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编写教案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下面是一些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有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1

【教案设计说明】

《再别康桥》是现代著名的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现被选入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在教学中要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美,提高审美的境界的目标。

本课教案设计重点围绕诗歌的语言、艺术魅力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采用反复朗读,分析诗中的意象,通过朗读-思考-分析-朗读-教师范读等几个环节,达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目标。

重点难点目标的突破,利用设计问题的形式,从诗歌的朗诵技巧入手,从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其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启发引导,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掌握一般的朗读技巧,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3.分析诗中主要意象,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分析诗中主要意象,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学生朗读,教师引导、总结点评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歌曲《再别康桥》欣赏。

二、谈谈你所知道的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1921年开始写诗,深受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仑、雪莱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他的不少诗作语言清新、比喻贴切,风格轻柔明丽。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1928年秋第三次到英国、再别康桥。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恐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蜜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三、掌握轻重,注意节奏,读出诗歌优美流畅的旋律

1、配乐:《安妮的仙境-班得瑞》。

2、如何读出自己要强调的部分(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范读诗歌)

关于轻重音的把握轻音如何读出强调的意味

四、体味意象,感知内容,读出诗中隐藏的康桥情结

试从每一节诗歌中找出一个主要意象,老师指导朗读,分析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

板书设计:

星辉:狂放

↗↘

潭:梦想↘

↗夏虫:沉寂

青荇:陶醉↘

↗↘

金柳:喜悦↘

↗↘

云彩:伤感云彩:伤感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应该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缓步飘然离去的形象,要读出别离伤感的情调。

第2节,写岸边的金柳树倒映在康河里,仿佛夕阳中的新娘,要读出诗人无限眷恋和喜悦之情。

第3节,写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要读出诗人对康桥深深的陶醉。

第4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要读出诗人融情入景,将梦想全部融入康桥。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要读出他幻想着撑着一支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的狂放。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笙箫,要读出情感回归沉寂的惆怅。

第7节,与开头呼应。重章叠唱,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也要读出别离伤感的情调。

情感线索非常清晰:愁(1)——喜(2-5)——愁(6-7)

小结:这一系列“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意象,构筑了哀而不伤,离愁中有沉醉的深沉意境,表达了诗人在离别康桥时的依恋不舍。《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

五、欣赏配乐朗诵。

六、学生再次配乐朗读。有时间请同学做朗读点评。

七、尝试全班一起背诵诗歌。

八、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课后看看电影《人间四月天》。

3朗读并赏析徐志摩诗《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2

【文本解读】

陆游的平生志愿是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但长期得不到重用,使他深感希望渺茫,即使起知严州、来京陛辞,也提不起太多兴致,“谁令”一句,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颔联和颈联细写诗人一夜未眠,静听春雨,次日清早又遥闻深巷中叫卖杏花之声。白日漫长,所做之事无非是闲作草书、细乳分茶。雅则雅矣,却非志士所好。这两联写得细腻生动,闲适恬静,深为孝宗激赏,但其中的长夜不寐和日中无聊,其实都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最后,诗人只好自我安慰;不必感慨京城的风尘之恶了,还是争取清明之前回到家乡吧。这既跟开篇两句绾合照应,又和中间四句自然贯通。诗作中间四句,通过一些日常细节,含蓄自然地传达出等待中的清闲落寞,诵读时要好好体会。

【素养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寄予在诗歌中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中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2.相关背景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3.解题

①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

②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③初霁,刚刚放晴。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霁(jì)明朝(zhāo)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②京华:京城之美称。

③矮纸:短纸、小纸。

④斜行:倾斜的行列。

⑤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⑥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

(二)诵读感悟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三、文本研究

【思考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明确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未眠,听着春雨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思考2】这一联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试简要分析语言风格特点。

明确语言清新隽永。本联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显得含蓄深蕴。

【思考3】阅读颔联和颈联,简要回答这两联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了陆游的何种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旅居京城时郁闷、孤寂和壮志难酬的感伤和无奈。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沉,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颈联中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作者人生无奈的惆怅感慨。

【思考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明确京都春光正好,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表明他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思考5】请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讨本诗的主题思想。

明确

①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但作者意不在刻画春光明媚,而是借一夜听雨暗示自己正因报国之志不得伸而郁闷、惆怅,明媚春光只是诗人落寞情怀的反衬,

②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今在国家多事之秋,却落得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怨愤至极,于是写下“素农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激楚之言,以抒发愤闷之情。

【思考6】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明确

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

②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

③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思考7】这首诗与陆游许多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诗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风格如何?请通过分析诗的内容揣摩诗的意境,仔细体会。

明确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

【思考8】阅读与思考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问题: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明确表现重点:《书》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表现了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临》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牢骚。诗歌风格:《书》严肃激愤,沉郁顿挫,深沉蕴藉;《临》富于情趣,含蓄婉深,轻松诙谐之中蕴含惆怅沉郁。

四、明晰主旨

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

五、拓展阅读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情象、意象、境界。

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二是自创形态。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

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美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因为审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出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

(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

六、素材积累—陆游名句

1、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2、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3、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4、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5、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6、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8、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9、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人卷来。

10、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11、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学习抗战军民深明大义、舍家卫国、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

2.学习、赏析名家通过传神的对话描写把人物写活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人物对话的分析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定看过不少描写战争的小说和影视剧,下面请大家说一说描写战争场面的成语。

如: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刀光剑影。

能再说几个吗?能残酷点的。如: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等。

“血肉横飞”“刀光剑影”充满血腥味的战争场面描写的确让人惊心动魄,而今天我们要学的孙犁的《荷花淀》,也是描写抗战最艰苦阶段白洋淀人民的战斗生活的。大家看过课文了,小说中有没有“血肉横飞”“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

2、那么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还有人物对话。

小说共四千余字,我统计了一下,有将近一半的篇幅是人物的对话描写,很显然这篇小说刻画人物形象主要的手法是--人物的对话描写。

3、中国文学长篇古典小说对人物的对话描写都极为出色,极为精彩,大家能说出几部这样的作品吗?《三国演义》。《红楼梦》。好像还有《水浒》。

孙犁先生十分推崇《水浒》和《红楼梦》这两部小说,说这两部小说的人物对话读起来“叫人就像看见了说话人的神情,听见了说话人的声调”。也就是说这两部小说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把人物写活了。孙犁的《荷花淀》汲取了传统经典小说的精华,把对话写得简洁朴素,读后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窥见了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赏析这部小说高超精妙的人物对话艺术。

4、:小说的人物对话部分分布在故事的哪些情节里?

“_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二、分析小说传神的对话描写:|

A、分析小说“_话别”中三处对话描写:

师:小说写到由于白洋淀抗日形势的变化,小苇庄游击组长水生和同村的几名年轻人参加了地区队,明天就要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去了,大家推选水生回家和家人说一说,尽管水生嫂还是个开明的人,但水生还是担心妻子一下子承受不了,水生吞吞吐吐、想方设法地寻找着的开口时机,但细心、温柔的女人还是觉察到水生今天的反常,经过再三追问,水生终于小声说了句“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于是就引出了下面这段十分精彩的_对话。

(一)、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水生小声说:“明天……”到‘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1、尽管水生小声地告诉了水生嫂“明天我就要到太部队上去了”,但女人还是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这“震动”写出了女人怎样的心情?震惊、悲痛。

2、为什么?

因为上战场总会有牺牲,说不定这次_话别就是生死离别,女人是不忍离别。

3、女人有没有把这种强烈的感情发泄出来给水生看?没有,她克制住了。

4、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吮”字。

5、她是把强烈的感情克制住了,用一个“吮”的动作掩饰过去了,那么她为啥要克制与掩饰?发泄出来好了!

因为女人懂得丈夫上前线是光荣的,自己不能拖后腿,但确实又不忍心离别。

6、这一“震动”-“吮”,把深爱丈夫、不忍离别又顾及大局,顾及丈夫事业的复杂、缠绵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我们很自然会关心水生嫂到底会怎样对待生死攸关、至关重要的大事呢?

(二)、分析“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1、经过水生一番说,水生嫂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态度--“你走……怎么办?”说起此句,还流传着一段佳话。有家印刷厂把此句中的句号印成了逗号,为此孙犁先生大为光火,说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错误,你说错误在哪里呢?

逗号与句号的区别是什么?停顿语气的长短。

2、如果是逗号,这个就成了什么复句?

转折复句,重心在后句了,那就是说女人是不开明的,拖她丈夫的后腿了,应该说水生嫂这话是发自内心的,她是理解和支持丈夫的。

3、要是你是水生嫂你也会这样做吗?

是的,我觉得水生嫂很光荣。

4、看来代代总有英雄出!巾帼不让须眉!既然是不拖后腿,理解、支持丈夫,女人为啥还要说“家里怎么办”?水生嫂说此话时,家里该怎么办,心里想好了没有?

没想好。不,我说想好了。(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5、要正确理解一句疑难的语句,要从上下文中寻找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大家在上下文中找找,哪句可帮助大家统一意见。

我认为是想好了的,因为下文有句“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其实她要水生明白她已下定决心,鼓起勇气要担起这副干斤重担。她只要水生理解,她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因为她是人,她是女人。

6、就这么个简单的句号,一个含蓄的却又明知故问的问句,把一个深爱丈夫却又深明大义、敢挑重担的真实自然又光彩照人的形象矗立在我们面前了。

(三)、分析“嗯”“嗯”“无言地流泪地答应”。

1、水生明天就要去了,水生嫂主动要水生嘱咐她,水生嫂是怎样答应的?

“嗯”“嗯”。“无言地流泪地答应”。

2、虽说水生嫂的回答是简而又简,就这么个“嗯嗯”,甚至是无声地回答,但总觉得水生嫂在听水生嘱咐时是心潮起伏、久久难平的。你想她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依依不舍,她呆呆地等着。

3、水生有没有说:“我走了,你要照顾好爹和小华”,他嘱咐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要求水生嫂积极进步。

4、那么最后一句为啥是最重要的一句,女人为什么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如果叫敌人活捉了,对一个弱小的女子会是怎样的境遇。

会受欺辱。会受蹂躏。

5、与之拼命会牺牲这是很明显的,那么水生为什么要妻子选择牺牲也不让妻子受辱?

要她保持女人的清白。更重要的是在日本鬼子面前要保持民族尊严。

6、那女人为啥要流泪呢?那是什么眼泪?

是悲伤的眼泪,因为马上要与丈夫离别了。

是激动的感激的眼泪。

7、何以见得?

打是亲,骂是爱。选择牺牲是对她的爱。

8、此时水生嫂有的是对丈夫深深的依恋、无尽的感激、含蓄的表态。反正这些说也说不完的心情都包容在这一字干金的“嗯”里和无言的流泪的回答中了。读后让人回肠荡气,真可谓达到了“一切尽在简言中,-切尽在不言中”的神妙的境界。

B、分析“探夫”前的一段对话:

才过了两天,女人就藕断丝连起来了,她们商量着要去探望丈夫,在这之前有一段十分富有个性的对话,我让大家自己来阅读分析。

1、女人此时共同的心理是什么?思念丈夫。

2、比较第一和第五个女人性格的异同,第一与第五个女人的异同在哪里?

都是内心的,秀气的。

第一个女人可用含蓄来概括。

第五个女人更有一种害羞的可爱。

3、补全水生嫂的话,省略句的作用是什么?担心

叫一男生回答,你觉得那个女同学说得好不好?能对一个已经很出色的答案提出更高的要求,至少追求很高,下工夫总会有收获。

C、分析战后回家路上的对话:

女人们不巧没碰上她们的丈夫,在回家的途中却碰到了日寇的船,她们急中生智将小船驶进了荷花淀,碰巧又把敌船引进了伏击圈,又十分碰巧在伏击战中碰见了日夜思念的丈夫,她们目睹了丈夫们神速、彻底地消灭日本鬼子的情景,她们感到非常自豪,由于刺激和兴奋,回家的路上她们又说笑起来。

1、这八句精妙灵动,这些对话表现了女人们怎样的愿望?

不甘落后,积极上进,与男人们并肩作战,成为抗日战士。

2、最后一句大家猜猜是谁的话?

最后一句到底是谁说的?这是个无法确定的问题,只要说出理由就行。不过我们必须要从文中找出理由来。

(1)可能是水生嫂说的,因为前面水生曾说:“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

水生真的是在责怪女人们吗?似责怪,实为疼爱、体贴。

(2)另外有人要求水生嫂成立队伍。倒像前面提到的第二个女人说的,她心直口快。水生嫂性格比较内向、含蓄,不会是她说的。

你们的分析都有道理,难能可贵的是能从上下文中找到有关的语言信息,真正钻入了课文。

三、小结:

1、小说最后一段要不要?为什么?

要,说明女人们由普通的农村妇女成为抗日战士了。

2、作者在对这群女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刻画的时候,没有作任何肖像描写,甚至后面两段对话描写时也没有介绍哪句话是谁说的,但这简洁朴素的语言,使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真情毕现,呼之欲出。这简直是太神妙了。如果说《红楼梦》《水浒》通过人物的对话把人物写活了,那么我们通过分析体会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孙犁的《荷花淀》通过人物的对话把一群真挚多情、深明大义、积极上进的妇女写活了,这对话就可以口叫“传神”的对话。

四、分析本文优美的景物描写,揭示文章的主题: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培育这些女人的荷花淀该是如诗如画,令人痴迷。齐读2、3段。

1、好一幅静谧、和平、朦胧的人间仙境图,真是太美了。你认为画中最美的一笔是什么?

画中的“灵魂”--水生嫂。

2、通过对水生嫂对话的分析,你觉得她的美仅限于此吗?

她的心灵更美。′

3、总结:

白洋淀是那么的美丽富饶,人民的生活是那样的和平幸福,白洋淀的人民深深爱着淀里每一根芦苇,每一支荷花,但无耻、凶残的侵略者要践踏、蹂躏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人民岂能容忍?他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人,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生活,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更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正因为爱,所以女人们能割舍自己的柔情与幸福,送丈夫上战场;正因为爱,所以她们能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逐渐成长为一个英勇的抗日战士;也正因为爱,这场残酷又神圣的抗日战争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彻底的胜利。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伟大的人民心中有一个用真情甚至用生命、热血写就的“爱”字。

五、结束:

1、当年此小说发表时,许多大评论家把它当作散文来评价了。你们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⑴没有血腥的描述;⑵有的是清风明月,雾白的苇地,粉红的荷尖及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传神的对话描写。

2、用茅盾先生的话说,《荷花淀》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之后人们送给它一个富有个性意味的名字“诗体小说”,而且因此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名为“荷花淀派”或“白洋淀派”。

3、我们今天学习的仅是小说的一部分,要全面了解孙犁小说的风格,还需大家课后仔细去阅读、分析,我向大家推荐,如果大家有兴趣,可阅读《荷花淀》的姊妹篇--《芦苇荡》。

六、作业:阅读《芦苇荡》及完成同步训练。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4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味本文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自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

(三)题解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一段

1、理解以下文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2、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诵读,体会和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

“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重点体会以下词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无能为也已

是寡人之过也

3、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三)研读第三段

1、学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品味烛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说技巧,)

2、分析理解本段。

(1)“夜……秦伯”:

(2)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请找出原文相对应的句子: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3、“秦……乃还”表现了秦王怎样的形象。

4、探究烛之武游说艺术。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1、重点品位下列词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取蔽之”

2、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二)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三)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一段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3、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

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3、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三)研读第三段

1、“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之武不畏危险。

2、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3、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探究“三巧”游说艺术。

(1)以“利”巧攻心理。(2)以“害”巧析形势。(3)以“史”巧施离间。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39;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1、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2、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答: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答: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__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

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

拊(fǔ)髓(suǐ)樊於(wū)期箕踞(jījù)

亢(kàng)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

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

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__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

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

探讨小说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物性格和小说的主题,以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等

【教学工具】

多媒体、常规教具

【教学准备】

关于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问卷调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介绍

幻灯片展示

三、情节简要回顾与结尾猜想

问:整个故事围绕什么展开?

项链

问:故事基本上可分为几部分,以“项链”为中心词来概括。

借――丢――赔――假

问:哪个情节最为震撼人心?

结尾

问:故事结尾“抖了一个包袱”,出人意料,奋斗了十年竟然就是为了这一挂假项链!真相大白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大胆推想,同组讨论。

估测可能结果:

a、得到全部赔款(可能性不大)

b、得到部分赔款,玛蒂尔德坦然接受了,皆大欢喜

c、得到部分赔款,玛蒂尔德放弃了(可能性不大)

d、表示同情,但没有赔款,玛蒂尔德索要赔款(可能性不大)

e、表示同情,但没有赔款,玛蒂尔德淡然处之

估测玛蒂尔德情感表现:

a、伤心难过,感到命运不公。

b、非常生气,抱怨对方未能提醒(可能性不大)

c、感到震惊,但很快调整过来,明白了生活的一个幽默,淡然处之。

d、百感交集以致精神崩溃、喜怒无常。(可能性不大)

四、人物性格分析

过渡:刚才同学们的各种设计都是基于对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的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根据文本来分析一下主人公玛蒂尔德。

1、问:在借项链之前,莫泊桑对她有过一些介绍。从首先外貌看,她长相如何?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让学生1读)

问:莫泊桑说“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美丽动人”意味着什么?

是通往上层社会,过上奢华生活的敲门砖。

问:文中有没有现成的例子?

佛来思节夫人,她是玛蒂尔德的“一个有钱的女朋友”,而自己则连陪嫁的资产也没有。

问:长相是美丽动人,那么为什么作者用一个副词“也”?

主人公欲望与处境的反差,虽然具有这一资格,但是她缺少机遇、确切地说是门第和金钱,因此她不甘心。这里表现出主人公微妙的心理感受。(让学生1重新读)

问:一、二两段还有没有表现这种“不甘心”感觉的词语了?

只得、只好

问:当我们心有不甘,内心自然会充满对未来的各种想法,那玛蒂尔德在梦想什么?思考三、四、五段,总结为几类。

豪华的住宅、精美的饰品、与男子闲谈、美味的食品――――“物质享受”

问:对于这些物质享受作者用了“梦想”一词,却没有用“幻想”或“想象”之类的词语。为什么?

“梦想”本身有两层含义:一是妄想,二是渴望。玛蒂尔德对这些物质享受的渴望是显而易见的。但玛蒂尔德的社会地位似乎暗示了这一切是难以实现的。

问:当梦想不可得,玛蒂尔德感到怎样?用文中话来说。

“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整天地哭泣”一个“常常”,表现出这种苦痛的“绵绵无绝期”。

过渡:在痛苦之中的玛蒂尔德终于得到一个绝好的机会,那就是可以参加教育部部长举行的夜会。接下来就是借项链和陶醉于舞会幸福的云雾里的情节了。乐极生悲,在慌忙赶回家的时候,丢失了项链。

2、我昨天作了一个问卷调查,我发现同学们有一个观点惊人地相似。这些同学的观点都是基于小说开头的介绍和参加舞会前后的情节。

展示幻灯片:

玛蒂尔德充满了虚荣心,借项链和丢项链都是对其虚荣心的极大讽刺

玛蒂尔德为虚荣心付出了青春

话题:你是否也认为是“虚荣”,为什么?如果不是,你认为应该是什么?

话题准备:

什么是虚荣?虚荣应该是“停留于表面上的光彩”,言下之意是一种虚幻的荣耀,这种荣耀在汉语中指得是虚幻的、不切实际的。

玛蒂尔德虚荣吗?我认为这肯定是有一点的,例如“她一向就是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这种虚荣我们有没有?这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只要不是在虚荣里面迷失自我,就无可非议。

但是仅仅认为她虚荣是浅显的。

理由是:

一、玛蒂尔德七个“梦想”侧重于物质生活,很显然,她极度渴望能进入上层社会,过着一种高贵奢华的生活,这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似乎是被人鄙弃的,因为中国人讲究“安贫乐道”。而西方则讲人权,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是无可非议的。特别是在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物质生活的极度渴望是整个社会的特点。因此,我们能否说,玛蒂尔德有着对梦想的渴望,不甘于现状。刚开始这种渴望仅仅停留于幻想之中,而不是以辛勤劳动来换取,这就是她人性的弱点了!

二、舞会时候的陶醉是不是强烈虚荣心的暴露呢?

是暴露了,但仔细分析似乎有些浅显。她“得到成功”,她“狂热”、“兴奋”地跳舞,疯狂地陶醉了!那她成功的表现是什么?因为什么而兴奋?文中写道“所有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很显然,他现在正在享受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当初的“梦想”得以暂时的实现了,她证明了自己可以在上流社会中获得尊重。

总之,虚荣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渴望幸福生活更是无可非议的。因此虚荣心不应该成为批评她的最大理由。

渴求幸福,无可非议。但是这种渴望仅仅停留于整天的幻想之中,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她输给了自己性格的弱点。

4、过渡:中国人说“乐极生悲”,项链丢了。经过十年辛苦,玛蒂尔德终于还清了债务,十年后的玛蒂尔德有什么变化?

外貌和性格都发生了变化

外貌变苍老了:由一个“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变成了“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出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学生2读出来)

问:那性格有变化吗?

性格变化1、变得勤劳了。过去停留于幻想中,后来的她能够以“英雄气概”面对,变得非常勤劳。

性格变化2、敢于面对现实。由过去的舞会后“逃跑”,到现在勇敢面对佛来思节夫人。

问:玛蒂尔德对于当初那个舞会感到后悔吗?文中哪句话有表现?

“他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学生3读)还是很向往那种生活的美好。也许如果生活能够再来一次,他还会选择参加舞会,但是悲剧也许不会重现。

总之,玛蒂尔德外貌变得苍老了,但是她得性格却变得现实了,成熟多了。具有了更多美好品质。

5、照应课堂开头:

根据以上分析,玛蒂尔德听到假项链的消息时会怎样呢?可能是获得部分赔偿,皆大欢喜,赔偿方式可能是多样的。

五、主题分析

过渡:小说借助这样一个人物要告诉读者什么呢?

幻灯展示学生观点

总结:幻灯片

主题1、从哲理角度概括,也许就是莫泊桑本人所说的:“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主题2、从情节角度看,对玛蒂尔德遭遇表示同情,赞颂了玛蒂尔德的美好品质。

主题3、结合作者作品看,莫泊桑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关注生活细节与人物精神的结合。(幻灯展示《羊脂球》等故事梗概)结合这些作品和时代背景可以看出,这篇《项链》主题在于表现玛蒂尔德克服人性弱点,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并歌颂了玛蒂尔德的美好品质。这是对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欲望膨胀、精神贫瘠现象的鞭挞和指引。

六、引申拓展

通过鉴赏这篇小说,我们有很多收获:

1、小说三要素中人物形象的解读往往是理解小说主题的钥匙。

2、小说人物,是立体的、发展变化的,我们要深入到人物内心世界,追寻人性发展轨迹。

七、课外思考

尝试以性格的全面观、发展观去分析其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6

教学目标 

1. 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句段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 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并学习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教学难点: 

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对非暴力抵抗主义的认识。 

2.演讲词的特点及运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感悟体会重点句段,更好地理解全文。 

2.问答、讨论与拓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公开课)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投影: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游行,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

导入语: 

在2003年8月酷热的一天,数千人汇聚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碑前,纪念缅怀一位伟人。人们又记起了那一次使全世界永难忘怀的大游行,那一场令全世界刻骨铭心的演说。四十年前的8月28日,约25万人的游行队伍汇聚在此,聆听马丁•路德•金博士的演说。金博士慷慨陈词,演说感人至深。其中“我有一个梦想”的名句更是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篇激情洋溢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补充一些图片,加深印象。如林肯纪念堂前的纪念活动、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图片)

三、原音重现:金博士为何会有如此魅力?他的演讲究竟有什么迷人之处?我们先欣赏原音重现,对照课后练习英文片段听演讲录音,体会演讲的语调、激情。(播放录音)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领会感情,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分组读有关段落,并思考讨论问题:

①“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梦想”具体指什么?试概括。(即消除种族歧视,争取政治、文化、经济上的民主、平等、自由)

作者说“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美国的梦想就是民主、平等、自由)

③马丁•路德•金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倡导非暴力抵抗原则,文中一些语句体现了他的主张,试找出并体会。

小结:

《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 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悯和大悲痛。但即使在这一场波涛汹涌、黑人的不满情绪一触即发的集会上,金博士仍然以他惯有的理性和基督之爱向人群宣讲。(7段)这就是一个“非暴力”提倡者的理念之花。在他看来,“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进行之中的目的,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美好的目的。因为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

3、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归纳

演讲词的特点:

板书:说服力、感染力

内容:针对性、思想性、鼓动性

结构;议论文,逻辑性

语言:口语化、得体

艺术:修辞(排比、比喻、呼告、反复)

五、重点句段赏析:(结合课后练习)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运用比喻,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有了这个信念……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4)10—14自然段:面对黑人的现状,针对“热心人”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只要‘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日。”           

这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也不失理智。

六、学生即兴演讲:

现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婴儿时期成长到现在,有过无穷无尽的梦想,有的已美梦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实现,有的似乎还很遥远,但梦想的美好让我们执著追求。

请以“梦想”为话题,联系实际,即兴演讲,注意体现演讲词的特点,时间一分钟。

补充:

1、  国风的诗《我有一个梦想》;

2、袁隆平作的一则电视公益广告:“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帚帕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一样大,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乘凉……”

七、结束语:听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人生的目标又清晰了几分。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让我们一起祈祷吧!(在《祈祷》歌声中结束)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7

教学重点了

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字。

教学难点

对诗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诗歌财富。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等等这些伟大诗人的名字,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他们的许多优秀诗句在今天已是脍炙人口。饮水思源,当我们顺河而上追其源头时,便会看到那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起点,这起点就是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探究一下这源头里的无穷奥秘吧!

二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释①,可设计问题帮助学生尽快掌握重点知识:

1.《诗经》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生活?

2.既然是诗,为何后来又被改称为《诗经》呢?

3.《诗经》是按照怎样的体例编辑的?

教师明确:

1.(略)

2.此乃主要是汉代学者认为《诗经》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编辑,故将此视为儒家经典,因此,称其为《诗经》。

3.(略)

(二)教师补充介绍:

《诗经》中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教材第30页练习中对此有解释)。下面重点解释“比”和“兴”。高中旧教材中曾选用了一首《硕鼠》便是运用了”比“的手法的非常典型的诗。其诗作者将奴隶主喻为大老鼠。诗人发出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的愤怒控诉;《伐檀》中有一句“河水清且涟漪”,可将它当作“兴”的使用,即作者言黄河之水是“假”,控诉剥削者的行径是“真”;另外,《关雎》一诗的开头两句诗,更是典型的“兴”。作者言“鸟情”为是的言“人情”;再有,就是本单元第七课《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开篇那两句诗:“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亦是如此。

根据对上述解释的理解,同学们在学习完《氓》这首诗后,做一做课后练习第二题。

三引导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三首诗的基本内容

(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

思考问题:

1.三首诗写的各是什么内容?

2.从提示的文字中看,你对那首诗更感兴趣?为什么?

四导读全诗,疏通文字

(一)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课件)

1.学生给生字注音

2.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二)学生自读,并结合课下注解掌握诗中词义。

(三)学生分别将三首诗口头译成现代汉语(可分组进行,每两至三组负责一首诗的翻译)。

五布置作业

1.熟读三首诗,掌握诗的内容。

2.预习课后练习一、二两题。

板书设计

《诗经》三首

题解:

1.《诗经》简介: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风、雅、颂;

赋、比、兴。

2.各诗内容:《氓》家庭生活;

《无衣》军旅生活;

《静女》爱情生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8

文本利用的设想:

《我有一个梦想》是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中的一篇文章,从内容上看,并不是很难,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演讲的背景之间有太遥远距离,如果没有足够的关于背景知识的了解,学生很容易浮于文本的表面,无法理解作者内心的那份深深的激情。所以在设计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方式是文本研习,而且这又是一篇演讲稿,根据这两个要求,我是这样安排自己的教学思路的。一、马丁•路德•金在25万人面前完成了这一举世文明的演说,几十年来,不管是直接听过的,或是间接听过的人都深深地受感染,这是为什么,他靠什么赢得了众人的心。二、作为演讲稿,一定有自己的写作特色,如何借用这篇文章给学生在写演讲稿(写作)方面以一定的启示。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马丁•路德•金与美国黑奴争取民主权益的斗争故事。

2.观看演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关于黑与白的命运

幻灯片出示:

美国儿童读物作家、插画家威廉斯出版了一本书《小兔的婚礼》,描写一对在森林中生活的小兔(一只黑兔一只白兔)结婚的故事。这本书竟然在美国南方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那里所有的图书馆都烧掉了这本书。

一本叫做《三只小猪》的儿童读物,里面有白的、花的、黑的三只小猪,被一只凶恶的狼捉住了,小黑猪最聪明,赶快逃掉,而小花猪和小白猪却被狼吃了。结果也被查禁。

师:看了这两组文字之后,你有何感受?

再出示一组文字:

私刑者先将铁棒用火烧红,在黑奴身上一处一处烙印,每烙一次,就有一股夹杂着焦肉味的烟从黑人身上冒起,最后,他们将油洒在黑人的鞋子裤子上,将薪移近,当场点火。

在田纳西州波默城,有一家屋主在兴建房屋时,找不到工人砌砖,最后只好请了四名黑人泥水匠帮忙。结果,屋成之后,无人租赁。

美国“一九年公民权利委员会”在调查之后下了一个论断:“如果纽约市其余各街区的人口全像哈莱姆最糟糕的街区人口密度一样,那么,用纽约市的三个镇,也就可以把美国的全部人口容纳下去了。”

一个黑人牧师在芝加哥白人区购买了一所房屋,迁入的第一天,来了两千名_,把里里外外砸得稀烂。

注:看了很多的课件或教案,在背景相关知道介绍的时候,都用了图片及历史知识方面的介绍,总觉得欠火候,于是我就找到了这些与类似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画面”,通过文字的阅读让学生去思考作者生活的环境特点,为进一步走进文本作好了情感方面的铺垫。

二、文本研习

1、走进文本 体悟情感

师:同学们,看了以上文字中出的画面,你肯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请从文中(1—7段)找出作者所讲的能够用来概括或表达你的感受的词语及句子。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筛选信息、体悟情感的能力,在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时加入“追问”(如学生找到一处时,可以问:设想一下,自己就是金博士,你要怎么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黑人听众,听了这样的话,你有哪些震惊的感觉;如果你是白人,听到这样的话,会引发你怎么样的思索等等可以和学生展开对话的提示语,带领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文本。)这一教学手段,进而深入文本,理出情感表达的技巧,也就是所谓的演讲手段,如比喻、排比等修辞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形成板书:

现实使其悲愤,责任促其奋进

紧接着从8一17段中继续找出体现其愤怒而又保持奋进的句子来朗读(此环节的重点在朗读两字,希望学生能有感情的将这种坚决坚定的信念读出来,并理解追求的是平等、正义与自由)。

(将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认识到作者那种为平等而奋斗的崇高精神。这就是我原先一厢情愿的设想)

3、把握文体 提炼技巧

幻灯出示:

丘吉尔一生最精彩的演讲,也是他最后的一次演讲。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会堂有上万个学生,他们正在等候丘吉尔的出现。正在这时,丘吉尔在他的随从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并慢慢的走向讲台,他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了帽子,默默的注视所有的听众,过了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never,never,nevergiveup!”(永不放弃)丘吉尔说完后穿上了大衣,带上了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

由这一个例子导入对演讲稿这种文体特征的把握。在前面关于体悟情感这一环节总结出的“修辞运用”的基础上再提出两点,就是

切合场景

选例典型(画面+我)

“画面”,就是通过选讲真实感人的事例在听众心中所构筑的那一幕幕动人场景和形象。

(这一种方法如果学生能熟悉掌握,对平时的写作将很有帮助,它可以把那些看似不相关的材料连在一起,形成一组组的排比句,从而加强文章的气势,到达感染读者或听众的目的。)

4、提升文本,引发思考

谁也没有料到,正在金竭尽全力劝告人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地为实现伟大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时,1968年4月4日下午,一声罪恶的枪响顷刻间残酷地击碎了他和黑人兄弟姐妹们所有美妙的、伟大的梦想——金在这个阳台上被谋杀了。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__年11月公布的报告,__年全美共发生仇恨犯罪7722起,其中51.8%是基于种族歧视的犯罪。

据美国司法部__年8月公布的报告,黑人占美国人口的13%,但在__年全美发生的非致命暴力犯罪受害者中,15%是黑人,凶杀案受害者中,49%是黑人。

在新泽西州,非洲裔学生因违纪被开除的人数是白人学生的60倍。

美国非裔被捕后,被关进监狱的可能是白人的4倍,被判死刑的几率是白人的5倍。

(设计时我“企图”能让学生读出金博士那种富于激情、具有博爱之心且无奈的复杂感情,为了那一点现在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权益而大声疾呼,那是一曲奋斗的悲歌呀,我心里是这么想的,我读到文章的后半部分时,没有激动,没有昂扬,我竟流出了眼泪。这种悲伤引发我再一次去关注了黑人杰克逊,于是后面的教学内容又增加了一点,其实我也知道根本完成不了的,可那个时候竟有点一意孤行了,死活舍不得放弃。正如老五海霞所说的那样,上课就像在作散文,自己的情绪上来了,作为女性的弱点就控制不了,算了,先宣泄自己的情绪吧,至于其他的,豁出去再说。自认为平时也是个挺冷静的人,挺讨厌这样浅尝辄止的课堂教学方式的,今日自己却走得更为离谱。真是搞笑,说也奇怪,也就是第一次给师父和兄弟姐妹们上课,我竟然没一点儿诚惶诚恐的感觉,如同自家人一起随意吃顿便饭一样,什么青菜萝卜都端上来,也不显寒伧了。)

结束语:

因为肤色的不同,许多少数族裔就此沉沦,一代又一代。奥巴马的胜利,不代表全体非裔的胜利。惟有当整个黑人族群不再因他们的肤色被区别看待,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更多人的梦想,才有成为现实的一天。

(这堂课我也明知上不完的,平是从不拖课的我居然硬着头皮要讲完最后一点的内容,目的就是要讲出自己的那个悲伤的结局,乐乐也上过此文,她说一般的结尾都很阳光,而我的结尾让她震撼,我不知道这个震撼对她来说是什么,对学生业说又意味着什么。不多说了,课已经上完了,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听到师父和兄弟姐妹们的评价,我觉得很庆幸,在我自己意识到课堂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之后,能听到这么多让我觉醒让我进步的声音,一个字:爽!)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9

对《我有一个梦想》的课型定位,我把它定为一堂课。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都是语文课应该关注的。以往我们很注重提高学生的文才,但这堂课我想提高的是学生的口才。这是一篇优秀的演讲辞,演讲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声音。因此,这节课我主要是想引导学生用耳朵来感受这篇课文。在教学环节上我把这节课分为了三大板块,因为我这堂课最大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这篇课文了解演讲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学会演讲,因此不管是对背景的介绍还是对重点段落的细读都是为他们能更好的演讲这个目标服务的。同时学生在进行“假如我是马丁·路德·金”的角色扮演时,为了演讲在反复诵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马丁·路德·金为追求种族平等的伟大献身精神。并且本篇课文为了增强语势,大量的使用了排比句的特点学生在反复读、讲的过程中自己就能亲身体会到。

这堂课的得与失:

得:

1.既然是一堂语言运用课,就要让声音来充实整个课堂,因此在导入和最后的课堂小结里我都设计的是让学生品读一段话。学生在读书声中走入了这堂课,在朗朗读书声中结束了这堂课。在教学中学生感受到了语文课中听、读、说的魅力,整堂课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了其对课堂的兴趣。

2.通过前一部分的细读课文和后一部分的模拟演讲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了读和讲的区别。

3.学生准备演讲时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到了全文大量运用的排比、比喻句的作用。

4.通过用录像以及对当时背景的介绍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假设自己就是马丁·路德·金的前提下进行演讲。学生在实践中更深的体会到了作者争取种族平等的热切情怀和为自由、平等、民主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5.在演讲中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互评,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失:

1.学生细读的段落出于课堂时间的考虑我选择了第二段和第五段,而舍弃了最精彩的18-25段。果然我让学生找富有激情、气势的段落他们马上找到了18-25段。但是我没有准备,所以我不得不继续引导他们往课文前半部分找,才出现了第二段和第五段。因此课前的预估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成。

2.在最后总结完演讲需要注意的问题时,教师应该进行一次演讲示范,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指导。

3.模拟演讲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兴趣,由于时间原因上台的学生有限,效果受到影响。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10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文意,理清全文思路。演讲词的特点。本文的语言特色、感情。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对美国是十分熟悉的。可是,我在问,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步的认识。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一位30多岁的黑人汉子被众多黑人簇拥着,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今天,我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了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集会…….”这次演讲就是举世闻名的《我有一个梦想》,这个黑人就是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舍此则为缘木求鱼。

马丁•路德•金在1968年4月组织“贫民进军”的途中,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权运动领袖,将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日”。

下列陈述,不是演讲者需要注意的一项是()

a.要掌握听众的心理,注意听众的思维特点,消除障碍与干扰。b.要有应变能力,如果环境发生意外变化,应及时调整听众的位置。c.演讲应该字正腔圆,感情充沛,注意以情动人,以情感人。d.演讲者应注意服饰仪态,穿着应该庄重、整齐,适合演讲的环境。

答:b(演讲者不需要调整听众的位置)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整体把握文意

1.思考: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5)路德•金梦想中的种族主义灭绝是什么样子?(6)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中的完全平等自由的新境界是什么样子?2.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发言。明确:

(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5)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会有所改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滔滔不绝地说什么要邦法令提出异议和拒绝执行——在那里,黑人儿童能够和白人儿童兄弟姐妹般地携手并进。

(6)我梦想有一天,深谷弥合,高山夷平,歧路化坦途,曲径成通衢,上帝的光华再现,普天下生灵共谒。

3.怎样划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思路? 答:整个演讲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段,指出此次游行的要求及要求的合理性。

第二部分(7-16)段,陈述为实现其要求所使用的斗争策略。

第三部分(17-32)段,表达作者心中执著追求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具有的决心与信念。

第一部分是这次游行活动的原因,也是演讲的基础;第二部分是这次活动的策略与目标,也是演讲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也是演讲的高潮与结局。

4.《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特征是什么?

答: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词《我有一下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词的主线。演讲者从“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着”的灿烂前景;把梦幻、新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在与听众的心理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

5.《我有一个梦想》是怎样运用排比句演讲的?运用这样的排比句演讲有什么效果?

答: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第20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11

教学重点: 

一、 反复朗读以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 

二、 体会演讲思路的逻辑性。 

教学难点 : 

一、 文章的整体思路发展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语 

1、请同学说说当你在学习烦闷时是什么支持你继续学习? 

2、请同学欣赏下面的一段话 

我们的前途尚存荆棘坎坷。可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因为我已达至顶峰。我不会在乎。和任何人一样,我愿意生命长久。长寿本在情理之中。但我现在不执著于此。我只是要行上帝的意愿。他让我攀登险峰。我极目远眺。前方就是乐土。或许我不能陪你同行。但今夜我要让你们知晓,我们就是将要抵达乐土的子民。我不怕任何人。我的双目已看到上帝莅临的光芒。 

这段话是一位著名的人物一次演讲中表达出的对追求理想的决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人说:这位伟大的思想者是人类良知的代表,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说“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 

二、 简介作家 

马丁·路德·金(1929—1968年),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主张以怨报德,以爱报恨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 

三、 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说辞的时代背景(六十年代民权运动) 

四、 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请找出含有面对这个题目,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 

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我们现在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看看有哪些段落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的。 

五、 默读全文,给每一段标上序号,然后勾画出含有“梦想”字样的句子?齐读一遍。教师范读,再请学生自读。 

六、 请根据这些句子,在结合文章背景,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15字内回答) 

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现在,请根据这六个排比,具体说说“梦想”的内容: 

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 

拥有正义和自由 

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小节:这六个句子不但极具气势、形式整齐。而且,内在逻辑严密。 

无论一国家、一民族、一团体还是个人,只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己地位,才能拥有讨论正义和自由的权利,只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正义和自由的思想,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思想,只有消除了歧视,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共处的局面 

现在,请大家用排比句的形式来评论这六个排比句(提示:可以从表达效果、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六个排比,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文采);如阳光普照,正大光明;如飞瀑直下,一气呵成(表达酣畅淋漓);如铁链相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引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 

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 

(告诉学生,在进行概括时,应注意一些议论句和总结句,因为它们能显露作者的观点) 

七、 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哪些段落写到?1——5集会的原因和目的。(60字内)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注:学生可能不能回答出来,先能找出几段就是几段。尤其是第一段和第五段可能包括不进,教师加以点拨,五段是说明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 

八、 怎样实现梦想?段落是——6——16段(40字内)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引申:墨子曾经说过:使天下人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爱得万民-------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对比以前的议论文,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按提出观点——为什么——怎么办,的顺序,非常新颖。逻辑上环环相扣,非常严密,别致。梦想放在后边起到的作用?引人思索,让人振奋。影响深刻。 

要分析文章的层次,主要是抓议论和评论性的句子 

小节:要让文章写得层次分明,需要注意逻辑关系 

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不但体现在段落之间,而且在某些段落内部也同样严谨举例: 

课文一、二段,齐读一遍。 

第一段作者告诉了什么?和第二段怎样联系起来的?废奴是灯塔 

(然而,连词来连接,联系紧密,当然也方便听众理解) 

请画出第二段四句话之间关系的结构图(并列、递进、总分) 

(1) 总(2)(3)分(4)总为什么? 

小节:第一句:综述现状悲惨(2)(3):物质上贫困,精神上遭受歧视。(4)想把现状公诸于众。在总结时学生会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提示: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注意本体和喻体 

穷困的孤岛:黑人穷困而孤立无援 

故国家园:美国    流亡者:没有归宿感(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例子,海外游子) 

十一、在马丁逝世后的今天,你认为在美国,马丁的梦想实现了吗?

[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反思篇12

教学目标:

1、掌握“鲜”“与”“狷”“和”“同”“贼”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3、背诵重点章句: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章节,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质内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

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

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2、阅读6、29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的概念。

中道,是古圣相传之道,《尧曰篇》记载,尧命舜:“允执其中。”“舜亦以命禹。”由于世乱,先王之道废。故孔子不免发出“民鲜(音xiǎn,少义)久矣”——此道久不行的感慨!

此章,孔子把中庸视为道德的一种,而且是最高的道德,“至德”是也。可见,中庸亦非常人所能轻易企及,当以发愤求之。

三、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7、13章、13、24章、17、24章: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好好先生理解为中庸。根据大家的生活体验,你心目中的好好先生应是怎样的形象?请作举例说明。

生:我印象中的好好先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和事佬”:做事不肯得罪人,两面讨好;因他善能取悦于人,并能博得周围人们的认同。这些人活得吃香,活得自在。如有的班干部就是好好先生,对同学的错误视而不见、隐瞒不报,而对老师的盘问巧于周旋应付,装作一付尽责尽职的模样,既不开罪同学,又给老师留得好印象。简直是圆滑之极!

师:说得好,你对好好先生可谓知之甚深。孔子把这些好好先生称之为“乡原”,并深恶而痛嫉之,视之为道德的破坏者。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乡原,德之贼也”(17、13章)?

生1:我认为,好好先生能有一定的市场,是由于周围的人被他的假象所迷惑,看似有德,实则无德。

生2:乡原者的“好”,是不讲原则的好,是圆滑的好,有时简直是不讲道德!若以这些人为道德的楷模,确有乱德“之嫌”!

师(总结):孟子也认为“乡原”者,“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意思是说好好先生最能掩蔽自己的罪恶,以致令人无法举出事实来诽谤他,也找不到缺点来讥讽他。“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由此可见,乡原者是同流合污,媚世伪善之辈,以“无德”伪装为“有德”,甚至乱德惑众,确实是“道德的破坏者”。

我们认清了好好先生的本来面目,那么据有中庸之德的君子该有怎样的表现呢?在13、24章中,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恶)之”,这样的人可否定论为“善(恶)者”,孔子均以“未可也”予以否定,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发表你的见解。

生1: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同样道理,一乡的人都厌恶他,如果乡人都是好人,那么此人必是大恶人无疑;如果乡人都是恶人,那么此人必是大好人无疑。所以,不能仅凭此来评判是否为好人、恶人。

生2:我不同意这个看法。首先,“乡人皆好(恶)之”,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好人,应该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一个恶人,应该是善者恶之,不善者好之。惟有这样,才符合生活的逻辑。

师:说得好。朱熹曾说“一乡之人,若宜有公论,然亦各自为类,以为好恶。”一乡之人应有好人坏人之分,不过是比例的大小而已。一乡之人都喜欢他,好人喜欢他,恶人也喜欢他,此人便有与恶人同流合污之嫌,或有“苟容”恶人之举,便讨得恶人之欢心。一乡之人都厌恶他,恶人厌恶他,本应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为“好人”一个。然而好人也厌恶他,此人便有“乖世戾俗之嫌。善人不之好,见其无可好之实。”可见,中庸者决非是同流合污之徒、阿世媚俗之辈,是持有是非原则之人。

学生齐读17、24章,一起来体味有是非原则的君子之所恶。

师:乡原者奉行无原则的机械调和的处世方法,而中庸者不这样(“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兼有一定的是非原则,正如我们在第八课4、3章所学——“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板书:好人、恶人[是非原则]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1、16章,4、10章:

师:子张才高意广,为人进取,敢作敢为,而流于冒进;子夏笃信谨守,不敢作为,而流于退缩。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意为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你觉得办事“过”与“不及”,哪一种更好,更接近于成功?请发表各自的见解。

生1:我觉得“不及”胜“过”一筹。譬如看病吃药,如果一个病人吃药“过量”,便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而用药“不及”,不过是延缓病愈时间而已,并未对身体造成伤害。此类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应是“过”高一着。譬如下棋时,如能深思熟虑,想上个七招八招的,肯定比想不了一招二招的人要下得好。无庸讳言,一个聪明人就比一个愚笨者要好得多。

生3:我也不同意你的观点。一个人智力的好坏,是由先天的因素所决定,智愚是人的智质程度,与中庸无关。因为中庸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你不该牛头不对马嘴的。

生4:我觉得“中庸”一点来讲,“过”好还是“不及”好,应看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下一结论……

为此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探讨“过”与“不及”的关系究竟谁更胜一筹。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很为激烈,许多同学也说得言之凿凿。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态度,当子贡问他“然则师愈与”时,孔子毫不犹豫地下了一个结论:“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与做得不够,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没有做好。好比射箭,你发力太大,把箭射得很远,远远越过“鹄的”,或你发力太小,把箭射得过近,远远不及“鹄的”,这射得“过”与“不及”,其本质是相同的:皆是不中“鹄的”。

为人处世时如何做到中道呢?孔子认为应“无过、无不及”,是为适中的原则。接下来,请大家齐声朗读4、10章,进一步体味君子的中庸之道。

师:联系课文注释,请思考君子在为人处世时,如何来体现中庸之道的?

生:君子“义之与比”,以义为处世的准则,既不亲近谁(“无适”),也不疏远谁(“无莫”),以此显示中庸。

板书:无过、无不及[适中原则]

无适、无莫

四、布置作业:

1、尝试背诵11、16章、13、23章、13、24章、17、13章。

2、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鲜”“原”“贼”“过”“适”“莫”“之”“而”等)。

《中庸之道》知识点

教材要点概要:

①“无道”(武力、战争、刑名、阴谋等方式)的政权无法长治久安,虽能得逞于一时,但只会使社会越来越坏、越来越乱

②孔子认为只有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他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

③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这是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2、《指导意见》要点概要:

①统治者需要有良好的修养,他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其身正,不令而行等)统治者做好榜样,有感召力,才能让民众团结在自己身边(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②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丧和祭祀,他认为统治者要“节约而爱人”反对横征暴敛,要减轻赋税,还富于民,藏富于民;主张上下各得其份(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

一、重要思想陈述

1、中庸之道的内涵:中庸之道是一种温和主义,有持中、稳健、理性、包容、调和的特色,适用于社会改良和社会稳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①强调处事有“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保守;“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了客规律,都偏离了中道而走向了极端。孔子认为立脚点应该是仁义之道。

②强调符合社会人生常道,做到合情合理。与人交往要有度,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中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③强调取两用中,温和处事。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

④强调“权”的重要性。“权”是通权达变,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通。

2、和而不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协调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君子可以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

3、“中庸”与“和”的精神实质:“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

《中庸之道》随堂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至:到达

B、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适:亲近

C、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由:遵循,遵从

D、乡原,德之贼也原:通“愿”,谨慎老实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必也狂狷乎君子亦有恶乎

B、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狷者有所不为也

C、恶勇而无礼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D、师与商也孰贤子曰:“未可也。”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无适也,无莫也B、乡原,德之贼也

C、然则师愈与D、不得中行而与之

4、下列加点的字其中与“必也狂狷乎”中的“狂狷”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A、博我以文B、孰能为之大

C、曾皙后D、风乎舞雩

5、名句填空。(4分)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____________。”

(2)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

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