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前有充分的准备,免除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优秀的人教版的语文教案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人教版的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5个会写字。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教学方式的构建

语文教学首先是人文教育。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之瑰宝,如何顺应新课程理念,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审美情趣呢,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读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领悟诗歌魅力。

1.初读,文通字顺。即一看见诗后,要求学生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的通畅,既是学生的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2.再读,领悟诗意。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读动诗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不一定能全读懂诗中每词每句的含义,可通过小组或全班交流诗句的含义。当然,在最疑惑时还需老师精当的点拨。

3.读,体会感情。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之而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到诗中情感,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春的意境,加强感知,形成表象,此外,我会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提高。

4.读,熟读成诵。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的读,以达到成颂的目的。

5.读,唱唱,画画,演演。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诗再现,让诗丰富的内涵再现,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课前我以一首《春天在哪里》为引子,并播放几幅春景图,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正题: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谈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就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解题:“咏”,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通过初读课文后,我会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有的可能会说柳树真美,我会趁热打铁问:你认为最美德地方是什么,

有的会说树很高,有的会说叶很绿,我会顺势引导这柳树的确很美惹人喜爱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学生一定会说赞美的语气,这时,我让学生齐读古诗进一步体会它的美。

(三)质疑问难,想象意境熟读成颂——欣赏美

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适时进行引导: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作一回诗人也来吟颂一下这首诗呢,接着,我会放上音乐,让学生大胆的去表现把诗中丰富的内涵大声的朗读出来。

(四)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乘着学生的情绪高涨时,我会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诗再现可以画可以演把诗中丰富的内涵变为简单的形象画面,再现诗中意境,得到真正的理解。

总之,这一节课我以读为本,以读促思重在感悟为教学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习方法,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陶冶了情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从朗读课文中感受到阅读的兴趣。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2

《ao ou iu》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 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三个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及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ao”的发音是难点,口型唇位到位,才能正确发音。

2、“iu”的发音,及与“ui”容易混淆。

3、拼读特别三拼连读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复韵母朋友,他们分别是谁?(生齐答)

2、对!单韵母的本领真大,能组成“ai ei ui”,我们一起来读

a和i在一起,ai、ai、ai

e和i在一起,ei、ei、ei

u和i在一起,ui、ui、ui

单韵母除了能组成“ai ei ui”外,还可以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们。

他们就是第十课“ao ou iu ”(板书)齐读课题。

二、学习复韵母

1、学习复韵母ao:

⑴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1~2人)

⑵同学们都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我们中国北京举行。“奥运”的“奥”读第一声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位朋友“ao”,请同学认真听老师读“ao”:

①请你跟我读三遍“ao、ao、ao”

②仔细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型,“ao”,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发“ao”的时候嘴巴由大变圆)

③联系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复韵母的发音方法,你发现了发“ao”音又有什么方法呢?(复韵母是由“a”和“o”组成的,所以口型由发a音的大嘴巴向发o音的圆嘴巴变化。先发a音再向O音滑过。“a—o”、嘴巴由大变圆”

④小组读、全班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⑶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记住它。老师是这样记的“奥运旗帜,ao ao ao”你有跟老师不一样的记法吗?(鼓励不同的方法字母组成方法、联想法、顺口溜来记忆)

⑷学ao的四声:

①课件出示看谁会读?(指名读,同时组织纪律)“真好听,有更好听的吗?”

②全班读。

③游戏。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ao ao ao,什么ao”“凹下去”“熬汤、熬药、遨游、翱翔”“骄傲、奥秘、奥妙”。

④分组读。

⑤指哪个读那个。(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读)

2、过渡语同学们那么聪明能干,看你们悦耳的读书声引来了其他两个新朋友,看!

⑴哇!那么多同学都能叫他们的名字,那么我们用刚才学习“ao”的方法来学习ou、iu:

注意学习的方法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记它包括读音和它的样子。请同桌两位同学相互说说,看谁讨论得,请他做小老师。

⑵检查学习结果:

①我们先来看“ou”,谁先来他们的想法?复韵母的组成与它的发音有什么关系?

(复韵母ou是有单韵母o和u组成的,读音由o滑向u音,嘴型由圆变突出)

②谁是小发明家想出好办法记住它(形与读音)

③全体站起读,男、女孩读,小组读,开火车读、分组读。

④四声练读:

指名读、分小组读。

指哪个读哪个。(小组读、开火车读)

组词“欧洲、海鸥、殴打”“呕吐、偶像、偶尔、偶然、莲藕”“怄气”。

全班读。

⑤这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复韵母iu是有单韵母o和u组成的,读音由i滑向ou音,嘴型由扁变突出)

⑥谁最会观察与思考,发现他跟那个复韵母的样子很像呢?(发音、字形进行区分)(小i在前iu iu iu,小i在后iu iu iu)提醒标调规律。(复习标调儿歌a大哥在把帽带,a大哥不在,e二哥带。e二哥不在,o三哥带;o三哥不在,i,u谁在后面谁就带;ü小弟带。)

⑦男、女孩读,,开火车读、分组读、赛读、指名读

⑧怎么记住它的四声(组词记)(优秀、优先、优待、幽默、悠久;犹疑、犹如、邮票、汽油;朋友、有关、有待、;右手、左右、幼儿园、诱导、诱骗)

⑨分组读带调复韵母:

都能认清他们的样子呢吗?见到就大声地跟他大大招呼。

三、拼读关

过渡三位新朋友都很高兴说要考考大家拼读关,接受挑战吗?

1、呈现自由同桌两个一起读。

2、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分小组读。

3、“zao什么zao”训练积累词汇。

4、三拼音节。

四、书写关

大家顺利闯过拼读关,同学们真能干,这回来到书写关。看谁些得。

1、书写音节注意那三个问题:

⑴靠拢,挨紧。

⑵先写音节最后才标调。

⑶要整个音节来写。

2、mao gou niu。

3、评析谁写得好。

五、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认识了ao ou iu 三位朋友,认清了它的样子和名字。

2、帮助声母跟他们交上好朋友,拼读准确。

3、都把字写得漂亮。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3

《ie üe er》教案

课前准备:与教案相关的课件;写有声调的ie üe er ye yue的卡片;文中老爷爷图的音节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复韵母ie、üe,学会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

3.初步进行ie ue 的拼读练习。

教学重点:

1.学会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er的音形,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区别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用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丁丁。(课件显示)

国庆节放假的时候,丁丁准备跟爸爸、妈妈到海南岛爷爷家里去玩,拼音宝宝也吵着要去,瞧,他们出来了!(课件显示:ui ou ai ei ao iu)

2.来,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生齐读)

3.丁丁说:“别吵,别吵!乖乖地排好队,我就带你们走!”

谁来帮拼音宝宝排排队?(指名生回答)

我们把这一队拼音宝宝叫做——(复韵母)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今天,我们就跟着丁丁一边游海南,一边学拼音,好不好?让我们带上拼音宝宝出发吧!飞机“嗖”一下就飞到了海南。哇!海边的风景真美啊!丁丁一边看(课件显示椰子图),一边听(课件显示耳朵图),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上(显示月亮图)。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到什么了?(指名回答)

2.是啊!丁丁身边的拼音宝宝也跳出来了:“这里藏着我的复韵母兄弟呢!你们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复韵母:ie ue  er)

3.大家仔细看看图,想一想,这三个复韵母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试读)

4.全班反馈交流

你会读哪个复韵母?能教大家读一读吗?

_ ie: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i和e在一起,就变成了ie,这个ie就是椰子树的椰,)

_ ue:ie和ue中的e发音是一样的,可以迁移,前面是i就是ie,前面是u就是ue。

(ie和ue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重点还是ie和ue的区别,发音上没有什么难点,可采用优等生带读,老师范读,指名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巩固。)

_ er:这个复韵母可有意思了!你们看,里面藏着一个声母呢!这里的r可不读原来的音了,老师教你们一个口诀:“er中看到r,舌头卷一卷。”er这个韵母不同于其它韵母,我们知道每一个韵母都可以和声母做朋友组成音节,可是,er是个小淘气,它和谁也不团结,只能自己独立成音节了。(er的发音在拼音中是个难点,诀窍就是r的卷舌,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正确的发音方法,多指名孩子练读,随时纠正。)

5.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yue

(1)、ie和üe是声母,不能独立成音节,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呢?教师板书:ye、yu

(2)、比较韵母ie、üe与整体认读音节ye、yue在字形上有什么变化?

(韵母ie的左侧是i,整体认读ye的左边是y)

(3)、音节yue中的小点为什么没有了呢?引导学生复习两点省略规则:提醒学生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摘帽。

6.小小组合作自主学习ie ue er ye yue的四声

(1)、这些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声调该标在哪儿呢?课件出示,自由练读——齐读

(2)、小小组组长拿出卡片,跟小伙伴一起读

(3)、学了这么多拼音,丁丁也去睡觉了。第二天,丁丁起了个大早,爷爷带着他去游公园。公园里有好多气球,气球上写着拼音,读对了,就能得到这个漂亮的大气球,谁来帮帮丁丁?

课件出示做游戏巩固拼音四声。

三、学习拼读音节

过渡:在你们的帮助下,丁丁拿走了好多气球,心里可高兴呢!他拿着气球,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被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过不去,怎么办呢?这时候,几条小船驶了过来,他们对丁丁说:“只要你读对了,我们就帮你过河。”

1.出示音节:nue lue jue que xue 自由拼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拼着这些音节,你又有什么发现?

(ü碰到jqx,头上的两点帽子就没有了。)

复习儿歌:小ü见到j、q、x,擦掉眼泪笑嘻嘻。

4.交流后,全班齐读

过渡:带着丁丁玩了一天,可把爷爷累坏了!你看,他这会儿正在树下干什么呢?

四、学习音节词

1.仔细看图,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图意,讲到该音节词时相机出现音节,指名拼读,指导正音。

2.小小组组长拿出音节卡片,检查组内同学的拼读情况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自主合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一定要注意平时的训练,逐步让学生规范地操作。)

3.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拿卡片,指名读。

4.看图用音节词说话训练

你能用这些音节词说话吗?用一个也行,两个也行,能用三个、四个就更棒了!

五、总结延伸

今天,跟着丁丁去了一趟海南,小朋友,你们学到了什么?

让我们当个发现小能手,到生活中去找一找,你们的周围哪些东西里藏着ie ue er,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练习拼读与ie ue组成的音节。正确朗读句子,儿歌。学会8个生字。

教学重点:音节的拼读,学会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课间休息的时候会做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到另一所学校看看那里的小朋友课后都做些什么?

二.读句子,识生字。

1.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飞机”,齐读

3.课件出示句子。

(1).学生自由拼读——同桌互读——全班交流(用红色标出带有ie ue的音节,加强拼读。)

(2).学习四个生字。“家”先反复读,再让学生组词。“有”认读后连成词句读。

4.再读句子,体会“有趣极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读儿歌,识生字

1.这些活动多有趣啊!别急,有趣的可多了。有位小朋友很喜欢观察,他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出示图片,同时播放儿歌录音。)

2.认读儿歌。

(1)、指名读红色拼音。

(2)、同桌互读——教师指导读(提醒学生注意:“儿”在词语的前面读第二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读轻声。)

(3)、自由读儿歌,圈出生字。

3.指导识字。

(1)学生自己认读,说说认识了哪些字,怎样认识的?

(2)师生共同交流。

4.再次朗读,鼓励背诵。

四.指导书写ie、üe、er

1.说说ie、üe、er 3个复韵母的组成。

2.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5.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同桌同学互查是否书写正确规范。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与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交上了好朋友。还学会了那么多生字,写得也很认真,真了不起!要继续努力呀!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4

《火车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各种类型的火车动画。

2、师生均准备玩具火车。

教学过程:

一、出示玩具火车,谈话导入

1、大家看,这是什么?对,是玩具火车。有谁见过真的火车吗?能来给我们讲一讲吗?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列玩具火车,看看火车是什么构造。

3、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火车的故事。(出示挂图)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指导正确琉璃地朗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划出自然段。

2、学生朗读课文,喜欢哪一自然段就站起来读哪一自然段,要求读准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二段。

1、小组内互助学习,讨论飞驰而过是什么意思。用玩具火车演示一下飞驰而过的样子。

2、思考指名读第二段,带动的意思,并用玩具火车演示一下带动的样子。

3、指导朗读。读出小明那种奇怪的`语气和爸爸鼓励的语气。

(二)学习第三段。

1、出示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1)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几种火车?

(2)最早的火车是什么样的?最先进的火车是什么样的?

2、各小组合作学习,动笔画出关键词语。

3、指导朗读第三段。

(三)自由结合学习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1、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提速:提高速度,即火车开的速度不断提高。

(2)夕发朝至:晚上出发早上就能到达。(指导读出惊喜、高兴的语气。)

2、教师讲解:

(1)海拔:画图表示。

(2)世界屋脊:语言描述。

3、指导朗读,读出赞叹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记“蚂蚱、倭瓜”等词语。

2、自主探究文本,体会园子的特点,感悟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了解作者“朴实无华、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以及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朴实无华、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1、家里有菜园的同学请举手,说说你在菜园里都做过了哪些事?(指名说)

2、有个作家叫萧红,在她小时候的眼中,祖父的园子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19课,一起去分享萧红的童年。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串,整体把握文本。

1、出示3组词串:①蜜蜂 蝴蝶蜻蜓蚂蚱

②倭瓜黄瓜韭菜谷穗

③栽花拔草铲地浇菜

找一找这3组词串有什么特点?指名说

2、当我们把课文里的词语分分类,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里的昆虫真多,有____;园子里还长着许多庄稼有_____;我和祖父还一起在园子里干农活______。(填词串)

3、根据这3组词串给课文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哪个自然段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家、农活?那哪个自然段写园子里的昆虫?

师小结:根据词串,我们就发现了课文的两条主线:①是写园子里有的昆虫及农作物;②是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的农活。

三、文本探究,感悟特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__的园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五彩缤纷、应有尽有、快乐、自由的园子?让生快速的浏览课文,把相应的句子画下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上注解。

3、找一找,圈一圈,“我”在园子里都做了一些什么?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板书

4、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5、师小结:因为“我”在园子里(栽花)、(拔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我”觉得这是个(自由快乐)的园子。

6、哪件事写得最具体?(铲地)

7、当我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犯下大错时,祖父是怎样的态度?从中看出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小结:祖交的爱与宽容创造了这个自由的园子。

四、研读自由之景

1、你还从课文的那些地方感受到园子的自由?齐读第13自然段

认识排比句,拟人句感受园子的自由

①花开了就像花___(生接),鸟飞了就像___、

②黄瓜愿意爬上架,就__,愿意爬上房就__、

2、作者仅仅是在述说这些景物的自由吗?

3、只有自由的心灵才有自由的想像,作者想借这些景物抒发自己自由,这样的写法叫“借物喻人”。

五、阅读延伸

童年自由的时光总让作者萧红难忘,于是,她用笔写成了一部童年生活回忆录,这是就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6

《多想去看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_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

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位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2、再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B: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_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指导朗读。

C:品读第三句,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3)对比: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学习第二段

(1)老师朗读第一句,找出与第一段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2)朗读第二句,完成下列填空。

()的新疆()的天山()的雪莲

(3)全班齐声朗读第三句。

3、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赛读)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阅读补充:《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7

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播放:昔日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③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赵州桥今日风貌。

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①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可完成选做题。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8

《雨点儿》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93电81

一、教学要求: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朋友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好吗?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雨)

2、大家都知道是雨,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大雨、小雨、毛毛雨、

雷阵雨、狂风暴雨。)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并注音:12、雨点儿)

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课文,喜欢的那一节多读几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帮助正音纠错。

3、随着读文出示生字、生词认读。

(三)、看挂图,学习课文

1、第一节:

〈1〉〈图一〉你看见了什么?看到雨点儿怎样?〈很小、很多〉多到怎样?〈数不清〉

〈2〉理解“数不清”,指导朗读第一节。

练习用“数不清”说话。

〈3〉“飘落”什么意思?还有什么东西可以飘落下来?

创设情景,练习用“飘落”说话:秋天到了,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就飘落下来。

〈4〉齐读第一节。

2、第二、三、四节

〈1〉(图2)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这时,半空中,一个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起悄悄话来,让我们听听它们说了些什么。

〈2〉大雨点儿要去哪儿?小雨点儿要去哪儿?(板画: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3〉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找出大雨点和小雨点分别是怎么问的,用直线画出来,读一读。指导学生体会“你呢”这句话没说完整。

〈4〉分组读对话,指导读好疑问语气。分男女生扮演大雨点,小雨点读对话。

3、第五节

〈1〉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想不想知道大雨点、小雨点去了那儿以后,那里的景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去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吧!(自由大声读课文,找一找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指名说说有花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画)。

(配乐图三)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雨点儿教学设计教案

〈3〉那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配乐图四:荒地—有花有草)

〈4〉师: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4、(看图三、图四)想象: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话。〉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雨点儿〉一课,知道了大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儿更红,草更绿了;小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儿就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你们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喜欢雨点儿的感情去齐读全文。

五、作业布置:回家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12、雨点儿

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雨点儿》这篇课文,这节课继续,老师请这一行的同学一人读一段。再认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数不清云彩飘落(生认读)

2、出示生字。

(二)、学习生字

这些字你们在课文中已经认识,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拿出字卡老师读一个生字,你们找一个。

1、指名一组上台。找到领读,并贴黑板上。

2、生字“找朋友”(从12个生字中找,找字摆词,并领读)

(三)、“我会读”生自由读课后三个句子,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方、半、巴”三个字都是独体字。要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把这三个字写均匀。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写、反馈,再练写。

4、口头组词。

(五)、布置课外实践活动的任务

课余时间,请学生在家里的小花盆里栽花种草,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练习

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钩。

cai()shu()fan()

彩数方

chai()su()fang()

2、想一想,猜一猜。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五、作业布置:课间观察:下雨或浇水后,花草有什么变化?

六、板书设计:在田字格中写“方、半、巴”三个字。

七、课后反思:雨点儿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懂得母爱的伟大。

2、抓住重点语句,继续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3、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强大的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体验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

掌握具体叙述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作文中能有意识地加以运用。感受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精神的伟大。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但在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一只麻雀却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麻雀》这篇课文。

二、学习新课

同学们,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我”打猎回来,我的猎狗看见一只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想吃掉它,老麻雀奋不顾身的保护小麻雀的事)

教师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三感悟全文,体验母爱

1、师:我们快速地读课文,找出描写小麻雀的语句,并写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读、找、写)

(1)从“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说明它很弱小)

师:为了突出小麻雀的弱小要把“嫩黄、绒毛。”读稍重些

(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从“我顺着林阴路望-------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体会到可怜)

师:为了突出它的没办法在读“呆呆的、无可奈何”时要拖长一些。

(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那么,这么可怜的小麻雀是怎么掉下来的呢?

让学生抓住“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说明是风太大把小麻雀刮下来的。

(4)师:如果你此时面对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你会怎样做?

(找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你是一个有爱心有同情心的孩子!的确我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

2、师:可怜的小麻雀又会遇到什么情况?从课文里找出来。

(学生读、找、回答。)

教师出示:猎狗慢慢地走进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1)让学生找出这句话的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猎狗的什么?

(3)猎狗想干什么?

(4)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3、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又怎么样了呢?从课文中找。

教师出示: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1)让学生找到比喻句,看看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2)你从这个比喻句中体会到什么?

(3)那老麻雀怕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4)老麻雀为什么怕呢?从课文中找到这句话。

(5)既然是没有一点希望了老麻雀为什么还要扑下来呢?

教师小结:是呀!母爱的力量是使老麻雀只有一个念头,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只能延续小麻雀一分钟的生命,作为妈妈也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决定与猎狗搏斗。

4、那结果怎么样呢?我们齐读第6、7自然段。

(1)猎狗为什么慢慢地向后退?

(2)我为什么急忙唤回了猎狗呢?

教师总结:老麻雀所表现出伟大的母爱,不仅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而我们的身边同样有这样爱的存在,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让学生交流,练笔)

板书设计:

麻雀

拯救搏斗

小麻雀吃掉猎狗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10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8个和11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懂得应该热爱劳动,凭着自己的劳动,才能丰衣足食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理解“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录音带。

4、抄有课后练习4的小黑板。

5、春天到来了,引导学生在盆里或空地上栽种一两样蔬菜或花草,每天观察观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小狮子》的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只小兔子的故事。(出示第一幅挂图)这就是那两只小兔子,一只白,一只灰。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学习“灰”。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教师提出学生要求:

(1)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读准这些生字的音。

3、学生按要求自学后,进行检查:

(1)开火车公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利用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导读课文一至六段

1、教师引读第一段:老山羊在地里——小白兔和小灰兔——

2、学习生字“收、菜”。提示“收”的声母是翘舌音,“菜”的声母是平舌音。“菜”的“艹”表示白菜是一种植物,下面“采”表示读音。

3、收完白菜,老山羊为了感谢小白兔和小灰兔,就要送白菜给他们,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做,怎么说的呢?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第二段、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写小灰兔、小白兔的句子。

4、学生汇报所画的句子,教师出示两句话。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谢、您”。这两个字都是由学过的偏旁和熟字组成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您”是尊称,联系课文理解:小灰兔收了老山羊的白菜,从心里感谢老山羊。小灰兔称老山羊“您”,说明它很有礼貌。

5、引导学生看插图,练习朗读课文,读出小白兔、小灰兔话话有礼貌的样子(板书:要菜子收下白菜)

6、小白兔回到家里,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自己读读四、五两段,圈出表示小白兔动作的词。

7、汇报交流,学习“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等词,看看第二幅插图,练习朗读四、五两段课文。(板书:种白菜)

8、小灰兔把一车白菜拉回家里,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读第六段。(板书:不干活)学习“饿”。

9、看第三幅插图,指导朗读第六段。

10、读一至七段,先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集体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开火车认读。

2、集体朗读一至六段课文。

二、导读七至九段课文

1、小白兔和小灰兔做得不一样,结果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自己读第七、八、九段课文。同座位分角色练习朗读它们的对话。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送白菜要白菜。

3、引导学生观察第四幅插图,然后练习朗读小白兔、小灰兔的对话,读出小灰兔觉得很奇怪,而小白兔很自豪地语气。

4、总结板书,回顾全文:通过老山羊、小白兔种白菜的事启发学生明白“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

三、学习生字

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完“挑、哪”的字形,认读“担”。

四、朗读课文

采取分组读、分角色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练习朗读。

五、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去拼音认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练习2,重点指导写好下面几个字。

谢、哪: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紧凑,不能写得太宽。

您:心字底要写扁一些。

拔:右半边不是“发”。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六、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3。先说说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再口头组词区分字义。

2、完成练习4。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填空,其他同学填在书上。写完集体订正。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2、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3、积累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被艺术化了的语言。

四、教学准备

1、关于秋天的课件。

2、彩色笔、水果。

3、关于秋天的古诗或者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赏秋色,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能说说为什么喜欢秋天吗?

2、哟,同学们都这么喜欢秋天!瞧,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份关于秋天的礼物:秋天的雨景。你们想看看吗?(看的时候可随意说说看到的景象)

3、说说看到的景象。

过渡:是啊,秋天的雨就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神奇,这样的令人陶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秋雨的文章: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理解体验。

(一)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1、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轻轻地?

2、指导朗读。

过渡: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打开这扇秋天的大门你会看到什么呢?

(二)选择喜欢的方式读2——4自然段。汇报内容。你是想看看秋的颜色?还是想闻闻秋的味道?还是听听秋的声音呢?

(三)按照自学要求学习2——4自然段。

1、选择喜欢的部分组成小组学习。

2、推选出组长分配学习任务,可以用以下方法自学:

(1)美美地读一读。

(2)画一画(根据课文的句子画一画)

(3)演一演(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创编。)

3、生汇报。师根据生的汇报作相机的点拨。

(1)填一填描写颜色的词语:

()的银杏树()的枫树()的田野()的果树()的菊花

(2)“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说说小朋友的脚为什么会被香味勾住?

(3)秋雨会对动物、植物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感受,拓展活动

1、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秋雨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水果成熟的香味,带来了冬天快要来的信息,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尽情地赞美秋雨吧!(配乐朗读)

五、作业超市:

1、收集描写秋天的词句。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12

《ao ou iu》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拼读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学会ao ou iu三个复韵母,并且能拼读这三个复韵母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区分iu和ui,注意ou和o的发音和口形。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 ou 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能够看图说一句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卡片a o i u,看老师的口形,猜一猜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2、指名读复韵母ai ei ui,说说读这三个复韵母时口形是怎样变化的,轻重又该怎样?

3、对比读:a——ai e——ei u——ui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如:a是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变。ai是复韵母,发音使口形从a向i滑动,a重i轻。)

(二)引出新课,提出要求。

上一课我们学了3个复韵母,知道复韵母发音时口形要从前一个音向后一个音滑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3个复韵母,看谁学得,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还会带调读。

(三)教学复韵母ao ou iu。

1、教学复韵母ao。

(1)看插图说话引出ao:图上画着什么?(奥运会的标志)领读:“奥运会”,复韵母ao 就是“奥”的第一声。板书:ao。

(2)ao怎么读呢?先发a音,紧接着向o音滑动,a重o轻,就成了ao。(教师示范读ao,领读、齐读、指名读)

(3)练读四声,标调在a上:āo(凹进凸出)áo(熬药)ǎo(棉袄)ào(骄傲)

2、教学复韵母ou。

(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藕。)谁能把ǒu改成第一声来读一读,出示:ou。

(2)看老师念ou,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o音,很快地向u滑动,o重u轻。)

(3)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

(4)ou的声调标在o上,谁会给ou标上四声?练读ou的四声:ōu(海鸥)óu(óu,真奇怪)ǒu(鲜藕)òu(怄气)

3、教学复韵母iu。

(1)看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人们在游泳池里游泳。)出示:iu。

(2)iu:i在前,u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

谁能说说怎么发iu这个音?(先发i,口形再变到u,i重u轻。)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iu的声调标在u上,指定一位学生上台标声调。

四声练习:iū,努力学习要得优。iú,我替妈妈去买油。

iǔ,他是我的好朋友。iù,我们要尊老爱幼。

(四)巩固练习。

1、看卡片,认读复韵母ao ou iu。

2、打乱次序读带调的ao ou iu。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复习ao ou iu及其四声。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构成的音节,包括三拼音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ao ou iu,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

2、对比读:a——ao o——ou i——iu,说说有什么不同。

3、认读带调的ao ou iu。

(二)拼读ao ou iu构成的音节。

1、用翻板卡片复习ao ou iu构成的音节。

2、出示:z—ǎo→zǎo l—óu→lóu j—iǔ→jiǔ,分别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指名读、齐读)

3、四声组词,由教师领读。

(三)学习带有ao ou iu的三拼音音节。

1、j q x要想和a做朋友,都要谁做“中间人”?(介母i)

用翻板卡片练习j q x与a构成的三拼音。

2、j q x要和a开头的复韵母做朋友,也需要i做“中间人”。出示三拼音的练习。(自由拼读、指名读)

(四)游戏。

1、做“购物”的游戏。

我们开了一个商场,谁来做顾客买东西?

教师把写有音节的纸片发给学生,请一位学生做售货员,发到纸片的学生上台说我要买什么。如拿到shǒu biǎo的同学说:“我要买手表。”如果读对了,售货员就把手表的图片给他,全班齐说:“对了,对了,这是手表。”

2、做“摘星星”的游戏。

出示:蓝天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每颗星星下是一个词语的音节,月亮下是一句话的音节。谁能读出词语的音节,老师就把星星奖给他,谁最能干,能读出这个句子,老师就把月亮摘下来,表示他登上了月球。

(五)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六)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有礼貌》,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也和大公鸡一样有礼貌吗?你是怎么做的?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七)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小、爱、吃、鱼、和、牛、草、好。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八)巩固练习。

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九)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3个复韵母,还会拼读这么多的音节,摘走了这么多的星星。老师相信,你们从小努力学习,学好了本领,将来一定能登上月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13

祖国

【教学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的经历及其创作。

2.领略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4.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

1.诗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研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祖国》,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的吟唱。(板书文题、作者)

边听边想,进入情景

二、资料助读

1.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注意听讲,了解作者及作品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把祖国美好的大地和勤劳的人民视为祖国概念的真正内涵,表现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与共的强烈愿望。

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帮助理解诗歌深刻内涵

三、研读《祖国》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教师提示:诗句“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是解读诗意的关键。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统摄全诗。

认真听读录音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句、诗段所表达的意思,思考:从诗歌内容看,诗人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指什么?

自由诵读,认真领会诗意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平实中见真情,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3.思考:《祖国》一诗充分显示了诗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诗中构置了哪些充满浓郁诗意的画画?

思考讨论

学生归结体会,教师明确:诗人对俄罗斯山河风景和人民生活热烈讴歌。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远近相映、声色兼备,把俄罗斯山河的雄壮之美和秀丽之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画面。打谷场丘堆满丰收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场面,恰似一幅绝妙的民俗图,洋溢着俄罗斯的生活气息。

认真发言

4.合作研讨: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积极发言

5.学生熟读全诗。

认真朗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莱蒙托夫的《祖国》他们的心声是和我们相通的。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都是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帆济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

谈谈体会和收获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皿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2.掌握重点词句,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指出人生有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认为人生不断寻觅的是返璞归真的境界,这与晋代诗人陶渊明勾勒的世外桃源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想了解世外桃源吗?你想去感受一下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桃花源记》。

导语设计2:

一、新课导入

晋朝的陶渊明,因人而名,因事而名,因诗而名。陶渊明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29那年,他开始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此后,他又做过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每次时间都很短。在这十几年中,他的经济状况不断下降。到39岁那年,他不得不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然而,“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在亲友的劝告下,他再一次出仕。他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且写了著名的《归去来辞》,表示归隐的决心。这时候,他41岁。从此,他就“躬耕自资”,一直到去世。

二、自主学-预习与展示

1文言知识归纳

(1)生字注音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刘子骥(jì)诣太守(yì)

(2)古今异义:

①交通绝境

古:交错相通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今:走投无路的境地

②妻子鲜美

古:妻子儿女古:鲜艳美丽

今:男子的配偶今:味道好

③无论如此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古:像这样

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今:这样

④缺乏

古:不值得

今:不够

(3)一词多义:

①舍:

舍弃“便舍船”

房子,“屋舍俨然”

②寻:

寻找,“寻向所志”

不久,“寻病终”

③志:

做标志,“处处志之”

标志,“寻向所志”

④向:

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2作者名片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3背景追溯

作《桃花源记》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十六年了。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了解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写景、状物。可以分为杂记和游记。杂记包括:(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

三、合作学-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桃花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交流点拨】虚构的。

2想象桃源之“美”,讲解“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_____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交流点拨】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面,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二)深层理解

1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交流点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哪几句?

【交流点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交流点拨】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暗示了这一点?

【交流点拨】因为他们长期与世隔绝,不见外人。文中还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句暗示。

四、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忽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这节课,我们将沿着作者的足迹,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奥秘。

二、合作学-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文本

理解桃源之“乐”,感受桃源之“奇”。

1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交流点拨】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交流点拨】(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师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2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同答。

学生讨论,交流。

【交流点拨】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走进语言

1文中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什么此人的“具言”一句都没写?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

【交流点拨】因为渔人是从现实社会中去的,读者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当时的情况都知道的,故略去不写。感叹桃花源外的人们竟然还过着不幸的生活。

2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交流点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3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交流点拨】这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4桃花源人为什么要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从这里能不能看出作者的用意?

【交流点拨】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从这些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他向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完美的统一,向往没有压迫、没有纷争、没有忧伤的生活,渴望处处恬静、和乐,人人淳厚、纯朴。

(三)走进写法

层层设疑。

【交流点拨】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没有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不著姓名。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是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人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尚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未果”“病终”。这样一来,桃花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了“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既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又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四)走进主题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桃源胜景?

【交流点拨】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三、拓展延伸

面对污浊的社会,陶渊明不屑与之同流合污,毅然辞官,归隐田园。你赞成这种做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频,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现实,作者看不到希望,只好把自己理想的社会情形寄于《桃花源记》中,这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二】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社会是现实,但作为一个有志向、有能力的人,应该积极去改变现实。即使能力有限,也可像包拯一样做中的一盏明灯,多少也能发出一些光亮,照亮一些苦难的人。否则,人人像陶渊明一样消极逃避现实,国家将永无光明之日。所以,我不赞成陶渊明消极避世的态度。

人教版的语文教案篇15

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雨声的特点,用‘_____的’的表达方式描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2、主动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到来”的各种变化,描绘秋天的故事。

3、倾听散文的配乐朗诵,跟随音乐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跟读散文,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散文,激发阅读散文作品的兴趣,体验散文学习的快乐,培养阅读的积极性。

5、尝试并运用散文中的句子表述和表达金秋的美丽,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组为散文创编动作,学会合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记录到的秋天的美。

活动重点:

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

活动难点:

为散文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并抓住幼儿爱玩的天性,以闯关游戏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动。

动物王国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干的小动物来保卫他们的森林,报名的小动物要经历听、说、仿、编、演等五关层层选拔,最后挑选最勇敢、最能吃苦、最爱动脑

筋的小动物来保护他们共同的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啊?

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听

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

小结:教师要帮助小朋友丰富和补充语言以及纠正不正确用词,启发他们去感受音乐中雨声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说

2.1请小朋友举手发言,说一说‘我’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秋天。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用“______的”的表达方式叙述。

2.2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发现的?

天气、穿的衣服厚薄、树叶的颜色、开的花儿、成熟的果实、粮食等等,春夏秋冬各举一到二个例子。

2.3秋天的树木和花草有什么变化?

2.4秋天成熟的果实和丰收的粮食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2.5秋天的小动物在干什么?

小结:本阶段既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感知,又是为学习散文作铺垫,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话将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触散文的语言。

3、第三关:学我说话(走近散文)仿

3.1放配乐散文,跟随音乐一同走进秋天,感受来自散文的美。

师:散文听完了,小朋友感觉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

3.2结合画面,分段理解散文。

1)欣赏下雨前后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幼儿把雨比作一把钥匙。可对幼儿进行反问,进而帮助他们理解雨的清凉和温柔。

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

师:秋天的雨下过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象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4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