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规范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接下来给大家分享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希望对大家写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二、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提倡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文体简介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朗读课文

1。需正音的字:

夫(fú)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2。重点句子如何断句

——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译全文

(一)第一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之—助词,的;学者—求学的人;所以—用来……的;之—代词,指道理;固—本来;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庸知—哪里,管、过问;无—不论,不分

语法: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超出;焉—之于(向他);下—低于;耻—以……为耻;圣—圣明的人,圣明;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涂;句读—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叫读;小学—小的学习方面;族—类;不齿—不屑一顾;欤—语气词;

语法: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三)第三、四段重点字词

常—固定;攻—学习研究;已—罢了;通—普通

语法:被动句——1、不拘于时。

介宾后置句——1、而耻学于师;2、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总结全文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今义:许多人。

所以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3、一词多义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二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4、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

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声情并茂地朗读和背诵。

2.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

3.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曾经为周国平《妞妞》里可怜的小女孩而难过,她还没来得及感受人间的花草树木,还没来得及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感受人间的挚爱亲情,就匆匆地告别人世。更为那个全身心爱护女儿的父亲,为那位面对女儿的疾病却束手无策的痛苦的父爱而难过。今天,我们可以在《也许》中再次体会到这种情感。

二、诗人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闻家铺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

抗战开始,清华、北大和南开等大学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他随校迁往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期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当选为民盟中央执委、《民主周刊》社社长等职务。抗战胜利后,他更加积极参加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他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同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将惨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1946年7月15日,昆明各界为遭国民党特务杀害的爱国进步人士李公朴先生举行追悼大会。在会上,他慷慨激昂地痛斥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内战;会后遭国民党特务杀害。

他的诗歌感情激烈,形式精美。内容上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朱自清称他“是个爱国主义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艺术上追求“三美”,开创了新格律诗派。后期的杂文创作,充满了战斗精神,是他为民主而斗争的有力武器。闻一多一生,历经诗人、学者、斗士三个阶段,最后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诗篇。

朱自清曾写诗歌颂闻一多:“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于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葬歌的语调。

三、品读诗歌。

1.题目下面的括号里告诉我们这是一首葬歌,这是闻一多写给女儿的。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其妻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匆匆返回家乡。但已经晚了,立瑛因为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死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他安葬了女儿,以最隆重的方式——诗歌来祭奠女儿的亡灵。这就是《也许》的创作背景。

2.诗人以“也许”为题而且在行文中多处使用“也许”,结合具体诗句思考“也许”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1)“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揣摩,不敢相信,内心痛苦的表现。

(2)“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更加明确了诗人的不确定性,他的猜测正是内心痛苦的体现,他无法接受女儿逝世的现实,以女儿睡了来安慰自己。

(3)“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儿歌式的语言,童话般的世界,诗人宁愿相信女儿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是美好的,能聆听自然的声音,会快乐的生活。

(4)“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谁不希望自己的亲人活着,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哪怕是苟延残喘地活着,只要活着就好,但闻一多不这样想,现实社会是如此的污浊不堪,就像他在《死水》里写的:“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污浊的社会不要也罢,离开这样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幸福的,侧面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社会的深恶痛绝。

3.除了“也许”之外,诗人还用了“不许”一词,这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语气强烈,不可以,禁止。体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和庇护。

4.“夜鹰”“蛙”“蝙蝠”这些事物是不美好的,诗人“不要”它们去打扰女儿,但对于“阳光”“清风”这样美好的事物为何也不许出现呢?

“阳光”“清风”这些温柔的事物,“拨”和“刷”这样轻柔的动作也有可能打扰到女儿的“睡眠”,作为父亲是绝不允许的,父亲对女儿的爱达到了极点。

5.“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从“松荫”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像伞一样地全面保护着女儿。

6.女儿其实并不是“睡着了”,而是永远离开了父亲,诗中哪几句诗是写实?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7.你读这几句诗的感受是什么?

悲痛到了极点的父亲,轻轻,缓缓,有无限的悲痛,也有深沉的父爱。

四、小结。

让人心碎的字字句句,让人动容的父女深情。我们用朗读去体会这位一团火一样的诗人为人父的柔情一面。

五、朗读与背诵。

当堂背诵。

六、课外扩展《死水》《一句话》。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

2.积累扩展诗歌。

板书设计:

课前教师将诗歌全文默写在黑板上作为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诗人一起《再别康桥》,走进他的内心。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附照片和图片[幻灯展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三、解题。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再别:指的是又一次,别而又别,体现的自然是无限眷恋。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教师首先配乐背诵。)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1.提示:自古写离别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还记得哪些比较熟悉的诗词?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

3.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杨柳依依”“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以“柳”作意象,它与“留”谐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诗经》中常出现这样的意象,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4.“夕阳中的新娘”,为何不是朝阳中的呢?

夕阳照射下的金柳像披着金纱,是羞涩、美丽的,柳枝弯坠,随风摆动,有种独特的美。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5.可为什么“我不能放歌”呢?

从梦境回归现实,不忍心惊扰康桥的宁静。回忆的感受是幸福温馨的,现实的感受是伤感惆怅的。

六、小结。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自由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3

(一)教学思路

在古代的史传文学中,最富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要数《史记》;在《史记》中,最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是《项羽本纪》;而在《项羽本纪》中,最能体现项羽的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因此,教学《鸿门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的教学思路是从语言到人物、从整体到局部、从课内到课外,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和值得思辩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从而把握情节起落,感受人物形象,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思辩能力。从语言到人物:本文编排在高中第一册,它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落差。因此,拟安排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和熟悉课文语言: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去钻研课文,理解其中的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语活用和特殊句式;然后,利用连环图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给重要场景写说明文字,进行“语言转换”训练,进一步理解语言,把握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整体到局部:《鸿门宴》是节选文字,但它始于曹无伤告密、终于曹无伤被杀,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片断。在疏通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矛盾线索,理清宴前、宴中、宴后的情节结构,大处着眼,整体把握;然后抓住“宴中”这一部分,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具体、深入地剖析“三起三落”的情节安排。这样,既有“面”上的鸟瞰,也有“点”上的响锣重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辩的能力。从课内到课外:“鸿门宴”只是“项羽现象”或者说“项羽文化”中的一个点,我们的教学应该由这个“点”辐射开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他们的文化底蕴。理解文言词汇和句式,把握情节结构,感受人物性格,可以说都是课内功夫。为了使课文教学富有深度和广度,拟安排两个环节加以拓展。1.讨论: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此你怎么看?2.组织大家交流、评析课前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诗文。

(二)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综合运用点拨法、自读法和讨论法,拟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适当介绍历史背景以导入新课。在自读的基础上加以点拨,疏通文句。将读文与读画以及根据画面写说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重点场景的理解。教学要点:1.

结合注释,利用古汉语词典,理解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①古今异义:“盗”、“非常”等。②通假现象:具―俱;距―拒;内―纳;要―腰;蚤―早。③词类活用:“活”、“王”、“兄”、“籍(吏民)”等。④特殊句式:具告以事;毋从俱死;为之奈何;孰与君少长;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客何为者。2.

阅读课文的重点场景和相关的连环图画,用自己的语言给图画配说明文字。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抓矛盾线索2.理情节结构宴前(战还是不战)

①项羽下令击刘②刘邦拉拢项伯③项羽轻信“说项”宴中(杀还是不杀)①刘邦诡表心迹②范增举示玉玦③项庄舞剑④樊哙闯帐⑤项羽赐座宴后(收还是不收)①刘邦趁机离席②项王接受赠璧③范增砸碎玉斗3.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讨论“宴上”斗争的“三起三落”教学难点:如何从实际出发,认识情节发展的“三起三落”。第三教时主要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法,深入感受人物的性格内涵,同时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广阔的天地,丰富文化底蕴。教学要点:1.分析、概括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内涵。

2.关于“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评论。

3.组织学生交流、评析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材料。教学难点:对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不同看法的评论。

(三)教学实例

(部分教学片断实录)教学片断一:给连环图画配说明文字采用实物投影仪,或预先制作成课件,投影出下列连环图画:图一:(图略)图二:(图略)图三:(图略)图四:(图略)

(以上图片选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绘画本中国通史》)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以上画面,辨明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物的举止神态;然后仔细钻研课文中的相关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可以适当交代画面内容的前因后果,切忌亦步亦趋的“硬译”。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赶赴项羽的驻地鸿门,向他赔礼道歉。项羽的情绪有所缓和,并设宴款待刘邦。

宴席上,范增屡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都不表态。范增只得召进项庄,让他在祝酒之后舞剑助兴,寻机刺杀刘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不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

张良立即外出,把情况告诉守候在军门外的樊哙,樊哙带剑持盾闯了进来,面对项羽,历举刘邦反秦之功,严辞斥责项羽听信谗言,企图诛杀有功之人。项羽无言以对。以上说明文字不是“标准答案”,只要扣住画面,语言简洁、顺畅,都值得鼓励。

教学片断二:“三起三落”的讨论师:有人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

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气氛顿趋紧张;

二起是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于是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

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严辞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

一落是对樊哙闯帐,项羽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

二落是项羽赐酒赐肉,被樊哙斥责之后反而赐坐;

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由逃离项羽军营。对这一说法,你们怎么看?请展开讨论。

生一:对“三起”的概括应该说是准确的。范增举玦、项庄舞剑和樊哙闯帐三处情节或者说细节确实充满了杀机,大有一触即发的危险,让人为刘邦的命运深感忧虑。

生二:“起”和“落”是相对的,有起才有落,它们应该在同一条横轴上展开……

生三:是啊,一落是项王“默然不应”,视而不见;二落应该是“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而项羽对此置若罔闻,让人为刘邦暂时松了一口气。

生四: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高度警觉,而当明了他的身份后,称之为“壮士”,先是赐酒,后又赐彘肩,一声不响地听了斥责以后又赐坐,大有惺惺相惜之意。到这里,刘邦所受到的生命威胁应该说是基本上消除了。这就是“落”。把后来刘邦托辞逃席看成三落是不恰当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宴席上杀不杀刘邦是斗争的焦点,而杀不杀刘邦的关键看项羽的态度。三起三落是对应的,宴席上闪耀着刀光剑影,但又张中有弛,跌宕起伏。这一场面描写实在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最典型的体现

教学片断三:有关“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讨论师: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体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这两种说法,你们是怎么看的?

生一:项羽虽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但从宴席前和宴席上的表现来看,是一个优柔寡断、感情用事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生二:说项羽在宴席上“优柔寡断”是不准确的。他的叔父项伯替刘邦向他表功和求情之后,项羽实际上就有不杀刘邦之意。正因为项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对范增的再三暗示置若罔闻,对项伯的庇护加以纵容。项羽是一个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是不准确的。

生三:项羽为什么没在席间杀死刘邦?项伯的求情固然起了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以为刘邦不是自己的对手,对自己根本构不成威胁,只要刘邦不在关中称王,对自己俯首称臣,就可以饶他一命。这样看来,我倒是有些赞同苏轼的看法,尽管这样的“君人之度”是缺乏战略眼光的,项羽日后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生四:什么是“君人之度”?就是统治者的宽广的气度,对臣下的过错也能够容忍和宽恕。从项伯的求情和刘邦的“表演”来看,刘邦不但没有丝毫过错,反而有莫大的功劳,不但不应受到任何责罚,反而应该受到封侯封王的奖赏。项羽答应“内奸”项伯的求情,相信刘邦的连篇鬼话,根本不是什么“君人之度”,而只能说是缺乏知人之明,缺乏审时度势的智慧。有人说项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是没有道理的。……师: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一些思想交锋的“火花”闪耀出来。在这里我不想对大家的发言作老吏断案般的评判,有的议题不必去追求“唯一答案”。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项羽有一个分析,对我们理解项羽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有帮助:“‘言语呕呕’与‘喑呜叱咤’,‘恭敬慈爱’与‘僄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阬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

(四)教学体会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串讲法一直占有很大的市场,教师成了无所不知的主角,学生是附庸,是被动的接受者。运用这种方法,尽管也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古汉语以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知识,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足够的展现和发挥,因而也就影响了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对这种传统的教法进行了改革,将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的自我钻研、互相讨论相结合,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古人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充分发挥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求索的精神。变“教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给学生提供自读、研讨和历练的宽广的“平台”,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

2.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对于这样的作品,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立体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们正是这样去追求的。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化常识外,还注重引导他们去积累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感受项羽和刘邦特别是项羽的形象,领悟对比、张弛和细节刻画等表现艺术;同时,组织他们搜集相关的材料,对值得商榷的专题展开讨论,提倡思想交锋,鼓励唇枪舌剑,以提高他们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

3.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课内只是一个很小的“点”,课堂只是一处狭窄的“方塘”。理想的教学应该由课内辐射到课外,将课外容纳到课内,让“天光云影”在“半亩方塘”里“共徘徊”。本案例就是这样去做的,在课前要求学生围绕“项羽”这个专题广泛搜集材料,进行分析、筛选,为讨论作准备。有的同学发现“鸿门宴”的情节互见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和《樊哙列传》,只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彼此互有详略的不同;有的搜集到了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续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有的复印了苏轼的《留侯论》和《范增论》;有的还查阅了楹联辞典,抄录了霸王灵祠中项羽塑像两旁的对联:“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王一时气盖人世间,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材料丰富的程度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这一做法有效地开发了语文教学资源,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使《鸿门宴》的教学成了一种深层次的、弥散型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在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实践中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能力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2、通过分析意象,强化对作者爱情观的理解。

二、教学步骤:

1、导入: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__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穆旦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2、作者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写有许多著名的朦胧诗,如《四月的黄昏》《这也是一切》《呵,母亲》《思念》《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也许》等。其中《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新诗二等奖,《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3、朦胧诗:

产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还有顾城、北岛等。

4、分析课文:

(1)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先听录音,再订正读音,再请同学们齐读。)

(2)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她说:爱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①老师范读。

②分析: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其次,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绝不学”!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所以,这是一种“只知痴恋”的爱情。

C、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于被赞美对象,那么在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

同学们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与,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

扩展:作者在写到“日光”“春雨”这两个意象时,不像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如果让你补充完整,这两个句子应该怎么写呢?

例: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

D、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作者是持不赞同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3)作者肯定的爱情观。她说:爱情应该是这样的。

①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②分析:

A、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情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也即强调了爱情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B、“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

C、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D、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作者在这里为什么选用了这两个比喻?

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试图改变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但是常常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人丧失了做“人”的权利,只能像附属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又加深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还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我们分担……却又终身相依。”

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F、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最后几句。

(4)橡树、木棉分别象征什么?(全班齐读)

橡树:男性的阳刚气概。伟岸挺拔、刚强不屈、锋芒锐利。

木棉:女性的柔韧气质。健康活泼、深沉博大、坚韧不屈。

(5)总结全文: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女性的独立宣言:本诗写于1977年,当时正好是在“10年浩劫_____”后对“10年浩劫_____”中人性扭曲、等级明显的社会现象的反思,女诗人回想几千年来中国妇女总处在男尊女卑的生存状态下,以饱含情的笔触,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独立的,与男性是平等的,应该与男性公民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独立宣言。

(6)作业:既然木棉向橡树表达了自己的心声,那么,橡树听了这些,会有何感想呢?假如你是那棵橡树,你又会向木棉说些什么?

请以《致木棉》为题,写一首诗或一篇文章。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鸿门宴》课文复习。掌握课文背诵,理解人物性格特征,完成文言知识归纳。

2.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

3.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所有学生能充分发挥所长。

教学形式:

1.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课文复习。

2.通过由学生自行组织角色表演,形象化地背诵课文,展示人物性格,掌握翻译技巧。

3.课外独立进行语言知识归纳。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背诵与文言翻译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本节活动课的难点。

2.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文言语言知识归纳。

教材及教学对象分析:

1.本学期采用新教材,文言文占课本比例的40%,全部篇目都有背诵要求。课文背诵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古文背诵对学生有一定难度,授课时集中背诵,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2.《鸿门宴》一文要求背诵的三、四自然段,以人物对话和人物动作为主,背诵难度大,但角色个性鲜明,形象突出,以学生活动为主能调动学生兴趣,在参与中记忆深刻,有利于背诵。

3.所教学生,自高一入学以来,已引导进行文言归纳,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文言知识归纳应能独立完成。

教学时间: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设备:

电脑、实物投影仪、CD唱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音乐引入:《十面埋伏》

(设计目的:制造气氛,把学生情绪带入本课特定的氛围中)

教学目标:《鸿门宴》复习课

1.复习课文相关知识。

2.通过表演形象化地背诵课文,加深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3.进行文言语言知识归纳和检测。

二、复习过程

1.作者和出处提问:作者——司马迁

(幻灯片:司马迁像)

提问:出处——《史记》(幻灯片:司马迁和《史记》)

(设计目的:通过图片和幻灯,形象而快速地巩固文学常识)

2.情节提问:根据图片简单地讲讲《鸿门宴》的故事。

(幻灯片:《鸿门宴故事》1~~10)

(设计目的:形象化地回顾课文故事情节,深入理解三、四段的情节背景)

三、表演过程

[过程(一)、(二)由科代主持]

(一)科代:

1.交待故事背景(幻灯片:历史背景,鸿门宴遗址)

(设计目的:巩固历史背景知识,增强表演的可感性)

2.交待表演要求:四个小组,古装版考查同学的背诵,

现代版考查翻译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设计目的:提倡自主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有

所长的学生的组织能力。)

(二)表演开始:顺序1.古装版:2.现代版

(背景音乐)

(设计目的:“古装版”是以表演形式背诵原文,有旁白、人物对话和动作;“现代版”是以表演的形式考查现代汉语翻译,有人物对话和动作。通过表演,可以了解学生对背诵和翻译掌握的程度。)

(三)老师总结:背诵、翻译和人物性格表现

背诵检测:

1.课后练习二(投影:课本,讨论答案)

2.小测题(幻灯片:默写测验,讨论答案)

(设计目的:考查背诵)

四、语言知识归纳

1.归纳要求:(幻灯片:语言知识归纳要点)

2.小组讨论,推举小组最好的一本笔记。

(设计目的:课外自行整理,提高文言语言知识归纳能力。同学之间互相检查、督促,老师表扬、肯定。)

3.以学生笔记为例讨论归纳要求

(设计目的:指出同学归纳中的优缺点,提供范例)

4.明确归纳内容

(设计目的:指导学生修改归纳,提高日后归纳文言语言知识水平。)

5.检测:

(1)小测

(2)互改

(3)表扬(幻灯片:语言知识小测验)

(设计目的:考查语言知识点,表扬鼓励)

五、课外作业

1.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修改归纳笔记

(设计目的:进一步巩固本课教学目的)

六、教学流程图

音乐引入

教学目的

复习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诗歌美

(二)通过合理想像,再现诗中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

(三)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诗意表达情感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学习全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难点:合理想像,再现画面,体会诗情,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联想想像法、美点寻踪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离别情感的表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饮酒作别,可折柳相送,还可长歌一曲,更可写诗抚怀今天,我们以一曲《长亭外古道边》的离别歌开启我们的学习离别诗之。

(二)走近诗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著有《自剖》《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作品他的诗歌艺术成就较高,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

(三)了解背景

康桥是诗人母校剑桥大学所在地1928年作者再度离开了母校,写下了这首诗正是康河的水的灵性,激发了诗人的性灵,唤起了诗人久蛰他内心的诗的天命他曾说:“我敢说康河是世界上一条最美的水”请听,康桥河畔传来他的心音。

(四)初读感受

1、师范读,生划分节奏(师配乐朗读)

2、齐读共评(生配乐齐读,师生互评)

(五)再读把握

1、全诗共七节,请从每一节中找出主要描写的景物,并说说作者都做了哪些事情。

明确:全诗分别描写了云彩、金柳、青荇、彩虹、星辉、夏虫;从标题上看,作者再次告别康桥,他告别康桥的方式很独特,先作别云彩,回忆金柳,拥抱康河,在康河寻梦,在星辉中放歌,却因寻梦不得再度离别。

2、在这种情况下,他当时的心情如何

明确:诗人是寻梦不得后不得不离开康桥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是失落和感伤的。

3、哪一节表现出他的失落和感伤呢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明确:第六第七节(生读)

寻梦不得他如些忧伤,那么他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胡适先曾这样评价他:“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的现实的历史”而这首诗中诗人所描绘的美好图景正是他追求这单纯信仰的最好的例证。

(六)精读体会

1、请选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幅图景,抓住景物特征,并通过合理想像用你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

示例一:夕照金柳映河图:日暮西山,金色的夕阳照耀在康河之上,河面波光粼粼,河岸两旁嫩绿的柳枝泛着金光,它随轻风摆动,清新美丽,娇柔妩媚就像是娇美的新娘这般美景让诗人尽收眼底他欣喜若狂,就像新郎看到新娘一样这便是他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

示例二:夏夜离别康桥图:星光璀璨的夜晚,康河的夜景更加迷人,如梦如幻可是诗人不得不跟康桥告别他心上千般不舍万般无奈,想要和康桥话别诉说离情,可是伤感百转千回终是默默无语,心中悄悄升起笙箫吹响的离歌我的心情有谁能懂呢那沉寂的夏虫该是懂的吧!

2、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描绘,给我们再现了诗中的美景,也使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怀但作者的情感在诗中不着一字,却处处含情他是怎样表现的呢,完成下面的连线题你一定有发现。

云彩永久恋情

金柳低落伤感

水草梦想孕育

彩虹(梦)激情澎湃

星辉喜爱难舍

夏虫欢喜眷恋

明确:我们把那些能够反映诗人情感的物象称为意象诗人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为一种指向,截取眼前的景物把他放在眼前来表现无数这样的意象组织起来的叫意境不同的意境,体现不同的情感。

(七)美读涵咏

1、主题归纳:全诗构造一个纯美的记忆中的康桥世界,但现实的“我”不得不与康桥告别,在告别与追忆之间,书写了“我”的伤感与失落情绪康桥是美丽的,但它已随风而逝,留给“我”的是不尽的思念。

2、理解了这首诗的情感,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优美的诗(齐读)。

(八)链接抒写

1、理想破灭却阻止不了他对美的追求他把美的追求表现在了诗歌上全诗有三美:一是音乐美,二是绘画美,三是建筑美建筑美在于诗行的排列,它是错落有致的,看起来美观大方我们的生活也要像诗人一样善于发现美,用文笔去创造美请看视频,也动笔写一写(链接生活视频)。

2、展示师下水作《若相离,槐花忆!》

(九)课堂总结(略)

(十)布置作业

1、找出诗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点字、词、句加以品味,说说作者的情感变化。

2、另找徐志摩的另一首现代格律诗,运用今天学过的赏析方法法加以赏析。

3、仿写现代诗

(十一)板书设计(略)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三)情感与态度: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未能被“早用”,“今急”才被“求”的年过70的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烛之武退秦师》共有4个段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2个自然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

二、课文赏读

(一)朗读3、4段。

(二)3、4段文本分析:说退秦师——迫晋撤兵

1、先看结果:

原文

字词

作用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说:通“悦” 戍:戍守、守卫

反衬烛之武的演说效果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之:代指秦军 微:没有 夫人:那人(今义:妻子) 及:达到 因:依靠敝:损害所与:所交往的人。所+动 知:通“智” 乱:(军队)散乱 易:替代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其:还是。表商量语气去:离开 之:指代郑国

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也看到了一个霸主冷静的军事头脑。

2、追根溯源:

(1)(宋.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

原文

字词

劝说艺术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敢以(这事)烦…… 鄙:把…当作边邑意动

既知亡矣

(示弱)

越晋难治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焉:什么 用:因为 陪:增加

亡郑利晋

(陈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把(它)作为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共:通“供” 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

存郑利秦

(述利)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为:给 (晋君)许君焦、瑕 济:渡河 版:防御工事 夫:发语词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晋人无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东:向东。名→状 封:使……作疆界。使动 肆:扩张。焉:哪里 阙:削减 唯:希望 图:考虑

晋人无厌

(揭短)

小结: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越晋难治亡郑利晋存郑利秦晋人无信晋人无厌

(2)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国君,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度;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他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出色地完成了劝说使命。

三、拓展延伸——委婉劝谏知多少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39;必勿使反。&39;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触龙说赵太后》

劝谏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讽谏。

触龙用对比的方法,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是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触龙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并列举事实证明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从而否定太后“(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可见触龙强调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不过是作为陪衬,其真实意图还在于暗示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作为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国君的如果不让他的子孙为国家出力,只是坐享其成,利用其特权享受挥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反而会把他的前途给葬送了。如果目前能使长安君“有功于国”,那么他就不是只享受特权而不付出代价的人,也算对赵国有了贡献,将来就能立住脚跟,可以“自托于赵”了。这才是真正为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做出的长远打算。触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摧垮了太后的精神防线,顺利地完成了劝谏的任务。

四、本课验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D)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本文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合称为“春秋三传”。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名校学案》配套练习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自渎、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重点、难点分析

1.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2.“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文中的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点拨法,巩固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二、教学过程: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越国:国名B.若不阙秦阙:亏损,削弱

C.唯君图之图:考虑,谋划D.不知知:同“智”

8.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9.烛之武的话中表现外交辞令中婉曲表达方式的是()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三、课堂小结

10.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防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11、见导学案

【翻译略】

【解析】

7.A解析:越过晋国。

8.C

9.B解析:其中的“敢”是个谦词,“执事”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0.A解析:文中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明确:嫉妒、红眼病。

四、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关于烛之武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2、请学生思考: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⑵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4、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让学生用烛之武的言行来证实这句诗。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5、拓展:烛之武这么能干,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如: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在推销自己这点上,春秋之士远不如战国之士放得开。商鞅、冯谖、范睢、苏秦,哪一个不是在竭力运筹、想方设法(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去干谒王侯,以期受到垂青授以大任,创出一番功业而名垂史册呢?我觉得,在烛之武的心里,更多的还珍藏着做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士为知己者死,如果碰不上一个敬贤礼士、思贤若渴的开明君主,宁可老死家中、默默无闻,也绝不涎皮赖脸的去求人家赏给自己一个板凳、弯腰低头地做一个平庸的官僚。他们人生最年富力强的岁月在磋砣中消磨逝去,我们可以为他们惋惜,但我们必须向他们那高傲的灵魂敬礼!

可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五、总结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1

【教学目的】

1.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

感染;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之美。

【教学难点】

意境的营造。

【教学方法】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道具】

幻灯

【教学时间】

月日星期第节 高二(一)、(二)班共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前几课里,我们介绍并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这节课我接着运用这种方法,来共同研究、探讨现代诗歌史中的明珠——《再别康桥》,体会其意境之美。

二阅读资料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后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其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康桥:

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诗歌;

2、了解徐志摩的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

3、以本诗教学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走进徐志摩;

4、品读诗歌意象,理解情感,感悟诗歌的美。

【教学设想】

1、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的综合呈现,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重在诵读和感悟,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结合徐志摩的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诗情。

3、品读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英国剑桥大学的照片,配以轻音乐,了解康桥。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重点信息: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写作背景:《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写于他第二次欧游归来之时,实是回忆之作。“康桥”,今通译剑桥,是英国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在伦敦北面八十公里左右,靠近康河(剑河),以剑桥大学驰名于世。1920年9月徐志摩因景仰罗素,放弃了他在美国即将获得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前往英国,想成为罗素的弟子,但罗素因在欧战时力倡和平而被康桥的三一学院解聘,离开康桥。徐志摩只好当一名没有学籍的选修生,在康桥度过了一年(1921——1922),攻读经济学学位。本诗作于1928年秋再次访问母校后的归途中。

三、诵读体悟,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情感重现;

3、讨论: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诗人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结合诗歌意象具体分析。

明确:

这首诗写的是离别康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

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以“作别”开头,营造了一种别离氛围,无限依恋。

第二、三、四节:“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意象,分别写出康桥的美丽、慈爱和浪漫,并逐步推进,将“我”对康桥的依恋、难忘等复杂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

第五、六节:诗人对康桥的情感在“寻梦”中达到高潮!诗人多想“放歌”,但此时此境,离愁别绪,只能是“悄悄”与“沉默”。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与开头呼应,节奏一致却又富有变化,回环往复。看似潇洒的离去,却有着逝者如斯的无奈。云彩虽然带不走,但康桥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那是一种情结、一种永久的怀念。

点拨:徐志摩在《吸烟与文化》中写道,“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的学习经历对于徐志摩来说,是意义非凡的,让他的思想和意识发生了改变,所以作者对康桥这一具体的环境,有一种依恋,一种情结。

四、再读诗歌,感悟提升。

讨论:这首诗是一篇华美的乐章,请仔细阅读、思考、分析、归纳,你觉得它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诗歌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这种美感是丰富而多样的,语言、意境、意象、韵律等等,请大家结合具体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新月诗派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三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一)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二)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三)绘画美即是辞藻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五、拓展延伸,走进志摩。

课后活动:请同学们课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徐志摩的生活经历,再读一读徐志摩其他的诗歌和散文,判断一下徐志摩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诗文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意象: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

情感:悄悄轻轻沉默——无限依恋之情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重点】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一、导入

《垓下歌》

——秦末汉初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1、齐诵项羽的《垓下歌》,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请文中主要人物的关系。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4

【教学目的】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难点】

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曹禺和《雷雨》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二、复习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三、赏析第一场第一层

1、分角色演读剧本:两个角色,一个扮演鲁侍萍,一个扮演周朴园。

2、第一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

2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半晌”,写鲁侍萍和周朴园追忆往事。第二层写鲁侍萍和周朴园现在的矛盾冲突。

3、“大概是的”中“大概”一词能不能换掉或删除?为什么?

明确:不能。这个词表示揣测语气,说明鲁侍萍并不知道,因为她不是周朴园的下人。

4、周朴园为什么要旧雨衣,不要新雨衣?

明确:出于处境艰难,反映了当时民族资本面临很大困难的时代背景。

5、周朴园为什么觉得鲁侍萍奇怪?

明确:因为鲁侍萍的一举一动是那样的自然,完全不像陌生人,另一方面周朴园又有些熟悉。

6、周朴园说梅家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而鲁侍萍说“她不是小姐,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样写表达上有何效果?

明确:夸奖的话从周朴园嘴里说出,更可反衬出其内心的虚伪、灵魂的卑劣;而鲁侍萍的自贬恰恰表现了三十年前发生的事对她的打击之大,以及其内心的怨愤之重。

7、鲁侍萍为什么不直接告知自己的身份,而当周朴园说要为之修墓时,她何以又说出来了?

明确:先前是因为不愿提及那些于她并不光彩的事,后来说出来是为了揭露周朴园虚伪的本质。

四、分析第一场第二层

1、周朴园口口声声思念梅侍萍,而一旦她出现在眼前时,他又为何“忽然严厉”起来?

明确:因为这已不是从前那个让他日思夜悔的梅侍萍。而且那先前的思念只是一种虚伪的惺惺作态。

2、鲁侍萍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她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遭遇很不公平,但却缺乏觉悟,所以把一切都归结到命运上去。

3、“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可否不用反复?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反复能充分表现她的怨愤之情。

4、周朴园大三十晚逼走梅侍萍为的是什么?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一个什么论断?

明确:为的&39;是娶有钱的门当户对的小姐;这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5、周朴园说他当时是“于心不忍”,真是这样吗?

明确:不是。这只是他为自己的丑恶灵魂所找的一个安慰的借口,只是为自己的可耻行径做开脱。

6、鲁侍萍听周朴园的辩解之后,思想情绪有何变化?她还怨恨周朴园吗?

明确:她善良的本性使她丧失了抗争的斗志,内心也宽恕了周朴园的卑劣行径。

7、周朴园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这是怎样的心理?

明确:担心鲁贵来寻他报仇。

8、鲁侍萍说鲁大海跟周朴园“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那么鲁大海是怎样的人?周朴园又是怎样的人?

明确:鲁大海是工人代表,有责任心,有正义感;而周朴园是资本家,无责任心,靠欺压工人谋利。

9、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的儿子后,为什么要冷笑?

明确:周朴园以为一旦鲁大海知道自己就是她的父亲时,便会放弃与自己斗争的激。

【教学总结】

一、课件引路,激发兴趣

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性,巧妙运用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达到融情入景,自我感悟,形成语感,陶冶情操,自主发展。在逼真的动画情景中,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轻松了解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边读边想,读中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体现了:

(1)自读感知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在头脑中初步勾画出雷雨的情景。

(2)表演读深化感知。在对课文内容、情感了解后,相信学生,指导他们从语气、表情、动作方面,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紧扣重点,读中感悟。让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句、关键词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读,悟出雷雨前特有的“静”与“动”,雷雨中的大而急,雷雨后的美丽与清新。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的设计体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思想。在识字、写字的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互动,静心读书和活泼参与的互动中,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把教材情感变成了孩子们的愉快情感。

总之,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师生都激情满怀,我们感到语文的精彩,生活的灿烂。

最后,谨以一学生的发言作为结语:“老师,读了这一课,我觉得真的要下雷雨了耶!”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

2、了解“自由诗体”的特点。

3、深刻体会诗歌中借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研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设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有一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戴望舒一起走进这条《雨巷》(板书)

二、整体感知,正字音

(1)听朗读带,正字音(学生进入想象,让学生闻到丁香花的味道,并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

彷徨pánghuáng寂寥jìliáo彳亍chìchù惆怅chóuchàng颓圮tuípǐ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雨巷》的感情基调?明确:孤独、忧伤、惆怅、失落、哀怨问:古代诗词中有哪些诗句是表愁怨和忧伤。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柳永《雨铃霖》

(3)问:那我们该怎么去读这首诗呢?明确:低沉、缓慢、略带悲伤。

三、整体解读

1、问: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作者为了能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

明确:共有6个。背景道具——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人物形象——我、姑娘

2、具体解读意象

1)雨巷

雨:迷茫、潮湿、阴冷;巷:阴暗、狭窄、悠长。

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的小巷,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突出阴暗、清冷、寂寥的环境特征。2)篱笆墙

这个篱笆墙是颓圮的,就是让人感觉有种破败、凄凉的气氛。

当雨巷、篱笆墙结合起来,于是便营造出幽深、寂静、朦胧、凄美的氛围。

3)油纸伞

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充满传统气息。暗合了“雨”,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又寂寥地下着小雨,更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和孤独的氛围。

而油纸伞与雨巷、篱笆墙也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并且在寂寥地下着的小雨,在幽深、寂静、凄美、朦胧之外,又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迷离、空蒙的氛围,总体来说,朦胧、感伤。

4)丁香

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源于“丁香”二字。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开花为白色或紫色。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本诗中的丁香展现出其美丽、高洁、愁怨。

古典诗词中有关丁香的描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芭蕉弯弯如月牙,丁香凄凄似别离。——李璟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韦庄各自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

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李珣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王国维板书:

油纸伞:复古、怀旧、迷蒙雨巷:悠长、寂寥、迷茫篱墙:破败、凄凉迷离、凄凉而哀伤的意境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四、具体探究

1、问:为什么用“丁香姑娘”,而不用“玫瑰姑娘”、“茶花姑娘”?

明确:丁香姑娘在原文“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是美丽高洁,“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是哀怨彷徨。在原文中多次出的描摹丁香姑娘的词“美丽高洁;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又惆怅;叹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2、问:作者用雨巷、篱笆墙、油纸伞、丁香姑娘等典型意象,准确地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明确:联系作者和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戴望舒(1905—1950)戴,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州诗人。1928年《雨巷》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人。现代派象征主义。

时代背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血腥屠杀,原来热情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高潮坠入深渊。戴望舒此时才22岁,之前他与同学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宣传党的工作,1927年3月还曾因此被捕。四一二政变后,他就一直隐居在江苏友人的家里。此时他很傍徨、痛苦,他看不到革命的前途,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他在失望中写下了这首诗歌。

3、问:雨巷仅仅是一条狭窄破旧、阴暗潮湿的小巷吗?

明确:雨巷象征着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

4、问:在雨巷中,丁香姑娘最终是“静默,消散”,说明了什么呢?

明确:丁香姑娘——人生理想,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理想的美好,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总结: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都说《雨巷》这首诗美,音节美、意象美、意境美,其实,它的作者戴望舒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它身上体现着一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五、艺术特色

思考:诗歌采用了怎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如: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2、优美的音乐旋律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的首行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⑤压韵的位置错综变化。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诗中的两个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尤其对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读,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对这首诗偶了新的熟悉。

七、作业设计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6

一、教学目标

(一)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二)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三)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可与第三册中《祝福》《母亲》《药》《夜》等小说的环境描.写作比较,以加深理解。)

(二)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鲁侍萍,那么鲁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分并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分析: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又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三)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她的性格特点?

分析:周朴园四次问到她姓什么,是谁,她都很自然地掩饰过去,语调平缓,不露声色。表明她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有:熟练自然的关窗动作,对侍萍的身世及周朴园的隐情细致地述说,对绣着梅花衬衣的熟记。

(四)这一层中,周朴园的情态上有哪几次变化?请按情节发展叙述。

分析:开始是漫不经心地用对待下人的态度谈起了雨衣和关窗的事;忽然从侍萍的关窗动作上看到了似曾相识之处,感到奇怪,认真地询问:“你贵姓?”气氛趋于紧张,情节出现波澜,而鲁侍萍平淡地回答,又使气氛稍有缓和;周朴园就口音把话题引向无锡,转弯抹角有意识地询问三十年前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在周朴园的连连追问下,仍然保持语调的平缓;但听到周朴园在有意撒谎,遮盖罪行,于是她悲愤地叙述了自己30多年来的悲愤遭遇,使周朴园惊恐紧张的情绪不断增长;他时而“痛苦”,“汗涔涔地发出‘哦’的叹声”,时而惊愕地问:“你是谁?”;当侍萍巧妙地露出自己的身分时,周朴园已经惊恐地语不成声。

(五)我们在高一年级时,曾学过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其中最精彩的.要数几段对话了。试与本课周、鲁两人的对话作比较。

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对话是从漫不经心到感觉奇怪到惊恐紧张,最后语不成声。鲁侍萍的话是语调平缓,自然掩饰,最后是悲愤地揭露。而小说《荷花淀》中水生夫妻的对话却是那么简洁朴素又情意绵绵:夫妻话别一场水生妻的四句问话是平问、侧问、追问、逼问,水生则是表情憨厚有意躲闪;而表现水生妻情态的三句对话,则又申明大义,自豪纯朴;水生离别前的三句嘱咐和妻子的三句答嘱,更是表现出不甘落后,积极向上,英勇不屈的内心世界。再有,几个女人商量探夫与探夫不遇回来的两场对话,更是生动传神。主要目的偏用次要理由说出,几个女人虽未露面,然伶俐乖巧、质朴憨厚、局促羞涩之态,早已跃然纸上。

两篇课文的人物对话,都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在情境、氛围、语调和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

(六)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分析: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七)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之后对侍萍的态度又有了哪些变化呢?

分析:他认出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侍萍,但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练得顽强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侍萍悲愤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试图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了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忘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来的旧恨新仇。

(八)鲁侍萍又是如何对待周朴园的呢?

分析:这时的侍萍,经过30多年苦难的折磨,对过去充满了仇恨,面对着周朴园的威胁哄骗,继续控诉周朴园的罪行:“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并当即撕毁了支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示了她对周朴园和不公平社会的蔑视和抗议。

(九)课文第二场中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你能看出什么问题?

分析:周朴园面对自己的儿子,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他明知故问鲁大海“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继而教训他“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嘲笑他是“傻小子”,讽刺他“没有经验只凭胡喊是不行的”,最后恶狠狠地向鲁大海宣布:“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由此可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从而揭露了周朴园反动的阶级本性。

(十)鲁大海被周朴园宣布开除后,又是怎样同周朴园斗争的?”

分析:鲁大海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周朴园为了赚钱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阶级本性,在愤怒痛斥周朴园用金钱收买工人败类平息罢工斗争的同时,无情地揭露了周朴园的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桥出险,淹死2200名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他扣300块钱。之后,又顽强地跟周朴园的打手们“还手”对打,痛骂周家的人是一群强盗。

(十一)通过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分析:鲁大海的斗争明显地表现出经验不足,从他的语言也足见他的鲁莽和幼稚,但通过他的斗争,毕竟表现出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的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表现出中国无产阶级斗争到底的决心。鲁大海的出现,使剧作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使整个悲剧透出一线光明。

(十二)这一场剧的结尾,鲁侍萍有两句欲言又止的话,分析一下她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分析:第一句话是:“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第二句话是:“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两句话饱含了复杂的感情,她想看一看大儿子周萍,但周萍打自己亲弟弟鲁大海的举动又使她愤慨,感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所以叫了一声“你是萍”,又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当周萍问她是谁时,她想说“我是你的妈”,但看到自己眼前的儿子已经成了资本家的强盗和帮凶,又马上转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表现出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清。

(十三)课文以鲁家母子的离去作为结束。那么周朴园作为一个典型形象塑造其社会意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讨论一下。

分析:周朴园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揭示出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一种可怕的统治力量,也反映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成的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有着深刻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血肉联系。

(十四)结合“思考和练习二”,分析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分析: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他们的对立冲突是必然的,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正是由于这一阶级根源,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才异常激烈,形成最本质的冲突。

(十五)归纳主题思想是什么?

分析:《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知道现代文学史上才华出众的现实主义剧作家曹禹,也一定有很多同学看过根据他的剧本演出的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或拍成的电影《原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著名剧作《雷雨》。

作者简介及《雷雨》:

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此期间,曹雨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7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旖旎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过程与方法:领悟诗歌的意象美,掌握用意象分析法来理解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接触不多,语言积累,鉴赏审美能力有待提高,本课着重通过朗诵手段,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把诗歌情感,通过诗歌意象的研究学习加强合作探究能力,积累精美的语言;鼓励学生热爱自然美景,感悟人生,培养其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3、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意象分析法来理解诗歌的意象美。

难点:体味诗情的领悟与意象的把握。

4、教学过程

【导入】

一、激情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他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有这样一座桥,他空灵动人,风景秀美;有这样一首诗,他意境独特,情感细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个人,看一看这座桥,品一品这首诗啊?那我们就一同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知人论世

徐志摩(1896~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新诗的灵魂,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名章垿,字志摩,笔名“南湖”、“云中鹤”,同闻一多为新月诗派诗人,提倡诗歌“三美”。1920年,25岁的徐志摩来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让他终身难忘的时光。但是,不幸的是在1931年,他所搭乘的飞机从南京到北京的途中遇到了大雾,飞机触山,不幸遇难,时年35岁。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熟知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不计名利、充满热情、富有风趣,然而我说他如流星般闪过的一生也离不开三个女性。张幼仪,他的第一任夫人,也是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可想而知最终的婚姻识走向破灭的。然而同时他在英国留学期间,与既有花一般的年龄与娇艳,又有中国传统大家闺秀的容颜与西方女子的落落大方的林徽因相识了,他们同时被对方的才情所吸引并坠入爱河,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并没有结合。正当徐志摩的爱情枯萎之际,他结识了当时上海有名的交际花陆小曼,她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一起研究诗词、文学。可以说两人情投意合,最终成为徐志摩的第二任夫人。他一生的爱来自这三个方向,来自这性格完全不同的女性,也可以这样说女性是徐志摩灵感创作的源泉。

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具有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也是在这的苹果树下,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同时,在这里造就了三十二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我们似乎可以嗅到弥漫在空气中芳草与鲜花的气息,流淌着的康河是剑桥大学的眼睛,灵动的所在。面对如此的美景,怀念着逝去的美好时光,唤醒了久蜇在诗人心中的热情,在回国的途中创作了这首震惊世界的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三、感受诗歌

看视频听配乐诗朗诵,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播放视频)

节奏:轻柔、和谐

语调:舒缓、低沉。

感情:别而不愁、离而不伤。

学生自由读

学生个别配乐读(互相点评)

男女生分节朗诵

【活动】体会诗歌

通过诵读,我们从听觉与视觉上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康桥的什么样的感情?那你对诗人所描绘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可以说是风景如画。这正如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时所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那。如此之美的画面,诗人都描写了哪些什么景物那?

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浮藻、星辉(板书)

四、意象分析

1、为什么说是金柳?那又为什么说是新娘那?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文中哪里还用了这样的修辞手法?(出示幻灯片)

明确:柳树被夕阳笼罩着一层妩媚的金色,新娘是女子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可见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在这里不仅是一草一木而仿佛看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子一般。谁愿意离开自己的新娘那?暗喻。是天上虹。“艳影”在哪里?说明什么?

2、“青荇”在招摇,“招摇”我们所了解的词语是什么?从感情色彩上看那它是什么词?

朱自清的《春》中也有一段这样的话:“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自己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哪个词语也是这种用法?更能表现什么情感?(出示幻灯片)

明确:“招摇过市”“招摇撞骗”贬义褒用更能体现对康桥的喜爱!“卖弄”表现了春天来了时鸟儿的欢声雀跃。

3、“潭水”是什么潭?他的梦是什么那把“潭”比作“虹’有着什么相似之处那?

明确:在康河的上游,参天古树之间,有一眼小潭,清澈见底,他是以英国追求自由主义的浪漫诗人拜伦命名的叫“拜伦潭”这里的梦就是他追求自由的梦,文学梦,诗人梦。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体验,夏天走在绿荫的大道上,阳光从枝叶的缝隙中倾泻而下,星星点点,丝丝缕缕,如同幻境。而当它照到水面上,因为有了反射和折射,就会五彩斑斓,恰似天上的彩虹。当然这里还有他那欲说还休的爱情。所以那不就是他“彩虹似的梦吗”。

4、我们来看本来这些景物是没有感情的?然而在这里作者赋予他们情感,我们把这些带有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叫做什么?

明确:意象

5、齐读五、六节,一起品味这两节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明确:高兴的想放歌,大声的歌唱,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以表达内心的喜悦,这里诗人也不例外,他还做了什么?似乎也已经忘了要即将离开,而是撑着长篙去寻找彩虹似的梦,甚至还要大声唱歌?但是他放歌了吗?而是沉默!因为梦要醒来,回到现实,他还是要离开的

五、小组探究

回顾我们学过的经典诗词,你记忆中最难忘的离别诗篇是什么?跟他们相比《再别康桥》有哪些不同?(出示幻灯片)

六、拓展思维

诗人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走了,带走的是那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与忧愁,假设你是徐志摩的好友,你会用什么样的话语来的安慰他。

七、作业布置(分层)

1、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2、概括诗歌的“三美”。

3、仿照李白的《送友人》,把诗歌改写成五言律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8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荀子》的常识及荀子的生平及主张,劝学的意义。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态度,联系学生的实际。

3、注重字词运用和注释。

【重点和难点】

1、辨析字、词、音。注重朗诵和背诵。

2、比喻代议和喻议及正反四方面议论的特点。

3、了解荀子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教法】

师生互动法、提问法、议论法、朗读法、电教法、板书法。

【教学步骤】

1、导入:

同学们,作为一位学生,应该每一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那么你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和正确的目的和态度、方法吗?知道坚持学习的重要吗?现在我们就来了解荀子的《劝学》,看看古人怎么劝人学习的。

2、请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3、重点拼音:

木直中绳:zhòng

虽有槁暴:gǎopù

輮以为轮:róu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ānxǐng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xūyú

吾尝跂而望矣:qì

君子生非异也:xìng

故不积跬步:kuǐ

骐骥一跃:qíjì

驽马十驾:nú

锲而舍之:qiè

金石可镂:lòu

蟹六跪而二螯:áo

4、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时人称荀卿,又称孙卿。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即“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是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5、听录音《劝学》。

6、中心论点: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7、学生齐声朗读《劝学》。

8、第一、二段重点字词翻译:

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从;于:比……更

冰,水为之:形成、凝结(动词)

木直中绳:合乎、结合

輮以为轮:輮以(之)为轮,把它作为

其曲中规:弯度

虽有槁暴:虽,即使;有,通“又”

輮使之然也:这样

金就砺则利:就,靠近;利,锋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明,明达;行,行为;过,过错

9、翻译一、二段: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如果)它把烤弯做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

10、分论点;

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1、第三段重点字词翻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曾经

吾尝跂而望矣:远望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见得广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招,招手;加,增加

而闻者彰:明显,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借用;利:使……快;致,到达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泳(名作动)绝:横渡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禀赋,资质;异:差别

12、第三段翻译: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

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臂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3、分论点:

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19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投影有关康桥的资料,将学生带入对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张等。(徐志摩在语言形式上是追求艺术美的,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为艺术而艺术。他有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

二、教师点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诵读课文。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象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诗歌轻盈的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或者播放范读磁带,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作了哪些事(动作)?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三、逐节讲析并评价。(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掠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四、再次诵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五、分组朗诵,在组内评选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六、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读本》中《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板书提纲:

再别康桥徐志摩

1、构思别致,不落俗套。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关于“词”的介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它原本是配合燕乐(“燕”通“宴”)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前两类数量较多。此外,按词的字数多少,一般可分为小令(约50字以下)、中调(约百字以下)、长调(百字以上),如《沁园春》共114字,属长调。词的押韵,不同于诗,哪一句押韵,押平韵仄韵,是一韵到底还是要变韵,均由词牌要求决定。词,又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长短句”等。

高中语文怎么写教案篇20

学习目的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

2、了解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教学设想:

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

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

《荷花淀》写于1945年春天,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记叙的是抗日战争中发生在河北省中部白洋淀(荷花淀)的一场伏击战。但它没有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场景,而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阅读过程中要注意。)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三、整体阅读,理清情节: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情节,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然后快速概括文章所写的三个片段内容:

注意: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第一部分: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探夫遇敌。(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结局、尾声)

本文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的: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从小说三要素看,本文是虚化的人物,淡化的情节,特定的环境。

四、分析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丽坦荡的荷花淀,那里的荷花荷叶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1、第一部分第一层,描绘的是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夜景美: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情景相生

人情美: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段景物描写有如下作用: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3、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五、分析鉴赏“简洁而传神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话别”一节,朗读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感情。并讨论: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

明确:可分为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

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对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五、布置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

2、改编仿写“话别”一节(品味人物对话,分析水生嫂的性格)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请朗读改写后的对话:

(很晚丈夫才回来……)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说:“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问爹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

异——原文中的女人:温顺、体贴,对丈夫极为依恋,甚至有些缠绵,虽然她同时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气、有准备承担丈夫交给她的任何责任的。(水)

改写后的女人变得泼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饰内心的不舍之情,故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好让丈夫放心。(火)

同——对丈夫的举动都很敏感,都很爱自己的丈夫,都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国心。

2、比较下列三段对话,选出最适合水生嫂性格的一段,并思考为什么其它两段不适合?

人物——A——B——C

女人:“你走我不拦你,小华和爹你也带走。”、“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你走我不拦你,我跟你一块去。”

水生:“我又不是去走亲戚。”、“家里的事只有靠你了。”、“我是去打仗,不是去旅游。”

女人:“我在家还要干农活,更忙。”、“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古有花木兰,女人能打仗,我也跟你打仗去。”

水生:“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

女人:“哼,说的轻巧。”、“不嘛。”(嗲声)

二、细细品读(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

毕竟,藕断丝连的妇女们,对丈夫的不辞而别心存依恋,或许她们还有许多悄悄话还未来得及向自己心爱的丈夫表白;或许她们为丈夫的安全茶饭不思;或许她们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因此,几个青年妇女就聚在水生家里商量探夫的事。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敏多智)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也说得很含蓄,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心直坦率)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心细成熟)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性急侥幸)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害羞忸怩)

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至于水生嫂的谨慎周密,显然跟丈夫走前的嘱咐有关。

三、概括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劳动妇女的特点: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

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形象说明她们热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使她们性格更完整、突出,合乎情理的发展和结尾,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四、分析鉴赏生动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2、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如: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

3、小说中三处对于“捞”与“丢”的细节描写。

第一处见于“寻夫遇敌”一场。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畔稻谷香”,妇女们信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而那“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相形之下,《洪湖水,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渔米乡”,辞意热切却略嫌直露,而与《赦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淳朴隽永、凝炼含蓄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第二、三处描写均见于“助夫杀敌”一场。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

《荷花淀》隽永如诗,清新如画,虽不着一个“爱”字,却将水乡儿女的民族大义与间的浓情蜜意,融进在凝练精妙的细节描写之中,实为一曲洋溢着,饱蘸着至爱的英雄之歌。

五、简单小结:

情节不离奇、不曲折——淡化

人物无姓名、无肖像——虚化

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

六、作业布置

课外阅读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体味战争小说的视角与《荷花淀》的区别。

3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