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有及时的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启示。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些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方便大家学习怎么写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等8组。教材富有儿童情趣,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每单元由导语、一课“识字”、4-5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构成.联系紧密,蕴含教育价值。如第一组,在优美简短的导语之后,以成语或四字短语编写了识字内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鸳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8个反映春天景色的词语,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学生既认了字,又激起了热爱春天的情感。4篇课文,有春天的景,有春天的人,有春天的事,有儿童喜爱的故事,有琅琅上口的古诗。学生找春天,画春天,在“语文园地”中唱春天,在“口语交际”中讲春天。教材安排的几幅精美图画,可帮助一年级小朋友更好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全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的整合,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会写其中的250个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顺序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5、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掌握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利用生字和熟字的联系,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方法识记生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三)阅读

1、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阅读量。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理解课文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教学建议与措施:

首先,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第三,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一年级学生处于入学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1、认字要落实。要求认识的550个字一定要认准,并能在其他环境中认识。

2、字要写好。要求会写的字要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并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

3、课文要读好,能用普通话读出味道,读出乐趣。

三、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21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

第一周:识字一1柳树醒了2春雨的色彩

第二周:3邓爷爷植树4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

第三周:识字二5看电视6胖乎乎的小手

第四周:7棉鞋里的阳光8月亮的心愿语文园地二

第五周:识字三9两只鸟蛋10松鼠和松果

第六周:11美丽的小路12失物招领语文园地三

第七周:识字四13古诗两首14荷叶圆圆

第八周:15夏夜多美16要下雨了17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四

第九周:识字五18四个太阳19乌鸦喝水

第十周:20司马光21称象语文园地五

第十二周:识字六22吃水不忘挖井人23王二小

第十三周:24画家乡25快乐的节日语文园地六

第十四周:识字七26小白兔和小灰兔27两只狮子

第十五周:28小伙伴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语文园地七

第十六周:识字八30棉花姑娘31地球爷爷

第十七周:32兰兰过桥33火车的故事34小蝌蚪找妈妈语文园地八

第十八周: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考试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2

一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并从中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读懂一段话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说说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默读第2自然段。

1、想想:这一段共写了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这几句话都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讨论上述问题。

这一段共5句话。第1-3句具体介绍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第4句写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一段是围绕第5句话写的。

3、重点理解句子(用投影仪展示)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学生研究这个句子,质疑。如:

①“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

②“这种设计”有什么作用?

③“创举”是什么意思?

④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认真读课文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3)口头填空(练说)

“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创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称它是个”创举“,是因为它有__________、_____两点好处。

4、这一段突出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雄伟、坚固)

5、总结学法:抓住重点词句读懂一段话。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齐读第三自然段。

1、运用抓重点句读懂一段话的方法,找一找:这一段主要是围绕哪一句写的?这是什么句,起什么作用?(从全文看,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这一过渡句中,知道这一段是讲赵州桥的美观;从一段话来看,是概括句;从句子关系分析,是递进关系的句子。)

2、出示“不但、、、而且、、、“练习说话。

3、用“﹏﹏“划出写赵州桥美观的句子。(重点理解”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描写龙的不同姿态来说明图案的精美。)

(1)比较下列句子,读一读,说说读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①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②在学生充分经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四)小结

课文第2、3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两段之间是用过渡句连接起来的。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3

一、教材简析:

《匆匆》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讲读课文。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匆匆》是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从课文内容想开去的首篇课文。

二、教学理念:

根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设计特色感悟品析积累运用

三、教学准备:

VCD、

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四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流程: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谈话激情,导入课文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单元提示,明确本文在单元中的位置,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要求学生认真、全面地读课文,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读书活动,读后开始发言。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行初读感悟,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既达到了整体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发了学生深层次赏读课文的兴趣。)

(二)品读、赏析、读中悟情

1、教师:《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

2、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向同学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并准备发言。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话题辐射全文,通过以说代讲、以读促讲来学习课文,既突破重点和难点,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这一话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加以引导点拨。)

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品读叠词和短句的妙用。如叠词的应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____”、“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去的尽管去了,来着尽管来着;去来的时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这些句子都是短句,简朴、轻灵,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

(2)品读各种修辞手法寄寓的含义。排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拟人:“时间能‘跨’能‘飞’”,读起来倍感亲切。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此写出时光匆匆,表达作者无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时间的心态。

(3)品读文中精彩句段。“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排比句式,说出你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样流逝的,以此来进行听、读、说、写的训练。“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引导学生注意这个前后照应的设问句,体会它的好处,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回答这个问题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4)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表达方法与内容的关系。文章第一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理解时仅仅让学生知道运用对比手法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对比手法的运用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之情。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惟有时光不再,去了,就一去无回。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把这种情感表达得自然、贴切、耐人寻味,唤起了读者的共鸣,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5)注重引导学生在品析过程中诵读文章,力求达到“读读品品,品品读读”的教学氛围。

(“以读促讲,以说代讲”,促进了学生感悟,培养了语感。既避免了“满堂问”的现象,又使教学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2、3)

(三)诵读、积累优美句子

1、这篇文章精妙的词语、精美的句子比比皆是,值得我们学习。

2、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品析以及自己的认识,找出文中你认为写的好的语句,把自己的感情融于朗读之中,然后记忆,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3、交流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背一背你喜欢的句子。

4、配乐轻声齐读

教师随着文章的情感掌握音乐的音量大小。

(这一板块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积累语句,通过“找出文章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的学习活动,提供学生选择的机会,以发挥个性,较好地达成教学目的1、3。)

(四)延读,从课文内容想开去

这一环节可安排在课堂内外两部分。

课内:学生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时间的体验来谈谈感受,可以从一首诗谈起,或从名人名言谈起,或从一件事谈起,各抒己见。

课外:(1)引导学生走近朱自清,去读朱自清的散文,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让学生感受作家语言文字的优美,提高写作能力。

(2)阅读有关时间宝贵的诗词、文章、名人名言。

(3)召开读书报告会。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资源,但在信息社会中,教材显然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资源,教师必须积极拓展新的领域,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想开去,从教材向外延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朗读“妻子、拜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以及恒心,毅力,名师指点的重要性。

4、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以及恒心,毅力,名师指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寓言两则)我们以前学过寓言,你们知道“寓言”是什么吗?

2、板书(纪昌学射)。说一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二、自读自悟,把握内容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强调写“昌”“妻”两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住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做到之后,飞卫才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三、质疑交流,感情朗读

1、质疑: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读明白了些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想和大家讨论。

2、梳理问题:

(1)纪昌为什么学习射箭?

(2)纪昌学习射箭,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练眼力?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讨论解疑:

(1)从哪看出纪昌花大力气练眼力,读2、3自然段找出怎样练习眼力的语句:

出示: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这梭子来回穿梭。

自读句子,说一说从“躺”“睁大”“注视”等词语中体会到什么?妻子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读句子,说一说从“每天”“聚精会神”等词语中体会到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2)假如纪昌不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谈一谈。

(3)假如纪昌没有和飞卫学习,而是和一名普通箭手学射,他会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吗?

4、小结:

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扎实的基本功入手。学习者要有恒心,毅力,再加上名师的指点就会事半功倍。

四、回归整体,抒发感受

1、自己再读一读全文,进一步体会文章中告诉我们的道理。

2、复述故事。

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认真恒心毅力

学习要练好基本功──成功

名师指点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5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淘气的春风娃娃对着云儿使劲儿的吹,使得春雨沙沙地下。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知什么原因,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争论起来。下面请几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让我们从文中找出答案。(读后进行鼓励性评价)谁来说说它们争论的原因?(它们为春雨的色彩而争论)教师板书课题:春雨的色彩。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课书。

二、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悟春雨的特点:

⑴请同学们看屏幕,说说春雨的特点是什么?(小而密)

⑵请你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春雨的特点,练习朗读。请同学读,读后评价。

⑶听老师读,“春雨沙沙,沙沙,沙沙……”选择正确的读法。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2、抓住“争论”一词,结合下文来学习体会其含义:

⑴咦,小鸟们在干什么?请你在书中找到小鸟们的对话,自己读一读。

⑵你喜欢哪只小鸟?把它的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读,教师板书:

小白鸽无色的

小燕子绿色的

春雨的色彩

小麻雀红色的

小黄莺黄色的

⑶请你在小组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读一读。

⑷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分角色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⑸小鸟们对春雨的色彩看法不一,都认为自己说的对,所以争论得很激烈,你们觉得刚才那组同学读得怎样?

⑹请你感悟当时小鸟们的心情,读出小鸟们争论时说话的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辅助朗读。

⑺再请一组同学戴上头饰加上动作,汇报朗读。

⑻请同学说一说“争论”是什么意思?教师随机点拨。

⑼听了它们的争论,不知你们觉得谁说的有道理。

⑽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请同学到屏幕前点击电脑,讲明理由。

(如,学生认为小白鸽说的对,可根据生活经验所知。小麻雀、小燕子、小黄莺为什么会认为春雨有不同的色彩呢?学生如果答不上来,可以在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机点拨。

3、小雨不停地下,小鸟们的争论引来了其它的鸟儿也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屏幕上出现学生常见的鸟类,如:孔雀、啄木鸟、仙鹤、大雁等。

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鸟类说说你眼中的春雨的色彩。让学生感悟平时所见到的春天色彩的美丽。

4、春雨不停地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是怎样说的:

⑴放录音,听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⑵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思考:春雨为什么下得更欢了。

⑶体会“沙沙沙”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读“沙沙沙”时,语气要逐渐加强有力。

⑷理解句子“我本身是无色的`,可是我能给春天送来美丽的色彩”的意思。

(教师点拨:植物的生长与春雨有关,在春雨的滋润下,植物吐绿,花儿盛开,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春雨的色彩是美丽的`。)

三、选择性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春天的美景。

3、和父母一起到公园去寻找春的色彩。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6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压缩空气的几种用途。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压缩、承受”等20个词语的意思。

3、能区分反问句和设问句,了解这两种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

4、认识小标题,初步了解它们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学习科普文的方法阅读课文,抓住知识要点,体会写法。

难点:理解压缩空气在风镐、弓形支柱、神奇飞毯上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初读课文。

2、了解什么是压缩空气以及课文介绍的压缩空气的三种用途。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今天我们学习《看不见的大力士》,请同学们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带点字的意思:覆盖启发

(3)“看不见的大力士”是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1人1小节),注意正音。

(2)将下列生字用小黑板写出,注意不写错字。

揿铆

(3)说说“覆”、“启”的意思,说说“压缩”、“复杂”的反义词,“承受、启发、构造、喷射”的近义词。

(4)“看不见的大力士”是指什么?(压缩空气)

3、再读课文,填表。

段落小标题压缩空气的用途原理

4、讨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你觉得这篇课文在文章结构上与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认识小标题)

(2)各段课文各写了什么内容?

二、讲读第一段。

1、讨论:这一段是用什么例子来向我们介绍压缩空气的?这样介绍有什么用处?

2、填空:压缩空气不但(),而且()。

3、讨论:上面这个句子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课堂作业。

《语文课堂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详细了解课文介绍压缩空气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2、体会行文的严密生动,运用总分段式介绍压缩空气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过渡。

第一段告诉我们,压缩空气有许多奇妙的用处,那么有哪些用处呢?请默读第二段。

二、精读第二段。

1、区分小标题与段意的不同之处。

(1)这段讲了什么?(压缩空气是生产帮手)

(2)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可见,小标题不一定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可以是一个词组,在表达上更灵活。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讲了哪几个例子?

(1)风镐。

(2)铆钉枪。

3、讨论风镐、铆钉枪的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压缩空气有一个特点是:能随巨大的重量,风镐、铆钉枪又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呢?请在书中找出答案。

4、出示:被压紧的空气,总是想胀开来。

压缩空气会膨胀

这里告诉我们压缩空气的另一个特点:压缩空气会膨胀,风镐、铆钉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三、精读第三段。

1、从这个小标题,你知道这一段文章写什么?

2、出示第2自然段,读一读,然后删去“把半圆内胎的两头封住”和“如果把很多这样的支柱排起一排”,在读一读,比较为什么要像树上那样写,从中体会写说明文要写清楚细节,重要细节不能漏。

3、把“当这个半圆形的橡皮管子挺起来后,不就变成一根弓形的支柱了吗?”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从而理解这个句子。

4、找出第4自然段中的总起句,并说说分述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总起句的。

5、认识原理:压缩空气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四、课堂作业:《语文作业本》第4题的(1)、(2)。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阅读第四段。

2、正确区分一般的反问句和设问句,了解他们的作用,学习初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第四段。

这一段将告诉我们压缩空气更奇妙的用处。

1、默读第四段,思考:压缩空气增样使汽车不挨着地面走?(默读后用挂图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压缩空气怎样使汽车不挨着地面前进。)

2、说说“飞毯”为什么加引号的?

3、找出这一段中的两个问句。比一比,他们跟第三段中的反问句有什么不同。如果一用这两个设问句,文章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认识设问句,了解他们的作用。

三、朗读全文,小结。

四、课堂作业:《语文作业本》第4踏(3),第5—6题。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7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品读句子,从文中优美的语句中感悟琴声的美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导:琴声美妙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弹琴姑娘》。

2、学生齐读题目,教师强调“琴”字书写。

3、导入: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她弹出的琴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quàn”,不能读作“juàn”。

3、学生再读生字新词,读中巩固、积累。

4、指名反馈:文中反复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小姑娘弹出的琴声?

(学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指名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凑读一读这一词语。

6、师:对于作者来说,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7、找出相关词语。教师出示:()的琴声

8、集体反馈,教师填词,并指导学生读一读。(好听)的琴声(悠扬、像夜莺般、……)

9、教师小结:是呀,多么美好的琴声啊!对作者来说它悠扬而熟悉,还有甜味儿,像夜莺、流水般,让人觉得安慰、亲切、优美、轻松。

10、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围绕弹琴姑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三、想像画面,感悟琴声

1、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用波浪线画出那一幅幅将琴声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

(1)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语段。

生:“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在……”,用排比句式将春雨和琴声描写融为一体,雨声与琴声交织出美妙的音乐。谁再来读?

生:“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仍然不断的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像边钦佩这弹琴人。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恬静呢?

生:“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为清明…………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读出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生:“冬天的寒夜,…………”

师: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请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教师小结: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品一品。

3、指名反馈:读了这些语句,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有感情地读一读。

5、教师总结: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就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

6、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一谈本节课学习的感悟。

2、教师小结:同学,这节课的学习真是美的享受,我们读到了许多生动、优美的句子,似乎看到了四季优美的景色,仿佛听到了弹琴姑娘手下飞出来的悠扬的琴声。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教学准备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又有了哪些认识?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9

教材分析:

《荷花》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二、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一、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二、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

4、教师引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5、小组学习、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的多、大、绿。(出示课件,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

生:我觉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个句子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出示课件,体会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别的什么不同的姿势?你们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比划)

师:多么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啊,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

三、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倾听)

师:啊,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刚才还有哪些小动物告诉你什么悄悄话呢?

生自由表达: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先在小组里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幅荷花图

2、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3、办一期有关荷花的手抄报

4、深情地颂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10

一、导入课题。

我们一进入教室,就置身于大海之中,谁能就这幅图画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图)说说。

二、借助重点句,指导分段。

1、听课文录音,思:海底世界怎样?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幻灯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特产丰富。

3、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

4、结合“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尝试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划出这段中你认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点的两个词。

(2)创设情境。

学生当潜水员。

(3)在深海里发现什么?

出示句子朗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围绕哪一句话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2)幻灯出示: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还好像在()。

(3)这些句子中用上许多叠词,好好地读一读。

(4)创设情境。

听海底动物的声音(录音)

(5)延伸说话(尽量用上叠词)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6)引读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

师:海底静中有(声音)有(动)。

(7)指导背诵(出示重点词)

四、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4、5、6自然段,想想写什么?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有(),而且还有()。

2、再读课文,准备说话。(抓住特点)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的动物,有()的植物,而且还有()的矿藏。

3、读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写海参什么特点?人哪几个词看出来?这几个词,我们可以读得突出一点。

(2)放:“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学生自己练读)

(3)练习读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

4、训练:

(1)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练习:

校园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种多样),有(),有(),还有()。最()的(),最()的()。

五、总结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成、对”等6个字,学习“又字旁、绞丝旁、门字框”。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识字,培养想象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看插图小树在风中点头,小鸟在树上嬉戏,让学生仔细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再整体感知。

1、借音自读课文,一节一节地读,再连起来读。

2、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小节,并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然后自己反复拼读,把生字读准。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并纠正读音。开火车选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全班读。

4、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小组合作,轮读课文。再指名读、评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反复读,想想:读了这节,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3、检查,你最喜欢读哪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4、读了第一小节,你明白了什么?读了第二小节,你懂得了什么?读了第三小节,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师再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认读生字。回忆课文内容

二、背诵,诵中感悟

1、谁能准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一读?

2、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背背。指名背。

三、书写,学会生字

1、认读带拼音的生词,再认读没拼音的生词,然后用“会认字”与“会写字”组词、说话。

2、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书空边说说笔顺。

3、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互相说说。教师指导书写,再独立书写。

四、识词、积累运用。

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你从这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把你最喜欢的选几个填在花篮里。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再小结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12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

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的水泥道 (亮晶晶)的水洼

(绿油油)的麦苗 (青灵灵)的树叶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13

教学重点:

1、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

2、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唤起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

3、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天上的云是最常见的了,但是你们注意观察过它们的样子和变化吗?有一种云非常美,就是不能天天见到,它叫“火烧云”,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欣赏火烧云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反馈:重点指导书写:霞、紫、葡、萄的字

3、学习多音字:模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理解火烧云

1、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明确:“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谁能读得更有感情)

2、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明确:“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3、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4、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预设: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5、师小结: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二)梳理文章结构

1、默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明确: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

2、划分段落层次: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上来了?

四、学习“火烧云”上来了

1、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火烧云上来了的景象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

2、这段话中有几个“变”字?人们的心情是如何的?(惊喜,开心,欢乐)从哪里看出来的?(笑盈盈)

(师:是啊,火烧云上来了,带给人们惊喜,欢乐,也带来了生活的情趣)

3、夏季傍晚的火烧云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a、夏季傍晚的火烧云,简直是太美啦!b、火烧云真伟大,把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C、火烧云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师,把整个天空涂抹得五彩缤纷。)

师小结: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霞光这么美,火烧云就更美了。

4、我们可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呢?(惊喜的语气。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师:好!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5、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火烧云,那火烧云有怎样的变化,有多神奇?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预设:

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2、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3、“火烧云”中的“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二、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学习“火烧云的变化”

(过渡:上节课我们感受到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的美,那火烧云的变化又是怎样的?)

自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学生自由朗读)

明确: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板书:颜色、形状)

学习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1、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的句子。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明确: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板书:快)

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追问:你从“一会儿”这个词中还体会到什么?

明确: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多

2、仿照课文句子,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造句。(同桌练习造句)

3、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明确: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4、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明确: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5、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形式来说。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

柠檬黄。枣红。香蕉黄。草绿。)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6、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预设: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师:概括得好!真会用词。)

7、我们来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1、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变化快

2、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明确:像马、狗、狮子。

3、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特别快)。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明确:从“一会儿”、“忽然”体会到的。还有“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正在”

(过渡: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时,描写得很精彩)

4、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自由读)

5、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教师引读)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生:(接读)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师:(插问)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样子)

生:(接读)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消失了吗?——(板书:消失)

生:(接读)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明确: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师小结: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再来读一读,分组读)

(过渡: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我请同学一起来欣赏。一边欣赏,一边想像,除了像马,像狗,像狮子,还像什么。)

7、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仿写写一段话。写完后可以四人小组交流。(出示PPT提示仿写内容)

8、交流: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

(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写得真好!?)

9、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明确: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二)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1、作者观察火烧云下去时是怎样的景象?从第7自然段找一句话来回答。

明确:读“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2、当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意犹未尽)

三、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提问: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预设:

1、火烧云真是太美丽啦!

2、火烧云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变幻莫测。

3、我爱火烧云,它给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四、质疑问难,妙在延伸

提问:现在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马上提出来?

预设:为什么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么多?

为什么火烧云只出现在早晨或傍晚?

火烧云上来时,为什么地上的人和小动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呢?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很好,有的连老师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怎么办呢?《变幻的天空》一书介绍了有关火烧云的知识,下课可以请教它。(课件展示《变幻的天空》一书的封面)

五、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共两项,你可以从以下两项作业中任选一项来完成。分别是:

1、以“火烧云”为内容。

2、以“礼花”为内容。想像它的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14

孩子们跃跃欲试,选定一部分同学到板前确定个人所画的内容。说说自己合理安排画面的理由。边欣赏边小组合作找出正确答案,代表汇报。培养孩子观察画面的确定方法。增强对蒙古族民族特色的了解。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孩子建立正确构图的好习惯。了解同龄人是如何表达自己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培养画面颜色的统一的习惯才艺创新

设计草原艺术实践,提出作业要求:

1、设计制作一幅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手工粘贴、绘画等形式不限。

2、创作时要构图饱满、要有疏密远近之分来体现草原的美丽。

3、人景结合,处理好人景关系。

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或马头琴曲。小组合作时要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合理的使用时间。运用大胆创新的理念,设计出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培养孩子们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美术创作当中。

评价草原优秀作业展评

1、自评

2、互评

3、师评

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收获。评价他人作品的作品,找出优点,纳为己用。对创意新颖的作业进行重点点评。培养孩子们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美丽的草原 (天堂)

近景人物主色深绿浅绿黄绿挂图

中景毡房篝火浅蓝天蓝

远景羊群

背景草地蓝天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从小学语文版到音乐版,已经有很多年了,到了今天的美术版终于出炉了。回头看来,似乎这道“美丽的草原”是这样酿成的。

一、主料---育人

本课通过欣赏草原导入新课、赞美草原探究新知、设计草原才艺创新、评价草原各抒己见这四大板块突出一个字,那就是“爱”,用美术教育人,通过手工粘贴、线描画、水彩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美丽的大草原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对美术的热爱。

二、配料---审美+创新

美术是视觉艺术,我力求把这道菜制成视觉大餐。

从欣赏视频草原美景,到我的板书,以及孩子们在黑板上的即兴作画,欣赏颜色鲜艳的同龄人的范品,每一步都为孩子们提供着视觉美感和心灵的震撼,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想象和创作能力。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孩子们享受这着老师为他们提供的视觉大餐,激发内心与众不同的创意,小组合作的如此默契,将孩子们的创造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构图合理,主题突出,颜色搭配的符合自然常理,又有与众不同的创意,达到了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艺术实践当中。

三、调料---趣味

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恐怕离不开“趣味”做调剂,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实践证明,只有让孩子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本课中,通过欣赏草原、赞美草原、设计草原、评价草原这几个大的环节,设计出各种各样与草原有关的美术作品,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欲望,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美术带给他们的乐趣。

也许这道丰盛的“美丽的草原”大餐的分量还不足,只要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丝回忆,对于我来讲已经足够。我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烹制一道道美术佳肴。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下载篇1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

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

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是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1、难忘的童年生活中,你有哪些童年的乐趣?

2、让学生畅所欲言。

3、我们不知不觉地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出示课题)

4、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自学。

2、自学反馈,全班互动。

(1)出示生字新词,认读

(2)理解“随心所欲、绞尽脑汁”等词语。

(3)汇报3: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4)汇报4: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三、再读课文、释疑解难

(一)根据要求进行小组学习

(二)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汇报交流情况。

1、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2、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说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六)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总结交流。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记录作业。

1.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板书设计:

童年的发现

起因: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

经过:胎儿再现了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结果:面临受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启示:善于观察,大胆发现

3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