器放在表演区,引导幼儿与同伴分工,配器、表演朗诵散文诗,感受配乐后散文诗美好的意境。
附散文诗
《森林里》
清晨,鸟儿们醒来了,
两只鸟儿快活的唱着,
许多鸟儿高兴地闹着,
晨练开始了,
小马快快跑,
大象在散步,
乌龟爬的越来越远了,
清辰,大森林里多快乐啊!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喜欢包糖果的欲望,感受包糖。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各种纸质的"糖果纸"若干;纸团、橡皮泥、绳子、吸管若干。
2、事先准备好一盘糖果,用手巾盖着。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电话铃响:"喂!您好!是山羊妈妈呀,哦!好的,我一定帮忙。"原来是山羊妈妈开了一个糖果店,它店里的糖果卖完了,要我们小朋友帮忙做一些糖果,送去给山羊妈妈。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糖果包装。
(二)尝试操作
1、"老师这儿有一些糖纸、糖果、绳子、吸管,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糖果包装起来,谁先来试试看?"请一至二位幼儿示范,其余小朋友仔细看,他们是怎么包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包的?"(把糖果用吸管穿起来,再用糖纸包起来,就是一颗棒棒糖了。)"还有谁包得和他不一样?试试看。"(请另一幼儿示范)小朋友,他又是怎么包的呢?"(把糖果放在糖纸的中间,然后在上面用绳子一拧,就像一颗扎了辫子一样。)
2、现在让我们一起帮助山羊妈妈吧!(幼儿进入糖果店)
(三)结束活动电话铃再次响起,"山羊妈妈,糖果包好了,我们这就给您送去!"10:05-10:15盥洗。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12345—54321—
教师指教案 导语:“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教师唱,引导幼儿回答。也可以幼儿同幼儿打招呼)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
教师指教案 导语:“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师指教案 导语:“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教案 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
教师指教案 导语:“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5、幼儿将找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教师此时清唱歌曲;
教师指教案 导语:“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纸和一只笔,请小朋友将你们找到的危险和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6、教师小结幼儿的记录,并选择两三个有特色的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唱自己的所画内容;
教师指教案 导语:“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咱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危险的东西不要碰的?”
7、幼儿将自己的记录唱给身旁的朋友听同朋友分享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教师指教案 导语:“朋友们都想做安全小卫士,那现在就把你创编的歌曲唱给身旁的好朋友听吧,用你们的歌声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创编歌曲唱给同龄班的幼儿听,教师小结此活动。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嘴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嘴巴的明显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有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有不同特征的动物(如鹈鹕、啄木鸟、蜜蜂、河马、蜗牛、兔子、食蚁兽等)嘴巴图片若干。
2.视频:《救救苹果树》、《鸬鹚捉鱼》、《蜜蜂采蜜》。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救救苹果树》,引起幼儿对动物嘴巴的谈论兴趣。
1.出示啄木鸟捉树虫的视频,讲述故事。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后提问:是谁救了苹果树,为什么啄木鸟能救苹果树?
(二)了解动物嘴巴的外形与其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1.教师:啄木鸟长着一张什么样的`嘴巴?这样的嘴巴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2.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嘴巴有特殊的本领?它们的嘴巴是什么样的?
(三)观察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了解其他动物嘴巴的神奇用途世界的神奇,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教师:图片上的动物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它们是靠身体的什么地方完成特殊任务的。原来小动物的嘴巴有真么多的用处,你能完整的说说他们嘴巴的用处吗?
2.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有一张奇怪的嘴?它们的嘴巴是什么样的?(学习用词汇描述)
3.教师:我们还能来模仿小动物的嘴巴呢。(请幼儿用动作模仿动物的嘴巴)
(四)欣赏动物嘴巴的多样性。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观看《动物世界》的录像,引导幼儿继续关注动物的嘴巴,满足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兴趣。
故事:救救苹果树
在一个果树林里,有一棵很大的苹果树,这棵大苹果树每年都会结出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到这里摘苹果。
可是,有一天,小动物们看不到树上的红苹果,树叶也变得枯萎了。"苹果树生病了,快给苹果树找医生吧!"小动物们非常着急地说。
就在这时,从远处飞来一只啄木鸟,它轻轻地飞落在苹果树身上。先用嘴巴在树干的不同地方啄了几下,然后对准一个地方用力地啄,很快,就啄出了一条大虫子,苹果树又能够结出红苹果了。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尝试仿照句式编诗句。
2、感受妈妈的辛劳,为妈妈的能干而自豪。
3、能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观察和了解妈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本领,带几张妈妈工作和劳动时间的照片。
2、在活动室设置“妈妈的本领”展示区。
活动过程:
一、夸夸好妈妈
1、分组交流,幼儿拿着妈妈的照片,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妈妈的各种本领。
2、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的妈妈都很能干,有很多了不起的本领,她们的手还会变魔术呢。
二、学诗歌《妈妈的手》
1、听一听:教师朗诵诗歌《妈妈的手》
2、议一议:妈妈的手真得会变魔术吗?妈妈的魔术是什么?变出了哪些东西?要求幼儿尽量用诗歌中的词句回答,并表演“摆弄、剪、飞针走线”的动作。
3、编一编
(1)幼儿围绕“你的妈妈还会变哪些魔术”展开回忆和想象。
(2)仿照诗歌的句式特点,说出妈妈变的魔术。
三、谢谢好妈妈感悟妈妈的魔术就是爱,理解妈妈的工作,鼓励幼儿说出谢谢妈妈的方法。
附诗歌:妈妈的手妈妈的手,可以用魔法把白净的米,变成香喷喷的米饭。
妈妈的手,可以用面皮粗糙的鸡蛋,变成黄黄的、诱人的鸡蛋羹。
妈妈的手,可以把脏兮兮的衣服,变成洁净的漂亮的衣服。
妈妈的手,可以用小魔棒把一团团彩色的毛线,变成一件令人羡慕不已的彩色毛衣。
妈妈的手,是一双温暖的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头,使我心里充满了安全感。
妈妈的手,是一双粗糙的手,因为她对我付出了太多。
妈妈的手,是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使我走上正确的道路。
妈妈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她用她那勤劳的手,使我家变得美丽、漂亮、整洁。
妈妈的手,是一双温暖的手,是一双奇妙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是一双灵巧的手,同时也是一双充满母爱的手。
教案评析:妈妈这一角色对孩子来说是很熟悉的。但对妈妈所做的事孩子们不一定能注意到。教师通过这一活动加深了孩子对妈妈的影响和了解,从而激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和敬仰。活动设计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大胆讲述。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13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
2、知道小脚丫的作用,懂得保护脚。
3、发展脚部动作,体验探索身体奥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地毯、垫子、瓷砖若干,小树两棵。
2、足球、小车、绳子、沙包、小棒若干,纸团30,大灰狼头饰一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探索脚的结构
1、引发兴趣
我们每个小朋友身体上都有一对宝贝,它能带着我们到想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猜不出来的小朋友,低头一-看就知道了。
2、观察结构
哦,原来是我们的小脚丫,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小脚丫是怎样的,上面有什么,和你的好朋友说说。(小脚丫上有脚底、脚背、脚尖、脚跟、脚趾头、脚趾甲)还有一个弓起来的地方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它叫脚弓,有了它脚就像有了弹簧一样,走路有弹性,脚就不痛了。
3、比较异同
那我们每个人的小脚丫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快和你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原来我们每个人的脚长得都不一样(启发说出肤色、长短、宽窄、胖瘦、脚弓弯度的不同)。
4、巩固游戏
小脚丫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和小脚丫做做游戏吧!做“看谁指得快”游戏:老师说出脚的一个部位的名称,请小朋友迅速指出来并用手和它交朋友,可以摸摸它、捏捏它等。
二、组织旅行,了解脚的功能
1、准备运动,锻炼脚的肌肉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神秘的大森林玩,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别着急,我们还要练练本领才行呢,特别是我们的小脚丫的本领。好,让我们的小脚丫快快乐乐地来练一练吧。老师边念儿歌《走钢丝》《小鸭小鸭》边带领幼儿做小脚操。
小蜘蛛,走铜丝,走来走去真自如。掉下来,别着急,嘴里咬根保险丝。
小鸭小鸭,去捉大虾。心里痒痒,翘翘尾巴。嘴巴一张,大虾蹦啦!
碰碰小脚丫:打打招呼,你好你好!i
2、森林旅行感受脚的功能
老师带幼儿过“草地”“沼泽i地”到“森林小屋”,引导幼儿体验脚丫踩在各种材料上的感觉。
现在小脚丫要去大森林旅行了,旅行时我们还要看看小脚丫有哪些本领。(放轻松音乐,走到。地毯处)呀!这是什么地方,哦,原来是草地上,你们的小脚丫踏在草地上感觉怎么样啊?(继续前行到垫子旁)看,前面是一个沼泽地,我们再来踩踩看,小脚感觉怎么样啊?(到瓷砖边)哦,森林小屋到了,我们来看看森林小屋里铺的是什么,小脚丫踏在上面感觉怎么样啊?
教师小结:我们的小脚丫能够感觉到硬的和软的、光滑的和粗糙的、冷的和热的。
3、玩活动器具,探索脚的用处呀,小朋友你们看,森林小屋里还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呢,你们想不想用小脚丫去玩一玩?玩的时候要想一想,小脚丫有什么本领。
让幼儿进行踢足球、踏小车、踢沙包、跳小棒、跳绳等活动,在活动中探索脚的用处。
4、追赶大灰狼,享受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在追赶中进一步懂得小脚的用处。
听,什么声音?(放音乐)是谁来了呀?原来是大灰狼,怎么办?快过来,商量商量有什么好办法。老师也有一个好办法,我这里有一些石头,等会儿我们追上大灰狼,就用石头打它!幼儿追赶大灰狼,并用石头(纸团)投掷。
好,大灰狼被我们赶跑了,我们胜利啦,一起来庆祝一下!
三、总结谈话,懂得保护脚的重要
1、幼儿交流,总结脚的用处
刚才我们用小脚丫做了什么事情?老师小结:我们用小脚丫走路、踢球、踏车、跳绳,还去追赶大灰狼,把大灰狼赶跑了,你们说我们的小脚丫本领大吗?
2、引导讨论,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小脚丫
那我们怎样来保护小脚丫呢?请你和好朋友说说,(讨论)要常剪趾甲,天天洗脚,太硬的鞋子,还要注意不要着凉了,好,现在我们把袜子鞋子穿上吧。
3、让幼儿穿好自己的鞋袜
在幼儿穿鞋袜时,教师引导:今天小朋友认识了自己的小脚丫,知道了它们的用处,除了我们人有小脚丫,小动物们也有呢,那它们的小脚丫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本领呢?请小朋友用你的小眼睛仔细地去看一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好,现在我们回去吧!(放音乐结束)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14
活动目标:
1、对印画活动感兴趣,享受颜料绘画的快乐。
2、了解蝴蝶翅膀花纹的特点,感知对称印画特有的艺术风格。
3、学会用鲜艳的色彩在指定范围内大胆进行涂色。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对蝴蝶外形的认知经验。
2、物质准备:蝴蝶图片和作品图片的PPT一份、红、黄、蓝、绿水彩颜料各一份、画笔四支、蝴蝶形状的彩色卡纸若干张、抹布两块、画有花丛的黑板一块、《化蝶》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猜测,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用毛笔蘸颜料在对折线的一侧画出蝴蝶的半边。
指导语
今天我们来跟颜料宝宝玩个游戏,看我这里有什么?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
2、接着,教师将纸对折压印后展开
指导语
瞧!这是什么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说说老师是怎样做的`?像我这样印出来的画面叫做“对称印画”。
二、猜谜语,引出蝴蝶的形象,观看PPT,进一步认识蝴蝶的外形特征。
1、指导语
身穿花衣服,一对翅膀光闪闪,不会唱歌爱跳舞,花丛里面跳得欢,请你动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
2、播放PPT,欣赏蝴蝶图片及作品,重点指出翅膀的花纹特点。
指导语
蝴蝶的身上有什么?蝴蝶的翅膀是怎样的?你觉得它是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出来?
三、根据示范学习压印方法,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喜爱颜色的蝴蝶卡纸,提出水彩常规,教师示范压印方法。
指导语我这里有许多彩色的蝴蝶,请你们来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使用颜料之前请你们念一念:小画笔,蘸一蘸,刮一刮,手脏就用抹布擦。像我这样画好一边之后沿折线对折,两手来回压一压,数三下,轻轻打开,蝴蝶出来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语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想怎么画?画画时请悄悄告诉我你想说的话。
四、在黑板上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教师总结。
指导语请画好的小朋友把自己的蝴蝶飞到花丛中来,请说说你最喜欢哪只蝴蝶,为什么?今天小朋友都画了一只漂亮的花蝴蝶,又学会了一项新本领叫对印压画,表现得真不错!
五、《化蝶》音乐声中师生张开双臂模仿蝴蝶翩翩起舞,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篇1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运用多种方式大胆猜想和表达对蚯蚓的认识。
3、初步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究、发现、交流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找蚯蚓并摄像:鼓励幼儿提出问题、猜想并记录;生活在泥土中的蚯蚓:蚯蚓的:放大镜,白纸,擦手布,记录纸;展板:我们的猜想、我们的问题、我们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引出问题和猜想
1、看录像,回忆经验。
提问:上次我们到花坛边干什么。
师:你找到蚯蚓了吗?在哪里找到的?我们来看看那天的录像。。。(边看录像边讨论)
2、介绍问题并猜想
师:我们不但找了蚯蚓,还提出了许多问题。作出了一些猜想。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块展板。分别是我们的问题、我们的猜想、我们的发现。(分别出示并介绍三块展板,整个活动中提醒幼儿将问题、猜想及发现分类放到相应展板上。)
师:谁来说说你有什么问题?(将记录问题的纸片送到。。“我们的问题。。”展板上。师幼共同猜想。如幼儿甲:蚯蚓和人一样有手、脚、眼睛吗?同伴1:我见过蚯蚓,没看到它有手有脚。同伴2:我认为蚯蚓有脚,要不然它怎么走路)(此环节是为了满足幼儿好奇好问的需要。同时通过共同猜想,引导孩子向同伴学习和带着问题去探究。)
二、自由观察,初步感知
1、提出观察要求
师:是不是像我们猜的这样呢?今天。我把蚯蚓请过来了。待会儿我们再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摸一摸,然后,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2、幼儿自由观察、议论、记录,验证猜想。教师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
师:请小朋友把你发现的用图画或标记记录在纸片上。(幼儿有观察记录经验。这里的记录方式不做硬性规定。幼儿自主发挥。)
师:蚯蚓的身体长什么样的?摸摸它的身体有什么感觉?身体里有骨头吗?长了脚吗?
师:仔细看看蚯蚓的身上有什么?(一圈一圈,一节一节的)它的嘴巴在哪里?
(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和感知,这一环节我给予孩子充分观察和探索机会观察前提出要求。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同时教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集体交流分享发现
1、提醒幼儿收拾好蚯蚓和工具
师:请你们轻轻地将蚯蚓放回泥土。把放大镜和记号笔放回篮子。带好你的记录到老师这儿来。
2、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和发现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和你的猜想一样吗?请幼儿将记录纸放到投影仪下介绍展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观察验证了一些猜想。发现了蚯蚓的身体是细细的、长长的、软软的;身上是一节一节的,它是一种环节动物:它没有骨头也没有脚。但是它能在泥土里钻来钻去。它靠刚毛和身体的一伸一缩来蠕动。
幼儿有了充分的观察感知之后急于想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及时满足孩子的愿望。并引导孩子将自己的发现和先前的猜想作比较。从中领悟科学研究需要大胆猜想。更离不开实际的操作验证教师简明扼要的小结。意在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四、肢体模仿。体验快乐
师:你们喜欢蚯蚓吗,为什么?我们来学学蚯蚓松土和蠕动的样子。
(幼儿模仿蚯蚓钻土、蠕动、打滚、蜷缩,幼儿用肢体模仿蚯蚓。能加深对蚯蚓的认识同时。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五、观看动画,整理经验
师:我还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小蚯蚓丁丁)。
看动画后提问:小蚯蚓丁丁告诉我们什么了?进一步巩固对蚯蚓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的认识。重点讨论奇怪的再生现象
六、鼓励提问。引发新的猜想和探究
师:蚯蚓的秘密可真多。关于蚯蚓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1、相互提问并讨论。同时记录问题放到展板上。
2、提问留白。引发新的探究。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蚯蚓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有人知道吗?不懂的问题怎么办呢?
结语:今天我们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发现了蚯蚓许多的秘密。又提出了很多问题。进行了新的猜想。那么。蚯蚓是不是像我们猜想的这样?我们可以问问有学问的人。可以去查资料,还可以自己观察、做实验。继续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此环节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能大胆思考和提问。是良好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培养。)
七、将蚯蚓送回大自然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一角为蚯蚓营造一个“家”,进行进一步的猜想、观察和实验。
:
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幼儿兴奋紧张的场面比如:在摸蚯蚓环节时有的孩子胆小不敢摸、或者壮大胆把蚯蚓捏死的意外,我们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指导和处理好该事情,让幼儿处于一种轻松、自然地状态下完成认知。《纲要》提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它们大胆探索与表达。整个过程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