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大多数学生,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里提供优秀的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方便大家写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参考。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

一、教学目标:

1、诗歌的朗读指导,思想情感体会;

2、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体会、学习;

3、“大堰河”形象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

1、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体会;

2、语言特点分析。

三、教学难点:

诗歌中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揣摩品味。

四、教学方法:

拟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师生互动问答法等。

五、教具准备:

教本、教案、有关多媒体课件。

六、导学设计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保姆”这种工作的内容吗?学生答,师点评-----今天,我们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板书课题)。请大家看大屏幕,了解有关背景资料------请大家齐声读出来。

2、请同学们把全诗的13个诗节标上序号。

3、教师范读1—3节诗歌,之后提出阅读要求:有表情朗读,准备3分钟,自由举手读自己喜欢的诗节。(要求先说喜欢的诗节番号)

4、在学生读诗节结束的时候,要求学生谈自己喜欢的理由和自己的理解,及时点评读的效果,师生互动,并趁机对学生读的诗节进行情感和语言技巧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做及时的有选择的板书。具体的分析预设写在教本上。

5、在分析诗歌内容差不多的时候,导引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与结构。启发学生可能用到的预设问题:

A、诗歌哪些小节是写回忆大堰河生前的往事的?

B、诗歌哪些小节是写大堰河去世后的凄凉悲苦的结局的?

C、哪些诗节是对大堰河的大声直接的赞美歌颂的?

D、哪些诗节明显是对大堰河深情的感激和怀念,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她?

6、学生思考、与同桌讨论,自由举手回答自己的内容划分。(要求学生答出诗节的序号)之后师生互动点评,形成统一的认识。然后,展示幻灯片,体会结构图的内容。教师对结构图作点评,帮助学生理解。

7、最后,全班齐读第12—13诗节一遍,出示幻灯片,展示有关大堰河的坟墓图片已经跟艾青的一往情深,加深印象。

8、如果有时间,让学生以诗歌般的语言赞美自己的一个亲人。师生适当点评。

可能用到的板书准备(视情况而作调整)

1节:尊敬、怀念、怜爱

2节:惭愧、感激

3节:怀念、沉痛

4:感伤、感激、同情

5:沉痛、依依不舍、无奈

6:难过、不安

7:同情、怜惜、赞美

8:同情、感激

9:伤心、惭愧

10:感伤、痛苦、同情

11:悲哀、愤怒

12:无限的赞美、感激

13:无限的敬仰、赞颂

教学反思

我是带着感情教学生学习这首长诗的。我知道这首诗是作者用情感孕育而成的作品,如果我不用“情”字解读她,那将是对作品的一种不敬。事实上,我的这课的教学还是成功的,是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我带着感情朗诵作品,我带着感情引领学生品读作品,我带着感情读我写的文章《那个春节真难过》拓展本文的教学。我的情感也将学生的情感引出来了。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自己读文章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让你这么一分析,我仿佛看到了艾青那悲痛的表情,听到了艾青那真情的呼唤。特别是你读自己的文章《那个春节真难过》,我都流泪了。我知道什么是真情孕育文章了。有些文章就是真情孕育出来的产儿。看来,我的这课是成功的。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2

教学目的:

1.《鸿门宴》课文复习。掌握课文背诵,理解人物性格特征,完成文言知识归纳。

2.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3.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所有学生能充分发挥所长。

教学形式:

1.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课文复习。

2.通过由学生自行组织角色表演,形象化地背诵课文,展示人物性格,掌握翻译技巧。

3.课外独立进行语言知识归纳。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背诵与文言翻译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本节活动课的难点。

2.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文言语言知识归纳。

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

1.本学期采用新教材,文言文占课本比例的40%,全部篇目都有背诵要求。课文背诵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古文背诵对学生有一定难度,授课时集中背诵,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2.《鸿门宴》一文要求背诵的三、四自然段,以人物对话和人物动作为主,背诵难度大,但角色个性鲜明,形象突出,以学生活动为主能调动学生兴趣,在参与中记忆深刻,有利于背诵。

3.所教学生,自高一入学以来,已引导进行文言归纳,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文言知识归纳应能独立完成。

教学时间: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设备:

电脑、实物投影仪、CD唱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音乐引入:《十面埋伏》

(设计目的:制造气氛,把学生情绪带入本课特定的氛围中)

教学目标:《鸿门宴》复习课

1.复习课文相关知识。

2.通过表演形象化地背诵课文,加深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3.进行文言语言知识归纳和检测。

二、复习过程

1.作者和出处提问:作者——司马迁

(幻灯片:司马迁像)

提问:出处——《史记》(幻灯片:司马迁和《史记》)

(设计目的:通过图片和幻灯,形象而快速地巩固文学常识)

2.情节提问:根据图片简单地讲讲《鸿门宴》的故事。

(幻灯片:《鸿门宴故事》1~~10)

(设计目的:形象化地回顾课文故事情节,深入理解三、四段的情节背景)

三、表演过程

[过程(一)、(二)由科代主持]

(一)科代:

1.交待故事背景(幻灯片:历史背景,鸿门宴遗址)

(设计目的:巩固历史背景知识,增强表演的可感性)

2.交待表演要求:四个小组,古装版考查同学的背诵,

现代版考查翻译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设计目的:提倡自主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有

所长的学生的组织能力。)

(二)表演开始:顺序1.古装版:2.现代版

(背景音乐)

(设计目的:“古装版”是以表演形式背诵原文,有旁白、人物对话和动作;“现代版”是以表演的形式考查现代汉语翻译,有人物对话和动作。通过表演,可以了解学生对背诵和翻译掌握的程度。)

(三)老师总结:背诵、翻译和人物性格表现

背诵检测:

1.课后练习二(投影:课本,讨论答案)

2.小测题(幻灯片:默写测验,讨论答案)

(设计目的:考查背诵)

四、语言知识归纳

1.归纳要求:(幻灯片:语言知识归纳要点)

2.小组讨论,推举小组最好的一本笔记。

(设计目的:课外自行整理,提高文言语言知识归纳能力。同学之间互相检查、督促,老师表扬、肯定。)

3.以学生笔记为例讨论归纳要求

(设计目的:指出同学归纳中的优缺点,提供范例)

4.明确归纳内容

(设计目的:指导学生修改归纳,提高日后归纳文言语言知识水平。)

5.检测:

(1)小测

(2)互改

(3)表扬(幻灯片:语言知识小测验)

(设计目的:考查语言知识点,表扬鼓励)

五、课外作业

1.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修改归纳笔记

(设计目的:进一步巩固本课教学目的)

六、教学流程图

音乐引入

教学目的

复习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3

一、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再别康桥》,导入本课。

二、朗读诗歌

1.提问:你觉得诗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教师介绍背景: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教师朗诵全诗,配背景音乐和画面。要求学生注意节奏与重音。

4.学生分各种形式朗读,教师逐节指导。屏幕出示全诗及其节奏与重音提示。

点评:诗歌重在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领悟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三、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任务在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栏目自学。“自主学习”包括“学习任务”、“徐志摩”、“诗歌意象”、“诗歌形式”、“诗歌诵读”和“英国风光”等内容。

四、学习反馈

方法:屏幕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刚才你阅读了哪些古代的别离诗?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它们送别的对象有什么不一样呢?

◆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云彩等)我们叫什么?诗歌选择的是哪些意象呢?

◆诗人告别康桥时,按理说,应该有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作者却避开了这些,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有什么好处呢?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闻一多提出的诗歌形式上的“三美”主张是什么?你觉得《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吗?

◆音乐美:

A、从押韵上看:本诗一节一韵,每节换韵。

B、从节奏上看:诗歌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从首节和末节来看: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

A、从字数上看:《再别康桥》共7节,每节两句,每句6~8字。

B、从排列上看: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给人以流动的美感。

◆绘画美:

A、选用“云彩,金柳”等词语,给读者色彩想象。

B、诗人用了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如“招手”、“荡漾”等。

C、全诗共7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等。

重点赏析“绘画美”,赏析的同时出示画面,然后学生看着画面回忆相应的诗句,再看着画面背诵全诗。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屏幕显示。

点评:诗歌鉴赏的方法是重点,通过重点讲解便于学生网上拓展,同时也有利于对本课另外三篇现代诗的学习。

五、网上拓展

布置任务:点击“相关网站”,进入“徐志摩名作欣赏”网站,和因特网上的专家一起赏析徐志摩更多的诗歌名作。然后,把你的学习成果让我们大家来分享。

点评: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去学习和创新。

六、成果展示

学生朗读并赏析“徐志摩名作欣赏”中的现代诗,重点赏析诗歌的意象美和形式美。

点评:给学生自我展现的舞台。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小字槱森,后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飞机出事,生活了35年,英年早逝。原名徐章垿,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清末时长着一个大脑袋,留着一个"猪尾巴",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所以1928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4

教学目标:分析文中人物言行,体会人物性格形象

能力目标:学会用现代的眼光、自己的眼光,评价人物

方法介绍:结合时代,结合人物,结合文本(三结合)

其中文本阅读最重要,也最理性,最具有说服力

重难点突破:

一、阅读全文,找出有关项羽心理的词句

1、项羽大怒曰

2、项王默然不应

3、项王未有以应

二、分析原因

1、项羽为何大怒

1)沛公欲王关中(欲和项羽争夺天下)

2)使子婴为相(秦项不两立—收买人心)

3).(占有财物

2、项王的怒,说明了什么。结合史记项羽本纪,一生最多的表情就是大怒

不理智,因个人好恶而做决策

3、项王默然不应,为什么?

项王已经不想杀刘邦,为什么不想杀?

刘邦:

1、戮力攻秦——叙旧(事实:早就想争夺天下)

2、不自意先入关——奉承(蓄谋已久)

3、今有小人之言——讨好(回避刘项不两立的重点)

——刘邦以情动人,以退为进

而项羽反应如何——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羽内心惭愧,抛出曹无伤,掩饰自身的理亏(缺乏政治眼光,局限于个人情感)

4、项王未有以应,为什么?

1)秦末之乱

2)怀王之约

3)刘邦之功

——樊哙以理服人,直言进谏,杀刘则将走秦朝灭亡之路

项王无以应,不知如何应对,看重道义,但缺乏政治才能,更无政治眼光,和相应的权术

归纳:不理智、重感情、重道义

三、拓展

对比项羽和刘邦的两首诗歌,分析形象

项羽

勇武过人,但至死都迷信武力,有情有义,但不懂政治;

刘邦

人品低劣,但精于政治,渴望人才,善于用人,终成帝业。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5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一、二段

【教学难点】

同上

【教法】

讲读、讨论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

二、导入新课

1、朗诵《垓下歌》,体会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

三、讲读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1)王()关中(2)说()项羽

(3)好()美姬()(4)为()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1)军()霸上王()关中

(2)说()项羽(3)成()五彩为()龙虎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1)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项羽接报大怒,“怒”字包含了什么内涵?

提示;(略)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1)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公岂敢先乎?”“固不如也。”

(2)通假:

“具告以事”“要项伯”

“距关,毋内诸侯”“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籍吏民,封府库”

(4)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2)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联系课文说说古人的“义”,该如何看?

提示:(略)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这两段记叙了几件事,由矛盾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情节逐步展开,为后来事态演变作铺垫,留下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1)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何处不及张良?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

同上

【教法】

讨论、讲读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张良为何提议见项伯?此处轻描淡写有何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过人之处在此,显示张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与刘大惊失色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预习作业),解释下列词语:

从()百余骑()数目()项王且为所()虏客何为者()

二、读讲课文三、四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所记之事。

提示:一是“刘邦谢罪”;二是“项王设宴”;三是“范增举珏”;四是“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

提示: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3、提问:课文插图是否有不妥处,分析,找出依据。

提示:(略)

4、提问:项留饮,演出”舞剑“一幕,”留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是。范增一再暗示项,要他除刘,项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策划。这一变故是范一手导演,由于没羽的支持,又加伯援救,终不了了之。

5、”项庄舞剑“在情节上有何作用,为后人留下何成语?

提示:项留饮,情节已缓和,“舞剑”发生,形势再度紧张,从而引出”樊哙闯帐“,故事推相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狯闯帐”是高潮。从哪几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

提示:从语言,行动,外貌等方面浓墨重彩写樊哙,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4、樊与刘讲话只语句变化有否区别?

提示:二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重在辩解,樊重在责之以义;策略上不同。刘言是“以屈求申”,樊是“以攻为守”

小结:三、四段记述宴会上刘、项的斗争。刘邦谢罪,矛盾缓解,范增举珏,危机四伏,项庄舞剑,险象环生,樊哙闯帐,达到高潮。项羽惟恐担“不义”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计,终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作业

1、自读课文五、六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涉江采芙蓉》

一、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是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文章中作者自问自答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这两句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么?“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的?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的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愁怅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情感,,想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总结: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语句。

五、本文的表达手法

借景抒情,白描手法。

六、小结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特点。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导语: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__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艾青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还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板书:课题、作者)

三、设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师简介作者(结合课文注释①):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

2、引出“朦胧诗”概念(板书:第一教学目标),师生同看投影片: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四、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配乐《海边的阿狄丽娜》(或听录音)

2、请同学就所学知识浅谈:什么是爱情?

3、师略论爱情(深情地):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

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

五、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

(板书:木棉的自白)

1、她说:爱不应该是这样的

⑴请一女同学朗读此片断。

⑵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⑶师分析、明确: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

c、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

d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说:爱应该是这样的。

⑴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⑵这一部分,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同学讨论、回答)

⑶师分析、明确:

a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板书)。

b“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书)。

c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d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师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男)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女)

仿佛永远分离,(男)

却又终身相依。”(女)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f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3、总结全文:

⑴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向我们点明了。

⑵播放《简·爱》录像片断:

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这宣言,无疑是女性要求独立、平等的人格宣言;简和诗人一样,都强调了精神的平等、人格的独立,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诗:(同学齐背)“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六、联系自己,谈谈感想:

1、请同学谈谈通过学习本文,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是啊,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中学生就不乏“早恋”的现象;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

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我想他还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

我们中学生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板书教学目标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裴多斐的诗、林觉民的《与妻书》……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我们沐浴爱的阳光、吸收爱的雨露,最终必将成长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七、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八、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8

学习目的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

2、了解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

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

《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天,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但它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阅读过程中要注意。)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三、整体阅读,理清情节: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情节,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然后快速概括文章所写的三个片段内容:

注意: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探夫遇敌。(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结局、尾声)

本文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从小说三要素看,本文是虚化的人物,淡化的情节,特定的环境。

四、分析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丽坦荡的荷花淀,那里的荷花荷叶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1、第一部分第一层,描绘的是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情景相生

人情美: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段景物描写有如下作用: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3、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五、分析鉴赏“简洁而传神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话别”一节,朗读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并讨论: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为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对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五、布置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

2、改编仿写“话别”一节(品味人物对话,分析水生嫂的性格)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请朗读改写后的对话:

(很晚丈夫才回来……)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说:“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问爹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

异——原文中的女人:温顺、体贴,对丈夫极为依恋,甚至有些缠绵,虽然她同时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气、有准备承担丈夫交给她的任何责任的。(水)

改写后的女人变得泼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饰内心的不舍之情,故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好让丈夫放心。(火)

同——对丈夫的举动都很敏感,都很爱自己的丈夫,都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国心。

2、比较下列三段对话,选出最适合水生嫂性格的一段,并思考为什么其它两段不适合?

人物——A——B——C

女人:“你走我不拦你,小华和爹你也带走。”、“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我不拦你,我跟你一块去。”

水生:“我又不是去走亲戚。”、“家里的事只有靠你了。”、“我是去打仗,不是去旅游。”

女人:“我在家还要干农活,更忙。”、“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古有花木兰,女人能打仗,我也跟你打仗去。”

水生:“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

女人:“哼,说的轻巧。”、“不嘛。”(嗲声)

二、细细品读(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

毕竟,藕断丝连的妇女们,对丈夫的不辞而别心存依恋,或许她们还有许多悄悄话还未来得及向自己心爱的丈夫表白;或许她们为丈夫的安全茶饭不思;或许她们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因此,几个青年妇女就聚在水生家里商量探夫的事。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敏多智)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心直坦率)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心细成熟)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性急侥幸)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害羞忸怩)

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三、概括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特点: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四、分析鉴赏生动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2、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如: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

3、小说中三处对于“捞”与“丢”的细节描写。

第一处见于“寻夫遇敌”一场。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畔稻谷香”,妇女们信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而那“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相形之下,《洪湖水,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渔米乡”,辞意热切却略嫌直露,而与《赦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淳朴隽永、凝炼含蓄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第二、三处描写均见于“助夫杀敌”一场。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

《荷花淀》隽永如诗,清新如画,虽不着一个“爱”字,却将水乡儿女的民族大义与间的浓情蜜意,融进在凝练精妙的细节描写之中,实为一曲洋溢着,饱蘸着至爱的英雄之歌。

五、简单小结:

情节不离奇、不曲折——淡化

人物无姓名、无肖像——虚化

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体味战争小说的视角与《荷花淀》的区别。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相关常识;

2.品味诗歌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培养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及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引出徐志摩,从而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像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相关背景。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3.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朗读节奏。

4.学生再听课文朗读录音,之后模仿录音朗读课文。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描绘了康桥的秀美风光,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三、合作探究

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意象美)

明确:诗人选取康桥有代表性的景色构成意象: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些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意象的分类而言,大体可分为六类:

(1)实体意象(简称物象或实象)。即由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象在诗人胸中、笔下的艺术反映。

(2)虚幻意象(简称虚象)。系由诗人大脑对客观现实作哈哈镜式的变态反映、从而幻化虚构出的非现实中存在的幻象,诸如梦境或神仙鬼蚊世界中的种种意象,还包含一着神仙大显神通与鬼蜮兴妖作怪的虚构事象。

(3)事态意象(简称事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反映出的种种事态的各自进程及其前因后果,诸如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成因等。

(4)自然力意象。即自然现象中那些可见可闻可感可触的现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的反映,如朝晖夕阴、寒来暑往、雷鸣电闪、雨雪阴晴、风云变幻对诗人情绪的具体影响等等。

(5)时间意象。乃是反映在诗人头脑中和行于笔下的晨昏昼夜、春夏秋冬、古往今来的诸多意象。

(6)空间意象。反映在诗人脑中、笔下的意象的空间位置与距离之类,诸如上下四方、远近高低、长短宽窄、大小粗细等等。须注意的是:后面这两种时空意象,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总是与前面四种意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更富有表现力。

2.课文在形式上有何特点?(建筑美)

明确:课文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3.课文语言有何特点?(音乐美)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

(1)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4.小结。

本诗是新诗中一首典范的新格律诗。

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不论思想怎样高尚,情绪怎样热烈,你得拿来彻底的‘音乐化’(那就是诗化),才能取得诗的认识……”(《诗刊放假》)。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典型地体现了新格律诗关于新诗创作的“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的理论主张,要多读多体会。

5.学生朗读课文,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建筑美和音乐美,争取当堂成诵。

四、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课后进一步了解徐志摩及其诗歌。

附: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意象美

建筑美

音乐美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0

【教学目的】

1.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

感染;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之美。

【教学难点】

意境的营造。

【教学方法】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道具】

幻灯

【教学时间】

月日星期第节 高二(一)、(二)班共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前几课里,我们介绍并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这节课我接着运用这种方法,来共同研究、探讨现代诗歌史中的明珠——《再别康桥》,体会其意境之美。

二阅读资料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后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其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康桥:

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1

一、学习要点

1、《呐喊》是鲁迅1918年到1922年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课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30日。作者在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本书的主题。

鲁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列: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2、鲁迅在本文中概述了自己心路的历程。透过鲁迅的思想、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折射。这些情景对我们理解课文是不可缺少的。

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崩溃,屡受列强的侵略而无力抵抗。但是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惯性,使中国社会各阶层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优势地位。他们承认列强船坚炮利,却看不到自己思想意识形态的落后,带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所以他们提倡以夷之技制夷。洋务运动的兴起,正是这种思想的必然。科学救国论成为维新的主流,而不愿从思想文化等精神方面反省中国。鲁迅想通过学医救国救民的思想,正是当时这种社会主流思潮的反映。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味、麻木和冷漠。日俄战争中兴高采烈的看客“赏鉴”同是中国人被外国人砍头的“盛举”,正是中国民众精神面貌真实的反映。对于这样的国民性,鲁迅一直是持严厉的批判态度的。他的文学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药》等,都是鞭挞封建腐朽思想毒害下民众的愚昧麻木,呼唤革新思想追求文明进步的创作实践。

③中国近代的改革,一直是不彻底的。

这是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所造成的强大的传统守旧势力顽强的反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共和建立等大的革新运动,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中国的贫弱局面一直没有改变。这使许多先驱者感到失望甚至绝望,于是沉沦下去,有些人逃避现实,在辉煌的古代盛世寻求安慰,有些人沉湎于声色犬马中麻醉自己,甚至走向了反动。

④虽然变革总是受到挫折,但是还有很多人在奋斗。

越来越多的人像鲁迅一样,认识到思想救国才是根治中国现状的良药。他们纷纷从西方现代思想中寻找药方。“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出现的,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也是为了从思想上救治国民而发出的激烈的呼喊。鲁迅的《呐喊》中的第一篇《狂人日记》所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吃人的历史,也是为了唤醒民众而对封建思想做出的严厉否定。

3、《呐喊》的篇名和写作时间

《狂人日记》1918年4月    《风波》1920年10月

《孔乙己》1919年3月    《故乡》1921年1月

《药》1919年4月     《端午节》1922年6月

《明天》1920年6月     《白光》1922年6月

《一件小事》1920年7月    《兔和猫》1922年10月

《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

《社戏》1922年10月

4、下面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一书的《自序》一文中的一段话,供学生认识与了解鲁迅作参考。

“但鲁迅的书都给了我一点踏实的感觉。记得小时和母亲住在农村一座黑糊糊的土屋中,睡梦中醒来,见母亲还坐在我的身边,心里就感到很踏实,很安全,若是发现身边没有一个醒着的人,心里马上就恐怖起来。别人的感觉我不知道,反正在我的感觉里,鲁迅是一个醒着的人。感到中国还有一个醒着的人,我心里多少感到踏实些,即使对现实的世界仍然是迷蒙的,但到底少了一些恐怖感。中国现当代文人说的多是梦话,梦话也有文学价值,但对我这样的一个胆小的人,说梦话的人甚至比不说梦话的人更加可怕。鲁迅之所以在我的心灵中占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大概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由这种感觉,我认为称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更为合适。”

“在夜里,大家都睡着,他醒着,总算中国文化还没有都睡去。中国还有文化,文化还在中国。我认为,仅此一点,我们就得承认他的价值。”

二、能力检测

1、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①文中“铁屋子”比喻什么?

②文中“熟睡的人们”比喻什么?

③文中“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着什么?

2、鲁迅的小说集以“呐喊”为名,其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铁屋子”比喻当时异常黑暗顽固的旧社会。

②“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

③“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着麻木的国民们可怕可悲的前途。

2、“呐喊”的含义,有两方面。

一是表示自己写小说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呼喊,也即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一是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帮阵而呼喊,使之不惮于前驱,不再感到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寂寞孤独。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2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优秀诗篇是高中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本文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独特意象和意境,学习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热情;掌握背诵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感知《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涌动着的激情,把握主题,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

说教法

高中语文新课标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1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问答欣赏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对《再别康桥》中康桥美景的赏析和意象进行解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画面美,从而受到审美的体验

3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情感和主题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说学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1.联想鉴别、协作探究徐志摩是现代诗坛独具魅力的诗人,单凭一首诗是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更好地培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鉴别能力,我们引入联想比较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钻研

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

1.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黄磊演唱的歌曲《再别康桥》,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使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其次,我借用课件展示徐志摩的简要情况和剑桥大学校园的图片,即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帮助理解诗人的“康桥情结”再次,用多媒体以文字形式展示时代背景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这样的导入课文,自然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诗意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能让学生从中找出差距然后教师范读,并进行诵读指导(注意音节、重音、基调)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魅力

3.激发想象,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首先把全诗分成七幅画面,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诗歌每一幅画面相配的优美图片,并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老师抓住诗中的亮点,关键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受到审美的熏陶

4.比较阅读,体会建筑美

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新格律诗的建筑美,我选取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格律诗《望洞庭》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新格律诗的结构特点: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建筑美

5.整体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

自古以来,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我从中国诗词中找了几个写黯然销魂的离别的诗句,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通过比较是学生深入体会到《再别康桥》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轻快的情调,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这首诗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

6.迁移应用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为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通过学习《再别康桥》,可以从中体会到新诗的“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也使学生对诗词格律的认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为了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再用多媒体展示徐志摩的另外两首诗《偶然》和《沙扬娜拉》,感受新诗的特点和“三美”,并留课下作业:根据对《再别康桥》三美的分析,试分析这两首诗中的“三美”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3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解说《春秋》)《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烛之武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三、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

(—)对于古人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二)对于现代人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比较阅读与回忆感受,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语言艺术的重要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四、结束新课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左传》等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

体会《左传》的语言特点和叙述技巧;

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解题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并正音

汜(fán)南佚(yì)之狐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

秦军氾(fàn)南夫(fú)晋,何厌之有无能为(wéi)也矣

若不阙(quē)秦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夜缒(zhuì)而出

杞(qǐ)子逢(páng)孙失其所与,不知(zhì)

2、学生自由朗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研习课文,疏通字词句。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礼,礼遇,以礼相待。贰,从属二主,不忠诚。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虚词:以,因为。

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分析理解

思考:第一段共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但字字均很重要,它实际上交代了什么?

明确: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强国的进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气氛十分紧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伏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既然两国军队并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分别为晋、秦所占,一是说明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二是暗示着郑国有机可乘。

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争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辞,推辞。

虚词:若,假如。犹,尚且,还。已,同“矣”。而,却。

句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可不翻译出来。

一词多义:

若①如,像:“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②如果:“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③人称代词“你”:“若毒之手”。

2.分析理解

(1)思考:佚之狐的话表明了什么?

明确: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国危矣”承上而来,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师,师必退”,说明烛之武具备了担此重任的非凡才能。

(2)思考:烛之武的推脱之辞以及郑伯听后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是,即使是在“无能为也已”的情况下,仍被委以重任,其才识已可想而知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聪明的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光用“是寡人之过”自责,从谏如流,情意真切。他的一番诚意感动了烛之武。

3.教师总结,引发学生思考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敢,敬辞。执事,对对方的敬称。鄙:以……为邑。陪,增加。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封,以……为边界。肆,延伸。济,渡过。

虚词:以,来。

通假字:阙,同“缺”,损害。说,同“悦”,喜悦。

一词多义:

夫:①发语词:夫晋,何厌之有

②男人:遂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理解分析

(1)思考: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明确: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上来,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能成功说服秦君?

(仅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下节课具体讨论)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在教师指导下,串讲课文。

实词:敝,损害。与,结交,亲附。

虚词:以,用。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通假字:知同“智”,明智。

一词多义:

微①隐约地: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②假如没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细小:防微杜渐

之①到:辍耕之垄上

②助词“的”:是寡人之过也

③代词:子犯请击之

2.分析理解

思考:子犯请求攻击秦军,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明确: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三、布置作业:总结本课文言知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分组总结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三)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在东边。

夜缒而出夜:在夜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在早上,在傍晚。

2.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鄙:作为边邑。

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作动词。

与郑人盟盟:订立盟约。

3.动词活用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4.动词的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退:使……退。

若亡郑而又益于君亡:使……亡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

②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同上)

三、问题探究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烛之武的语言,并思考:烛之武是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的?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板书总结:

当前:越国鄙远论——言地域政治

亡郑陪邻论——言利益分配

舍郑有益论——言两国邦交

过去:过河拆桥论——言历史纠葛

未来:晋国扩张论——言争霸现实(最关键)

2、晋军为何不愿向秦军进攻?

明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烛之武形象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深明大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有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

四、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锬稀保?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5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分析鉴赏荆轲形象。

【教学重点】

1、积累“顾”、“就”、“发”等文言词语用法。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的意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入课

屏幕展示对联: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对联写的都是那些历史人物?

①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方苑第一家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④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⑤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

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前五联分别是司马迁、李白、蒲松龄、诸葛亮、范仲淹,那么,同学们请看,

⑥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

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写的是历的那个人物呢?对,是咸阳荆轲墓联。今天我们就走进那段尘封的岁月,去感受那步步惊心的往事。(板书课题)

二、识人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四大刺客之一(要离、专诸、聂政、荆轲)本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改称荆轲,喜好读书击剑,善交名人勇士。

三、入境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为此,太子丹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然而田光已老,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保守秘密而__。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三、解题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__、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四、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并理顺《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1——2段):存亡困境

第二部分——发展(3——9段):解脱困境

第三部分——__(10——17段):孤注一掷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突围失败

3、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__。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 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 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

①介词,因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 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 以次进

④已经 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 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 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们)(的) 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指示代词,那 其人居远未来

【穷】

①尽,没有 日暮途穷

②走投无路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③尽头 图穷而匕见

④穿过,走到尽头 复前行,欲穷其林

3、重点实词:

【顾】

①回头看,看

②顾念,考虑

③看望,拜望

④反而,却∕不过,只是

⑤难道

【略】

①疆界

②经过

③巡行,巡视

④侵略,夺取

【诚】

①假如,如果

②的确,确实

【发】

①打开

②出发

【就】

①成功

②登上,去

4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长之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杜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秦王购之金千斤 古义:指金属总称,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5、词类活用现象: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 同上。

(6)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 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1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15)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闻,禀告

(16)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

(17)秦兵旦暮渡易水 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6、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2)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取之 ( 以 ) 百金 ( 省略介词“以” )

欲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同上 )

皆 ( 穿 ) 白衣冠以送之 ( 省略谓语 )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 ( 之 ) 留待 ( 省略介词宾语 )

嘉为 ( 之 ) 先言于秦王曰 ( 同上 )

乃 ( 穿 ) 朝服,设九宾 ( 省略谓语 )

见燕使者 ( 于 ) 咸阳宫 ( 省略介词 )

使 ( 之 ) 毕使于前 ( 省略兼语 )

群臣侍 ( 于 ) 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省略介词 )

献 ( 于 ) 秦王 ( 省略介词 )

比 ( 于 ) 诸侯之列 ( 省略介词 )

而 ( 按 ) 秦法…… ( 根据文意省略 )

皆陈 ( 于 ) 殿下 ( 省略介词 )

(3)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倒装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定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7、文言固定结构: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顷之】不久 顷之未发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宾语。

【岂……乎】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岂……哉】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8、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__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思考荆轲刺秦的失败是偶然还是必然?

第三课时

一、析文

1、讨论荆轲刺秦失败是偶然还是必然。

2、请同学们将课文中写荆轲、秦王及群臣的语句画出来,比较谁的着墨较少:

荆轲: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荆轲逐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被八创。----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秦王: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秦王还柱而走------

秦王方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秦王复击轲-------

秦王目眩良久。

群臣: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既前,斩荆轲。

【结论】荆轲的着墨不及秦王及群臣多。

3、这种安排是否违背了课题荆轲刺秦的重心呢?

【明确】《战国策》善于描写情节与场面,因此在此前的樊将军献头、荆轲诀别、易水送别等处都写得详细,但是在行刺的环节突出的不是荆轲如何行刺,而是重在表现秦王的惊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荆轲刺秦王的手段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4、请同学们再看一遍荆轲的动作与语言:

【明确】(因)把——揕——(未至身)逐——(废)引——提(不中)——倚——骂

5、由此可见,荆轲的剑术不是十分精湛,但是荆轲凭什么能让秦王目眩良久?

【明确】回顾荆轲在朝堂之上的一系列表现即可找到答案:

“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发图,图穷而匕现----逐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荆轲的功夫不见得高超,但胆识却超乎寻常!一个笑写出了荆轲的镇定,一个笑写出了不畏死的大气,一个骂写出了荆轲的气势!而荆轲的身份只是一个将亡小国的使臣,然而正是这种义无反顾、不为生死的大无畏精神与气势震慑了秦殿之上的王与臣!因此,这对于塑造荆轲的人物形象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6、陶渊明曾在其诗歌《咏荆轲》中写到“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可见荆轲刺秦的失败已成千古遗憾,但是否是一次意外呢?有同学说如果秦王袖子的质量好一点的话,也许天地将会大不同,与荆轲的剑术无关,你怎样认为呢?

【明确】我们是否可以在文章的描述中找到这一结局的暗示呢?

①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我们读出了等待;

②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我们读出了怀疑;

③荆轲怒,叱太子:“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我们读出了必死的信念与意气用事;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变徵之声中——我们读出了诀别的凄婉与悲凉;

【总结】以上的描写,似乎都在暗示荆轲此行的壮举,必将以悲剧收场的结局。

7、我们能否从其他描写中找到相同的暗示呢?

【明确】

①秦武阳,年十二,__,人不敢与忤视。——至殿下,秦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

②荆轲刺王——王负剑

【总结】秦武阳如此勇猛之人,但在秦殿之下却震恐,可见阵势之大之庄严,而群臣的怪之与秦王的负剑上朝,更可以看出秦朝有防范之心与防范之举,并非没有戒备之心。

8、在行刺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消失了,是谁?

【明确】秦武阳是一着败棋。

9、现在看能否找到一点遗憾呢?

【明确】如果秦王的袖子不断,如果随行的不是秦武阳而是荆轲所待之客,如果荆轲掷的再准一些,如果荆轲能够再等一等所待之客-----

10、荆轲刺秦失败败在哪里呢?

【明确】意气!

11、从“将军岂有意乎?”“荆卿岂无意哉?”樊将军与荆轲的死是否有相似之处?

【明确】“岂有意乎”是“是否有这个意愿呢”暗示出一种积极的猜测,一种情感的煽动;

“岂无意哉”是“该不会是没有这个意愿了吧”传递出一种消极的怀疑,一种情感的不信任!而两个人的结局一个是“遂自刎”的主动,坦然接受;一个是“怒叱、终已不顾”的意气用事,可见两个人的行为都与古代侠的气质胸怀相通。但一个是理智占了上风,一个是感情占了上风,成败可见。

二、探幽

(一)总结荆轲和太子丹的人物形象?

1、荆轲:

首先,荆轲之智:

见樊於期之“私”

行刺之前之“待”

求见蒙嘉之“遗”

秦武阳震恐之“笑”

其次,荆轲之勇:

荆轲:顾笑武阳

勇逐秦王 倚柱而笑 箕踞而骂

武阳:色变振恐 (侧面衬托)

秦王:目眩良久 (正面描写)

【总结】

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不怕牺牲,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虽经千秋万载仍令人感奋。

2、太子丹:

首先,太子丹之志:欲毕其功于一“刺”来对抗强秦,保卫自己的国家;

其次,太子丹之私:欲以刺秦来抗亡,欲以刺秦来报不理之仇;

第三,太子丹之急:飘摇之秋欲寻突破困境,逼迫荆轲出发;

第四,太子丹之情:伏尸而哭的不忍与易水送别的诀别。

【总结】太子丹虽有宏图大志但是心胸不够宽广,虽有治国之心却乏治国之术,用人上虽然可以重情重义但却在内心里猜忌怀疑,因此这样的太子丹是无法担负燕国命运兴亡的重任的。

(二)陶渊明《咏荆轲》中说到“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为什么?

【明确】从知人的角度,太子丹对荆轲的决心、品质、谋略和性情并无充分了解,双方称不上“知己”。

表现:荆轲要待客而行,太子丹却疑其悔改;

太子丹责难并用先遣秦武阳进行逼迫,荆轲怒斥太子丹并愤然仓促上路。

实质:太子丹急躁的言行,反映了他目光的短浅与心胸的狭隘,他完全不了解荆轲周密思虑力求全胜的大略;

荆轲怒斥太子丹的刚烈与仓促上路的意气用事。反映了他无法容忍羞辱的自负与不理智。

因此荆轲和太子丹的关系,显然不是一种君子之交。

(三)、你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的意义?

介绍古人对荆轲的评价——

非议:苏轼:“始速祸焉”

鲍彪:“轲不足道”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司马迁:“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为哉”

左思:“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总结】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由此可见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北师__记研究专家韩兆琦先生认为,荆轲是一个有一定武功,侠肝义胆,有学问且沉稳的侠义之士,我们发现相比于太子丹刺秦王计谋体现的报私恨与报公仇的纠结,荆轲刺秦的壮举更多的是来自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以及对太子丹的报答之心。因此他的意义在于抗秦,因此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__的义侠精神。但荆轲抗秦是出于一国小义,秦王统一天下则是从天下进步的大义,因此这既是荆轲的历史局限,也是时代的局限。

四、课堂小结:见上面总结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荆轲 之智、之勇

太子丹 之志、之私、之急、之情

刺秦 为公、为私、为情、为义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和行文脉络,进而把握全文大意。

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2.学习作者在中国诗与外国诗的比较中,归纳中国诗的特点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1.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2.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性语句划分段落和归纳段意。2.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一、导入课文

我们学过《咬文嚼字》和《说木叶》,都或多或少和中国诗歌有所关联。《咬文嚼字》中举了很多古人推敲诗歌语言的例子,说明语言文字总是和情感相关联的。《说木叶》则谈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启示我们注意把握诗歌中的传统意象的内涵。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说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略)(学生阅读,了解)

2、需牢记的代表作:(学生分析,教师指导学生牢记)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长篇小说:《围城》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

3、拓展激发阅读兴趣:(教师介绍)

《围城》中的经典语句: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据说上个世纪十年代,西方的文化界名人到中国往往要了却两个心愿,一个是要见识一下中国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再一个就是要见识一下闻名世界的学贯东西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可见钱老先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荣誉,他被称为“文化大家”。

4、背景资料: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设问:我是中国教授钱钟书,你们是美国人,我给各位讲中国诗,大家最想知道什么?(教学预设:生:中国诗有什么特点。生:中国诗和美国诗有什么不同。)

三、导引自学

1、设问:各位“美国人”的疑问正是钱先生要给大家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这篇讲演稿的主要内容。请各位自读课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话语,带有“中国诗”字眼的句子是关键句。

学生埋头阅读,圈圈点点。

(教学预设:大多数学生可以找出以下句子:①中国诗是早熟的;②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③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性;④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个别学生可以找出⑤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2、引导学生归纳,以上五条是从诗歌的发展、形式、技巧、语言、内容五方面讲了中国诗的特点。

四、合作探究

(一)设计:细读课文,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出中外诗歌的异同。

教学预设:

1、诗史

外国:史诗——戏剧——抒情诗

中国:抒情——戏剧——无史诗(异)

2、篇幅

外国: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中国: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

长诗比起外国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同)

3、韵味

外国:听不见的音乐更美

中国:言有尽而意无穷(同)

4、风格

外国: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

中国: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像良心的声音又细又静(异)

5、内容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同)

(二)教师进一步概括:钱钟书先生从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诗与外国诗的不同: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平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第二方案:抓住关键句,筛选出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所具有的特征。

明确: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三)品味语言

本文的说理,充满了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且这种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味,旁征博引,充满机智,充分体现了钱钟书语言的幽默特色。

《围城》小说的开头讲一位鲍小姐,穿得很少,人家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局部真理”。请大家想想,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有句名言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穿得很少,几乎是赤裸裸的,所以叫她真理,但她并没有完全赤裸裸,所以叫她为“局部的真理”。可见,钱的幽默是透着学者的智慧的幽默。

问题:请找出你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或感受。(注意句不离篇)(讨论)

示例:

1.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理解:用西方的科学“地心引力”来写中国诗发展的特点,突出中国诗发展的“早熟”与灵动。用印度经典故事来写中国人的聪明。

2.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理解:“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喻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把眉眼颦蹙来比喻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3.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理解:“压得腰弯背断”是一种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这里用来比喻思想内容上的“厚重”,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4.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狂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理解:形象地进行中外诗歌风格的比较。说外国一些诗人的风格是“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十分形象而准确。以“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比喻中国诗歌中的豪放狂歌,既“新”且“准”,妙趣横生中凸显出总体上“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5.“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

“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而增添了甜蜜。”

理解:结尾引用的这两处比喻,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与研究者的关系。切合听众实际,拉近与出门在外的美国士兵的距离,显得温馨亲切。

6.贵国爱伦·坡(Poe)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理解:这里作者的用意在于衬托中国诗的超出想象的短小精练,而不是嘲笑爱伦·坡的目光短浅。“太可惜了”,给人以遗憾的感觉。这样说,也注意到了听者的心理反映,让听者有亲切感。

参考答案:

例如,为了说明中国诗的发展的超常性,作者用中国画的发展作了相应的类喻,“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然后联系印度的《百喻经》一语道破天机。

为了说明中国的诗歌之短,作者借用了一西方的短语“轻鸢剪掠”,轻巧自在,凭人去遐想。钱氏作比喻,重文采亦重哲理──“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其中道理更是相当深刻的。

其他如把中国诗中的狂放比喻为“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妙”中凸现了一个“准”字。

五、课堂小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六、布置作业

把本文所引用的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摘出,与篇名、作者、朝代一一对应,并熟记。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7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1、点拨引导。

(说明: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难点。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生互动。

(说明: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筛选文中各种信息,掌握筛选信息的一些技能。)

媒体设计

拟采用图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思路

一、由题目导入课文

先简介导言(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本文文体有一个了解,直接醒目),再请学生介绍达尔文、进化论,教师补充,运用多媒体展示《物种起源》一书及作者的照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1、请学生速读课文,画出本文的思路图,分组交流。

(说明:通过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及主要观点;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意在培养学生提炼观点、准确表达的能力。)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请学生说出所画的关键句,而后集体加以确认。

明确: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着文章的旨趣,标示着文章的思路,显示着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为:①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提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标示主要事理的语句。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②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说明内容的推进。如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5段“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这个过渡句提示下文的主要内容。③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如第4段、第6段、第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2)如何筛选关键句?

明确:从内容人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人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说明:筛选关键句,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难。但如何筛选得正确、准确,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教师可以先试着让学生总结规律,然后一定要给学生讲明白。可用幻灯片显示出来。)

3、欣赏品味。

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

明确:第1段,从“远航”到“现在”,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时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2段,“华莱斯先生。。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结合注释,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3段,指出本书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印出来”避免使别人“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逊的精神。

第4段,“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5段“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很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7段,“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长期考察,实事求是,谦逊审慎,决不轻率,亲身实践,不避缺陷,毫不动摇。

(说明:从对文字表层意义的阐明深入到对文字深层含义的探究,从了解伟大科学家的基本观点、理论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这不仅是在完成教学目标,也是在教会学生如何解读文章,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与作者。)

三、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片段。

2、请同学们思考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的观点是否适合于人类社会,它与“关怀底层”是否矛盾?(王岱)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8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选编《再别康桥》,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的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教学中可通过简介徐志摩以及他在康桥的生活,交待《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再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分析结构,感受诗歌的“建筑美”,细细品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此外,《再别康桥》表达离别情感的方式比较独特,可通过与其他著名的离别诗的比较,感悟《再别康桥》独特韵味。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泛的,甚至有些是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得到的,因此,学生在接触《再别康桥》的时候,极容易简单地理解其中的离别情感,而无法揣摩到徐志摩在与康桥离别时的复杂情怀。

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会放在首尾两节,放在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上,教学中应好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作品。

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所传达的情感也常常是含蓄的,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再加上对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产生阅读障碍。

这首诗歌的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会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体味出诗歌更为丰富的韵味。

学生刚升入高中,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层面,应适当地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理解诗歌,多元化去鉴赏诗歌。

三、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文本。

诗歌的欣赏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不应仅仅拘泥于一些概念化的经验化的解读,在鉴赏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求让学生从更深刻更新颖的层面去阅读文本。

“以读带讲”一直是诗歌教学奉行的教学准则,而《再别康桥》本身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学生对这首诗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是学生不一定真的能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以讲带读”或许可以帮助学生真正感悟这首诗的真意。不为教一首诗而教一首诗,应力争通过对一首诗的解读,让学生走近诗人,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乃至内心世界。

基于以上的考虑,在教学中最好辅以多媒体,以提供更为全面更为广泛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有一定的收获。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明确诗歌的意象、意境以及它们对于诗歌的重要作用;了解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情感教育目标:领悟徐志摩与母校的深厚情感以及抒发情感的恰当方式。

3、能力培养目标:了解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以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发挥充分的想象去感悟诗歌的意境;通过解读意象去把握诗歌的主旨;欣赏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再别康桥》是如何体现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的?《再别康桥》美在何处?

2、《再别康桥》的意象选择非常独特,如何理解意象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的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徐志摩为何对康桥情有独钟,仅仅是学生对母校的情怀吗?有没有其他原因?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19

第一单元

《窦娥冤》

一、生字

窦(dòu)娥:剧中主人公名。

哥哥行(háng)哥哥那边。

罪愆(qiān):罪过。

错勘(kān):判断。

盗跖(zhí):统治者诬称奴隶起义领袖。

前合后偃(yǎn):前仆后继。偃,仰面倒下。

瀽(jiǎn)半碗:泼,倒。

苌(cháng)弘化碧。

暑气暄(xuān):指炎热。

湛(zhàn)湛青天:清明。

顺水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亢旱:大旱。亢,极。

二、词语辨析

1.怨气?冤气

二者都表示心中有不满之气。不同的是,

“怨气”指怨恨之气,

“冤气”指因受冤枉而产生的冤枉气。

2.分辨?分辩

“分辨”指分清辨明,如“分辨香花和毒草”。

“分辩”指用语言辩白,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

三、文学常识

1、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10余本。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为《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

戏剧角色有生、旦、净、末、丑,

形式上有说、念、唱、打,元杂剧叫科、唱、白,

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作品与主角

《窦娥冤》——窦娥

《西厢记》——崔莺莺、红娘

《牡丹亭》—柳梦梅、杜丽娘、春香

《桃花扇》——李香君、侯方域

《长生殿》——李隆基、杨玉环

3、文学典故

①苌弘化碧:苌弘,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三年后,他的血变成碧(青色的美玉)。

②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的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③六月飞霜:邹衍,战国时人。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起来。他人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比喻冤案。

④东海孝妇:传说汉朝东海有个年轻寡妇,对婆婆很孝顺。后来婆婆自缢身死,寡妇被诬告为杀害婆婆的&39;凶手。官吏就把她杀死以偿命。她死后,东海一带大旱三年。

⑤望夫石:古代神话,有一妇人天天到山上望夫归来,竟变成了石头,人称“望夫石”。

雷雨(节选)

一、字词整理

涔涔:①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

②形容天色阴沉。

昧心:违背良心。昧mèi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

惊愕:吃惊而发愣。

沉吟chényín无锡xī窟窿kūlong江堤dī

混账hùnzhàng

二、词语辨析

1.工夫?功夫

“工夫”主要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本领、造诣等,如“抄完这篇文章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的工夫”。

“功夫”指本领、造诣等,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意气?义气

“意气”

指意志和气概,如“人民群众意气风发,斗志高昂”;

也指志趣和性格,如“他们两个意气相投”;还可以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这几天,他正在闹意气”。

“义气”

指由于私人关系而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名词,如“这人很讲义气”;

也指有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形容词,如“你看他多么义气”。

三、文学常识

1.曹禺(1910---),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

哈姆雷特

一、字音

傀儡kuílěi觊觎jìyú吮sh?n舐shì害臊hàisào缔结dì厮守sī郁郁寡欢

貂皮diāo砧(zhēn)石同衾(qīn)

觊觎(jìyú)蜥蜴(xīyì)

二、词语解释

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受之泰然:心安理得地接受。

伶人:旧时指戏曲演员。

傀儡: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三、文学常识

1、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很快获得了成功。1623年,莎士比亚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当代有名的戏剧家本?琼斯题词,称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强调这位伟大的戏剧家“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主要作品: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3、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如《一只马蜂》)、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高中语文表格教案大全篇20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对比论证方法。

2、背诵全文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教学。

2、早自习预习文章,疏通字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4、利用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诵,直至背下全文。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课件、记分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前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全屏展示。)

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播放的歌曲好听吗?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你们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为什么我国要设立这个节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大家说的很对。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巍然成风,但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却不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解题、出示教学目标

1、解题:

“说”,古代散文中的一种,属议论文范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通常这类文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的道理”,“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三、朗读欣赏与指导

1、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四、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为三个大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竞赛,宣布比赛规则,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

提问: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小结:这一段从正面论述了从师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依次说明了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全班同学齐读第一段。)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问: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三组对比,抨击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人,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爱其子──与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学,师生合作共同朗读第二段,进一步明确三组对比的内容。(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稍加点评。)

分组背诵三组对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齐读第三段。)

提问:在“从师”这一问题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

孔子的行为

三段──结论

孔子的言论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齐读第四段。)

提问: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确:

四段──交代缘起: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小结

这篇课文四段都围绕“从师”这个问题展开。第一段正面论述从师之道,说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第二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三段运用孔子的言行,进一步从正面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写作缘起。

六、齐背全文

1、请同学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2、播放画面,配上音乐,师生共同背诵全文。

七、总结

1、统计各组最后得分,宣布比赛结果。

2、布置课外练习。

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