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

时间: 新华 语文教案

在编写教案时,应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怎样写初中语文教案简单?这里提供初中语文教案简单分享,供大家参考。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1

一、朗读

朗读能力包括接到文稿立即朗读的能力,这一次要试试这种能力。

二、跳读四遍

第一遍注意我这个人怎么样。

第二遍注意妻子性情怎么样。

第三遍注意母亲性情怎么样。

第四遍注意儿子性情怎么样。

提示:不但要注意有形的,而且要注意无形的。例如,我说走大路,委屈了儿子,没有写儿子的反应,应该加以想像,也没有写妻子的反应,也应该加以想像。

三、谈谈整体感受

既要展开,又要聚焦,聚焦于我的孝敬上面。

四、内容研讨

研讨方法:质疑;提问;合作探究。

1、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引导法:先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再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2、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引导法:抓关键因素;学习从个别提升到一般的抽象。

3、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五、语言学习

1、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

2、揣摩对称的美。

六、语言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信服地点点头。

2、一切都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得其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粼粼。

七、比较阅读

《散步》与《三代》。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2

教学目的

一、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

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

3.理解内容。

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

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

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

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

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

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

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

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

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

4.分析韵律。

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i韵。

5.实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虚景则把我们带进一个开阔博大的境界中,你能悟出诗人的感情吗?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点拨: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诗人描写实景实际上在讴歌祖国的壮丽河山。祖国壮丽的河山,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虚景描写实际上是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统一北方,进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小结,朗读、背诵

⑴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名作,通过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⑵学生齐读,当堂背诵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1.问: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吗?结合曹操的生平,谈谈你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点拨: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相比,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主要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曹操胸有大志,终成一代枭雄。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报效祖国。

2.问: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但全诗却没有一句是直接写情的诗句,而是情寓于景中。请在课外找出二、三首类似的古诗或诗句,按如下要求加以学习。

⑴读一读读读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些都是既写景又抒情的诗句。

⑵说一说说说这些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什么感情。

⑶比一比把这些诗和《观沧海》比较一下,看看其中有无虚景。

⑷背一背背诵这几首诗。

四、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表格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请看:

登山观海实景虚景

景物特点景物特点

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祖国山河美丽多姿,生机勃勃日、月、星辰、银河、大海诗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景象来表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豪迈气概。

借景抒情:借实景、虚景抒发诗人统一中国的理想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

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一是用表格显得一目了然;二是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五、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思考:

事实上,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乃至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现的,其中课文是载体,审美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3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用《游子吟》导入。这首诗体现了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无限牵挂。一位身患重病,即将离世之前,对儿子的疼爱和牵挂,这份牵挂渗透着苦与痛,读之让人不禁落泪。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

2.体会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

3.掌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4.深切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感恩情怀。

二、基础知识

1、作者: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__年12月31日),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后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__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他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呀!瘫痪的双腿,残缺的天空,不完美的人生,曾一度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终日沉浸在自己的苦难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忽视了慈爱的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尤其是母亲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当他发现母亲病情严重时,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他。

2、字词

瘫痪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诀别烂漫翻来覆去絮絮叨叨

侍弄憔悴诀别絮絮叨叨喜出望外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初步感知,:双腿瘫痪后,“我”是怎样的状态?

明确: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儿!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

明确:身患绝症儿子瘫痪

深受苦楚的母亲没有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没有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没有大声呼喊,“我可活什么劲儿”?

自己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人!

四、品赏语言,学习写法

面对“我”的暴怒悲观,母亲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A.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品味“偷偷”“悄悄”)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母爱是理解

B.“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品味“扑”“抓”“忍”)

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母爱是执着,是坚强,是生死相依……

C.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动作、语言描写母爱是细心的呵护

D.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地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母爱是商量,是理解。

E.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聚焦“笑”,“敏感”透过这几个字,你看出了什么?)

母爱是细心,是宽容

五、深度思考,深化主题

1、作者多次在文中也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

明确:母亲带“我”看花,是想唤起“我”生存的欲望。

菊花的淡雅高洁,是母亲品质的写照。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菊花在“我”眼里五彩缤纷,泼泼洒洒,也是在告诉读者“我”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2、细读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是怎样的心情?

悔恨悲痛怀念

3、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秋天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

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

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母亲表示,不仅自己会好好儿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儿活,让母亲在九泉之下放心。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主旨概括: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六、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

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自从您秋天走后,我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话,您放心吧,我俩在一块,一定会好好儿活。

七、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是啊!母爱多么伟大!妈妈每天忙这忙那,还不都是为了我们!有时候,我们不耐烦地嫌她唠叨。现在我们明白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小时候,妈妈把好的都留给我们,长大后,我们应该体谅、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妈妈,在明年春暖花开、五彩缤纷、绿草如茵的五月,我一定送您一束最美丽、最鲜艳的花!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4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文字浅显,较易理解。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文言文虽然不多,但对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掌握较熟,老师基本能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翻译,老师只需强调重点字词即可,不用逐字逐句翻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

2、掌握重要实词“善”、“矜”、“睨”、“颔”、“忿”“尝”等的含义。积累文言虚词“而”、“以”、“之”等。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作者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独特艺术手法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翻译课文,把握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孰能生巧”这个道理,并在学习中加以苦练。

2、培养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受“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

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

一、导入新课:

1、道具:(因为找不到铜钱)一个小瓶子,口与铜钱,的方孔大小差不多、一个水瓢、一瓢水。

2、一名学生上台,把瓢里的水倒进小瓶子。

3、师:要求其他同学观察他倒的水有没有洒出来(有),谁能把他滴水不漏的倒入瓶子?

4、引入课题《卖油翁》

5、解题:卖油翁,卖油的老头,没有具体的名字。在过去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类能工巧匠多的不计其数,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被湮没,连名字也不可靠考。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6、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要地位,他积极培养后进。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成为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北宋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手中的笔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播放朗读录音,要求根据自己听到的读音及停顿,给不认识的字注音,并划分朗读节奏。

3、师巡视,检查学生注音及节奏划分情况。

4、大屏幕展示拼音及节奏划分,要求学生订正。

5、齐读课文,把握节奏。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3、成果展示。(学生主动翻译课文,每桌一人,要求指出自己翻译的句子涉及到的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等。)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5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比较两首诗,体会“直抒胸臆”与“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各种重大选择。

二、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直抒胸臆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想象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激学生学诗之趣,循诗歌鉴赏之路,使学生体情明理,兼得学诗之法。

四、本课学法的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五、本课的教学设想

学诗之法,诵读为第一。入情而读、读中想象、读中思维、读中品位、读中领悟,直至熟读成诵,诗中意象、意境、语言、哲理,在诵读中释然,学生认知(智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熏陶、知识得到积累,可谓一举多得。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未选择的路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同学们是否记得一些?

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诗句,

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们常常把人生比作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道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3.读诗,理清诗的思路.

学生自己概括,小组展示

第1节:伫立林间岔道口

第2节:我择幽寂路上走

第3节:路径绵长难折返

第4节:人生之路不回头

4.读诗,说说“路”的含义

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的选择。

5.读诗,体会诗的内涵

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题目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要写未选择呢?

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从而深化了主题。

6.读诗,感受语言特点

特点:诗人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情,写得朴实自然,不事雕琢,哲理丰富,读后耐人寻味。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7.读诗,了解诗的方法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8.读诗,练习一下迁移

1.抄读汪国真的《生活》一诗。请回答,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并简述你的理由。

你接受了幸福/也就接受了痛苦/你选择了清醒/也就选择了糊涂/你征服了别人/也就被别人征服/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你拥抱了晨钟/怎么可能拒绝暮鼓

提示:汪国真的《生活》一诗告诉我们:生活让我们学会了不计较得失,但更多的是教会我们一种在得失之间作出选择的能力。

2.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未选择的路》,诗人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采用了象征手法,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岔路口都要慎重选择,切不可随意盲目!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6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贯彻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的结构层次。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同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结构,把握中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积累名言和议论文素材,熟读成诵。

2.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2、抓住“醉”与“乐”的关系,把握主旨。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写景抒情的作用,背诵全文,掌握名句。

难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在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欧阳修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同一年也被贬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二、简介作者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三、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音。

2.学生试读课文。

3.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4、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集体纠正读音。

(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读得流畅,重音、停顿、速度、节奏得当。)

四、疏通全文大意

1.通读全文。

要求先不看课文注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然后对照注解再读全文,仍有不懂的就做上记号。还可查古汉语词典,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在巡视中发观较普遍的问题作筛选,寻求教学的针砷洼。)

2.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教师对在巡视中发现的较普遍的问题进行点拨或给予解答。

3.学生各自疏通全文大意。

方法:把课文的意思用白话说一遍,要读出声。

五、再读课文,分析讨论

要求:各自放声读。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个字,画出来。

全文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明确:乐。

1.全文写了哪几方面的乐?

明确:山水之乐、宴酣之乐、滁人之乐。

2.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几种乐趣。

3.这几种乐中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六、课内小结。

文中描写滁州山间的美景以及他和老百姓一起游乐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之乐引出

脉络乐

归结“醉能同其乐”(主旨)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意义;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章优美的意境、揣摩文章凝练的语言;

3、背诵本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贯穿教学始终,以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为主要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理解古人高洁的思想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意境;

2、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娱情山水的自得之情。

二、学情分析

作为初级中学的八年级学生,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更要从恰当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三、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

(一)教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理清结构―研读品析―看图背诵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为此,我主要采用诵读法、谈话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

(二)学法

诵读法、讨论法、自学法等。

(三)教学手段:

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简介文题

1、让配乐欣赏山水美景(幻灯片展示),老师用优美的语言大导入:

同学们,面对这山明水秀、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色,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描绘山水美景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同学们,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你看,好山,好水,好画,好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言文,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篇文章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言文――《答谢中书书》(板书课题)。

2、简介文题。

“谢中书”是作者的朋友“谢征”的官职名,“书”是指“书信”,在古代是一种可以抒情议事的文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用笔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2、听朗读录音,特别注意自己所标划的字词的读音以及朗读的节奏、语气。21世纪教育网

3、学生自由练读,老师提出朗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②读准节奏;③读出感情。

4、让学生自告奋勇展示自己的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完以后针对朗读要求进行评价,老师提示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字词的读音:

猿(yuán)颓(tuí)与(yù)

5、老师再次强调朗读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读。

6、请学生试用一句话说说文章所写的内容。

(三)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1、学生自己结合课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用笔划出来。

2、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如果仍然不能解决等待在全班提出来共同讨论。

3、老师引导学生解决字词上出现的疑难,同时板书以下重点词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四时:四季

俱备:都

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口头翻译课文。

五、总结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8

学习目标:

一、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梳理小说故事情节,理解“心声”的含义。

三、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品析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作用。

学习重点:

在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理解“心声”含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品析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写人物。

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今天,我们来聆听一下别人的心声。(板书课题)看到标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呢?(学生发言:谁的心声?什么心声?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声?心声有没有实现?)

二、感知心声

1、介绍作者—黄蓓佳

2、检查预习。

3、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抓住事件的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换等关键词句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300字以内)

三、解读心声

1、探讨:文章取名为“心声”,你认为主要表现谁的心声?(学生很容易明确:李京京)那么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要求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仅仅表达的是李京京的心声吗?

铺垫问题一: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李京京特别想在公开课上朗读《凡卡》?

铺垫问题二:李京京为什么这么想读这篇课文?(提示学生在文中寻找相关语句)

2、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可能会从文中找些语句。如有学生会找“……凡卡,不知怎么,总缠在他的心上……”“跟凡卡信里写的多像多像啊!……”正因为京京与文中的凡卡有着相同的不幸,有着相同的向往,凡卡的遭遇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所以渴望朗读这篇小说,表现了京京对亲情、友情的渴望,并想通过朗读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因为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正如文中所言:“……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3、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对“心声”的理解。

如:大家讨论下“心声”的含义有哪几层?(提示:本课以“心声”做标题,作者描述了什么人的心声?怎样的心声呢?)

明确:

“心声”的含义:

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

②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

③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四、说一说,感悟心声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2、这篇文章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些现象,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看法?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9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2.把我朗读技巧,学会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把握语言所表达的感情。

3.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品味。

难点

1.熟读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2.探究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品味。

一、预学单(课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熬过()分歧()霎时()水波粼粼()

2.根据课文内容,在下列的缺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大块小块的新绿地铺着。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的父亲。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终不愿意。

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树枝上的嫩芽儿也蜜了。()

(2)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

(3)我决定委曲儿子了。()

(4)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很轻。()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展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5.文中“有的浓,有的淡”中的“浓”意思是()

A.气味或味道很重。

B.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

C.这里指颜色深。

D.程度深。

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二、互动单(课堂)

探究点一:本文通过一件平凡的小事,揭示了什么主题?

探究点二: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探究点三: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课堂练习

7.朗读下列语句,标注朗读重音,体会句子的丰富内涵。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

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3)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8.找出文中对称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9.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四、课后练习

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

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五、反思总结(困惑或收获)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2、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通过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阅读、讨论与教师的总结启发相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羚羊木雕》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这种矛盾说到底是一个“代沟”问题,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悄悄的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让我们一起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吧。(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这篇文章你们看过吗?)

1、生字、词的读音:

怦怦(pēng)树杈(chà)攥(zuàn)逮捕(dài)

逮着玩(dǎi)寒颤(zhàn)颤抖(chàn)

2、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⑴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⑵让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⑶爸爸、妈妈、“我”、奶奶、万芳和万芳的.妈妈。

三、问题探究

语言显示人物性格,请同学们自由读,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出人物的个性。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并分析人物形象。(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要求:读准语气、语调。)小组讨论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如果朗读中有不足,有什么不足?然后全班讨论。

2、爸爸送我羚羊木雕,我把它送给了好朋友。我这么做,对吗?能告诉我你的理由吗?

3、文章最后说:“这能全怪我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我”,你会怎样处理?

4、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附:我国的《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

四、教师小结

《羚羊木雕》通过写这场风波,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之心,妥善处理孩子间的交际行为,尊重他们的友谊,千万不能重财轻义。也告诉孩子做事应同父母商量。

五、课堂拓展

1、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你的看法怎样?

2、你遇到过类似的伤心事吗?是怎样处理的?如果是,现在又会怎样处理?能告诉我们吗?

六、课后练笔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源于沟通和交流。周末回家与父母分享这个故事,并交流一下看法。然后,把你藏在心里很久的话写出来。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11

本期课程《初中语文提问的设计与生成》,主讲教师杨美俊,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教师。听了杨老师的课后,我颇有收获。

正如杨老师所讲,教师在备课时,主问题的设计是不可少的,而课堂问题的设计首先要求老师正确解读文本。教师把文本读懂读透,教师尽可能去揣摩学生在课堂里可能会提出的疑难问题,做到胸中有“丘壑”,课堂就活了。

今年春天,县教研室杜主任要求我去龙泉中学讲示范课,我选择讲《那树》。我当时特意把文章多读了几遍,力求读懂读透。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1。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我还要求学生用“那是一棵的树,因为课文第段中说。”的句式回答。这是一个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学生不可能用“是”或“不是”来做简单作答。

这样,学生就必须在全文中搜索答案,要么用原文回答,要么简单概括作答。我认为,学生认真做完本题之后,会对大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事实也确是如此。

主问题:2。人们对不同时期的大树态度如何?

要求学生用“我认为人们__(感激……)大树,因为课文第段中说。”的句式作答。这也需要学生逐段看课文,学生认真回答本题之后,会把人们分成赞成砍伐、漠视(也就是无所谓)、不赞成砍伐三类。

在那次示范课上,这两个主问题让学生观点得以表现、情感得以流露、表达能力得以锻炼。从这个意义上讲,好的课堂提问对语文教学而言,真的是功不可没。

是啊,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3.学习作者从声响、形状、态势等不同角度来描写壶口瀑布的特点的方法。

4.领会文章蕴含的深刻意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最能体现黄河奔腾的气势的,莫过于黄河壶口瀑布了,教师简单介绍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形成。出示3张有关瀑布的照片,请学生判断哪张为“壶口瀑布”。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绘一下3张中最喜欢的那幅照片,或在看到照片时的感觉。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化散文”家__笔下的壶口瀑布,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一边听一边画出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感受语言的魅力及壶口瀑布的气势。

学生自由朗读,根据刚刚听读的体会,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壶口瀑布的意境美。并说说文章两次写到壶口瀑布的情景,分别是什么季节。在文中标出两次所在的段落。

明确:第一次是雨季,在第二自然段;第二次是枯水季节,在第三、四自然段。

目标导学二:分析壶口瀑布的特点

1.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和枯水季壶口瀑布的语句。思考: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点?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何特点?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明确:

(1)雨季壶口瀑布特点: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

①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②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③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2)枯水季瀑布的特点:气势磅礴、雄伟壮大、坚韧不拔、刚中带柔的特点。

从下面句子可以看出来: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目标导学三:体会黄河象征的民族精神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小组讨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段文字?

明确:语气应该由平缓渐渐提速,带着惊叹、赞美的语气朗读。

2.看到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流露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由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正因为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这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请继续朗读第六自然段,作者由黄河之水想到人之外,还想到了什么?

明确:想到民族的精神。他由黄河的“柔中带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颂。

小结:作者描写了黄河之水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由黄河的性格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壶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并体会了黄河之水象征的民族精神,请同学们一起来回顾黄河之水有哪些精神(请学生发言)。这节课我们将从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方面继续感受壶口瀑布的气势和精神。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体会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1.在写雨季的壶口时,作者写“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这一感受,有何用意?

明确:侧面描写,从“我”的感受出发,间接写出了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惧的气势,使人感受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无穷。

2.你还能找到运用侧面描写的例子吗?

明确:第三自然段,“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引用当地人讲的“猪毛被拔光”的事,侧面体现壶口瀑布的迅疾。

3.作者在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呢?

明确:写脚下的石被水凿得窟窟窍窍,旋出光溜溜的大坑,侧面表现出河水遇强则抗,坚韧的特点,表明水的刚强和抗争精神。

4.作者的重点是要写枯水季的壶口瀑布,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明确: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目标导学二:品味本文语言特色及效果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雨季瀑布的特点的?

明确:

①听觉角度: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

②视觉角度:“河谷里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

2.作者描绘雨季壶口瀑布时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找出你认为最有表现力的一句具体分析。

(1)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明确:本句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汹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2)(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明确:句中用了“跌”“吸”“灌”“冲”一系列动词来描写河水,突出河水险急、汹涌澎湃的气势,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

3.作者描写了壶口上游的河水和脚下的深沟,找出相应的语段,仔细品味其语言特色,体会其意境。

(1)上游:“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明确: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枯水季仍然气势磅礴、汹涌无比的瀑布水流快、水密的特点展现了出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回味无穷。

(2)龙槽壶口:

①“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明确:运用“吸”“拢”“冲”“跌”“碎”“升”“跨”“穿”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碎成点,碎成雾,充满灵性与生命力量。

备课笔记

【学法指导】

分析描写壶口瀑布的语言特点,应该从多种角度入手,修辞手法、用词角度、句式特点等。

②“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明确: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时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

③“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明确: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和长短句结合的语言,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目标导学三:学习本文写景的语言特点

作者调动多种感官,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运用一系列具有表现力的动词,结合自身的感受,描写了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39;精神。请你选取生活中的一处景物,仔细观察,结合内心感受,写一个描写景物的片段。不少于200字。

示例:站在湖岸的观景台上,我激奋的心情几乎跃出胸腔。试想,面对这一湖蓝得“晕”人的碧水,扑面的芳香水汽,哪有生命不振奋呢?哪有意兴不飞扬呢?我尽全力把身子往前倾,脖子向前伸,瞪大眼睛向湖中望去。湖中间的水域,似乎有一台一刻不停运转着的机器,生产出粼粼清波,后头的清波驱赶着前面的,一齐向四面递进,奔向湖岸;阳光照在清波上,粼粼闪动,有些晃眼,像薄薄的金片铺于太阳底下;清波一波连着一波,波波相依,蔚为壮观,就像天上掉下来的一块布满无数皱褶的绿色大布;蓝色的湖面映托着湛蓝的天空,天空高远,朵朵白云如只只绵羊,悠闲自得,似乎是不愿意离开这人间美景;湖面上水雾氤氲,缭绕着弯扭着盘旋着往天空升腾,但到了一定高度就不见了踪影。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13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借事喻理的写法。

2.掌握课文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

3.体会家庭生活的健康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析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表现3次养猫的乐趣和痛惜之情。

2.感受作者在文中提倡明辨是非,反对主观武断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运用析读法,按“粗读一细读一精读”三个步骤组织教学。

2.运用程序教学法,按“写什么一怎样写一为什么要这样写”三步组织教学。

3.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按“自读一质疑一释疑一练习”的过程组织教学。

媒体设计

课前制作好《猫》的光盘或投影片,准备好语言学习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先点一两名同学谈自己最喜爱的宠物,并说明为什么喜爱它。然后教师相机点拨,早在几十年前,郑振铎先生写了“我家”3次养猫的经历,让我们随他一起去感受生活的情趣吧!(板书课题,放猫图片)(解说:这主要考虑本文.写作年代距今较远,以此激发学生“动情”,引起兴趣。)

二、解题

本文是短篇小说。作者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刨导者之一。福建长乐人。著有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海燕》等;论著《文学大纲》等。《猫》是作者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作者于1928年10月24日为这本集子写的《自序》中说:“我不曾写什么小说,这一个集子所收的不过是小小的故事而已。……我写这些故事,当然未免有几分的眷念(指对旧家庭——引者注)。”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课文录音或示范读课文。圈画勾点精美的字词句,自行注音释义。

忧郁郁闷怂恿安祥居然蜷伏惩戒断语

(2)思考。

①小说写了什么中心事件?

讨论明确:3次养猫的经历。

(解说:可以以此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讨论:A、全文共分几部分写“我”养猫的经历。B.同学们讨论发言:有的说以时间为序,每次养猫为一部分,可分为三部分。有的认为结合“我”的感情变化,可分两部分。C、教师点拨:按作者3次养猫的不同感情,共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4)记叙前两只猫受宠。可分两层:一层(1~2)写第一只猫病死(略写);二层(3~14)写第二只猫亡失(较详)。

第二部分(15~34)写第三只猫受屈而死(详写)。可分三层:一层(15)写第三只猫来得可怜;二层(16~29)写鸟被咬死后,猫蒙冤遭棒打;三层(30~34)写“我”明白真相后的自责和悔恨。

(解说:为此整体感知文章结构和故事情节,概览全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

2.细读课文,美点揣摩。

(1)鲜明的对比。

①讨论: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②同学们思考发言:可能会说出记叙、描写、对比之类。

③教师点拨全文对比的两大群落。(也可参照课后练习二中1题的4个方面列表比较)

一是第三只猫是只野猫与前两只都是主人喜爱而要来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它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玩游,而第一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会乱跑、爬树、扑蝴蝶。三是它终日懒惰地伏着,这与第二只猫“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形成对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连最爱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这与前两只猫全家视若宝贝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难看出,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遭冷遇,而第三只猫遭冷遇的地位,是酿成它的悲剧的直接原因。经过这样层层铺垫,故事推进到高潮“芙蓉鸟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猫的负屈含冤与“我”的暴怒虐待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解说:围绕两大对比群,文中衍生了若干小对比,由此可引导学生品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比艺术的无穷魅力。)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14

教师讲授新知识之后,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并能把它转化为技能、技巧,仅靠新授课的练习,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安排一定的练习课才行。上练习课,常常只是把新授课中没有做完的习题继续做完,或是找一些课外习题印在纸上让学生做做,第二天再把学生做错的题讲讲就算了。这样的练习课往往缺乏计划性,练习题的设计目的性不明确,计划性不强。结果,学生题目做了不少,而收效甚微。怎样上好练习课呢?

1.练习的目的性要强

练习的目的性要强,第一是指每节练习课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突出练习的重点。例如,学生刚刚学习“求几个几的乘法应用题”之后,要安排四至五节练习课。第一、二节课要把重点放在分析数量关系“求几个几是多少”,找准被乘数,也就是要正确地列出乘法算式。第三节课要通过乘法应用题与加法应用题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判断用什么方法解答。第四、五节课要使学生学会自编乘法应用题,理解两个条件与一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对“求几个几”的乘法应用题的认识。第二是指每节课的每项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例如:学生学习了份总关系的三种应用题之后,为了使学生正确选择算法,要进行“求几个几”、“等分除”和“包含除”应用题的对比练习,可以安排三项练习:

(1)老师给三个量,学生编三道应用题。

如:6个人 做30套衣服 平均每人做5套

①用其中两个条件编一道乘法应用题。

②用其中两个条件编一道等分除应用题。

③用其中两个条件编一道包含除应用题。

这项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知道一乘必有两除,一道乘法应用题可以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

(2)给应用题补充问题的练习。

(3)给应用题补充条件的练习。

通过这两项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的结构,掌握每种应用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数量,求什么数量,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

2.练习的针对性要强

练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计算时容易发生的错误,应在练习设计中充分注意。

例如: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一步应用题之后,常常在审题时,受巧合数或个别词的干扰,错误地选择算法。这时,老师就可以有意识地用易造成干扰的数或词编题,让学生解答。

如,小军要画72张画,已经画了8张,还要画多少张?有个别学生马上想到72÷8=9,就错误地列成除法算式了。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用减法计算后,还可以追问:“这道题怎样改,就用除法解答了?”

3.练习的实效性要强

练习方式要多样,但不要走过场。练习课中常常暴露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老师不要放过,及时发现后,注意讲评,务必做到当堂练习的内容当堂巩固、消化。

总之,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活动,课堂教学一定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案简单篇15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体会本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点。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与孟浩然、田园诗、重阳日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具、黍、合、斜、轩、圃、桑麻等实词解释。

在这四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读一读,告诉大家。

为什么诗人临走时要主动相约重阳再聚?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一课时

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导入,请学生回忆并简单介绍作者。

1、多种形式的诵读诗歌并正音。

2、请学生谈谈这首诗歌说了什么事。注意:请学生结合具体诗句来谈,将字、句的解释穿插其中。

诗人应邀赴约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情趣再约重阳欢聚。

1、为什么诗人临走时要主动相约重阳再聚?注意:在具体分析中体会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适时插入对田园诗和重阳节的简单介绍。

2、你喜欢这样的聚会吗?你喜欢作者对这次聚会的记录即这首诗吗?具体喜欢哪句诗?注意:在学生的谈论中引导学生体会本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点,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1、散读、齐读《读过故人庄》

2、讨论:这篇读后感和原文有哪些共同点?(如热爱田园生活、醉心田园风光等)

读《过故人庄》

王爱民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引自孟浩然《过故人庄》

空气甜甜的把鼻孔打开

泉水甜甜的把胃打开

山花甜甜的把衣衫上的图案打开

我和一个村庄一起

被一声声鸟鸣一道道小溪

送出更远我要生出翅膀

不走名山大川

只在来过的这个村子的山坡下

作巢

用恬淡作砖用快乐作瓦。

4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