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以确保教学过程有序、连贯。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三)情感与态度: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未能被“早用”,“今急”才被“求”的年过70的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烛之武退秦师》共有4个段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2个自然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

二、课文赏读

(一)朗读3、4段。

(二)3、4段文本分析:说退秦师——迫晋撤兵

1、先看结果:

原文

字词

作用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说:通“悦” 戍:戍守、守卫

反衬烛之武的演说效果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之:代指秦军 微:没有 夫人:那人(今义:妻子) 及:达到 因:依靠敝:损害所与:所交往的人。所+动 知:通“智” 乱:(军队)散乱 易:替代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其:还是。表商量语气去:离开 之:指代郑国

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也看到了一个霸主冷静的军事头脑。

2、追根溯源:

(1)(宋.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

原文

字词

劝说艺术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敢以(这事)烦…… 鄙:把…当作边邑意动

既知亡矣

(示弱)

越晋难治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焉:什么 用:因为 陪:增加

亡郑利晋

(陈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把(它)作为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共:通“供” 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

存郑利秦

(述利)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为:给 (晋君)许君焦、瑕 济:渡河 版:防御工事 夫:发语词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晋人无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东:向东。名→状 封:使……作疆界。使动 肆:扩张。焉:哪里 阙:削减 唯:希望 图:考虑

晋人无厌

(揭短)

小结: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越晋难治亡郑利晋存郑利秦晋人无信晋人无厌

(2)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国君,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度;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他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出色地完成了劝说使命。

三、拓展延伸——委婉劝谏知多少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39;必勿使反。&39;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触龙说赵太后》

劝谏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讽谏。

触龙用对比的方法,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是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触龙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并列举事实证明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从而否定太后“(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可见触龙强调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不过是作为陪衬,其真实意图还在于暗示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作为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国君的如果不让他的子孙为国家出力,只是坐享其成,利用其特权享受挥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反而会把他的前途给葬送了。如果目前能使长安君“有功于国”,那么他就不是只享受特权而不付出代价的人,也算对赵国有了贡献,将来就能立住脚跟,可以“自托于赵”了。这才是真正为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做出的长远打算。触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摧垮了太后的精神防线,顺利地完成了劝谏的任务。

四、本课验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本文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合称为“春秋三传”。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名校学案》配套练习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分析,品味诗中创造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诗意美。

2、重点掌握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音乐《情人的眼泪》,让学生交流在音乐的旋律中听到的内容。

音乐,它是旋律,但它也是诗,它用诗一般的旋律向我们倾诉心中的爱与情。同样,好的诗歌也是美的音乐,它用音乐一般的韵律向我们述说着人世间忧愁与欢乐。

二、学生朗读全诗,思考

1、找出体现诗意美的诗句,并简要分析:

明确:

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水中的倒影,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在柔波中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康河,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

榆阴下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醇厚的诗意,诗人的留恋全都融进了康河的风光中。

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凄凄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

诗意美除了构思的新巧、韵律的和谐,更主要体现在意境美。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不同于一般的别离诗,他选择的意象是夏季的“云彩”、“金柳”、“青荇”、“青草”、“星辉”等,而传统的别离诗选择的意象多是长亭、流水、浮云、落日、孤舟等,而且多是暮秋时节。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就像一幅幅色彩绚丽的欧洲风情画。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等,将它们巧妙地剪辑到自己的诗作中,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给人以视觉上的&39;审美享受。他所寄寓的情思也因而显得潇洒、飘逸,而不是一般别离诗的缠绵、愁苦。

2、诗人情感高潮在哪节诗中体现出来?

明确:

第五节诗,诗人陶醉在康桥的美景中,甘心做一条水草,尽情的享受康河爱的轻抚,,一任康河波光里的艳影,在他的心头荡漾。正所谓“沉醉不知归路”,似乎已经忘却了他要离别康桥而去,他撑着一枝长篙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的梦”,等到兴尽归舟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向“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飘逸、洒脱之情,感染着我们,让我们的心一同快乐着,达到极致。

三、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进一步体味诗歌的诗意美

四、讨论诗人对自由、率真天性的追求──人性美

在康桥,诗人结识了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在康桥,诗人心中有自己梦牵魂绕的情人,在康桥的秀丽风景中,有诗人幸福的生活。诗人曾饱含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弥盖我爱的康桥,

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

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

──(摘自《康桥,再会吧!》)

徐志摩游学于英国剑桥大学期间,不仅深受康桥周围的思想文化气氛的熏陶,接受了英国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他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中,在大自然的美中,发现了人的灵性,找到了天人合一的神境,待诗人离英返国时,康桥已成了诗人“难得的知己”,诗人称康桥为自己永远的精神依恋之乡,此时的诗人,心头盛满离愁别绪。在诗里,诗人热烈而又缠绵地倾诉自己对康桥的精神依恋。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对美和爱、对和谐的一种欣赏和赞美。

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

从大自然,我们取得我们的生命;从大自然,我们应分取得我们继续的资养。哪一株婆娑的大木没有盘错的根柢深入在无尽藏的地里?我们是永远不能独立的。有幸福是永远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

在青草里打几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到高处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你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

──(摘自《我所知道的康桥》)

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主张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自然似乎有着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诗人与自然交流,将自己的留恋全部融入对康桥瑰丽风光的尽情描绘中,是他对“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诗人在康河边徘徊,正是追寻美、自由与爱于一体的理想。康桥,于躯壳,徐志摩是过客,但于灵魂,正是他诗意的栖居地。

五、小结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确是悄悄地走远了,但挥不去带不走的是他的康桥。它做为学院建筑留在英国,它做为一篇具有生命质感的美文,留在中国文学史中。自然中的康桥会老,但文字中的康桥,将在所有爱志摩的读者心中永远年轻。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特点。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导语: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__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艾青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还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板书:课题、作者)

三、设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师简介作者(结合课文注释①):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

2、引出“朦胧诗”概念(板书:第一教学目标),师生同看投影片: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四、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配乐《海边的阿狄丽娜》(或听录音)

2、请同学就所学知识浅谈:什么是爱情?

3、师略论爱情(深情地):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

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

五、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

(板书:木棉的自白)

1、她说:爱不应该是这样的

⑴请一女同学朗读此片断。

⑵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⑶师分析、明确: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

c、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

d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说:爱应该是这样的。

⑴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⑵这一部分,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同学讨论、回答)

⑶师分析、明确:

a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板书)。

b“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书)。

c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d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师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男)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女)

仿佛永远分离,(男)

却又终身相依。”(女)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f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3、总结全文:

⑴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向我们点明了。

⑵播放《简·爱》录像片断:

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这宣言,无疑是女性要求独立、平等的人格宣言;简和诗人一样,都强调了精神的平等、人格的独立,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诗:(同学齐背)“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六、联系自己,谈谈感想:

1、请同学谈谈通过学习本文,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是啊,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中学生就不乏“早恋”的现象;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

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我想他还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

我们中学生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板书教学目标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裴多斐的诗、林觉民的《与妻书》……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我们沐浴爱的阳光、吸收爱的雨露,最终必将成长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七、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八、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4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篇小说。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根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在环境、情节、人物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根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研究《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林黛玉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关键人物,那么,对于这个关键人物作者是如何来刻画描写的呢?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此便要开始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充满期待,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回答。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多媒体打出)

黛玉这是到了自己的外祖母家啊,怎么会这么谨小慎微呢?

本文开篇的这段对林黛玉心理的直接描写,十分清晰地呈现出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一下子就明了了黛玉敏感、谨慎、自尊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好的心理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它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2、间接的心理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通过直陈的方式表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间接地表现。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的心理描写”。(媒体打出“人物的心理描写手法:直陈、间接(语言、行动)”)

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后的哪些语言、动作和行为具体表现了她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

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找到的相关描写。(点一二小组即可)

3、外貌特征

那么,这样一个“细致缜密、聪慧机敏、自尊特立”的林黛玉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请同学们把小说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请同学们齐读这些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和段落。

从这些外貌描写我们能看出林黛玉这个人物到底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

——貌若天仙、行止高雅、体弱多病;眉目含情、聪慧机敏、多愁善感。(多媒体打出)

同学们,这些有关林黛玉外貌的描写,是作者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吗?

——显然不是,这些描写都是通过他人的观察和评说来完成的。这种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人物的手法属于“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除了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之外,还可以借助人物来衬托、借助环境来烘托。(媒体打出“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他人的观察与评说、人物衬托、环境烘托”)

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有什么好处呢?

三、品赏祥林嫂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共同研究《祝福》中祥林嫂这一人物。

1、外貌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林黛玉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那么,《祝福》的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把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找出来。(学生齐读)

请问,祥林嫂的外貌特征也是主要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表现出来的吗?

2、心理变化

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讨论: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再讨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不被允许参加祭祀就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3、小结:由此看来,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逐渐地、一步一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她的外貌变化间接表现出来的。这些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多媒体打出)

四、总结(2分钟)

通过我们对林黛玉和祥林嫂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人物的正面的外貌描写还是和侧面的外貌描写,无论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间接的心理描写,都是小说描写人物、塑造人物极为有效的艺术手法。这也是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所要达成的目标。(多媒体打出)

五、赏析老人的形象(25分钟)

1、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到的赏析人物的方法,自读《老人与海》,分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中所有的学习任务。15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导学案·合作探究”第1题和第2题的结果。(15-20分钟)(多媒体打出)

2、(学生汇报后多媒体打出参考答案)

第1题:老人在与鲨鱼搏斗的每一个回合中都有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有些是有声的,有些是无声的,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小组讨论:这些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心理?你认为他的哪一句内心独白最能代表他的这种心理?

——老人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但每一次都是希望战胜了绝望,他要和鲨鱼斗到底、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2题:在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老人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形象?

——永不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却自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3、延展:你能根据你心里的老人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吗?(5分钟)(多媒体打出)

4、小结:通过合作探究,我们发现《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的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大量的描写,来突出老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的。(多媒体打出)

六、单元教学总结(7分钟)

其实,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正面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那正面描写的手法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有通过他人的观察与评说来描写的、有通过人物来衬托的、也有通过环境来烘托的。

我们这一单元所学习的三篇小说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希望同学们将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三篇小说中所学到的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去。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5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上课所学内容

2、能正确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音、字义、字形。

3、能活学活用,掌握做题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所学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理解题

【导学流程】

基础回顾

1、本文选自《》,相传是()国史官()所作。

史书体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著作。《左传》也称()、()。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四十多年间东周前期各国()、()、()、()和()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春秋三传”:《左传》和()()

“春秋五霸”:春秋时代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通指()、()、()、()和()。

2、①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的是()如《史记》。

②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是()如《战国策》。

③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是()如《左传》。

④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的是()如《战国策》。

小组讨论问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秦军氾南(fán)夜缒而出(zhuì)佚之狐(yì)

B.共其乏困(ɡònɡ)若不阙秦(quē)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shuō)杞子(qǐ)杨孙戍之(shù)

D.逢孙(féng)微夫人之力(fú)失其所与,不知(zhì)

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第二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

C.犹不如人犹:尚且

D.无能为也已已:已经

3、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39;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敢以烦执事

C.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情景式默写

(1)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将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5)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说“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仁道的;“_______________”,这是不明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___________________”,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让烛之武去退秦师?

2、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6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形式美。

2、理清线索,欣赏诗歌鲜活俏丽的意象美。

3、把握脉络,领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

理清线索,欣赏诗歌鲜活俏丽的意象美

教学难点:

把握脉络,领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十六岁花季,十七岁的雨季,这时正是最爱做梦的年龄吧,相信在坐的各位同学都有各自最美的梦想,有了梦想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追寻梦想。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走近戴望舒先生的《寻梦者》,看他是如何寻梦的。

二、走近诗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三、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从鲁迅无数痛苦的梦结出的果实《呐喊》,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满了热情的《画梦录》,虽然个人的心同现实的距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变为现实的愿望与他们执著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的。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界中最忠实的寻梦者。

四、赏析诗歌

1、初读诗歌,体会音韵美

诗每节三行,节奏大体整饬。

每节一二句或重复、或排比,甚至各句大部重复。这首诗在结构上重叠复沓、一唱三叹。全诗中每节“走势——蓄势——升华”的诗格形式,具有一种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美感,富于音乐美。

2、品读诗歌,感悟灵动诗绪。

1).“梦会开出花来”,“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梦给你怎样的感受?又激发你怎样的欲望?

梦,美丽,甚至绚丽。如无价之宝般珍贵,值得人一生去寻求。

2).“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两句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梦呈现给我们怎样一种姿态?

“大海里”已是难寻,“大海的底里”更加难寻,层层递进,可见梦是“深藏”的,不易寻找的。

3).“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寻梦是怎样的一种历程?

——“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则指道路之艰难,可见寻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

4).这个梦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值得我们去追寻?

——它有天上的云雨,有海上的风涛,会让人心沉醉。

5).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需付出怎样的努力?

——“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如此精心呵护,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在“暗夜里”,预示着梦的来临又是如此的不可预知。

6).何时梦才会降临?

——当我们“鬓发斑斑”“眼睛朦胧”的时候,金色的贝才会吐出桃色的珠。

7).这“桃色的珠”还需如何呵护?

——放在怀里,放在枕边。

8).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桃色的梦”会让我们获得怎样的心灵震颤?——即使我们已经衰老,如果有一个“开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最无憾的了。

第一节,写梦是无价的珍宝;第二节,写在青色的大海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第三节,写要逢到那金色的贝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第四节,艰苦的寻求是值得的;第五节,写寻求中种种艰苦与磨难;第六节写漫长而艰苦的历程;第七节,写获得无价珍宝后的心情;第八节,写美好梦想实现的艰难。

全诗八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这是诗歌的引子。第二部分(2-6)写寻梦的过程。第三部分(7-8)写实现美好梦想时的幸福与快慰。(板书)

五、再读诗歌,品味诗歌意象美

诗歌运用多种意象,构成了独特的意境

娇艳的花象征梦的美好绚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充满对梦的向往。

青色的大海象征梦的澄澈高远,暗示金色的贝不能轻而易举获得,为下文作铺垫

金色的贝象征梦的珍贵难得,突出梦的精美与绚丽

冰山、瀚海象征着寻贝的艰难,隐喻人生历程中种种艰苦与磨难

云雨声、风涛声象征贝的丰美和价值,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美好世界

海水、天水象征养贝的艰难

桃色的珠象征梦的美好诱人,突出梦的静美与绚丽

鬓发斑斑、眼睛朦胧象征着寻梦的代价很沉重

六、鉴赏艺术手法

1.回环往复:

2.复沓反复:

3.意象传统的象征手法:

七、小结

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的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

八、《寻梦者》是奏响于我们心间的一首优美而动人的歌,有梦相伴,所以不孤独。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诗,让诗歌赐予我们力量,让梦想插上翅膀。

九、拓展延伸

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有梦想,人生才不会苍白无力。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十、作业

梦想是理想,不是空想。实现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坐享其成。你未来的职业就是你最实际的梦想。请为你的职业做一个近景或远景规划,为梦想插上翅膀,让梦想成为可能。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7

【教学目的】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难点】

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曹禺和《雷雨》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二、复习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三、赏析第一场第一层

1、分角色演读剧本:两个角色,一个扮演鲁侍萍,一个扮演周朴园。

2、第一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

2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半晌”,写鲁侍萍和周朴园追忆往事。第二层写鲁侍萍和周朴园现在的矛盾冲突。

3、“大概是的”中“大概”一词能不能换掉或删除?为什么?

明确:不能。这个词表示揣测语气,说明鲁侍萍并不知道,因为她不是周朴园的下人。

4、周朴园为什么要旧雨衣,不要新雨衣?

明确:出于处境艰难,反映了当时民族资本面临很大困难的时代背景。

5、周朴园为什么觉得鲁侍萍奇怪?

明确:因为鲁侍萍的一举一动是那样的自然,完全不像陌生人,另一方面周朴园又有些熟悉。

6、周朴园说梅家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而鲁侍萍说“她不是小姐,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样写表达上有何效果?

明确:夸奖的话从周朴园嘴里说出,更可反衬出其内心的虚伪、灵魂的卑劣;而鲁侍萍的自贬恰恰表现了三十年前发生的事对她的打击之大,以及其内心的怨愤之重。

7、鲁侍萍为什么不直接告知自己的身份,而当周朴园说要为之修墓时,她何以又说出来了?

明确:先前是因为不愿提及那些于她并不光彩的事,后来说出来是为了揭露周朴园虚伪的本质。

四、分析第一场第二层

1、周朴园口口声声思念梅侍萍,而一旦她出现在眼前时,他又为何“忽然严厉”起来?

明确:因为这已不是从前那个让他日思夜悔的梅侍萍。而且那先前的思念只是一种虚伪的惺惺作态。

2、鲁侍萍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她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遭遇很不公平,但却缺乏觉悟,所以把一切都归结到命运上去。

3、“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可否不用反复?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反复能充分表现她的怨愤之情。

4、周朴园大三十晚逼走梅侍萍为的是什么?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一个什么论断?

明确:为的&39;是娶有钱的门当户对的小姐;这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5、周朴园说他当时是“于心不忍”,真是这样吗?

明确:不是。这只是他为自己的丑恶灵魂所找的一个安慰的借口,只是为自己的可耻行径做开脱。

6、鲁侍萍听周朴园的辩解之后,思想情绪有何变化?她还怨恨周朴园吗?

明确:她善良的本性使她丧失了抗争的斗志,内心也宽恕了周朴园的卑劣行径。

7、周朴园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这是怎样的心理?

明确:担心鲁贵来寻他报仇。

8、鲁侍萍说鲁大海跟周朴园“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那么鲁大海是怎样的人?周朴园又是怎样的人?

明确:鲁大海是工人代表,有责任心,有正义感;而周朴园是资本家,无责任心,靠欺压工人谋利。

9、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的儿子后,为什么要冷笑?

明确:周朴园以为一旦鲁大海知道自己就是她的父亲时,便会放弃与自己斗争的激。

【教学总结】

一、课件引路,激发兴趣

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性,巧妙运用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达到融情入景,自我感悟,形成语感,陶冶情操,自主发展。在逼真的动画情景中,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轻松了解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边读边想,读中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体现了:

(1)自读感知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在头脑中初步勾画出雷雨的情景。

(2)表演读深化感知。在对课文内容、情感了解后,相信学生,指导他们从语气、表情、动作方面,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紧扣重点,读中感悟。让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句、关键词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读,悟出雷雨前特有的“静”与“动”,雷雨中的大而急,雷雨后的美丽与清新。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的设计体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思想。在识字、写字的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互动,静心读书和活泼参与的互动中,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把教材情感变成了孩子们的愉快情感。

总之,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师生都激情满怀,我们感到语文的精彩,生活的灿烂。

最后,谨以一学生的发言作为结语:“老师,读了这一课,我觉得真的要下雷雨了耶!”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8

一、学习要点

1、《呐喊》是鲁迅1918年到1922年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课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30日。作者在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本书的主题。

鲁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列: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2、鲁迅在本文中概述了自己心路的历程。透过鲁迅的思想、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折射。这些情景对我们理解课文是不可缺少的。

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崩溃,屡受列强的侵略而无力抵抗。但是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惯性,使中国社会各阶层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优势地位。他们承认列强船坚炮利,却看不到自己思想意识形态的落后,带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所以他们提倡以夷之技制夷。洋务运动的兴起,正是这种思想的必然。科学救国论成为维新的主流,而不愿从思想文化等精神方面反省中国。鲁迅想通过学医救国救民的思想,正是当时这种社会主流思潮的反映。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味、麻木和冷漠。日俄战争中兴高采烈的看客“赏鉴”同是中国人被外国人砍头的“盛举”,正是中国民众精神面貌真实的反映。对于这样的国民性,鲁迅一直是持严厉的批判态度的。他的文学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药》等,都是鞭挞封建腐朽思想毒害下民众的愚昧麻木,呼唤革新思想追求文明进步的创作实践。

③中国近代的改革,一直是不彻底的。

这是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所造成的强大的传统守旧势力顽强的反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共和建立等大的革新运动,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中国的贫弱局面一直没有改变。这使许多先驱者感到失望甚至绝望,于是沉沦下去,有些人逃避现实,在辉煌的古代盛世寻求安慰,有些人沉湎于声色犬马中麻醉自己,甚至走向了反动。

④虽然变革总是受到挫折,但是还有很多人在奋斗。

越来越多的人像鲁迅一样,认识到思想救国才是根治中国现状的良药。他们纷纷从西方现代思想中寻找药方。“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出现的,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也是为了从思想上救治国民而发出的激烈的呼喊。鲁迅的《呐喊》中的第一篇《狂人日记》所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吃人的历史,也是为了唤醒民众而对封建思想做出的严厉否定。

3、《呐喊》的篇名和写作时间

《狂人日记》1918年4月    《风波》1920年10月

《孔乙己》1919年3月    《故乡》1921年1月

《药》1919年4月     《端午节》1922年6月

《明天》1920年6月     《白光》1922年6月

《一件小事》1920年7月    《兔和猫》1922年10月

《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

《社戏》1922年10月

4、下面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一书的《自序》一文中的一段话,供学生认识与了解鲁迅作参考。

“但鲁迅的书都给了我一点踏实的感觉。记得小时和母亲住在农村一座黑糊糊的土屋中,睡梦中醒来,见母亲还坐在我的身边,心里就感到很踏实,很安全,若是发现身边没有一个醒着的人,心里马上就恐怖起来。别人的感觉我不知道,反正在我的感觉里,鲁迅是一个醒着的人。感到中国还有一个醒着的人,我心里多少感到踏实些,即使对现实的世界仍然是迷蒙的,但到底少了一些恐怖感。中国现当代文人说的多是梦话,梦话也有文学价值,但对我这样的一个胆小的人,说梦话的人甚至比不说梦话的人更加可怕。鲁迅之所以在我的心灵中占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大概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由这种感觉,我认为称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更为合适。”

“在夜里,大家都睡着,他醒着,总算中国文化还没有都睡去。中国还有文化,文化还在中国。我认为,仅此一点,我们就得承认他的价值。”

二、能力检测

1、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①文中“铁屋子”比喻什么?

②文中“熟睡的人们”比喻什么?

③文中“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着什么?

2、鲁迅的小说集以“呐喊”为名,其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铁屋子”比喻当时异常黑暗顽固的旧社会。

②“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

③“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着麻木的国民们可怕可悲的前途。

2、“呐喊”的含义,有两方面。

一是表示自己写小说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呼喊,也即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一是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帮阵而呼喊,使之不惮于前驱,不再感到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寂寞孤独。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3.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4.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5.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你喜欢读中国诗吗?它有怎样的特点呢?“诗”(湿)其实是“干”的,即它首先是凝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京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特点?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需牢记的代表作:(学生记录)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长篇小说:《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三、整体初读

1.理清文章脉络也对理解此文大有帮助。因此,我们首先来理清文章思路:文章总共有8个自然段,我们大致可以把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总体把握文章思路及主题(教师阐述)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绝对不用翻译的通读以上几种语言的原文诗歌,所以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接下来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特点有三:一,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3.要求学生根据上述阐述,再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标志性语句,回答教师提问:(教师应注意多启发学生)

教师: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学生1: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2:他的回答不全面,这篇演讲稿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所以,钱先生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的。

教师追问:你是从文章的哪个语段看出来的?

学生2: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教师:非常好!他看书很认真,我们为他鼓掌!这篇文章作者开头就表明了是从比较文学的立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迅速筛选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教师进一步概括:钱钟书先生从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诗与外国诗的不同: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平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教师:钱先生认为中国诗与外国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学生3:有。在文章第十一段,“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教师:通过我们的梳理,我们发现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层次很清楚。那么文章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4: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教师: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学生5: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教师:请你根据我们的探究,归纳本文的主旨。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四、布置下节课思考题(预习)

想读懂这篇文章,仔细品味一些有丰富内涵的句子是关键。而这些句子要么是用了反语的修辞格,具有幽默的效果;要么是用比喻的手法,须细细领会方可。请大家先找一找这样的句子,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学生可能对下述句子感兴趣,教师可做出预案)

学生1: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很幽默很诙谐,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中国诗小而精美的特征了。

学生2:我印象最深刻的第9自然段说,“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一语就道出了两种诗歌语言上的不同之处。前者高亢雄壮,后者低沉斯文。

学生3:第三自然段“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却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教师: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我也发现了一段文字很有趣味,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咱们一起交流一下,这句话要说明什么呢?课件出示: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占据、点评:

学生:这段文字出现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应该是证明自己的结论的。但联系上下文我有一句话不明白。“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教师点拨:你能感觉作者对“哈巴狗儿”的态度吗?

学生:应该是嘲讽的。

教师:这个“哈巴狗儿”运用的是什么修辞呢?

学生:应该是比喻,讽刺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教师:是的。作者在阐述了中国诗的特征后,得出了反对中西方文化本位的结论,提倡中西方文化的兼容并包。

学生:我明白了,“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句话也意在讲我们中国人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的魅力。

教师: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含蓄地告诉我们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二、深层探究:

(一)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提示: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①比喻的谜底

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指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在《管锥编》中钱先生又引释书常言“不即不离”“非一非异”,说可通比喻之理,引旧诗“落花飞絮两无情,仗千尺游丝作合”说可明比喻之法。

②博喻

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和力量。

③曲喻

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

④一喻多意

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前者已在“二柄与多边”谈过,兹不赘述。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云峰之解不妥。)“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

⑤分喻

“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更趋于自觉而已。

⑥反喻

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顿生新意。

(二)探究论证方法

教师:作者在“谈中国诗的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谈一谈。

(学生思考后,完全有可能互相补充,完成下列答案,教师要给予鼓励性评价:)

有举例论证,第十自然段,作者在论述到“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时,举了陶渊明《饮酒》和李白《独坐敬山亭》,来证明他的观点。

还有引用论证,第五、六自然段,作者在论述中国诗富于暗示,引用了很多古代诗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除了大量引用中国诗,还引用了许多外国诗人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的见解。

教师:同学们很能发现问题,请你结合文章五、六自然段谈谈引用诗句的作用?

五、六自然段引用诗句,主要是来论证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征。

引用诗歌,形象生动,通俗直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这样更能吸引听众。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可见钱老先生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旁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

讲到这,老师禁不住想起了一件有关钱先生的轶事:上个世纪十年代,一些外国学者来到中国,一是要看这壮丽巍峨的万里长城,第二就是要拜望钱钟书!可见钱老先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荣誉,他被称为“文化大家”。请同学再深入探究一下,本文还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

我们又发现了一种论证方法--对比,文章第二自然段,在论述中国诗是早熟的,是与外国诗对比论述的,外国诗的发展顺序是史诗--戏剧诗--抒情诗,中国诗的发展顺序是史诗(无)--抒情诗--戏剧诗。

教师:很好!钱老先生在文章开头就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比较文学,所以在论述问题时就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看看哪名同学还能文章中找到这种论述方法?

学生:第五六自然段,阐述中国诗暗示性的特点时,说中国诗歌中有许多疑问句式,引用大量诗句后,又引用了莎士比亚和拜伦的诗,对比论证中国诗和外国诗在这一点上是有共性的。作者把引用与对比论证两种方法综合运用了。

学生:我也发现这种综合论证的方法了。文章第十一自然段说“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就是在第十自然段引用陶渊明、李白、格雷和歌德的诗歌对比后得到的结论。

教师:的确,钱老先生善于综合运用论证方法以理服人,以智启人。同学们还能找到能体现钱老智慧光芒的特别的论证方法吗?

学生:我发现了,是比喻论证。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中国诗形式短小的特征揭示的淋漓尽致。

教师:说得太好了!善用比喻是钱老先生写作的特点,看看你还能在文章中找到一些类似的语句吗?

学生:第五自然段“我愿意换一种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怀孕的静默”把我国古典诗歌言简意丰,富于暗示性的特征比喻得恰如其分。

学生:第九自然段“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突出了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教师总结:作者为了让听众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的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他用自己睿智的思想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浓缩成涓涓清泉,让读者心悦诚服,茅塞顿开。所以他的散文被看作是典型的学者散文。

三、布置作业

请借鉴本文,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0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明确:嫉妒、红眼病。

四、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关于烛之武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2、请学生思考: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⑵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4、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让学生用烛之武的言行来证实这句诗。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5、拓展:烛之武这么能干,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我觉得,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

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五、总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1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研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设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有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戴望舒一起走进这条《雨巷》(板书)

二、整体感知,正字音

(1)听朗读带,正字音(学生进入想象,让学生闻到丁香花的味道,并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

彷徨pánghuáng寂寥jìliáo彳亍chìchù惆怅chóuchàng颓圮tuípǐ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雨巷》的感情基调?明确:孤独、忧伤、惆怅、失落、哀怨问:古代诗词中有哪些诗句是表愁怨和忧伤。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柳永《雨铃霖》

(3)问:那我们该怎么去读这首诗呢?明确:低沉、缓慢、略带悲伤。

三、整体解读

1、问: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作者为了能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明确:共有6个。背景道具——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人物形象——我、姑娘

2、具体解读意象

1)雨巷

雨:迷茫、潮湿、阴冷;巷:阴暗、狭窄、悠长。

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突出阴暗、清冷、寂寥的环境特征。2)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

当雨巷、篱笆墙结合起来,于是便营造出幽深、寂静、朦胧、凄美的氛围。

3)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充满传统气息。暗合了“雨”,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又寂寥地下着小雨,更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独的氛围。

而油纸伞与雨巷、篱笆墙也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并且在寂寥地下着的小雨,在幽深、寂静、凄美、朦胧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迷离、空蒙的氛围,总体来说,朦胧、感伤。

4)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本诗中的丁香展现出其美丽、高洁、愁怨。

古典诗词中有关丁香的描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芭蕉弯弯如月牙,丁香凄凄似别离。——李璟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韦庄各自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李珣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王国维板书:

油纸伞:复古、怀旧、迷蒙雨巷:悠长、寂寥、迷茫篱墙:破败、凄凉迷离、凄凉而哀伤的意境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四、具体探究

1、问:为什么用“丁香姑娘”,而不用“玫瑰姑娘”、“茶花姑娘”?

明确:丁香姑娘在原文“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是美丽高洁,“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是哀怨彷徨。在原文中多次出的描摹丁香姑娘的词“美丽高洁;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叹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2、问:作者用雨巷、篱笆墙、油纸伞、丁香姑娘等典型意象,准确地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明确: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戴望舒(1905—1950)戴,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州诗人。1928年《雨巷》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人。现代派象征主义。

时代背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原来热情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高潮坠入深渊。戴望舒此时才22岁,之前他与同学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宣传党的工作,1927年3月还曾因此被捕。四一二政变后,他就一直隐居在江苏友人的家里。此时他很傍徨、痛苦,他看不到革命的前途,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他在失望中写下了这首诗歌。

3、问:雨巷仅仅是一条狭窄破旧、阴暗潮湿的小巷吗?

明确:雨巷象征着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

4、问:在雨巷中,丁香姑娘最终是“静默,消散”,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丁香姑娘——人生理想,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理想的美好,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总结: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都说《雨巷》这首诗美,音节美、意象美、意境美,其实,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它身上体现着一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五、艺术特色

思考:诗歌采用了怎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如: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2、优美的音乐旋律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的首行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⑤压韵的位置错综变化。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诗中的两个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尤其对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读,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对这首诗偶了新的熟悉。

七、作业设计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2

教学目标:

1、学习《雷雨》第二幕.着重分析主要的矛盾冲突及矛盾冲突所揭示的人物性格,挖掘全剧的主题;

2、了解话剧的特点,品味个性化语言。

教学思想:引进“以人为本”的民主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矛盾冲突和通过矛盾冲突把握全剧的主题是重点,把握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是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法、启发法、讨论法、表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和剧情: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想意义之所在。

二、分析剧情和矛盾冲突:

(1)梳理人物关系:说说下列人物存在哪些冲突?主要矛盾是什么?(显示人物关系表)

(2)第一场戏的剧情如何发展?

三、分析在冲突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1)周朴园怀念鲁侍萍的感情是否真实?请试加分析。

(2)周朴园对鲁侍萍相认前和相认后的态度变化是否矛盾?为什么?

(3)你认为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可以用四个词概括:自私、虚伪、阴险、狡诈。他对侍萍的怀念是有真诚的成分的,但他怀念的是30年前的梅小姐,是不会对他的现在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点看,他又是虚伪的。当现实的利害关系占了上风,侍萍的出现会破坏他的形象,威胁他的名誉、地位的时候,他凶相毕露,残酷、自私的一面暴露无遗。正如繁漪所说,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四、分析主题:

《雷雨》在纠缠着血缘关系和命运巧合的剧情中深刻地反映着现实的社会内容,鲁侍萍、鲁大海和周朴园的冲突本质上是阶级冲突,冲突的残酷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鲁侍萍、四凤等人的悲剧有力地揭示了旧社会、旧家庭的罪恶。

五、欣赏人物语言:

(1)试分析下面一段对话: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30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2)有感情朗读下面几句话,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周朴园(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六、布置作业:

(1)全剧的标题“雷雨”有什么象征意义?

(2)鲁侍萍到底有没有出路?请发挥你的想象力,以“走出周公馆的侍萍”为题目写一篇短文,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雷雨

鲁侍萍——————————私生活角度

自私、虚伪

周朴园大资本家的罪行

阴险、狡诈

鲁大海——————————社会斗争角度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意象,通过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把握本课思想内容,在课堂上背熟一部分课文。

3.体会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朦胧诗的特点

2.把握作者情感

3.丁香姑娘的含义

4.真正做到课堂背诵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朗读课文,感知本文的意境美,含蓄美。

2.启发法:通过图画进行引导启发。

3.探讨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雨巷,一条多么悠长的雨巷;雨巷,一条多么寂寥的雨巷;雨巷中,彷徨着一位诗人,又彳亍着一位姑娘。他们在雨巷中飘然相逢,又飘然相散。这景,这情,诱使过多少读者遐想幽思!

这诗人笔下的“雨巷”,究竟是怎样熔铸而成的?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思?且让我们一起来细细探寻戴望舒的《雨巷》。

二、写作背景及《雨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里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三、聆听录音,感知内容。

1、这首诗讲了个怎样的故事?

细雨春日,一位青年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也撑着油纸伞向他走来,走过他的身旁,走尽这雨巷,最终他还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这雨巷。

2、全班朗诵,说说你听读后的感受。

感受:忧伤、惆怅、凄婉、寂寥和朦胧的美。

3、你是如何获得这种感受的?

明确:诗歌内容,具体说是语言。

四、研读诗歌,把握意象。

1、我们的忧伤、惆怅等感受来自语言,作者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意象来表现某些情感。说说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征是什么?(小组交流)

明确:意象特征

雨巷悠长、寂寥

油纸伞古朴

我惆怅

丁香姑娘美丽、惆怅、寂寥

篱墙颓圮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明确与朦胧并存,也就是说它的意境是明确于朦胧并存。意境是通过意象来表达的,所以要把握意境就得从意象入手,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5个意象,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意象是如何集明确与朦胧于一身的:

第一个是雨巷。明确:下着雨的江南小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朦胧: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二个是油纸伞。明确:这是件真实的雨具。朦胧:油纸伞不比自动伞,它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

第三个是我。明确:“我”就是指诗人自己。朦胧:指像诗人那样迷失方向,处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先进青年。

第四个是丁香姑娘。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朦胧: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姑娘。明确:一个女孩子。朦胧: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第五个是篱墙。明确:一堵墙。朦胧:(这个篱墙是颓圮)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

2、这些意象中哪个意象是主意象?共同探讨作者选择丁香姑娘这个意象的作用。

(1)作者为何选择丁香来描写姑娘?

明确:丁香的特点是高洁、美丽,古人常用丁香来表现愁思,而本诗开头就定下了这样凄凉、忧伤的基调。

(2)读完全诗,你认为丁香姑娘存在吗?哪里看出?

明确:不存在。开头“我希望逢着”,结尾“我希望飘过”,表明丁香姑娘并未出现,她只存在于作者的心中,存在于他的想象中。

(3)这种并未在诗歌中实际出现的意象我们一般称为虚笔,这种手法称作象征。

(4)那么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见课后练习二。此问题让小组讨论)

明确:丁香姑娘的特征是美丽、惆怅、寂寥,与“我”相近,又显得虚无缥缈。因此通过她表现了诗人自身孤独寂寞又愁苦,有所追求又迷茫无奈的心境。

丁香姑娘象征了作者追求的恋人、理想(进步知识分子对前途无望的苦闷之情)、人生(小知识分子青春期的孤独忧郁或多愁善感)。

3、再读诗歌,领悟意境。

再读诗歌,尽力读出丁香姑娘的特点,也读出作者的心境。思考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意境呢?(学生齐读,有愿意单独朗读的更好)

提示:所谓意境是指一个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种整体境界,它包含了诗歌的整体氛围、作者抒发的情感。

明确:孤独、寂寥、凄婉、惆怅、朦胧的意境。

五、分析课文,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的开头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雨巷)

(在黑板画图)雨巷,它是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感伤、凄美、朦胧美

请同学们找出上半部分诗中的动词(撑,彷徨,希望逢,结着,是有……)

撑着什么东西(油纸伞),撑着油纸伞干嘛?(独自彷徨)彷徨在哪?(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仅仅在彷徨吗,不(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姑娘是怎么样的?(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先写颜色,再写芬芳,最后写忧愁?《举个例子,有人在1000米外拿着999朵玫瑰向你走来,因为太远,模糊,你看不清楚到底前方是什么。这时映入你脑海的先是一团红(颜色),等到看清是玫瑰时,大家就会闻到玫瑰扑鼻的香(味道──芬芳)那时大家会不会想:“这么多玫瑰是送给谁?给我的吗?”(内心──忧愁)》

这个姑娘在干吗(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哪(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这时候的“我”,就只在不断彷徨,苦闷吗?(不是)

虽然作者在彷徨,但他的心里并没有放弃追求,“我希望逢着……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作者所希望出来的虚构的人物,如果我们在画上添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整幅画给我们的感觉又是怎样?(希望,追求)

既然“我”是充满希望,那“我”的希望最终怎样了?实现了吗(没有,希望破灭了成了失望,追求也幻灭了──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39;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那“我”最终就是以失望跟幻灭结尾吗(不是的,我依旧是充满希望──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图,经过分析我们不难知道这首诗所表达的是“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的双重情调”,“含蓄的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感”。

板书设计:

雨巷

戴望舒

第二课时

过程:

一、放《雨巷》配乐朗读。

二、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处理课后练习一)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诗中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三、小结归纳:

1、怎样鉴赏现代诗歌?

明确:以意象为抓手,分析意象特征,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在此基础归纳本诗主题。

通过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等意象的,营造了一种孤独、凄婉而惆怅的意境,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中的情人而不得的苦闷惆怅之情。

四、拓展延伸。

总结:这堂课我们主要通过意象的分析,学习了《雨巷》这首诗。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请听歌曲《丁香花》,体会一下唐磊心中有位怎样的姑娘?

结束语:据说这首歌的创作就受到了《雨巷》的影响。同时,这首歌的背后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同学们课外可去查资料了解。

五、作业:

1、课外阅读舒婷的《致橡树》,并用今天所学的意象分析法学习,领悟诗歌的意境。

2、模仿《致橡树》、《再别康桥》或《雨巷》,仿写一首诗,注意意象的选用。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4

一、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是学生们最熟悉的,却又是最易遭忽视甚至是冷遇的书。

1、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高考优秀作文的片断,让学生们知道我们手中的课文是可以用作素材写进作文的。2、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并说说其中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或文学人物。3、教学活动——学生挑战老师:学生给老师出若干话题,老师以一则选自课文的素材(如莫伯桑的《项链》)构思学生的话题。4、教师出一个话题——“空间”,让学生选用已学的课文素材构思作文,然后说说其构思。5、教师出15个左右的话题,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运用课本素材,快速构思,写一个片断。

二、教学过程

1、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怕写作吗?”

学生有的说“怕”,有的说“不怕”,也有的不以为意。

教师:怕写作文,究竟怕什么呢?

(生答,教师随机总结出发言要点)

教师:构思平淡、语言贫乏、素材平凡……如同学们所说的,确实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了我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因此,常听到有同学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解决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就是“素材的挖掘、运用(板书)”。

有人说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作文,写到最后都无话可说,无材可用。可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想想看,我们从小学开始,到现在,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影视剧,听过多少故事,有过多少亲身经历,又滋生过多少关于人生的感慨,写作的材料会少吗?我觉得恰恰是太多了,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材料太多,看得你眼花缭乱,竟不知如何取舍,如何运用了。所以我们很多同学可谓是:“捧着金碗去讨饭,躺在金山上哭穷”。

为了证明我并非言过其实,我们先来读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片段

(幻灯片):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纵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依然要相信:“浅草‘也’能没马蹄”(用幻灯打出课题)

2、素材很多,如溺水三千,我们只取一瓢饮之,取的是人人熟悉却熟视无睹的高中语文课本这一个素材库。大家一起来说说高中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作家、作品令你印象特别深刻?

……(生答,教师随声附和,点头表示赞许或赞同)

我听同学们说起课本内容,都是如数家珍啊。原来课文素材,就是我们唾手可得的一瓢清泉。

我把课文素材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学形象、名人名家、经典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同学们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提供一个范例。如果平时同学们能有意识地把材料分门别类,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开发和思考,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

3、挑战擂主

课本,就是被我们踩在脚下的一座金矿。那么它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挑战擂主”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是“擂主”,你们是挑战者。怎么挑战呢?很简单,我选用一则材料(如:莫伯桑的《项链》),大家给我出作文题目,看看我能否最大限度地将材料运用到话题中去。

当堂练习。

4、牛刀小试

(幻灯片:空间)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5、大显身手

看来,我们的课本,确实是一座宝藏,是一座含金量很高的金矿。而话题则如满天的繁星,仅同学们平时写过的作文话题,就相当多。还记得你们写过哪些话题吗?(学生发言)

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由此看来,我们的课本,不仅是一瓢清泉,一座金山,更是一把利刃,是倚天剑屠龙刀,握着它,就增添了无穷威力。在武艺高强的人手里,更是可以冲开话题作文的团团迷雾,种种束缚,游刃有余。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写作高手。我们的口号是——大家一起来——“把有限的素材运用到无限的话题中去!”

三、教后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学生又感觉到写作文的困难比较多。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材可用,这是学生在写作文时遇到的一个显著问题。教师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学生们需要一眼“清泉”,那么,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去挖掘“源头活水”,教学生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和利用已学的知识。作文的素材是无比丰富的,也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大到地球、宇宙的运动变化,小到一花一木,甚至一只虫子、一粒尘土,都可以写入作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发现作文素材的眼睛。实际上,除了课本的素材之外,还有影视、文学作品,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历史名人等,教师可以有系统的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写作文时不再陷入“巧妇难于无米之炊”的困境。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5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乃苏轼之传世名篇。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同时,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同时,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阿房宫赋》,对赋体文章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所以要在这些方面加以强化。

三﹑设计思想:

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文言字词的积累和句式的把握,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体验作者的人生感受并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竞赛﹑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学习难点和重点:

重点1.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难点 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诵读法、讨论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三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东坡传·序》(投影展示)

这里描述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三、回顾“赋”的文体知识。(随机请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四、检查预习效果:(各组间比赛,男女生比赛,激发学生积极性)

⑴按课本段落,要求四个自然组的学生分别齐声朗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音准,情感变化把握得好。

(听朗读示范录音,正字音,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快慢﹑情感变化)

⑵检查男生对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把握。

(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

⑶检查女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明确各段内容,概括各段段意:(按《优化》提示,可将课本最后一段“客喜而笑„„”另作一段)

明确: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五、分析第一段:

⑴情景设置:配乐,展示苏子泛赤壁的画面;学生朗读课文。

(说明:文章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江夜游图。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⑵本段以写景为主,请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⑶四人小组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请一个学生描述。

⑷这样的美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朗读出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乐)

⑸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一段。(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验)

六、板书设计

赤 壁 赋

苏 轼

景(乐—山水之乐)——情(悲)——理(乐—达观之乐)

情因景生 景以情显 即景而议 由情入理

七、作业设计

背诵全文,感受作者情感

八、教学反思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6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1、点拨引导。

(说明:本文内容比较艰深,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疏通一些疑难点。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师生互动。

(说明:通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前提下筛选文中各种信息,掌握筛选信息的一些技能。)

媒体设计

拟采用图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思路

一、由题目导入课文

先简介导言(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本文文体有一个了解,直接醒目),再请学生介绍达尔文、进化论,教师补充,运用多媒体展示《物种起源》一书及作者的照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1、请学生速读课文,画出本文的思路图,分组交流。

(说明:通过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及主要观点;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意在培养学生提炼观点、准确表达的能力。)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请学生说出所画的关键句,而后集体加以确认。

明确: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着文章的旨趣,标示着文章的思路,显示着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为:①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提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标示主要事理的语句。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②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说明内容的推进。如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5段“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这个过渡句提示下文的主要内容。③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如第4段、第6段、第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2)如何筛选关键句?

明确:从内容人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人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说明:筛选关键句,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难。但如何筛选得正确、准确,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教师可以先试着让学生总结规律,然后一定要给学生讲明白。可用幻灯片显示出来。)

3、欣赏品味。

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

明确:第1段,从“远航”到“现在”,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时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2段,“华莱斯先生。。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结合注释,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3段,指出本书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印出来”避免使别人“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逊的精神。

第4段,“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5段“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很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7段,“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长期考察,实事求是,谦逊审慎,决不轻率,亲身实践,不避缺陷,毫不动摇。

(说明:从对文字表层意义的阐明深入到对文字深层含义的探究,从了解伟大科学家的基本观点、理论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这不仅是在完成教学目标,也是在教会学生如何解读文章,如何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与作者。)

三、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片段。

2、请同学们思考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的观点是否适合于人类社会,它与“关怀底层”是否矛盾?(王岱)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7

《致橡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2、通过分析意象,强化对作者爱情观的理解。

二、教学步骤:

1、导入: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穆旦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2、作者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写有许多著名的朦胧诗,如《四月的黄昏》《这也是一切》《呵,母亲》《思念》《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也许》等。其中《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新诗二等奖,《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3、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4、分析课文:

(1) 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先听录音,再订正读音,再请同学们齐读。)

(2)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她说:爱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①老师范读。

②分析: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其次,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绝不学”!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所以,这是一种“只知痴恋”的爱情。

C、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于被赞美对象,那么在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

同学们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与,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

扩展:作者在写到“日光”“春雨”这两个意象时,不像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如果让你补充完整,这两个句子应该怎么写呢?

例: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

D、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作者是持不赞同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3)作者肯定的爱情观。她说:爱情应该是这样的。

①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②分析:

A、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情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也即强调了爱情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B、“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C、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D、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作者在这里为什么选用了这两个比喻?

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试图改变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但是常常以悲惨的结局告终(   )。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人丧失了做“人”的权利,只能像附属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又加深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还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我们分担……却又终身相依。”

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F、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最后几句。

(4)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全班齐读)

橡树:男性的阳刚气概。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

木棉:女性的柔韧气质。健康活泼、深沉博大、坚韧不屈。

(5)总结全文: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女性的独立宣言:本诗写于1977年,当时正好是在“10年浩劫”后对“10年浩劫_____”中人性扭曲、等级明显的社会现象的反思,女诗人回想几千年来中国妇女总处在男尊女卑的生存状态下,以_____饱含情的笔触,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独立的,与男性是平等的,应该与男性公民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独立宣言。

(6)作业:既然木棉向橡树表达了自己的心声,那么,橡树听了这些,会有何感想呢?假如你是那棵橡树,你又会向木棉说些什么?

请以《致木棉》为题,写一首诗或一篇文章。

【《致橡树》教案(二)】

《致橡树》教案 (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特点。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导语: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艾青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还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板书:课题、作者)

三、设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师简介作者(结合课文注释①):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

2、引出“朦胧诗”概念(板书:第一教学目标),师生同看投影片: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四、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配乐《海边的阿狄丽娜》(或听录音)

2、请同学就所学知识浅谈:什么是爱情?

3、师略论爱情(深情地):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

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

五、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

(板书:木棉的自白)

1、她说:爱不应该是这样的

⑴请一女同学朗读此片断。

⑵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⑶师分析、明确:

a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 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

c、 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

d 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说:爱应该是这样的。

⑴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⑵这一部分,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同学讨论、回答)

⑶师分析、明确:

a 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板书)。

b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书)。

c 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d 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师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 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男)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女)

仿佛永远分离, (男)

却又终身相依。” (女)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f 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3、总结全文:

⑴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向我们点明了。

⑵播放《简·爱》录像片断:

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这宣言,无疑是女性要求独立、平等的人格宣言;简和诗人一样,都强调了精神的平等、人格的独立,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诗:(同学齐背)“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六、联系自己,谈谈感想:

1、请同学谈谈通过学习本文,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是啊,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中学生就不乏“早恋”的现象;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

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我想他还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

我们中学生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板书教学目标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裴多斐的诗、林觉民的《与妻书》......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我们沐浴爱的阳光、吸收爱的雨露,最终必将成长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七、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八、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8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理解并学习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3、学习作者的叙事艺术。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烛之武的论辩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法

板书安排: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围郑

烛之武临危受命许之

示之以弱

退晓之以害大智大勇(形象)

烛之武说服秦伯动之以利

挑之以隙

郑国转危为安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波澜起伏详略得当

一、诵读课文,复习文言知识。

1、泛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停顿)

4、教师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进一步熟悉课文。

二、知识点导入

昨天,同学们已经跟着我把《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梳理了一遍,上节课我们已经明确学习古文的意义何在,那就是:

1、学语言:中国的古代典籍是我们古老文化的载体,要想将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就要更好地读古书,学习古代汉语。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障碍,常常也是因为不懂其中一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2、学智慧:当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一位老翁竟能以言辞退却敌兵,战争的风云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这除了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之外是无法办到的。这样的智慧应当是我们学习古文的精神精髓。

3、学写作:大家看这篇课文,不足600字的短文,却将战事、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情节曲折、层次井然,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写作的地方。

那么,明确了这三个学习古文的目的之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春秋时代,去感受古人的风采!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第1段

(1)学生齐读第1段,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段段落大意。

明确:秦晋围郑

引导学生串析本段:同时画出《秦晋地理形势图》,介绍相关知识点:春秋时期,秦国(今陕西、甘肃),晋国(山西)是两个大国,成语有秦晋之好。楚国(今湖南、湖北)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大国,而郑国(今河南新郑)则是一个中等国家,国力一般,但其占据的却是中国的中心地带,所以诸强国都虎视眈眈地盯着郑国,所以郑国只能依靠、依附于某个大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是哪个强国都不肯放过它,所以经常遭遇机。那么“贰于楚也”的罪名便成为讨伐的理由。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用短语概括本段内容。(教师点拨,明确:烛之武临危受命)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刻画了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③公曰:“……”许之。郑伯的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他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用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体现了他善于做思想工作;烛之武应允只身去见秦伯,也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学智慧:郑伯勇于责己的态度消除了烛之武的怨气,应该学习郑伯的驭人之术。

第3段

(1)教师范读本段。(学生细细品味烛之武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说技巧)

(2)学生用短语概括本段内容。(教师明确:烛之武说退秦师)

①“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引导学生明白,示之以弱,减轻敌方的防范心理。

②“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引导学生看地图,加深理解,为什么说是“越国以鄙远”,秦郑之间有许多小国,还有周王室的间隔,所以是跨国来管理远方的边邑,其难可知。晓之以害,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获得秦伯的信任。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引导学生看地图,由于秦国和东方齐国的交往要从郑国经过,所以郑国是“东道主”。动之以利,利益的诱惑,减弱、消减其攻打郑国的决心。

④“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唯君图之。”以秦晋之间过往的矛盾作为突破口,挑之以隙,挑拨秦晋间的矛盾,瓦解其联盟。引导学生看地图加深理解,秦国与晋国接壤,在晋国的西边,晋“欲肆其西封”,必然损害秦国的利益。

(3)学生根据烛之武的语言,归纳其人物形象。(教师明确:大智大勇)

(4)学智慧:面对强敌,烛之武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示了他的论辩艺术与外教才能,以及他对局势全面而透彻的分析智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4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用短语概括本段段意。(教师明确:郑国转危为安)

(3)学智慧:晋文公的理智,群情激愤时的隐忍使得郑国转危为安。

四、学写作。

(1)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时间)

教师明确:①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故事情节完整,层次井然。

②波澜迭起,曲折有致。

秦晋围郑(急)烛之武推辞(急)深入敌营(急)子犯击之(急)

佚之狐推荐(缓)郑伯自责(缓)说敌成功(缓)晋侯阻止(缓)

(2)启发学生本文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明确:①伏笔与照应:“以其无礼于晋”为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秦、晋虽是联合行为,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②详略得当:集中笔墨写其说辞而略写其他方面,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交代。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19

教学目标

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

教学方法

朗读、设问、点拨、讨论。

教学媒体

powerpoint课件。

教学准备

课前发下阅读补充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言

1、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1分30秒)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2、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3、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选取3、4位学生谈初读对周朴园的印象(生1答:残酷、狡猾。生2答:虚伪、阴险。生3答:有文化、挺传统的,旧式知识分子。生4答:感情不专一。)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

二、教学过程

1、提供鉴赏人物视角引出黑格尔名言: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投影)

黑格尔显然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2、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解读步骤:

⑴让学生体验“我们”在表意上的作用(暗示两人有过不寻常的关系)

⑵通过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教师提供材料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

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

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

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

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

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

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这是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教师问: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27年前。

教师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

教师再提供解读视角: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奥地利)弗洛伊德(投影)

(提示学生可用心理学分析法来说明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30──27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语言的高超。)

⑶在明确周、鲁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时,生自然明了“无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的“好”是有着特定内涵的,对周、鲁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

⑷教师: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

(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剧情。)

过渡到情境二: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解读步骤:

⑴请一位女生读屏幕上鲁的第一段话,请男生点评,教师指导。

⑵教师事先把两个你们改成你,让生找出课文与老师给的文字的不同。

⑶生找到后,让生体验“你们”与“你”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明确:“你们”暗示了赶鲁侍萍走不仅有周朴园,更主要的是周家)

⑷请生联系上下文语境,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鲁、周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两人的相爱也是真实的;鲁对周有怨恨,但更主要的是恨周的软弱)

⑸教师提供相关材料:

“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教师点拨: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绪20年1894年”,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再看周朴园30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你们”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⑹教师提问:“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园后来得知侍萍被赶走,有没有行动呢?(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句话,想象周朴园当时沿着河失魂落魄地发疯一般地寻找,感受周朴园内心极度痛苦状)

下载高中教案模板语文篇20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全诗,学习诗歌中所运用的用典比兴的艺术手法。

2.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情境体验、合作交流及教师点拨这一学习过程,学会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深层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教师通过对诗歌的深层解读,学习曹操在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树立远大抱负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解读诗歌意象,学习魏晋诗歌的用典比兴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前大家先一起来听段诗歌朗诵。听完朗诵以后,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说说你对刚刚这首诗歌的了解呢?看来大家对曹操很熟悉啊,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二)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忧”的基调

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结合诗歌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教师在学生朗读诗歌之前该让学生明确诵读诗歌的过程中体味诗歌忧的感情基调。

(三)赏析诗歌语句,解读诗歌意象

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互相参照,互相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分享自己对诗歌中的意象的解读及对诗人“忧”的内容的解读;2.各小组内推选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1.诗中表现诗人“忧”的诗句?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课件展示)

2.诗人为什么而“忧”?

明确:①忧功业未成(板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课件展示)

②忧贤才难求(板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课件展示)

3.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来抒发自己“忧”的感情的?

明确:酒、朝露、明月

(1)酒

在诗歌中“酒”一般被用来表达忧愁思绪,因而有了“借酒浇愁”一说,同学们结合诗人生平及整首诗歌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曹操借酒表达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是消极的?

(知人论世。结合全诗可明确曹操表达的是人生短暂,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2)朝露

诗人将人生短暂比喻成“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一般指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3)明月

在古典诗歌中明月一般借以寄托相思别绪,在此曹操借明月喻贤才,“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就像天上美好的月亮,一心向往,不知何时才能得到,因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4.诗人借助了很多意象来表达自己“忧”的情绪,他又通过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思想感情的?

明确:

比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比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用明月比喻贤才。

用典“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诗是表达女子思慕爱人,曹操在引用上省略了“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用含蓄的方法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表现诗人求贤如渴的心情。

5.诗歌中“忧”的情绪贯穿全诗,但是同学们朗读的时候却情绪激昂,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诗歌虽然“忧”的情绪贯穿整篇,但是在忧的背后却饱含诗人建立功业、渴慕贤才的理想和抱负。

6.请个别同学朗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其他同学思考曹操借这几句诗表现什么?

明确:这几句诗勾勒出一幅彷徨无依的特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了良将贤才无明主可选时的彷徨,与曹操在整诗中表露的求贤若渴、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抱负相呼应。

(四)教师总结,拓展作业

1.正是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所以面对短暂的人生,曹操一扫前人要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发出人生苦短,及时立业的感慨,处在乱世的曹操,在50多岁的高龄仍然渴望建功立业,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家更应树立远大抱负,发愤图强。

2.以一篇短文写《短歌行》给你的启示,题材不限。

五、板书设计

3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