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

1、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本诗共有七节,可以用1课时来进行学习。主要介绍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赏析诗歌和分析诗歌特点。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来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则可以结合作者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留学生活或者重返剑桥的经历来介绍,赏析诗歌环节主要通过对每节诗中的意向或修辞手法的分析来完成,分析诗歌特点主要是结合作者的构思、诗歌的意境和反应的情感来分析。据此,通过教师恰当的媒体运用和生动的分析,学生对该篇诗歌的理解和掌握便更进了一步。

(1)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方法,以及如何感知和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

(2)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与内容关系以及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见解。

2、教学目标

①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②通过对《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3、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自主上网搜集的有关康桥和作者的图片,教师准备的“再别康桥”诗歌朗诵的音频、视频和动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闻一多的死水,闻一多笔下的死水是一处肮脏、发臭、沉寂之所在,令人难以忍受。生活当然并不完全如此,也有许多如画的美景,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带领同学去领略一下英国的剑桥美丽的景色。

展示幻灯片中有关康桥的图片,以便让学生对康桥有一个初步印象。

这样的美景,同学们设身处地想象一下,是不是令人心旷神怡啊?假想一下,我们刚刚饱览剑桥美景,现在我们即将离别,我们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啊?我们是如此,更何况在此生活过的人呢?1921年到1922年,徐志摩曾在康桥度过了将近两年的闲适、浪漫、自由的时光;康桥,留下了他最美好的生活记忆,在他短暂而明亮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曾说过:“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1928年8月,诗人再次来到康桥,离别后,将自己的缕缕情思,融汇在康桥美丽的景色里,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丰富的情感,写作了兼具情感美与艺术美的《再别康桥》。

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眼前浮现--在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他写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徐志摩与康桥

徐志摩最初是在美国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唾手可得,但他宁可放弃而到剑桥大学作一名根本拿不到学位的旁听生。他觉得只有在剑桥,他才体会到生命解放的真意味:“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我敢说的只是--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主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留美留英的取舍,学位弃取的选择,两相比较,便可看出徐志摩独特的个性,看出他追求理想人生的不惜代价。而这,正是他作为“情才”“奇才”的本色。

作者介绍:(大家都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徐志摩,那么有没有同学对徐志摩有所了解呢?)可以适当的请一两个同学来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徐志摩,然后展示介绍作者的幻灯片: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并与之相恋,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⑤初读诗歌:(好,介绍完了作者,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的朗读一下这首诗)2至3分钟后叫停,展示初读诗歌幻灯片:康桥的生活和康桥的一切在徐志摩的一生中是一个永远的情结。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下面就让我们来聆听一下这首传世之作吧!(好,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这首诗歌,开始播放音频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2

一、反复朗诵,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二、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意境美。

三、训练阅读,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设想: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美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如有条件,可播放有关康桥大学的风光片,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使学生能够在诗意的氛围中充分感受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由《人间四月天》将学生带入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张等。

1、诵读课文。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轻盈的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作了哪些动作?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1、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告别,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中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它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谁能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澜,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5、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6、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箫,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深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的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另觉悟,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意味。

附: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离别康桥的情景作别云彩分、淡淡的无奈和伤感

(静)

河畔的金柳

(比喻、移就)

(恋)康河的水草

(乐)拜伦潭

(往昔梦想)

寻梦

(快乐极点)

(哀、静)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3

【教学目的】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难点】

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曹禺和《雷雨》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二、复习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三、赏析第一场第一层

1、分角色演读剧本:两个角色,一个扮演鲁侍萍,一个扮演周朴园。

2、第一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

2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半晌”,写鲁侍萍和周朴园追忆往事。第二层写鲁侍萍和周朴园现在的矛盾冲突。

3、“大概是的”中“大概”一词能不能换掉或删除?为什么?

明确:不能。这个词表示揣测语气,说明鲁侍萍并不知道,因为她不是周朴园的下人。

4、周朴园为什么要旧雨衣,不要新雨衣?

明确:出于处境艰难,反映了当时民族资本面临很大困难的时代背景。

5、周朴园为什么觉得鲁侍萍奇怪?

明确:因为鲁侍萍的一举一动是那样的自然,完全不像陌生人,另一方面周朴园又有些熟悉。

6、周朴园说梅家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而鲁侍萍说“她不是小姐,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样写表达上有何效果?

明确:夸奖的话从周朴园嘴里说出,更可反衬出其内心的虚伪、灵魂的卑劣;而鲁侍萍的自贬恰恰表现了三十年前发生的事对她的打击之大,以及其内心的怨愤之重。

7、鲁侍萍为什么不直接告知自己的身份,而当周朴园说要为之修墓时,她何以又说出来了?

明确:先前是因为不愿提及那些于她并不光彩的事,后来说出来是为了揭露周朴园虚伪的本质。

四、分析第一场第二层

1、周朴园口口声声思念梅侍萍,而一旦她出现在眼前时,他又为何“忽然严厉”起来?

明确:因为这已不是从前那个让他日思夜悔的梅侍萍。而且那先前的思念只是一种虚伪的惺惺作态。

2、鲁侍萍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她虽然认识到自己的遭遇很不公平,但却缺乏觉悟,所以把一切都归结到命运上去。

3、“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可否不用反复?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反复能充分表现她的怨愤之情。

4、周朴园大三十晚逼走梅侍萍为的是什么?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一个什么论断?

明确:为的&39;是娶有钱的门当户对的小姐;这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5、周朴园说他当时是“于心不忍”,真是这样吗?

明确:不是。这只是他为自己的丑恶灵魂所找的一个安慰的借口,只是为自己的可耻行径做开脱。

6、鲁侍萍听周朴园的辩解之后,思想情绪有何变化?她还怨恨周朴园吗?

明确:她善良的本性使她丧失了抗争的斗志,内心也宽恕了周朴园的卑劣行径。

7、周朴园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这是怎样的心理?

明确:担心鲁贵来寻他报仇。

8、鲁侍萍说鲁大海跟周朴园“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那么鲁大海是怎样的人?周朴园又是怎样的人?

明确:鲁大海是工人代表,有责任心,有正义感;而周朴园是资本家,无责任心,靠欺压工人谋利。

9、周朴园知道鲁大海是他的儿子后,为什么要冷笑?

明确:周朴园以为一旦鲁大海知道自己就是她的父亲时,便会放弃与自己斗争的激。

【教学总结】

一、课件引路,激发兴趣

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性,巧妙运用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达到融情入景,自我感悟,形成语感,陶冶情操,自主发展。在逼真的动画情景中,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轻松了解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边读边想,读中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体现了:

(1)自读感知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在头脑中初步勾画出雷雨的情景。

(2)表演读深化感知。在对课文内容、情感了解后,相信学生,指导他们从语气、表情、动作方面,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3)紧扣重点,读中感悟。让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句、关键词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读,悟出雷雨前特有的“静”与“动”,雷雨中的大而急,雷雨后的美丽与清新。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的设计体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思想。在识字、写字的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互动,静心读书和活泼参与的互动中,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把教材情感变成了孩子们的愉快情感。

总之,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师生都激情满怀,我们感到语文的精彩,生活的灿烂。

最后,谨以一学生的发言作为结语:“老师,读了这一课,我觉得真的要下雷雨了耶!”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学习诗人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⑵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2、情感与价值: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性情,接受美的熏陶。

3、过程与方法:

朗诵,让学生通过朗诵深入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2、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作者及时代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二)、吟诵诗作。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师生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三)、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1、徐志摩的这首诗,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教师板书:离别的对象特别)继续启发:大家看过柳永《雨霖铃》这首词吗?“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种离别的气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沉重)就是词中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如柳宗元有《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都是两眼泪汪汪的离情别绪,但徐志摩的这首诗呢?大家读了有没有这种沉重之感?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板书:营造的气氛轻松)

2、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诗人择用一个适当的意象可以唤起全宇宙的形形色色来”。(朱光潜)(板书:意象的选择新颖)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

第二课时

(一)、接下去二、三、四节,直接描写了康桥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具体感受和留恋。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柔。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大约是回国几年所见所闻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想,现在再返康桥,重新寻梦来了。(“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盈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于是诗人缅怀起昔日畅游康河的情景:“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星辉”,在星空中“放歌”,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不能自已,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毕竟是梦,星辉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是注定了的。(从上节的寻梦,回到离别的现实中,一个但字表现出心绪的转折与起伏,在缓缓的总体情调中又造成一种变化的跌宕感。第四、五、六顾的首段和尾段之间暗用顶真手法,使之诗意上有一次呵成的效果。)第6节,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笙箫。

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

第7节,跟开头呼应。四、诗歌中的情景交融,意境美:诗人是以康桥的自然景致为抒情对象的,诗中写尽了康桥的秀美,写透了诗人与康桥难舍难分的依依之请。在康桥的夕阳中、榆荫下、青草更青处,在康河的波光里、浮藻间,到处飘洒着诗人的情,到处沉淀着诗人的梦。但康桥并不只是抒情客体,在诗中,在诗人心中,康桥的山山水水已经成为一种化身,一种象征,诗人的情和意都已融化在康桥的山光水色之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显现着诗人的性灵。康桥自然景物的人情化,诗人主观感受的自然化,贴切柔合得就象飘动在康河柔波里的那条水草一样,已经分不出哪儿是自然景物,哪儿是人情人性了。

(二)本诗富有绘画美、音乐美、语言美。

(三)、补充:胡适曾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所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让我们因为爱诗而更加地热爱生活,因为爱诗而更深地审视世界,因为爱诗而更好地规范自己。“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

四、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绘画美音乐美语言美

抒写以对母校深深地依恋之

教学后记:

《再别康桥》知识点积累

1、开头结尾连续使用轻轻、悄悄的作用?【1、反复修辞,增加了诗歌轻盈、飘逸、洒脱的节奏2、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3、反映了诗人对康桥的喜欢,眷恋以及离开时的惆怅4、只身而来,只身而去,并不打扰谁,虽为洒脱,内心不舍,无奈惆怅。】

2、“西天的云彩”。【康桥的化身。人文与自然景色的融合,生活理想的结合体。】

3、为什么柳树是金色的?【河畔的柳树沾染了夕阳的颜色。】

4、如何理解“新娘”?【比喻、拟人。状柳枝的婀娜,鲜明动人,美丽而甜蜜,从而有力的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眷恋,对母校的难分难舍(在心头荡漾)。】

5、青荇为什么是油油的?招摇可以改成“摇动”么?【1、写出了青荇的鲜活、明亮,具有生命力2、不可以,拟人修辞,写出了青荇有情有意,作者赋予青荇人的情感、生命,把植物写得情意绵绵,活灵活现。3、青荇似乎在向诗人招手致意,体现了一种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深情。】

6、为什么我甘愿做一条水草?【可以永远和康河相依相偎,永不分离,表达诗人对康河的永久眷恋之情。】7、“天上虹和彩虹”象征什么?为什么天上虹被揉碎?【1、象征诗人的理想,美丽却易碎,美好的事物往往不长久2、暗示诗人的梦想破灭,彩虹又把无形的梦想具体化了。】

8、为什么而想放歌?为什么“向青草更青处漫溯”?【1、为了追寻他人生的梦想;为美丽的母校而放歌2、载着星辉去追寻人生梦想。】

9、为什么又不能放歌?【1、即将离别康桥,幻梦回到了现实;2、寻到的不是理想,是哀愁、沉默。】

10、诗歌情感线索。【惆怅=眷恋=放歌=哀愁=沉默=离别】【入梦=寻梦=梦破】

11、“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离开时的心情,无形;笙箫:奏出哀怨的乐音,把离愁具体化,形象化。】

12、“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带走康桥的一草一木。带走的是诗人在康桥的美好回忆。】

13、为什么诗人只选择了“金柳、青荇、青草、星辉、清泉”等物象入诗?这与诗人表现的情感有什么联系?【1、康桥是诗人的精神归宿地,他所留恋与告别的是康桥的人文景观和与之融合在一起的自然景观;2、这些物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依恋、眷顾。】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归纳、整理并检测本文出现的文言现象,提升古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认识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通过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文言文的精妙所在;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流利、符合人物性格与处境的文言文诵读;

2、对烛之武说辞艺术性的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曹操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无论社会、命运对他有多么不公平,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与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

二、检测文言知识PPT2-3

三、回顾文本、梳理结构(板书)

四、鉴赏说辞

从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说退秦师”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请大家先自读第三小节说辞部分,思考:烛之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

明确:以退为进、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巧施离间。

善于利用矛盾(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善于分析利弊(为对方着想,诚恳可信);善于揣摩心理(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讲求语言艺术(敬辞、反问句、判断句)。

附板书:

烛秦晋围郑

之以退为进

深明大义武临危受命晓之以弊

能言善辩退诱之以利

秦说退秦师巧施离间

晋师撤离

小结:孔子说“春秋无义战”,秦国参战无非也是利益所趋。烛之武正是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仿佛置身郑国之外,处处为秦国着想,放低姿态、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层层深入,句句在理,声声入耳,直抵秦伯内心深处。

五、因声求气

如此一段精妙绝伦的说辞,希望大家自由朗读,深入其中,读出兴味。

2-3生读,互评。师相机指点。师范读,再齐读。

小结:唯有抓住文章外在之“声”,才能把握其内在之“气”。因声求气,才能更好地品味文章的精妙所在。

六、分析人物形象

1、通过学习,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由说辞——能言善辩;

由牢骚(不仅无损人物形象,而使其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临危受命——深明大义。(板书)

2、再来看看历史上对他的记载PPT5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让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烛之武“须眉尽白,佝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无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畅所欲言)

小结:其貌不扬、怀才不遇的烛之武却是这样一位深明大义、能言善辩的人。散落在各种史书里的记载也丰满了人物形象,让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公正地认识真正的烛之武。

七、结束语: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那些鲜活的身影依然留在我们心头。像烛之武这样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而又不辱使命的勇士,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勉励自己吧!

八、作业布置:课本96页1-3中相关内容。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收集,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的运用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引导学生收集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常见的、最新鲜的和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言的规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收集、口头交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学用具:

洗衣粉包装袋、“美乐多”瓶、胡豆简介、广告语、警示语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让你去背诵圆周率,你们会背吗?可是,有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就会背。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样学会背诵的吗?

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教书先生,整天不物正业,就喜欢到山上去找庙里的和尚喝酒。他每次临行前都给学生留下一道作业:背诵圆周率。开始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苦不堪言。后来,一位聪明的学生想出妙法,把圆周率的内容与眼前的情景联系起来,编了一段顺口溜:

山颠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哭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杀尔(932)

杀不死(384)

乐尔乐(626)

先生一回来,大家都会背诵了。

由此,可见语文学得好,对数学也大有帮助的。不单如此,在生活当中,处处可见语文的影子。

二、收集,观察生活中的语文。

例如,电视、广告、校园横幅、对联。包括家里的一些食品的简介等等都体现了语文知识。

广告:某石灰广告——白手起家

某化装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耐克——一切皆有可能。

对联:

苏轼和佛印的谑联:苏轼见一条狗在河边啃骨头,遂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从容把写有苏轼诗句的扇子往河上一扔,曰:水流东坡诗(尸)。

生活用品的名字和广告、食品简介和姓名等:

名字:自己家人对自己的期望。

飘柔、立白、美乐多、雪碧等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名称和它们的广告语。

横幅:学校挂的、街道写的等等

但是,在现实中,这些广告语或者是横幅或者简介语等也有出错的时候,字词用得不当,词语用得不好,句子不通顺,这都关乎语文的知识问题。例如我曾见到有人将“公厕”写成“公则”;有一则重庆出的胡豆简介有一段写到:

本品是以优质蚕豆、芝麻、川白糖、液体、葡萄糖、植物油、辣椒、甜酱、精盐等多种天然香料精制而成,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鲜诸味融为一体,入口化渣,怪味无穷。

让学生修改这则简介。

三、交流介绍收集到的生活用的语文现象。

你们收集到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你们能举其他的在生活当中遇到的语文现象吗?你可以说说你对这些现象的感悟和体验。或者,你能说说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说一说。

四、布置作文。

范文讲解,写得好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看到别人这么写,自己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写继续收集资料,以“生活处处有语文”为题,写一篇至少500字的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7

一、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是学生们最熟悉的,却又是最易遭忽视甚至是冷遇的书。

1、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高考优秀作文的片断,让学生们知道我们手中的课文是可以用作素材写进作文的。2、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并说说其中印象深刻的作家、作品或文学人物。3、教学活动——学生挑战老师:学生给老师出若干话题,老师以一则选自课文的素材(如莫伯桑的《项链》)构思学生的话题。4、教师出一个话题——“空间”,让学生选用已学的课文素材构思作文,然后说说其构思。5、教师出15个左右的话题,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运用课本素材,快速构思,写一个片断。

二、教学过程

1、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怕写作吗?”

学生有的说“怕”,有的说“不怕”,也有的不以为意。

教师:怕写作文,究竟怕什么呢?

(生答,教师随机总结出发言要点)

教师:构思平淡、语言贫乏、素材平凡……如同学们所说的,确实有很多的因素,造成了我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因此,常听到有同学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解决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就是“素材的挖掘、运用(板书)”。

有人说从小到大写了那么多作文,写到最后都无话可说,无材可用。可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想想看,我们从小学开始,到现在,读了多少书,看了多少影视剧,听过多少故事,有过多少亲身经历,又滋生过多少关于人生的感慨,写作的材料会少吗?我觉得恰恰是太多了,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材料太多,看得你眼花缭乱,竟不知如何取舍,如何运用了。所以我们很多同学可谓是:“捧着金碗去讨饭,躺在金山上哭穷”。

为了证明我并非言过其实,我们先来读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片段

(幻灯片):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纵然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依然要相信:“浅草‘也’能没马蹄”(用幻灯打出课题)

2、素材很多,如溺水三千,我们只取一瓢饮之,取的是人人熟悉却熟视无睹的高中语文课本这一个素材库。大家一起来说说高中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作家、作品令你印象特别深刻?

……(生答,教师随声附和,点头表示赞许或赞同)

我听同学们说起课本内容,都是如数家珍啊。原来课文素材,就是我们唾手可得的一瓢清泉。

我把课文素材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学形象、名人名家、经典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同学们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提供一个范例。如果平时同学们能有意识地把材料分门别类,对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开发和思考,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

3、挑战擂主

课本,就是被我们踩在脚下的一座金矿。那么它的含金量究竟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挑战擂主”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是“擂主”,你们是挑战者。怎么挑战呢?很简单,我选用一则材料(如:莫伯桑的《项链》),大家给我出作文题目,看看我能否最大限度地将材料运用到话题中去。

当堂练习。

4、牛刀小试

(幻灯片:空间)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5、大显身手

看来,我们的课本,确实是一座宝藏,是一座含金量很高的金矿。而话题则如满天的繁星,仅同学们平时写过的作文话题,就相当多。还记得你们写过哪些话题吗?(学生发言)

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由此看来,我们的课本,不仅是一瓢清泉,一座金山,更是一把利刃,是倚天剑屠龙刀,握着它,就增添了无穷威力。在武艺高强的人手里,更是可以冲开话题作文的团团迷雾,种种束缚,游刃有余。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写作高手。我们的口号是——大家一起来——“把有限的素材运用到无限的话题中去!”

三、教后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学生又感觉到写作文的困难比较多。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材可用,这是学生在写作文时遇到的一个显著问题。教师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学生们需要一眼“清泉”,那么,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去挖掘“源头活水”,教学生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和利用已学的知识。作文的素材是无比丰富的,也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大到地球、宇宙的运动变化,小到一花一木,甚至一只虫子、一粒尘土,都可以写入作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作文素材,而是缺少发现作文素材的眼睛。实际上,除了课本的素材之外,还有影视、文学作品,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历史名人等,教师可以有系统的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写作文时不再陷入“巧妇难于无米之炊”的困境。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流程:

课前自学:

一、了解文学常识

1 、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2、楚辞体

特点:楚辞体又称骚体,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二、古汉语知识积累(解释加点词语)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古今异义词(解释)

⑴朕: ⑵考: ⑶以为: ⑷代序:

2、活用词(找出活用词并指出活用情况和解释)

⑴名余曰正则兮 ⑵字余曰灵均

⑶纫秋兰以为佩 ⑷朝搴阰之木兰兮

⑸夕揽洲之宿莽 ⑹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⑺不抚壮而弃秽兮

3、句式(指出特殊句式)

①恐年岁之不吾与

②肇锡余以嘉名

③纫秋兰以为佩

课堂学习

1、 齐读课文,读出感情。(小组竞赛,教师指导)

2、 学生展示译文,有感情地诵读。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啊,我伟大的父亲名叫伯庸。正在寅年寅月呀,又是寅日的那一天我降生了。我的先父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节,一开始父亲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名叫正则啊,给我取字叫灵均。

我既然有了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这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和白芷披在身上啊,又联缀起秋兰把它作为自己的佩巾。我感念光阴像流水一样迅疾,赶不上啊,惟恐年岁不等待我。清晨我攀折山上上的木兰啊,傍晚我采摘江洲边的宿莽(来润德润身)。太阳与月亮快速运转,未尝稍停啊,新春与金秋依次更替。感念树上黄叶纷纷飘零啊,我害怕美人年华老去。为什么不乘着正茂的年华废弃污秽的行径啊,为什么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快马飞快地向前猛奔啊,请跟我,我为你先行给你充当向导

3、每个学习小组对文章进行质疑,确定一个研究问题,并试作分析。上课展示。(从内容\形式\音律上\对屈原形象的把握等,教师分类梳理)

小组研究的问题:

如:为什么屈原花那么多的精力强调自己的优秀?

为什么屈原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女性?

自我研究的答案:

4、在全班范围内研究探讨:

1、谈谈你对《离骚》语言表达特色的理解。(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1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文中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3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

4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

5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6、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5、比较文天祥之选择生与屈原之选择壮烈投江,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谈。

(言之有理即可,小组竞赛)

课堂小结: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屈原是中国文学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9

一、教学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思想,培养谦虚好学风气。

(二)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文体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层次结构是怎样?

(二)有关疑难词句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一种。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职能、从师必要、择师原则等方面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

(七)怎样认识本文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明确教学目(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论语》中孔子说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唐宋实用散文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优秀散文。他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老师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重要性和从师应持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见解突破孔子学说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四)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

按“解说……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学生李蟠,其目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道理。

(五)指导自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读音。

句读dou或不焉fou经传zhuan从师cong

读书du不能bu传道chuan从容cong

聃dan蟠pan苌弘chang近谀贻

冉ran潘pan无长无少zhang须臾怡

2.找出下列合成双音词。

学者句读百工六艺

3.指出下列加点词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人今:有专门学问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4.讨论重点文言词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方法论证中心

论点?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全文,概括要论及内容、范围,成为本文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句中“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儒家之道,即儒家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地方,就是老师存在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不耻下问、能者为师进步思想。

2.分析第

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

第1段正面阐明从师重要性,提出从师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观点,说明从师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对比中,对不从师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言和行两方面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事例。孔子言论中“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排偶句和灵活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结尾词语做下一句起头,使前后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许多从师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作者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老师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道”,是维护封建统治儒家之道,所说“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道”和“业”内涵是根本不同。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轻视劳动人民封建统治阶级偏见。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0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39;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平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君知其难君之薄也君亦无所害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

亡郑舍郑联晋

无利有利无利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城楼

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通“缺”

⑤jué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1

一、教材分析:

《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乃苏轼之传世名篇。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同时,体悟文章的精美高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作者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够基本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同时,由于前面已经学习过《阿房宫赋》,对赋体文章的特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以往强调文言基础知识的内容较多,对文言文整体阅读和感悟的较少,学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语言知识的积累,缺乏对文言文,尤其是优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认知和情感体悟,所以要在这些方面加以强化。

三﹑设计思想:

文言文的学习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文言文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悟。文言文教学要重视文言字词的积累和句式的把握,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体验作者的人生感受并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这篇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竞赛﹑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晶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学习难点和重点:

重点1.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难点 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六、教学方法:讲解法、诵读法、讨论法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三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东坡传·序》(投影展示)

这里描述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三、回顾“赋”的文体知识。(随机请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四、检查预习效果:(各组间比赛,男女生比赛,激发学生积极性)

⑴按课本段落,要求四个自然组的学生分别齐声朗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音准,情感变化把握得好。

(听朗读示范录音,正字音,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快慢﹑情感变化)

⑵检查男生对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把握。

(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

⑶检查女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明确各段内容,概括各段段意:(按《优化》提示,可将课本最后一段“客喜而笑„„”另作一段)

明确: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五、分析第一段:

⑴情景设置:配乐,展示苏子泛赤壁的画面;学生朗读课文。

(说明:文章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江夜游图。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⑵本段以写景为主,请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⑶四人小组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请一个学生描述。

⑷这样的美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朗读出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乐)

⑸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一段。(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验)

六、板书设计

赤 壁 赋

苏 轼

景(乐—山水之乐)——情(悲)——理(乐—达观之乐)

情因景生 景以情显 即景而议 由情入理

七、作业设计

背诵全文,感受作者情感

八、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2

【学习目标】

1、欣赏烛之武精彩的论辩艺术。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学会适当运用论辩技巧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奇迹导入(设计理念:激发阅读兴趣,了解人物身份。)

两个大国围困一个弱小的国家,合理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效果城破国灭啦!可是一夜之间,奇迹发生了——一个人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国家,还差点让两个强敌反目成仇。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万之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复习检测(设计理念:只有解决字词的障碍,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纷纷站立起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一些重点的词句做了疏通,接下来检测大家对课文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件展示)

1—3解释加点词,4—6翻译句子。

1、行李之往来古今异义,外交使节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资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6、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三、整体感知(设计理念:掌握情节,理清思路。以活动增趣味,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1、《左传》叙事非常利落,本文四个段落就结束了故事。请大家也学一学这种简练的风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课件展示)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2、易中天品三国,今天我们也来个图说三国。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先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事实,然后我们研究一下三国的位置。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需要一图在手,高明的军事家都是如此。(课件展示)

这是晋秦围郑形势图,不过三国位置不明,你能根据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断三国的确切位置吗?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晋隔开秦郑两国,居于中。

(2)“若(秦)舍郑以为东道主,(秦)行李之往来,(郑)共其乏困。”——秦在西,郑在东。

(3)(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居中,东边是郑国,西边是秦国。(课件展示)

3、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晋师出有名,“以其无理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贰于楚”(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同时从这两句话就能发现秦国与郑国并无什么矛盾,所以折也是见的是“秦伯”而非晋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劝说分化伏笔。

4、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课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个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间计、三寸之舌、妙语、说......

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题目,重点“说”)

四、互动探究

1、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兵的呢?(诵读第三段,注意语气。)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开头一句“夜,缒而出。”为何“夜出”?何为“缒而出”?为何缒而出?(课件展示)

“夜出”躲开晋军耳目。“缒而出”指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郑国面临重病围困,岌岌可危。烛之武在这种形势下去劝说秦伯,真可谓敢说。(板书:敢说)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包含了五层意思,①郑既知亡。(语气沉着真挚。)欲扬先抑,以退为进;②亡郑利晋。(语气平稳、严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么意思?你懂的!秦晋之间,几代联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晋之好”的佳话,这两个邻国的友好关系,在烛之武眼里却成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离间,中伤秦晋之好,但也有先见之明,预见了秦晋之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③存郑利秦。(语气高亢、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都为“利”。烛之武抓住了秦伯谋利的心理,口吻比较诚恳。)④回顾过去,晋不讲信用。(语气慷慨激烈。)引史为例,挑拨秦晋;⑤展望未来,晋必将攻秦。劝秦谨慎。(语气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说词(8“君”,6“郑”),(表面看来)处处为秦着想,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实呢,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这体现了烛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体现他会说。(板书:会说)

但是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师,不仅是因为说清了灭郑、存郑对秦国的利弊得失,更因为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简单品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郑亡(言于秦)

亡郑(害于秦)处处言秦,处处为郑

舍郑(利于秦)晓以利害

赐晋(负于秦)明则为秦,暗则图晋

肆晋(阙于秦)

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板书:巧说)

古人对烛之武说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魏禧《左传经世钞》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

(3)如此精彩的论辩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心得、体会呢?(同桌之间讨论)

(1)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含蓄

(2)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对方的心理。

(4)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小结】

烛之武出色的“说”理艺术对于古人和今人的处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更要懂得说理的艺术。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邹忌将自身受蒙蔽的事情和国家大事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联系起来,规劝君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齐王接受了皱忌的进谏。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二)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平时与人沟通要做到敢说、会说、巧说,这样才能说好。

2、烛之武开始还闹点小情绪,后来才接受任务,这是否有损于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怀才不遇,闹点情绪更显真性情,人物形象更显真实。临危受命,更显示出他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是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不避艰险,为国家利义无反顾,是知难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悬河,最终劝说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辩的辩士。

五、当堂反馈

1、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针对这三句话,请你也写三句话来劝说这些家长以改变他们的看法。

让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独立的乐趣,让你的孩子在全面发展中提高综合素养,

让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励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知错能改。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有充分洞察力和预见性(侧面写烛之武)

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

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一个为纾国难挺身而出的忠臣,一个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一个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家,一个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

志士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

辩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思考: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郑伯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

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板书】

敢说会说

\/

烛之武(说)退秦师

/\

巧说说好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补充:

1、《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

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3、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裂痕。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特点。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导语: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__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艾青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还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板书:课题、作者)

三、设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师简介作者(结合课文注释①):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

2、引出“朦胧诗”概念(板书:第一教学目标),师生同看投影片: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四、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配乐《海边的阿狄丽娜》(或听录音)

2、请同学就所学知识浅谈:什么是爱情?

3、师略论爱情(深情地):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

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

五、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

(板书:木棉的自白)

1、她说:爱不应该是这样的

⑴请一女同学朗读此片断。

⑵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⑶师分析、明确: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

c、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

d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说:爱应该是这样的。

⑴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⑵这一部分,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同学讨论、回答)

⑶师分析、明确:

a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板书)。

b“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书)。

c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d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师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男)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女)

仿佛永远分离,(男)

却又终身相依。”(女)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f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3、总结全文:

⑴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向我们点明了。

⑵播放《简·爱》录像片断:

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这宣言,无疑是女性要求独立、平等的人格宣言;简和诗人一样,都强调了精神的平等、人格的独立,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诗:(同学齐背)“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六、联系自己,谈谈感想:

1、请同学谈谈通过学习本文,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是啊,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中学生就不乏“早恋”的现象;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

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我想他还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

我们中学生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板书教学目标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裴多斐的诗、林觉民的《与妻书》……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我们沐浴爱的阳光、吸收爱的雨露,最终必将成长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七、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八、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

(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文体简介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2、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

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二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三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月人

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

不变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如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三、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5

一、教学重点

1、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大致了解该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学生通过对具体字句的感悟能够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3、学生通过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诗歌。

二、教学难点

1、对于&“绘画美”的感悟。

2、对于文章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

四、教学方法

对比鉴赏法、扩写法、美读法、分组讨论法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以古曲《阳关三叠》入境,与大家一起背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诗篇呢?(离别)

这是古人的离别,那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现代的离别诗歌《再别康桥》,看一看这种离别又是一种怎样的离别。

【正文】

1、整体感知

一起朗读这首诗歌,感知这首诗歌写得怎样?

(好、美或者举诗歌中的一些具体景物作答)

2、对比鉴赏(通过对比进一步感知本诗的意境美)

通过对比得出:“金柳”、“新娘”、“艳影”给人创造了一种唯美的意境,好像让人看见了一幅新娘对着镜子摇曳身姿的动态画面一样,而“柳树”、“姑娘”、“影子”通过对比就显得枯燥无味。

“娘”和“漾”押韵,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娘”和“徊”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3、思考

在第二段中,让作者心境荡漾地究竟是什么样的场景?

4、鉴赏

根据上面的诗歌第二段的鉴赏方式,分组讨论:3、4、5、6段中通过作者的精心描写,你可以看到什么场景,请你把这种场景描述出来。

(把组分好,然后每小组一小段)

(总结参考------同学回答完了之后进行总结)

第三段:康河沁人心脾的河水中,青荇自由自在的在软泥中欢快的招手。

第四段:梦像彩虹一样五彩斑斓,每一片康河的浮藻间都沉浸着有待发现的自由的梦。

第五段:撑一支长篙,驾一叶扁舟,我在康河的柔波中泛舟寻梦,那满天的星光倒映在康河的水波中,水天一色。小舟在星光中摇摆穿行。此情此景,只有用歌声才能表达我的心情。

第六段:梦依旧,人以非。我还能撑一支长篙去寻找自由的梦吗?今晚的沉默将伴着我悄悄地离开。离开这自由的康桥,离开这自由的梦。

现在大家已经把文本的意境表达出来了。作者给大家描绘了一个让人向往的康河世界。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既然大家已经把诗中的画描述出来了,那么你能给每幅画取一个美丽的名字吗?

5、诗图

6、思考[来源:]

作者在描写这些让人憧憬的景观时,他的情感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请在诗歌的每一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或词。

难舍难分(有一种不愿打破宁静的依依不舍之情)

欢喜(看到康桥有如此的美景作者满心欢喜)

眷恋(招摇的水草是自由的象征是我想要的)

迷恋(很多梦想藏在浮藻间他们都是我的梦)

沉醉(撑着长篙寻着梦我快乐无比我要放歌)

失落(回顾现实青春不再梦不再只能离别吧)

难舍难分(失去了梦让我的心隐隐作痛还是走吧)

7、写作背景(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了解)

1922年归国后,徐志摩在现实的中国为了生活苦苦挣扎。1928年当他第三次欧游,第二次游历英国剑桥时,站在曾经梦想飞翔的康桥上,眼前不禁想起了早已不在的自由欢乐。作者感慨万千,后来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这首感怀的离别诗篇。

8、朗诵

首先:老师范读

其次:学生互读(在朗读时要加强情感的投入)

再次: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通过对比让学生有所感)

9、总结

绘画美——云彩、金柳、青荇、水草、星辉、夏虫。音乐美——节奏轻快,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

10、探讨

作者离别的仅仅就是自己的母校剑桥大学吗?他离别的还有什么呢?

1、曾经想要实现的文学上的梦。

2、两年的康桥生活让他和林徽因有了不解之缘,文章里的第二段中隐含有林徽因的出现让作者心境荡漾的意思。

11、板书

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2、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再别康桥》。

2、对《再别康桥》进行扩写。

【教学反思】

新月派的诗歌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因此在阅读鉴赏时要好好的揣摩形式与内容这两方面,然后才能在把握作者写作情感的基础上去有感情的朗诵。以此作为出发点我从两个角度入手对文章进行了分析。第一,内容方面的“绘画美”作为教学难点重点突破;第二,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在诗歌的字句中如何的体现。这两点突破之后再进行朗读训练,会更有益于对这篇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具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对诗歌“绘画美”的感悟,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比如:对比鉴赏法、美文扩写法、讨论法等,从不同的方面调动学生对诗歌意境进行感悟。化抽象的美为一种可鉴赏的美。对于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的把握,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在第四、第五段上有很大的障碍。特别是对“揉碎”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彩虹似的梦已经被揉碎了;一种是彩虹似的梦分散在每一片浮藻间。怎么会“满载一船星辉”呢?在这里我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幻化出满天的星星洒满康河,一叶扁舟摇曳其间的场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一段中体现情感的词在美文扩写的过程中大体都有涉及,稍加点拨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朗读可以说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朗读过程中我采用了对比朗读的方法。用自己的范读和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flash进行对比。让学生领悟到诗歌朗读是要把握节奏、重音等基本内容还要领悟作者的情感融进自己的感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学生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读法。

本节课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内容的层次方面,临场上没有很好的把握。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下:第一,内容的设计方面有点偏多,有点想要面面俱到。这样一堂课的容量太大,使得有些内容还没讲完就下课了。比如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如果重新教授的话应该分两节课要好一点。第二,讲台上比较紧张,在授课时出现的本应该在后讲授的内容放到了前边讲。造成课堂的内容很乱。第三,在课前预习时没有明确的问题提示,最好应该让学生先尝试着扩写文章。这样课堂上就不用苦思冥想还无所得了。

总的来说就设计而言应设计成两课时;就预习而言应该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就备课而言,应该熟记于心。努力做到课前仔细准备、课上临场不乱。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6

一、导入:(3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三篇小说。小说是通过设置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来表现主题的一种文学样式。根据以往关于小说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在前后安排了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人物分为三类,即主题人物、陪衬人物和线索人物。在环境、情节、人物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而环境和情节都是根据人物塑造这个核心来设置安排的。

那么小说是如何来塑造人物的呢?这节课,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来品赏小说人物,学习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有关手法。

二、品赏林黛玉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先来共同研究《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这一人物。

林黛玉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关键人物,那么,对于这个关键人物作者是如何来刻画描写的呢?

1、直接的心理描写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黛玉从此便要开始她在贾府的新生活了,这时的黛玉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是欢呼雀跃,是充满期待,还是其它的什么心理?请同学们用小说中的原话来回答。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多媒体打出)

黛玉这是到了自己的外祖母家啊,怎么会这么谨小慎微呢?

本文开篇的这段对林黛玉心理的直接描写,十分清晰地呈现出了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让读者一下子就明了了黛玉敏感、谨慎、自尊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好的心理描写能够很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它也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2、间接的心理描写

人物的内心世界除了通过直陈的方式表现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间接地表现。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我们称之为“间接的心理描写”。(媒体打出“人物的心理描写手法:直陈、间接(语言、行动)”)

那么,林黛玉进贾府后的哪些语言、动作和行为具体表现了她初进贾府时的内心世界?

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本组找到的相关描写。(点一二小组即可)

3、外貌特征

那么,这样一个“细致缜密、聪慧机敏、自尊特立”的林黛玉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请同学们把小说中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请同学们齐读这些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和段落。

从这些外貌描写我们能看出林黛玉这个人物到底具有怎样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呢?

——貌若天仙、行止高雅、体弱多病;眉目含情、聪慧机敏、多愁善感。(多媒体打出)

同学们,这些有关林黛玉外貌的描写,是作者直接呈现给我们的吗?

——显然不是,这些描写都是通过他人的观察和评说来完成的。这种通过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人物的手法属于“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对人物进行侧面描写,除了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之外,还可以借助人物来衬托、借助环境来烘托。(媒体打出“人物侧面描写的手法:他人的观察与评说、人物衬托、环境烘托”)

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观察和评说来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有什么好处呢?

三、品赏祥林嫂的形象:(25分钟)

下面,我们再来共同研究《祝福》中祥林嫂这一人物。

1、外貌特征

《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林黛玉的外貌特征和气质风度,那么,《祝福》的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祥林嫂的外貌特征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把小说中集中描写祥林嫂肖像的三处地方找出来。(学生齐读)

请问,祥林嫂的外貌特征也是主要借助他人的观察和评说表现出来的吗?

2、心理变化

从这三处描写中,我们看到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讨论:祥林嫂外貌的变化折射出她怎样的心理变化?

再讨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心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为什么不被允许参加祭祀就让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3、小结:由此看来,祥林嫂的三次外貌描写只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逐渐地、一步一步地呈现祥林嫂的内心世界及其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心路历程。祥林嫂的心理变化是通过她的外貌变化间接表现出来的。这些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让这个悲剧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更具有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多媒体打出)

四、总结(2分钟)

通过我们对林黛玉和祥林嫂两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人物的正面的外貌描写还是和侧面的外貌描写,无论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间接的心理描写,都是小说描写人物、塑造人物极为有效的艺术手法。这也是我们学习本单元的三篇小说所要达成的目标。(多媒体打出)

五、赏析老人的形象(25分钟)

1、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所学到的赏析人物的方法,自读《老人与海》,分组合作探究,完成导学案中所有的学习任务。15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导学案·合作探究”第1题和第2题的结果。(15-20分钟)(多媒体打出)

2、(学生汇报后多媒体打出参考答案)

第1题:老人在与鲨鱼搏斗的每一个回合中都有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有些是有声的,有些是无声的,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自己读一读,小组讨论:这些内心独白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心理?你认为他的哪一句内心独白最能代表他的这种心理?

——老人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但每一次都是希望战胜了绝望,他要和鲨鱼斗到底、斗到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第2题:在老人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精神?老人在你心里是怎样的形象?

——永不屈服、永不服输的精神。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却自强自信、敢于挑战的、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3、延展:你能根据你心里的老人形象描绘出老人的外貌特征吗?(5分钟)(多媒体打出)

4、小结:通过合作探究,我们发现《老人与海》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的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大量的描写,来突出老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的。(多媒体打出)

六、单元教学总结(7分钟)

其实,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正面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那正面描写的手法有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外貌描写;侧面描写的手法有通过他人的观察与评说来描写的、有通过人物来衬托的、也有通过环境来烘托的。

我们这一单元所学习的三篇小说在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希望同学们将我们在这一单元的三篇小说中所学到的有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记叙类文章的写作中去。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7

一、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再别康桥》,导入本课。

二、朗读诗歌

1.提问:你觉得诗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教师介绍背景: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教师朗诵全诗,配背景音乐和画面。要求学生注意节奏与重音。

4.学生分各种形式朗读,教师逐节指导。屏幕出示全诗及其节奏与重音提示。

点评:诗歌重在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领悟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三、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任务在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栏目自学。“自主学习”包括“学习任务”、“徐志摩”、“诗歌意象”、“诗歌形式”、“诗歌诵读”和“英国风光”等内容。

四、学习反馈

方法:屏幕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刚才你阅读了哪些古代的别离诗?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它们送别的对象有什么不一样呢?

◆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云彩等)我们叫什么?诗歌选择的是哪些意象呢?

◆诗人告别康桥时,按理说,应该有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作者却避开了这些,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有什么好处呢?

2.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闻一多提出的诗歌形式上的“三美”主张是什么?你觉得《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吗?

◆音乐美:

A、从押韵上看:本诗一节一韵,每节换韵。

B、从节奏上看:诗歌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从首节和末节来看: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

A、从字数上看:《再别康桥》共7节,每节两句,每句6~8字。

B、从排列上看: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给人以流动的美感。

◆绘画美:

A、选用“云彩,金柳”等词语,给读者色彩想象。

B、诗人用了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如“招手”、“荡漾”等。

C、全诗共7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等。

重点赏析“绘画美”,赏析的同时出示画面,然后学生看着画面回忆相应的诗句,再看着画面背诵全诗。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屏幕显示。

点评:诗歌鉴赏的方法是重点,通过重点讲解便于学生网上拓展,同时也有利于对本课另外三篇现代诗的学习。

五、网上拓展

布置任务:点击“相关网站”,进入“徐志摩名作欣赏”网站,和因特网上的专家一起赏析徐志摩更多的诗歌名作。然后,把你的学习成果让我们大家来分享。

点评: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去学习和创新。

六、成果展示

学生朗读并赏析“徐志摩名作欣赏”中的现代诗,重点赏析诗歌的意象美和形式美。

点评:给学生自我展现的舞台。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小字槱森,后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飞机出事,生活了35年,英年早逝。原名徐章垿,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清末时长着一个大脑袋,留着一个"猪尾巴",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所以1928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8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教学设想

本文属于自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课时安排:

二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介绍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士”的阶层,这是个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走公室,跑私门,不狞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在战国时代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两人几乎操纵着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的门下,以谋生活,故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其中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国的信陵君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手。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1、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之处。2、教师读课文。

三、集中学习1—4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第二课时

一、集中学习5—12节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3、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

二、难句解析

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以”,“因为”的意思。全句译作:(我)赵胜自动地攀附贵国结为姻亲的原因,(是)因为(我认为)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够急人之难。

②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具”通“俱”,“告”后省略“之”,代侯生。“所以”表示“……的原因”。“秦军”前省略“于(跟,同)”。全句译作: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告诉了(侯生)。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所以……者”是“用来……的”意思。全句译作: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的了。

④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恨”字有“遗憾”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句中带了宾语“之(我)”可以解释为“不满意”。“恨之”就是“对我很不满意”。“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⑤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求”字的宾语应该是“人”如姬想找到一个能帮她报父仇的人,但一直没能找到。因此可以理解为“欲求极其父仇(之人)。”⑥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向刭,以送公子。“行日”,行程日期。“以”后省“公子”。全句译作:让我计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达晋鄙军的日子,(我将)面朝北自刎,用(我的行动)报答公子。

三、分析课文内容:

全文共1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第二部分(3~4),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第三部分(5~12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发生(5~6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故事发展(7~8段)信陵君四见侯生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②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③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④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赵故事结局(10~11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故事尾声(12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

第二部分,在结构上是后面“窃符救赵”故事的铺垫。正因为信陵君“仁而下士”才得到了侯生与朱亥的帮助,使他得以却秦救赵,建功立业。

文中三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都很鲜明。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义勇精神。侯赢:穷而志坚,有超人的才智与忠心。朱亥:有骨气,有义勇精神。

关于侯赢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去理解。战国时,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备矣”侯生就会成为“为知己者死”的士。文中朱亥说:“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当时这一道德观念的反映。第二,可以看作是侯生为激励信陵君,坚定他的意志而为。因为当初侯生一讲出“夺晋鄙军”的计策,信陵君就哭了。晋鄙是为国领兵在外的大将,下决心杀了他是要有大决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坚定信陵君的夺军信心。第三,侯生为信陵君出此计,客观上救了赵国,也保住了魏国,但毕竟是欺君之举。欺君是不忠的。为了保住声誉,只有一死。

四、分析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1、对材料的处理上,精心安排详略。所有的材料都是为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而设的。为突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表现,特别是自迎侯生一节,尤为详细。这里写得越详细,我们就越能理解后面侯生甘冒死罪为信陵君献上“窃符”“矫杀晋鄙”的计策。与朱亥的交往写得略,身为公子的信陵君“数清”一个屠夫,本身就是“能下士”的表现,和“自迎侯生”的表现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写处理,仅仅留下一个“公子怪之”的小悬念。在“窃符救赵”这一主要事件中,侯生献策是详写,因为这不仅是救赵成功的关键,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特点,又能反映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而领兵进击秦军的军事行动则一笔带过,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2、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性格。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时,除了直接写他的言行外,还通过其他的人物作侧面烘托。如“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市人对侯生的傲慢态度难以忍受,就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诚和难能可贵。

五、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士无贤不肖(xiào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ì破旧的)

公子往,数请之(shuò多次地)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zǐ姐姐)

冠盖相属(zhǔ连续)

宾客辩士说王万端(shu劝说)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ó揣测,估计)约车骑百余乘(shèng量词)

今有难(nàn危难)

侯生乃屏人间语(bǐng使人退避。jiàn秘密地,悄悄地)椎杀晋鄙(chuí动词,用铁椎打)

矫杀晋鄙(jiǎo动词,假托……命令)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jiàng统帅。lē文中作“检阅”讲)嚄唶宿将(sùjiàng有经验,有威势的老将。)北乡自刭(jǐng用刀割脖子)

②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上坐(“坐”能“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乡”通“向”)公子与侯生决(“决”通“诀”)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动词

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留军壁邺(营垒──驻扎)

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衣袖──袖里藏着)

B、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使……站立着)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D、名词作状语

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

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

④一词多义

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朱亥故不复谢(有意)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

引:

公子引车入市(带领)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

为公子先引(引路)

就:

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劝学》)

使归就戮于秦(接受《殽之战》)

下:

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每薄暮,下管键(使用《狱中杂记》)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赤壁之战》)

辞:

辞决而行(辞别)

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近日奉辞伐罪(命令《赤壁之战》)

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存:

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却秦存赵(保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出师表》)

⑤古今异义

以公子为长者(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长的人)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古:姻亲。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句式解析

A、省略句

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坐,不让”的作法)遍赞(于)宾客(省介词)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可使(之)击之(省宾语,“之”代朱亥)

B、倒装句

请救于魏(介宾短语后置)

何功之有(“之”字是动宾倒置的标志,等于说“有何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主谓倒置,等于说“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安在”是动宾倒置,等于说“在安(在哪儿)”)

C、判断句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D、被动句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19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对比论证方法。

2、背诵全文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设想】

1、安排一课时教学。

2、早自习预习文章,疏通字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4、利用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诵,直至背下全文。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课件、记分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课前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全屏展示。)

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播放的歌曲好听吗?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你们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为什么我国要设立这个节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大家说的很对。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巍然成风,但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却不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解题、出示教学目标

1、解题:

“说”,古代散文中的一种,属议论文范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通常这类文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的道理”,“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三、朗读欣赏与指导

1、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四、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为三个大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竞赛,宣布比赛规则,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

提问: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小结:这一段从正面论述了从师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依次说明了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全班同学齐读第一段。)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问: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三组对比,抨击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人,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

故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爱其子──与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学,师生合作共同朗读第二段,进一步明确三组对比的内容。(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稍加点评。)

分组背诵三组对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齐读第三段。)

提问:在“从师”这一问题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作出了什么论断?

明确:

孔子的行为

三段──结论

孔子的言论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齐读第四段。)

提问: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确:

四段──交代缘起: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小结

这篇课文四段都围绕“从师”这个问题展开。第一段正面论述从师之道,说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第二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三段运用孔子的言行,进一步从正面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写作缘起。

六、齐背全文

1、请同学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2、播放画面,配上音乐,师生共同背诵全文。

七、总结

1、统计各组最后得分,宣布比赛结果。

2、布置课外练习。

高中语文精简教案范文篇2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3.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4.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5.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教学难点]

1.分析文章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的行文布局的特点。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你喜欢读中国诗吗?它有怎样的特点呢?“诗”(湿)其实是“干”的,即它首先是凝练的。读它就像吃压缩饼干,非要用水融一融才能吃得下去,这“水”就是你的思想感情,你的直接京历或间接经历,你的思考,你的品味。那么,除此之外,它还有哪些特点?西方国家的诗是否也像压缩饼干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是怎样来看中国诗和西方诗的。(板书课题--谈中国诗)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资料:

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需牢记的代表作:(学生记录)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长篇小说:《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

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于1945年12月,收入《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三、整体初读

1.理清文章脉络也对理解此文大有帮助。因此,我们首先来理清文章思路:文章总共有8个自然段,我们大致可以把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自“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至“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从诗的篇幅上进行论述: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

第二层(自“-一位中国诗人说”至“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论述中国诗的意韵之美一一“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

第三层(自“西洋渎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通过对比的方式具体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

第四部分(自“所以,你们讲,中国诗……”至“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觉得甜蜜的家乡困远征增添了甜蜜”),论述中国诗的总体特色,并且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根据本国文化根基,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2.总体把握文章思路及主题(教师阐述)

钱先生不愧为通晓拉丁、英、德、法、意、俄、捷文等语言和诗歌的伟人,绝对不用翻译的通读以上几种语言的原文诗歌,所以他才有资格对它们的诗调和句式“作概论”。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评论中国诗要全面了解诗人,用具体的事实作证据。并且必须在相对比的前提下才能作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只有这样才公平。接下来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而“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即“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特点有三:一,中国诗的特点就是短,它形成的原因则是由于韵律的要求;第二,中国诗的意韵之美“言有尽而意无穷”,且富于暗示;第三,论述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风格;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建议听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国诗,从而深刻理解本国诗歌。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也可以一个“通”字概括,即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在行文布局上,《谈中国诗》也可谓别具一格。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中外相容,古今兼顾,且处处都设机巧,让读者回味无穷。

3.要求学生根据上述阐述,再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标志性语句,回答教师提问:(教师应注意多启发学生)

教师:钱钟书在这篇演讲稿中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

学生1: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2:他的回答不全面,这篇演讲稿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所以,钱先生是从中国诗与外国诗比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的。

教师追问:你是从文章的哪个语段看出来的?

学生2:文章第一段结尾:这个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教师:非常好!他看书很认真,我们为他鼓掌!这篇文章作者开头就表明了是从比较文学的立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征,那么现在请同学们迅速筛选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学生思考后,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第五,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教师进一步概括:钱钟书先生从五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诗与外国诗的不同: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中国诗是早熟的;

从诗歌的形式来看,中国诗篇幅短小;

从诗歌的技巧来看,中国诗富于暗示;

从诗歌的语言来看,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平和;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中国诗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教师:钱先生认为中国诗与外国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学生3:有。在文章第十一段,“中西诗不但内容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教师:通过我们的梳理,我们发现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层次很清楚。那么文章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4: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教师: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学生5: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教师:请你根据我们的探究,归纳本文的主旨。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四、布置下节课思考题(预习)

想读懂这篇文章,仔细品味一些有丰富内涵的句子是关键。而这些句子要么是用了反语的修辞格,具有幽默的效果;要么是用比喻的手法,须细细领会方可。请大家先找一找这样的句子,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一、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学生可能对下述句子感兴趣,教师可做出预案)

学生1: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很幽默很诙谐,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中国诗小而精美的特征了。

学生2:我印象最深刻的第9自然段说,“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一语就道出了两种诗歌语言上的不同之处。前者高亢雄壮,后者低沉斯文。

学生3:第三自然段“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谈诗体、诗心互相制约的关系是“雅”事,鞋和脚却是“俗”物,“雅”事居然凭“俗”物说明白了。如此妙喻,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教师: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我也发现了一段文字很有趣味,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咱们一起交流一下,这句话要说明什么呢?课件出示: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占据、点评:

学生:这段文字出现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应该是证明自己的结论的。但联系上下文我有一句话不明白。“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教师点拨:你能感觉作者对“哈巴狗儿”的态度吗?

学生:应该是嘲讽的。

教师:这个“哈巴狗儿”运用的是什么修辞呢?

学生:应该是比喻,讽刺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教师:是的。作者在阐述了中国诗的特征后,得出了反对中西方文化本位的结论,提倡中西方文化的兼容并包。

学生:我明白了,“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句话也意在讲我们中国人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的魅力。

教师: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含蓄地告诉我们中外诗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如用第二种方法,可出示下列句子供学生品味。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即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作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渭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一一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隐讽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二、深层探究:

(一)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提示: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①比喻的谜底

钱先生在《读<拉奥孔>》一文中指出:“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它们又有不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这段简洁通俗而又深刻的论述,衬得一般修辞学著作中,对比喻的枯燥定义和干巴原则相形见绌、空洞浮泛。在这里钱先生不仅把比喻的性质、特点、原则、方法阐发无遗,而且给我们亮出了创造佳譬妙喻的“谜底”有理可依,有法可循。对这段白话钱先生还引用唐文“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和宋诗“是雨亦无奇,如雨乃可乐”予以提纲和浓缩,并说这“十八个字把比喻的构成和诱力综括无遗了”。在《管锥编》中钱先生又引释书常言“不即不离”“非一非异”,说可通比喻之理,引旧诗“落花飞絮两无情,仗千尺游丝作合”说可明比喻之法。

②博喻

博喻虽非钱先生首创,但却是经过他大大表彰,才为时人所重的。什么是博喻的呢?钱先生为我们解释道:“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土比亚式比喻”,就是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容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连二地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笔下”。如苏东坡在《百步洪》里描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用七种常见的形象再现了洪水汹涌澎湃,飞流直下的情景。还有我们熟知的毛泽东同志著作中,曾用“喷薄欲出的朝日”、“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将要呱呱坠地的婴儿”三个形象来比喻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这些描写用的都是博喻手法,极为形象生动,如果只设一喻,不仅不能表现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而且也没有气势和力量。

③曲喻

曲喻之目是钱先生从西方借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的,这是一个创造新奇比喻的妙法。所谓曲喻,即以二物相似之一端,“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曲喻化一般的比喻多一层曲折。如李贺《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一句,“水”和“云”只有在“流动”这一点上相似,既然流云似流水,那么流云也像流水一样有声可闻了。再如李商隐《天涯》中有“莺啼如有泪,为湿花”二句,也用了曲喻。莺啼好像人啼哭一样,因而有了眼泪,联络到了沾湿花。曲喻的特点是新奇而耐人寻味,意境丰富。

④一喻多意

这是钱钟书在《管锥编太平广记卷四八八》中拈出,周振甫先生又在《文章例话》中加以进一步阐发总结而来的一种比喻方法。“一喻多意”有两层意思:(一)一个比喻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义;(二)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同时兼具多义。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喻之二柄与多边”的具体运用。前者已在“二柄与多边”谈过,兹不赘述。我们只举例解释后者,如卢仝《自君之出矣》:“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用同一玉环作比,以玉环的冰清玉洁喻男方的坚贞之德,以玉环的周转无休喻女方的情思不断。(明心按:“环是妾之心”一句,用谐音,环同还也,意为盼男方早归。云峰之解不妥。)“一喻多意”这种手法便于设譬,含义蕴藉。

⑤分喻

“分喻”是“多边”说在方法论上的应用。“分”就是“部分”的意思,以彼喻此,二者部“分”不同,非全体浑同。换句话说,“分”就是“边”的意思,如我们用“雪山”比“大象”,只取其“鲜洁”这一点相似,不可责怪雪山没有尾牙;我们用“满月”喻面貌,仅择其“圆润”这一“分”的契合,不能苛求月亮没有眉目。这种方法提高了比喻手段的灵活自由度,为“本体”扩充了“喻体”之源。不过,凡是比喻必定都是“分喻”。这里标出这一名目,可使设譬造喻者更趋于自觉而已。

⑥反喻

反喻是以本体反过来譬喻体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寻常比喻亲切新奇。钱先生在《管锥编全流汉卷五六》中,点出这种方法。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厉王时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个比喻在贾让《秦治河三策》中反其喻而用之:“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新颖别致,顿生新意。

(二)探究论证方法

教师:作者在“谈中国诗的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谈一谈。

(学生思考后,完全有可能互相补充,完成下列答案,教师要给予鼓励性评价:)

有举例论证,第十自然段,作者在论述到“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时,举了陶渊明《饮酒》和李白《独坐敬山亭》,来证明他的观点。

还有引用论证,第五、六自然段,作者在论述中国诗富于暗示,引用了很多古代诗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除了大量引用中国诗,还引用了许多外国诗人魏尔兰、济慈、维荣、莎士比亚、拜伦等的见解。

教师:同学们很能发现问题,请你结合文章五、六自然段谈谈引用诗句的作用?

五、六自然段引用诗句,主要是来论证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特征。

引用诗歌,形象生动,通俗直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这样更能吸引听众。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好,可见钱老先生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旁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

讲到这,老师禁不住想起了一件有关钱先生的轶事:上个世纪十年代,一些外国学者来到中国,一是要看这壮丽巍峨的万里长城,第二就是要拜望钱钟书!可见钱老先生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荣誉,他被称为“文化大家”。请同学再深入探究一下,本文还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交流:

我们又发现了一种论证方法--对比,文章第二自然段,在论述中国诗是早熟的,是与外国诗对比论述的,外国诗的发展顺序是史诗--戏剧诗--抒情诗,中国诗的发展顺序是史诗(无)--抒情诗--戏剧诗。

教师:很好!钱老先生在文章开头就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比较文学,所以在论述问题时就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看看哪名同学还能文章中找到这种论述方法?

学生:第五六自然段,阐述中国诗暗示性的特点时,说中国诗歌中有许多疑问句式,引用大量诗句后,又引用了莎士比亚和拜伦的诗,对比论证中国诗和外国诗在这一点上是有共性的。作者把引用与对比论证两种方法综合运用了。

学生:我也发现这种综合论证的方法了。文章第十一自然段说“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就是在第十自然段引用陶渊明、李白、格雷和歌德的诗歌对比后得到的结论。

教师:的确,钱老先生善于综合运用论证方法以理服人,以智启人。同学们还能找到能体现钱老智慧光芒的特别的论证方法吗?

学生:我发现了,是比喻论证。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中国诗形式短小的特征揭示的淋漓尽致。

教师:说得太好了!善用比喻是钱老先生写作的特点,看看你还能在文章中找到一些类似的语句吗?

学生:第五自然段“我愿意换一种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怀孕的静默”把我国古典诗歌言简意丰,富于暗示性的特征比喻得恰如其分。

学生:第九自然段“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突出了中国诗笔力清淡,词气安和的特点。

教师总结:作者为了让听众了解中国诗歌的特征,综合运用了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的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对各种材料的运用信手拈来,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他用自己睿智的思想是把博大的知识海洋浓缩成涓涓清泉,让读者心悦诚服,茅塞顿开。所以他的散文被看作是典型的学者散文。

三、布置作业

请借鉴本文,试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与中国古诗相比,中国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征。

4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