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教案按照教学过程的步骤编排,让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教学流程,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那要怎么写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呢?这里提供一些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

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铮(zhēng)悯然(mǐng)转徙(xǐ)浔阳(xún)枫叶(fēng)瑟(sè)声声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秋月白(bó)衣裳(cháng)红绡(xiāo)钿头银蓖(diànbì)谪居(zhé)整顿衣裳——(cháng)还独倾——(huán)间关——(jiān)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三、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年长色衰——(女性面容)遂命酒——(摆上酒宴)使快弹数曲——(畅快)感斯人言——(被感动)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歌以赠之——(作歌)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四、作业:朗读并翻译小序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2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设想】

1、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三的学生,已经学过《宇宙的边疆》等自然科学小论文。因此,学生对这种科学小论文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论述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简介性。但对于文中提出的诸如“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其的准确理解还需要引导。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5册实用类文本的有关叙述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

知识教育目标:

①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中国国建筑的特征。

②根据分层,归纳概括“文法”“可译性”等重点词句的含义。

能力培养目标:

①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②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根据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本文的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理清思路,掌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中国建筑的“文法”。

教学难点:

一,对建筑术语如“所”“斗拱”“举架”的理解。

二、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式:

学习说明文,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章所讲述的内容,学习说明文简洁明了的语言,并把学到的技巧运用于平时的写作中。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了使本文的教与学达到的效果,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三读:通过在预习的基础上浏览、精读、研读三步让学生逐渐深入地掌握课文知识。

2、设置情境:在课堂上,利用课件和视频增强直观性,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说明对象。

3、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课外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建筑,比较他们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二)学习方法:

精读研究法: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揣摩课文,深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认识。

对比学习法:把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西方的建筑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视频。一段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作者。

(二)课堂教学

1、导入:

利用视频《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唐代木亭模型》来引入全文,并且让学生更加鲜明地感知“斗拱”这一概念,以及明确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以及现代的传承。

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种建筑导入本文,揭示课题,并交代文体,指出其与记叙文的不同。而且简要地介绍作者。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学生和直观感受,对学习说明文有极大的好处。

这一个步骤所需时间不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学习本文与过去学习记叙性文字有了区别,明确学习目标,初步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归纳全文思路。速读之前,老师予以指导:这其实就是给文章分段,然后总结段意。明确本文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个问题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能快速、独立解决。

3、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我们了解了本文的行文思路,但是“中国建筑的具体特征”却还扑朔迷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分析每一段的具体内容。鉴于此,我给大家出了两道思考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第一组研究第一题,第二组研究第二题,给大家3分钟时间,同桌互助合作完成这项任务。

这两道题是:

(1)请把梁思成先生所总结的中国建筑的9大特征,再从3个角度高度概括一下。并据此,复述中国建筑的特征。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设计过程及目的】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老师巡视教室,通过询问了解情况,给予点拨。在学生回答的时候,遇到分类归纳不准确的情况时,可以人物为例来类比指导;在学生复述的时候,大屏幕出现故宫图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多表现为表述啰嗦、拖沓,这就需要老师提前明确方法;

关于文法问题,老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出方法指导: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那么只需找出对应的本体,就解决问题了。学生的问题更多表现在不够全面,表述比较混乱,逻辑性不强,我就事先强调学生用笔写出来。从而,在与同桌的讨论中探究中保障答案的全面性,在书面的调整中加强语言的严谨性。通过这两道题的设置,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对文本信息筛选和加工能力,不仅让学生明确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加强了文化厚度;而且锻炼了学生对使用类文本的归纳概括能力,提高了做题技巧。至此,学习目标基本达成。

4、再读课文,揣摩语言

这篇文章出自科学大师之手,除观点确实、叙说严谨之外,文笔也兼有理趣和情趣。例如本文之中就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请大家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说说运用比喻说明的表达效果。

【设计过程及目的】:

这个问题是学生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掌握的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准确性,这里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流畅性。最后,引导学生归纳答题模式。(老师首先板书答题模式:即①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这个过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些精彩比喻句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本文叙述说明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

5、对比探究:

利用幻灯片展示西方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让学生分析它们不同的建筑特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的认识,以及中国建筑发展中的兼收并蓄问题。

6、检测目标

本着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的学习目标,制定以下检测题目。

(1)阅读第8自然段,思考:中国建筑中,斗拱的作用有哪些?

(2)阅读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思考: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7、课外拓展:

关注家乡的建筑,可以选择家乡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也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介绍这些建筑的特点。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3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自己内心的“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为散文鉴赏的起始课,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严谨呼应的结构。

3、学习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4、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下列诗词名句,找出共同点与不同点。(出示名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枚《山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2、谈话:以上诗句有的悲秋,有的颂秋,“自古文人多悲秋”,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显示课题)

二、欣赏视频朗诵,感知课文内容

1、欣赏视频朗诵。(1-11自然段)

2、思考:(多媒体显示)

(1)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清、静、悲凉

提示: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中集中描绘秋景的几幅画面,主要在哪些段落?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

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提示:作者所写的景似乎是信手拈来,无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景虽散,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静、悲凉。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本文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三、赏析景物描写,把握文章的神

1、欣赏第一幅画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内容。

学生交流后屏幕示例:

碧绿的天底下,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圃,天地之间,偶尔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声。

提示:画面有动有静,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就在这蓝天白花中。

(2)画面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冷色:青、蓝、灰、白

破败景象:破屋、破壁腰

以动衬静:驯鸽的飞声

(3)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4)教师小结:

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是清闲淡泊的,作者的审美情趣是高雅恬淡的。通过对本段的赏析,我们也明确了写景散文要通过文字展开联想进入意境,把握景与情的内在联系。

2、自由赏析另外四幅画,品味故都的秋。

(1)小组讨论

提示:用“我从……的描写中品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形式表述。

(2)交流汇报(结合幻灯片点拨)

示例:我从秋槐的落蕊中品出了秋的凄清;

我从秋蝉的残鸣声中品出了秋的寂静;

我从秋雨的忽来忽去中品出了秋的凄凉;

我从都市闲人的互答中品出了秋的清闲;

……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由诗兴大发,我们一起来做诗: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在小院的每一朵牵牛花上,

在秋槐的每一片落蕊里,

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

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

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

在都市闲人的互答声中。

……

(3)教师小结:

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民宅内外、胡同两旁、槐树前后,就在天上,枝头,嘴边……从这些存在于天空地面,千家万户的秋姿秋态秋色秋声秋实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浓厚的北国地方特色的人情风物的热爱赞美,对故都的秋的神往、眷恋,可以看出作者借此流露出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出的深沉的苦闷、忧思和落寞之情。

3、合作探究:

尽管作者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寂寞、孤独、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故都的秋在作者那个时代也不乏明艳之色,也有繁闹景象,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些?请阅读12自然段寻找答案。

(1)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

(2)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多媒体显示相关资料:

(1)郁达夫,三岁丧父,从17岁开始,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善感;在文艺和审美观方面,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再加上当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因此作者描写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秋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因此文章取材很自然地体现了“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虽说是令作者向往的帝都胜景,但游人云集,不够清静悲凉,不如民居家院,街头巷尾的秋味更足,更适合作者心境。这就是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散文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而对情感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和本人的气质。

(2)《诗经·蟋蟀》中,秋肇凉气,蟋蟀鸣床;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骆宾王《在狱咏蝉》中,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苏轼《赤壁赋》中,秋风徐来,水波不兴;欧阳修《秋声赋》中,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秋与中国的文人墨客,乃至政治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在中国是一种有深刻内涵的文化。十二自然段中作者说明了自己赏秋、悲秋的文化渊源,曲折表达了内心的苦闷或对现实的不满,也创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为文章人物增添了历史人文的“厚重”感。

4、自主探究

作者写《故都的秋》,为什么在开头结尾都写南国之秋?

对比烘托、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四、总结全文

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是在颂秋还是在悲秋?

明确:作者在秋景中融入了向往和眷恋,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五、本课小结

(1)品味了郁达夫眼中和心中的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感悟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感情。

(2)了解了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3)体会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严谨的结构。

(4)学习了鉴赏写景散文的方法:①展开想象进入意境,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尤其注意品味景物所含的主观色彩。②结合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和气质,体验作者情感。

六、作业布置

1、将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阅读。

2、搜集整理关于秋的名句及古今诗文,并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秋的感悟。

3、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试着仿其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作者的情感。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尔克斯及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2.阅读小说,初步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3.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

4.通过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966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出版,首印的8000册仅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地半月内便抢购一空。随后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书的人差不多都读过这部小说。小说很快被译成30多种文字,席卷欧美,轰动世界。

一部小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年孤独》,去探求它的缘由。

二、简介作者及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三、学生自读小说,熟悉故事情节,编写故事梗概

四、分析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明确:如本书写外部文明对马贡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又如远征队的人“一个个像梦游病人似的,借助着萤火虫微弱的闪光,在这恶梦般的天地中行进。他们不能往回走,因为有一种新的植物转眼间就会长大起来,不一会就会把他们边走边开的小路封闭了”等等,这些奇幻的因素与真实的描写水乳交融在一起,使作品呈现出一个似真似幻、亦真亦幻的魔幻世界,增添了许多神秘气氛和拉丁美洲的地域色彩。

五、把握布恩地业怪诞、夸张的行为和乌苏拉理智、坚定的表现,从而体会乌苏拉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对布恩地亚来说,科学的探索曾经是高于一切的。“他的想像常常超越大自然的智慧,甚至比奇迹和魔术走得更远”,于是他用“魔铁”来开采地底下的黄金。神奇的放大镜,使他不惜用三块金币把它换来,用来试验作战武器,尽管他“多处灼伤,经久方愈”,也不能影响他的献身精神。对航海仪器的着迷,让他在长达数月的雨季中闭门不出,整夜整夜地观测星辰的移动,甚至不为妻子的狂怒所吓退。炼金术更让他痴迷无比,他把三十枚金币投进烧锅,跟铜屑、雄黄、硫磺、铅等一起熔化,最后终使乌苏拉的这笔珍贵的遗产变成了一团粘在锅底里挖不下来的锅巴。小说细腻地表达出布恩地亚天才的想象力已经超越了大自然的创造力和人类科学认识的极限,从而步入了高高在上的神秘的无人之境。

乌苏拉始终理智地看待在丈夫身上发生的一切。她由“劝阻不了”“伤心地哭”“被这危险的发明吓坏了”;进而“忍不住了”“吼叫着”“把观像仪摔在地上打得粉碎”;继而“对吉卜赛人没好印象”“不理他那一套,带孩子祈祷去了”,组织“全村人反对他们(吉卜赛人)”;对布恩地亚的冒险,“布置妇女反对”“以局外人的态度观察”“柔中有刚地顶了他”。由于乌苏拉的理智和坚定,最终挽救了布恩地亚家族。乌苏拉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乌苏拉的主持下,布恩地亚家族才得以日益发展。

六、课外阅读

阅读《百年孤独》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析本文独特的叙事角度

从总体上来看,小说基本保持了一种追忆的视角,即作家从现在的角度来俯视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然后向人们讲述一个已经过去的故事。小说开头:“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小说由“现在”起笔,很自然地将读者带到初建时期的马贡多,同时又让读者知道人物多年后(未来)的遭遇。类似的句子在文中经常出现:“许多年以后,这里成了一条定期的驿道,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也从这一地区经过时,看到这艘帆船只剩下一具烧焦的龙骨,在一片虞美人花地中。这时,他才相信这一段历史并非父亲杜撰的产物”;“许多年以后,在正规军军官命令行刑队开枪前一分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重温了那个和暖的三月的下午的情景”。这种在情节发展中插进现时的写法,增加了小说的容量,拓宽了读者的思维空间,让人领悟到小说深广的意蕴,一方面认识小说的历史意识,同时也感受到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作者是如何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奇异的幻像的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第一次接触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因此让学生反复品味,教师只稍加点拨,学生能理解就可以了。

明确:魔幻与现实相结合是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以及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俗,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而这些描写又被作者放置在一个精心营造的魔幻氛围之中。荒诞不经的情节、扑朔迷离的奇迹,使小说笼罩着浓厚的魔幻气氛,从而展现出一个真实与虚幻、现实与超现实并存的艺术世界。

三、分析小说为何定名为“孤独”,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方法:学生阅读全文、讨论,教师小结。

明确:小说写了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以及马贡多的开拓、发展和毁灭。布恩地亚家族一代又一代所特有的,就是一种“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始终没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讨,没有心心相印的感情沟通,彼此之间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关怀和支持。尽管也有许多人为打破这种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各自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作者用大量笔墨来描写这种孤独所造成的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现象,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而且渗入了整个社会,成为民族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起读者思考:

造成马贡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百年”表示年代久长,“孤独”的反义是团结。

探究活动

对于大多数文学爱好者来说,《百年孤独》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几乎已成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名词了。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探究一下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及其发展脉络。

探究方法:

可以3—5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分工合作,利用现有条件,或上网查询,或到图书馆查阅,或拜访有关专家学者,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讨论研究。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5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探究活动

走近《孟子》

一、提供材料专题阅读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

二、研讨主题

研讨可侧重于以下几点

1.孟子思想的研究

2.《孟子》论辩艺术的研究

3.《孟子》语言风格的研究

三、交流、评价与总结

可以在高三年级组织一次“走近孟子”为主题的论文(或者学生自作的主页)交流会。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对比论证方法。

2、背诵全文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教学。

2、早自习预习文章,疏通字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4、利用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诵,直至背下全文。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课件、记分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前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全屏展示。)

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播放的歌曲好听吗?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你们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为什么我国要设立这个节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大家说的很对。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巍然成风,但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却不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解题、出示教学目标

1、解题:

“说”,古代散文中的一种,属议论文范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通常这类文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的道理”,“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三、朗读欣赏与指导

1、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四、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为三个大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竞赛,宣布比赛规则,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

提问: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小结:这一段从正面论述了从师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依次说明了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全班同学齐读第一段。)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问: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三组对比,抨击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人,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爱其子──与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学,师生合作共同朗读第二段,进一步明确三组对比的内容。(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稍加点评。)

分组背诵三组对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齐读第三段。)

提问:在“从师”这一问题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

孔子的行为

三段──结论

孔子的言论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齐读第四段。)

提问: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确:

四段──交代缘起: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小结

这篇课文四段都围绕“从师”这个问题展开。第一段正面论述从师之道,说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第二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三段运用孔子的言行,进一步从正面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写作缘起。

六、齐背全文

1、请同学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2、播放画面,配上音乐,师生共同背诵全文。

七、总结

1、统计各组最后得分,宣布比赛结果。

2、布置课外练习。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7

学习目标

1、理解母狗的形象。

2、体味诗中表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感受作者对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

3、总结本诗的艺术特点。

作者

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1904~19_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开始写诗。19_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_年去彼得堡,拜见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_年初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退役并结婚。

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

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1925年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自尽。

教学过程

1.你能说说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吗?

解析:叙述了母狗生子、失子和念子的一天。

2.文中处处都能体现母狗对小狗的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分析划线词或句子的表达作用

01.母狗整天抚爱着它们,用舌头舔遍它们的全身。

解析:表示舔的认真周到,突出了母狗的爱子之情。

02.母狗从一个个雪堆边跑过,紧紧地跟着自己的主人……

解析:表示和主人的距离近,寸步不离,传神地表达出难以割舍的焦急之情。

03.它觉得房顶上面的月牙儿正像是它的一条小狗。

解析:月牙儿是美的,自己的小狗也是美的。把思念小狗之情寄托于月牙儿,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04.只有一颗颗金色的星星滚动在眼中,滴落在雪上。

解析:用金色的星星比作眼泪纯洁而晶莹,更加突出了思子之情的圣洁。

3.文中除了母狗,还出现了哪些形象?

解析:还有主人和人们。

4.主人和人们对母狗的态度是怎样的?

解析:主人和人们都是:残忍,冷酷无情的。如:主人板着脸,把小狗抓来,塞进了一条口袋。人们嘲弄地向它扔石头。

5.小结

写母狗的遭遇和悲痛,写人们的冷酷和残暴,实际上是写社会上人与人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诗人表现出对母狗的真挚的爱,也寄托了对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的真挚的爱。

总结

诗的艺术特点

(1)诗人善用对比,使对立的形象更加鲜明。

(2)笔触细腻的刻画了母狗的形象。

(3)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母狗对小狗的爱和母狗内心的凄凉。

(4)巧妙插入两处景物描写,以哀景衬托哀情,把母狗的悲痛描写得十分凄美。

练习

1.第一二节写母狗得子之喜,联系起来看,两个表时间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解析:“早晨”“和黄昏”两个词语,突出母狗舔小狗的时间之长,充分表达母狗的爱子之情。

2.结合语境说说“踉跄”一词表达了母狗怎样的心情。

解析:表达了母狗失去狗崽的极度悲痛之情。

3.母狗望着高空,发出悲鸣时,月牙儿有怎样的表现?

解析:细细的月牙儿“溜过天顶,偷偷躲进田野和丘陵”。

4.月牙儿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解析:“溜”“躲”两个动作活画出深受感动的心情,十分传神。圣洁的母爱感天动地,月牙儿怎么忍心看下去呢?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8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课一个课时就讲完了。因为市教研所要来听课的缘故,所以本来不会讲的这一课就当做了第一册的最好一节新课。但是,今天我讲的有好些瑕疵。

四班是第一节,由于害怕教研所的来听课,我有些紧张,说话都不利落,声音颤巍巍的。在四班讲课时表情僵硬,语言贫乏,实在是无趣的很。不过教学任务倒是完成了的。

三班忘记展示教学目标,直接跳到飞天梦一节去了。有了四班的前车之鉴,再加上没有了听课的压力,整个状态都比在四班时好,所以课堂气氛比较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三四班都没有讲文章的首尾圆合结构。

近来我发现三班的课堂气氛越来越好,四班就有所下降,而且作业情况四班也颇有些敷衍的意思。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田老师说的“状态不好”,但可以肯定的是四班学生放松了自己,三班整体有了显著的改变。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9

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昭君出塞而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二.《咏怀古迹》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结合注释、感知诗歌)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

明确:诗人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怨恨)

四.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

明确: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五.赏析诗歌

㈠再读诗歌,鉴赏情感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目的: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2.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大巧若拙)

3.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明确: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因课文有注释,可让学生讲,以训练其表达能力。)

4.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确: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5.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6.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明确:“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是否又会响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小结:诗歌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㈡三读诗歌,鉴赏语言

1.“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㈢四读诗歌,鉴赏主旨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借事抒情——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怨恨。

六.比较鉴赏

同样是咏叹王昭君,杜甫写了《咏怀古迹》(其三),李白则写了《王昭君》,比较阅读,说说两诗在风格上有怎样的不同。

王昭君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注释】汉代长安附近的月亮,月光照着昭君。一走上去玉门的道路,从此去向天涯再也不会归来。汉代的月亮还是从东海出来,可昭君嫁到西方没有回来的日子。长年严寒的燕支山只有雪当作花,美丽的昭君憔悴了,湮没在胡地的风沙中。活着时她没有黄金送人,致使画师将她画丑。死后留下了青冢使人叹息。

明确:同样以王昭君的不幸遭遇为题材,李白和杜甫这两首诗各有特色,基本上能体现两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李诗飘逸,杜诗沉郁。两人都对王昭君的不幸充满了同情,但杜诗不只停留在同情惋惜这一步,还进一步表达了沉郁怨愤之情。诗一开始,就似有千钧之力,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势,以致古人说:“昔人评‘群山万壑’句,颇似生长英雄,不似生长美人。”李诗第二联是“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而杜诗则更沉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生前寥落,死后孤寂,写得何等入骨。最后两联,两诗都写出了凄婉的氛围,而杜诗中因为用了“空归”、“月夜魂”、“千载”、“分明”等词语,就更显得凄凉。

七.课时小结

从我们学习的几首律诗看,杜甫善于吸收前代实践成果,不断积累艺术经验,在五七律上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因而他的律诗格律最为完备,结体谨严,对仗工整,声调和谐,语言精练,感情饱满,许多诗歌成为千古绝唱。

八.作业布置

⑴背熟《咏怀古迹(其三)》

⑵预习“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0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印度人民对甘地的深厚感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体会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学会消息的写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心感受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评价感人肺腑的人物——甘地。综合运用比较阅读,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消息的各要素,能分析消息的不同结构形式,能具体地区分通讯与消息的不同。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和结构形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

2比较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学习方法:感知课文,比较阅读、合作探究

教学设想:

1.比较阅读《心随飞翔》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的结构特点,比较《英雄潇洒走苍穹》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与通讯的不同。

2.概括能力训练:阅读报纸的一则近期新闻,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它的特点(此时教师要有方法指导)

3.作业布置:运用题——写作训练。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激情导入为兴奋点,走进甘地,了解甘地生平以及材料背景。

(二)整体感知课文: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探究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从题材上抓住人物事件的典型意义,从遣词造句上体会精炼的新闻语言。

(三)以解读点击连接为切入点本文是篇事件消息,联系《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一文,说说这篇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哪里?找出文章的标题、导语、正文、背景、结尾以及倒金字塔的结构形式)

板书

该板书学生不仅一览无遗地揭示了这则消息的内容、结构,同时也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图解了“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便于学生轻松自如地理解文章的重难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联系上节课内容。

(二)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心随飞翔》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的结构特点(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相结合)

比较《英雄潇洒走苍穹》和《甘地被刺》分析消息与通讯的不同。1)消息的概念和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

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2)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及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

a.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b.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

c.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d.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三)运用训练

阅读报纸的一则近期完整规范的新闻消息(包括有正标题副标题,请学生概括它的新闻写作特点。)

(四)作业设计:

根据校运会的赛情,运用消息的写作特点,写一则消息。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1

一、诵读第二节,理解内容: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

二、师生共同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附:[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D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好处: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①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曲中带情:

以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问: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

a、诗人是音乐大家。

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附:说一句题外话,古人有的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认为有违礼法。我们倒认为,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歌伎是较少见的。

5、小结: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三、总结全诗、布置作业。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张“施仁义”的进步意义局限性。(难点)

2、了解先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以及运用对偶、排比的写作方法。

3、掌握一些常用的多义词,疏通文意。(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他写作本文的目的;

2、了解秦国日益强盛的情况;译析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解题(板书课题及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年青时就有才名,经人荐举,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但遭到了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的打击和诬陷,被迁为长沙王太傅深为忧伤愤懑,四年后改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经常哭泣,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

后人辑他的文章为《贾长沙集》,另《新书》十卷。

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全力抗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二、生朗读一、二段,正音

三、译析一、二段,理解文意

1、始强:

条件:

地利──据、拥。

人和──君臣固守。

政策:

内政──务、修。

外交──外、斗。

2、日强:

文治──蒙故业,因遗策。

武功──四方攻伐。

六国──合纵缔交、九国不进。

结果──纵散约败、割地赂秦。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译析三至五段;总结课文;完成练习;背诵三至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后省略了什么?(之以)

3、注音:

崤逡笞隳镝牖

二、讲析三、四、五段(方法:读、讲、背)

1、始强。

2、日强。

3、极盛:

外交──执、御,百越俯首、北却匈奴。

内政──执、鞭,隳城杀杰、废道焚书。

4、灭亡:

陈涉:

人力──疲弊数百。

出身──贫苦农民。

才能──不及中人。

物力──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5、亡因:

秦:

国力──非弱。

余威──震于殊俗。

地利──自若。

昔──序八州。

今──七庙隳。

陈涉(与六国比较):

地位──非尊(不可同年而语)。

武器──非銛。

实力──非抗。

战术──非及。

结论: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三、总结多义词

1、制:

制其兵:控制,统率

制其弊:_

制六合:控制)

增其旧制:规模

制礼作乐:制定

周制……:制度

2、金:

金人十二:铜

金城千里:牢固

闻金声而止:锣

3、势:

万乘之势:权力,势力

攻守之势:形势

兵势强盛:势头,力量

四、析讲

1、三段,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天下的?统一天下后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外交上,执长策而御宇内。用武力统一中国以后,国力空前强盛。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震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第二层,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它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更有甚者,他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仗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和依靠“良将劲弩”、“信臣精卒”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自以为这样就奠定了“子孙万世之业”。

2、课文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

前三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秦国从开始强大一步步发展到统一中国以后赫赫威势。作者这样写,都是为下文写秦国的迅速灭亡做衬托文章。

4、强大的秦国是怎样灭亡的?

这一段的第一句,对秦国的势力的强大再扬一笔,做足文章;接着,用“然而”一词,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天下响应并起亡秦”。这一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写秦国在陈涉发动的起义面前迅速灭亡的史实。

5、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段在上述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见板书)拿秦与陈涉进行比较,照应第1~3段与4段,最后用“何也”引出全文结论。

6、辩证分析:怎样看待秦亡的原因?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从结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施仁义”来统治的。这种思想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的范畴,是对孟子“施仁政”这一思想的发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秦国的逐步强大以至迅速灭亡,有着经济的、政治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以“仁义不施”作为的原因。但是,应该看到,秦朝的统治者奉行愚民政策,激化了矛盾,的确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作者“施行仁义”的主张是针对汉初的政治而提出来的,在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所以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

7、归纳主题:

本文论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变化中所犯的过失,分析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

8、分析写作特点:

⑴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举例论证)

1~3段皆写秦强,作者列举大量史实,先写始强,次写日强,最后写秦终于统一天下,建立了巩固的统治。写来气势充畅,有如江河行地一泻千里。4段用“然而”一转,写出了秦国的迅速灭亡。5段对以上事实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何也”问句导出全文结论。

这种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⑵对比论证:

1~3段与4段对比;5段内比;2段内比。

⑶对偶、排比,广泛运用。

9、本篇为何从秦孝公写起?能否舍去一、二段?

(培养辐射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3

一、教材分析

1.大纲和单元中的定位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学习李白和杜甫的诗,目的是进一步领会这两位诗人的艺术风格,以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力。新的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该初步具备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并且高考试题也由过去的客观题型变成主观题型。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诗词的表现手法和主要写作特色,也要兼及思想内容和名言警句的赏析。

第一课《蜀道难》是李白诗歌作品中最出色的一篇,其思想内容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为历代文学家及评论家所公认。关于这首诗的政治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对诗的政治寓意不加深究;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给予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2.教学目标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热情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知人论“诗”;反复诵读,鉴赏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品位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章法、气象、基调及艺术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李白的放达,感受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自然是背诵。要重视理解记忆,又不偏废机械记忆。前者指的是理清诗脉,包括大致分清诗的层次、领悟诗的主旨和主要的表达方式等。后者指的是口熟,熟到可以不加思索地连贯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和重点诗句的深刻含义理解以及作者政治思想的把握。

4.课时安排:二课时

二、教法选择

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白语言的独特魅力;

3.赏析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胆的雕琢,从而找到自己的赏析点,从李白的作品中读出自己的李白来。

针对我们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教学设计>设计:

提起李白,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床前明月光”了,那里有真挚的感情,有清丽的词句,但我们也许只感到它的优美,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因为同样意境的语句,在其他人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再后来,读的诗越来越多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纶送我情”、“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体浓”……也许从这里我们开始惊诧于他才思的绮丽,那些打破常规而有无比妥帖的形容譬喻,他是如何想出来的?他的字里行间,果然带有一股飘忽飞逸的神仙气息。

大家还记不记得高二时我们学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哪有通篇记述梦境的?人间哪有这般的山水?而李白所用的哪里是人间的言语!他的句子没有任何格律的束缚,有的是《诗经》似的端雅,有的是《山鬼》的激越。他逸兴递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穿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解说:此导语教学设计>设计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营造一种诗情氛围,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突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面教学步骤的展开作铺垫。)

(二)回顾李白生平和作品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三)听名家范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诗。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四)齐读第一段:(采用师生共同研读法,先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讨论,相互争议,最后教师明确。)

1.词义点拨:

①危:高。②于:比。③何:多么。④当:挡。⑤钩连:沟通相连。⑥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⑦度:越过。

2.诗歌的语言受押韵及平仄限制,词序有所颠倒,让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颠倒的,应如何顺句。

3.段落解读:

(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嚱”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引导学生研究夸张叙述和运用民间传说的写法。

明确: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3)“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5)研读“上有六龙……坐长叹”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想象的丰富和奇特。

明确: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接着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特。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五)分析体读第二段:

1.词语点拨:

①但:只。②从:跟随。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④去:离。⑤盈:满。⑥倚:靠,。⑦湍:急流。⑧砯:拟声词。

2.段落解读:

(1)“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干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2)“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3)“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再次朗读课文第二段。

(六)分析体读第三段:

1.词语点拨:

①夫:人。②当:挡。③匪:同非。④朝……,夕……:互文见义。⑤虽:虽然。⑥长:深深。

2.段落解读:

(1)“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2)“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二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4)最后一段写蜀中要塞剑阁的意图是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诗的寓意。

明确: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解说:从现实的大背景出发,从感性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李白的思想感情,他作为诗人的敏锐的感悟力。同时也把锛市学习放在一个大语文的背景下,让学生感悟人生,感悟历史。)

4.再次朗读全文。

(七)分析诗歌艺术特色: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解说: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设计是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得到的,并不是教师说给学生的。所以在此,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他们可能说的不好,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不好中,他体会悟到说好的技巧。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教师可抛砖引玉,做示例。)

1.善用反复:

资料:清人沈德潜的评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讨论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这就是沈德潜说的“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张本。②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钩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③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文中三次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出现一次就给读者带拉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2.丰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与其山峦、山路的情形使人觉得怵目惊心,毛骨悚然,大有见蜀山而回转之意。

3.夸张到极致的技巧:

(学生寻找出诗歌中的夸张语句,谈出感受)

4.多样的诗歌意境:

为了表达主观感受与目的的需要,诗歌中构织不同的意境:高峻、宏伟、神奇、凄清、恐怖等各种意境均有描绘,而这些意境又统统表现一个“难”字。

5.神秘的传说:

“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笼罩一种神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八)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资料: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

讨论后明确:这首诗以咏叹为基调,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而战祸之烈是由于蜀道高险给割据者创造了良好条件的缘故。因此,对军事叛乱的警惕正是诗人的主旨所在。“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其表达的要义。

(九)美读,整合对诗歌内容情感的感悟

四、板书教学设计>设计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4

[教材分析与思考]

这首诗是一首感情真挚的抒情诗,但是作为抒情诗,里面的人物形象却特别丰满。艾青特有的人生经历和身份让这首诗有了它与众不同之处,结构不是那么整齐,但是情感的流露确实那么热烈、深厚。不过,因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特殊,所以,上课时一定要关联到相关背景,不然可能没有办法理解的较为深刻。主要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自行朗读,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来感受诗歌情感。

安排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艾青及创作背景;

2.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情感,把握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反复手法和排比的特色;

3.结合时代背景感受艾青对于以大堰河为代表的广大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诗歌朗诵录音,直接导入。

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篇赞美特殊母爱的诗歌,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介绍背景知识

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48小时才把他生出来,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详之兆,并找来了一个算卦的先生,说,他生下来就是克父母的。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里的不受欢迎的人。因此,艾清被送到本村的一家寄养,后来又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为了他的乳儿,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与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

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禁自己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己。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三、设疑开始解读

在我自己备课过程中,我有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诗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数量词以及一些渲染性等词语,他们的使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2.大堰河作为中心意象,文中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诗人想通过对大地母亲大堰河的描写,传达什么情感?

本节课我们就以第二个思考为题为核心,即大堰河作为中心意象,文中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四、初读诗歌,走近大堰河

请同学们再读读诗歌,你来说一下大堰河是一个()的人。

可能出现种.种答案:身份卑微、悲苦凄凉、深爱乳儿、淳朴善良、穷困勤俭、乐观坚韧等等。

五、分组探究,走进大堰河

从上面同学们给出的描述词中,每个小组选一个词语进行品析,找出诗句,然后分析和朗读,10分钟,每个组派一个人展示。(在分析过程中会顺势总结情感、分析写作特色)

第1部分:怀念与痛悼第2部分:眷恋与感激

第3部分:同情与控诉第4部分:讴歌与赞美

可用知识:

第1、2节为第一部分,写“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鲜明的叙事性质。而重叠反复地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第3~10节为第二部分。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3节,“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大堰河已经故去,诗人描述了她的坟墓和家园的凄凉景象。

第4节,诗人饱含深情地回忆起“我”与大堰河一起度过的贫苦、然而却让“我”感到无限温暖的生活。“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之后”,连续用了8个“在你……之后”的句式,为读者真实地再现了大堰河勤劳操持家务的情景。在这些话语中,我们能感到大堰河勤苦操劳、仁爱善良的行为在“我”心中投下了母爱的光辉。

第5节仅4行,叙述了“我”离开大堰河时的情况。虽然是简短的过渡,诗人却捕捉了离别场面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第6节,将“我”回到自己家中的情形与在大堰河家里的情形进行对比。“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并与第4节一样,连续使用排比长句,表现“我”在自己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

第7节,写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为了生活”,“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连续使用六个“她含着笑……”,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每一句都展现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第8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淳朴情感。她像对亲生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乳儿,在他身上寄予了希望。

第9、10节,写大堰河临终的情况,“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带着遗憾,“含泪”离开了这个凄凉的世界。

第11~13节为第三部分。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大堰河在劳动时还含着笑,是不是实写:看看鲁迅写祥林嫂到鲁四家开始做工的那一段,写到“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就可懂得“笑”里所包含的深刻悲剧意味。大堰河的“含着笑”,一方面说明大堰河的要求多么卑微,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旧时代穷苦人要谋生,哪能哭丧着脸去惹东家或旁人的不愉快呢?

-“紫色的灵魂”:一种看法,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贵、最伟大。

另一种看法,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之为“紫色的灵魂”。)

六、明确大堰河的形象

身份卑微、悲苦凄凉、穷困节俭、深爱乳儿、乐观坚韧、淳朴善良

七、拓展提升——分析诗歌表现手法。

1.是抒情诗,但在叙事中抒发强烈的感情:如第4、7、8、11小节的叙述,抒发了同情、怀念、赞美、爱戴的感情。(细节描写)

2修辞手法:

A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B反复: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表达效果。

C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3.诗歌风格

艾青的诗作在形式上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奔放的诗体。也有人把它称为“散文化”,艾青也曾尝试过各种形式,尝试的结果证明,对于他来说,这种带有“散文化”的倾向的自由诗体比较得心应手,他用这种形式写出了成功的诗作。他的诗脱去了格律的外壳,不押严密的韵脚,但是并没有抛弃诗的内核。在这首诗里,诗并没有因散而失去诗味,而是诗意更浓,抒发的更自由,表达的更充分。用排比、反复来体现格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量的排比,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多种画面,增强了抒情气势,也增强了诗的内在旋律。

诗人鲁黎对艾青艺术风格的评价:

想到艾青的诗就想到散文美他的诗不胫而走不是依靠那整齐的韵脚

他的诗轻柔似云一般的飞翔是以它内在的美作为翅膀

他的诗是绿野碧溪上的姑娘不是灯红酒绿里的贵妇

不需要金手镯或是珠玉项链需要的是清风和晨露……

七、布置作业

练习册

高考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5

课文分析:

课文《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教学目标:

1、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2、学习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句,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份感情,都能得到他们的加倍回报。

3、通过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学会如何真实具体地表达感情,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深入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情

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想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许多画面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老人与海鸥和谐相处的录像,学生观看)。

师: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师:说得真好!一个充满着温情的词语:亲人。老人与海鸥就像——(生接说)亲人一样。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动人的情景,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欣赏老人爱海鸥的录像,欣赏老人爱海鸥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力求使学生感受到这样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同时更是一位特殊的老人,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海鸥身上,这种与海鸥之间难以割舍的浓浓的情感,在音乐的渲染下更让人动容,也为第二课时,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谊埋下了情感上的伏笔。

二、自渎悟情——感悟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1、师渡:当我们大家都沉浸在老人与海鸥的这份亲情、和谐与幸福之中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出示PPT)生读“没想到过了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2、师:老人在世时曾对人们说过他的愿望:他说当他离开人世时希望能够把他的遗像放大,带到翠清边,让他再看一眼他的“儿女们”,人们完成了他的遗愿,但就在把他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请同学们自由读15——19自然段,边读边想,哪些句子让你感动,并与同桌交流。

(1)快速朗读,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部分。

(2)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情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此刻海鸥的心情吗?

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3.老人把海鸥当作亲人,海鸥也把老人当作亲人,文中的哪些地方写出海鸥是老人的亲人?

4.汇报交流

预设:

A.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大不一样”,提问:海鸥的叫声与姿式与平时会有怎样的“大不一样”?

(2)师:老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知道了,海鸥此时是焦急的、悲伤的,(出示PPT)海鸥们连声呼唤,他们似乎在说什么?

(3)师:同学们,海鸥们一声声热切的呼唤有惊讶,焦急,还有悲伤,谁能把这种感觉朗读出来?

师:我分明看到了一只焦急热切而又悲伤的海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生齐读)

师渡:海鸥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老人却始终一动不动,海鸥们终于明白:老人已经永远永远地离他们而去,于是,在翠湖边上,它们为老人举行了一场特殊而感人的葬礼。哪些地方能够体现海鸥对老人的一片亲人般的深情呢?。

B.“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2)如学生说到“瞻仰”,理解瞻仰的意思。瞻仰指恭敬的看,一般指对伟人的尊敬,老人是伟人吗?(学生讨论汇报)

(3)你能读出海鸥对老人这种亲人般的温情,还有对伟人的尊敬与爱戴吗?(指名读)

C.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师:你体会了什么?(生发表意见)

(2)师;好,同学们,闭上你的眼睛,现在你就是一只海鸥,把你最好的祁祷与祝福送给老人吧!(生闭上眼睛祁祷)

师:睁开你们的双眼,把这份守灵时诚挚的感情读出来。(生有感情地齐读)

(3)师: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画面是老人喂海鸥)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3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竟成了诀别了。同学们你们读16自然段描写海鸥的句子,老师读描写老人的句子。

师:同学们很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用心体会,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交流。

D.“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师:这一段都值得大家好好体会,出示PPT:谁有信心读一读这一段。

请一生读。

(2)师范读,把“扑”字读成“飞”字,引导学生讨论行不行?(学生讨论汇报)

(3)师:看来,这两“扑”含义很深,情意更重,写作时,用词要反复推敲,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感动了,这里面的焦急、悲伤依依不舍是多浓的一份情感,生死都愿意相随。一只只海鸥扑过来,形成了一道(生接)白色旋涡。

师:这是一场怎样惊心动魄,让人为之动容的葬礼,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这段,读出海鸥们一片深情。

生自由读,再请两生到三生个体读,请生评价。

师:读得真好,今天,老师把当时两张真实的照片带来了,(一张是排队瞻仰守灵时的照片,一张是海鸥“扑”过去的照片)出示PPT,师配悲伤小提琴曲《离开你的那一天》沉重解说:海鸥们站成两行,他们一动不动为老人守灵,在心里轻轻地呼唤着:“老人,生前你没有儿女,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女,让我们为你守灵,为你祁祷吧!老人的遗像不得不搬走了,海鸥们不顾一切的扑过来,大声鸣叫:不,不要搬走这张照片,让我们再看我们的亲人一眼,给他鞠个躬吧!”同学们,拿起你的书,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读第16、17自然段。(生深情齐读)

5.同学们用心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的意想不到?(生汇报)

师:正因为老人生前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所以才会有海鸥意想不到的举动。(板书)看着这样悲壮的场面,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起老人精心喂鸟的情景(出示喂鸟画面)回读: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谁知道节奏与什么有关?

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

生:老人喂海鸥的节奏也是时而快时而慢的。

师:那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师:多由意思啊!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指名读)

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

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生: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听到了什么?

师:除了海鸥的声音你还能听到什么?

师:你们又仿佛看见了什么?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能不能把这段话读一读,先自己练练。谁想读:(指名读)

师:十年来,每逢冬季来临,老人风雨无阻,,像照顾儿女一样,与海鸥相依相随,共同谱写着这首美妙的歌—学生读(变换成的诗,配以《致爱丽丝》音乐)?

过渡:多美妙的一支歌呀!可如今却变成一首悲情的哀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理解内容,那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课文中描写海鸥的句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也十分感人。教学中我会将朗读和体会结合起来,在学生品味理解课文后适时指导学生朗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告别时的场面,来引导学生体会海鸥为什么为老人守灵,理解文中为什么用“扑”而不用“飞”。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会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海鸥对老人那深厚的情谊,很自然地通过朗读流露出来,加上采取不同方式的读(范读、指名读、引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赛读,齐读)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真正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目的。

三、想象写话——深入品味老人与海鸥至死不渝的亲情

1、师渡:是啊,老人的心里归牵挂的还是海鸥,海鸥们对老人也是依依不舍,我想,他们一定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向彼此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完成这个心愿吧!

生想象写话:

(1)假如你是一只老人曾经喂养过的海鸥,面对天堂里的亲人——老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天堂里的老人,回忆与“儿女们”海鸥相伴的一幕幕,面对悲痛欲绝的海鸥,你会对它们说些什么?

2、生写,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会情感和人文价值,使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些。引导学生超越文本,升华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主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让学生读懂作品,领悟真谛,通过超越文本的读书让学生变得智慧、变得美丽。

四、拓展升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1、师: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出示PPT),师解说:老人依旧满脸慈祥的笑容,周围,海鸥翩然翻飞,多么和谐的场面!同学们,这就是那位老人,让我们用最神圣的队礼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表达出少先队员们最崇高的敬意!

2、师: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丹顶鹤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关爱动物,都和动物和平共处吧!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在使学生用心灵颂读,用心灵倾听,用心体验,用心灵表达,“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学生们带着收获,带着思考,带着信心,走向新的课堂,开始新的探索。

1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