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政治教案 >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走进中学教案

时间: 小龙 政治教案

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走进中学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走进中学教案(篇1)

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懂得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逐步培养自立能力,努力过独立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活动,初步了解中学生自立的含义,认识自立这种优秀品质,体会自立对生活的意义。

通过阅读短文《不自立,永远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员》,更深刻地领悟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性。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学会自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立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进一步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如何培养自立精神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活动法、讨论法、解析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关于自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本环节目的是结合学生的理解,引出本课的主题--自立,并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自立。):

(课前在黑板上写下一段话)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师:同学们,从上面这段话,那你想到了什么?

(在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房间要自己整理,学习要靠自己,作业要自己做,有难题要自己思考,自己的抽屉要自己整理……其实,这些答案,就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要面对的“自立”问题。)

教师归纳:自立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意味着我们要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羽翼保护,独立生活;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

请同学们阅读“探究园”的来自校园的报道,再次领会自立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表现;初步理解自立的含义。(学生交流讨论:

陶行知先生的《自立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说说你对中学生“自立‘的理解。

二、故事新编(本环节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

(口述一段故事,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给故事加上结尾。)

故事情节:有位学生考上了浙江某大学,父母把他送到大学,帮他登记报到,买好饭菜票,在宿舍帮他挂好蚊帐,铺好被子,整理好柜子。临走时,父母千叮嘱,万交代,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哭了。傍晚,他要去洗澡了……

师:同学们想想,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找个好朋友一起编下去。

(学生兴致勃勃,男生编了男同学进浴室,洗洁精当沐浴露,还忘记带内裤等,女生可有意思啦,还编了干净衣服掉水里了,只能穿脏衣服出浴室,答案五花八门,其实好多都是他们在寄宿生活中的遭遇。)

师(继续引导):所以,如果一个人不自立的话,会有什么坏处?

(学生的答案层出不穷,但总结起来就是:“不自立,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师总结:雏鹰只有独自在风雨中搏击,才能拥有一对强有力的翅膀;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上走向自强,走向成功。

三、角色扮演(本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亲身体会应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学会自立):

故事背景:三国时期,刘禅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就因其事事依赖孔明;而孔明也仅仅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使得刘禅更加依赖孔明来处理国家事物。孔明死后,刘禅“乐不思蜀”,蜀国从此没落。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孔明,你会如何辅佐刘禅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分析恰到好处,认为刘禅太依赖孔明,所以要先让刘禅不依赖孔明,比如让刘禅自己到狩猎园打猎,生存,身边不得带一兵一卒;之后,多给刘禅一些管理国家的机会,培养刘禅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等)

四、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学以致用):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觉得自立在生活中重要吗?

(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师:那你们自立了吗?先从你们的生活小事坐起吧。现在请你们整理自己的书包和衣服,

要懂得,自立精神和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在生活中有意识逐步培养。

1、 克服依赖心理

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从生活小事坐起,学会自立!

五、板书设计:

一、自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1、自立的含义

2、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的人

二、学会自立

1、克服依赖心理

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六、作业:

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间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走进中学教案(篇2)

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刑事处罚含义和种类;提高学生守法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它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我们必须遵守,如果一个人违反了法律,不但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而且自己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方框的内容

二、法不可违(板书)

(一)、谁都不能违法(板书)

讲述原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受贿判刑事例。问:张国光是省长,他犯罪入狱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学生看P91小勤的故事,思考书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从小勤拾荒可以看出,不只是成人要守法,我们青少年同样要学法、知法、守法。小勤由于不懂法律作了违法的事,不作违法的事这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也是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反法律。那么什么是违法呢?

案例展示:

1、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他们该由谁来处理?

2、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苏某怎么办?(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3、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公安局抓获,怎么处理?(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P93页表格,选派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上述材料中的几位主人公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了法律所禁止的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危害,自己也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要引以为鉴。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1、违法行为的含义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种类:(见书)

违反的法律 社会危害程度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较小 一般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法规

刑事违法行为 刑法 严重社会危害性 严重违法行为

三类违法行为相比较,前两种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小,我们把它们称为一般违法行为,而刑事违法行为就是我们要讲的犯罪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犯罪必受惩罚(板书)

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刑法,什么是犯罪?

1 、犯罪、刑法(板书)

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基本特征(板书)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后果)

3、刑罚的含义、种类(板书)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手段

我国的刑罚种类可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不是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不是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活动“我是小法官”:请结合所学知识判定下列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一:吴某的小卖店被盗,便到派出所报案称系邻居王某所为,吴某还对许多人说:“王某偷了我店里的东西,派出所正在侦察,没几天王某就会被逮捕。”经派出所调查,排除了王某作案的可能性,但吴某仍坚持说是王某作的案。请问吴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二:学生小创因多次未完成作业,且还撒谎,被其母采用笤帚打成重伤,其母亲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案例三:中学生王某无心学习,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合伙绑架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并电话威胁其家人不给三十万元钱就撕票。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懂得那些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犯罪的,懂得什么样的行为会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以及相应地要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因此我们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走进中学教案(篇3)

热爱生命 善待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和相互联系的,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要珍惜,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学会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品表演:野味餐馆前的对话,提高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多点理性,少点野蛮,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地生息繁衍.

通过新闻故事的观察与思考和探究园“情景体验”,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懂得对自己的生命要珍惜,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珍爱一切生命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生命在于关爱,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珍爱生命,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方法

小品表演,情景体验,小组研讨.新闻调查,

课前准备

1.小品表演准备:由学生根据教科书第6页内容进行小品创作,教师可给予必要的指导.

2.把第一课时第四小组的调查记录表收上来,挑选"人与动物的故事"的典型例子.

教学过程

体会导入

承接上一节课"是登顶,还是征服"的讨论.

师:到底我们怎样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呢 让我们来听一听这几位同学的看法吧.(请几位体会写得较好的同学发言)

学生交流分享.(略)

活动一:思考与分享.

第一步:小品表演:野味餐馆前的对话.

学生讲述:人与动物的故事.

第二步:分小组讨论:

(1)在个别地方,有些人把吃野生动物看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请你谈谈:"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行为的 "

(2)听了人与动物的故事,你对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与延续人类生命的关系有些什么新的认识 你会怎样做

第三步:每个小组的代表在班上进行交流.

第四步:老师点拨:地球上的生命是经过许多年的物竞天择而生存下来的,一只麻雀,一条蛇,甚至一只蚂蚁都是生物链的重要一环,都是一个生命.而现在,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有的数量锐减,有的濒临灭绝的危险.为了大自然的均衡,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应提高对保护野生动物的认识,多点理性,少点野蛮,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地生息繁衍.

对待吃野生动物的一些陋习,我们中学生不但自己不吃,见到有人吃也要对其进行劝阻,对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一定要进行坚决的斗争.

附录:小品表演:"野味餐馆前的对话".

场景:野味餐馆门外.

旁白:星期天,小敏和叔叔一家去郊游,叔叔带大家来到一家野味餐馆吃饭,只见餐馆里到处能看见"孔雀全宴","天鹅全宴","纸包驼鸟肉","干锅大雁","红扣穿山甲","红烧巨蜥"等等.

叔叔:这里有穿山甲吃!太好了,弄两斤尝尝怎么样

弟弟:好啊,听说吃野味营养好,长得快!

小敏:吃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是违法的.

婶婶: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旁白:同学们,假如你是小敏,你会怎么做呢

师:很好!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里的一切生命,学会与它们和睦共处.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不滥砍乱伐,善待生命,拒绝野生动物食品,为人类自己,为一切生命营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可考虑以投影的方式出示板书).有的同学甚至还想到了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很了不起!

师:我们曾经在本单元的第一堂课《生命的思考》里有一个小辩论的话题——人类生命的价值是否高于其他生命 体会到了其他一切生命和人都有同等的生存权利.然而就人类自身而言,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生命和它的价值呢,现在让我们进入新闻调查.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

(多媒体展示以下新闻故事)

新闻故事一:用双脚谱写人生的年轻人.

17岁的郑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庆市的某重点中学,当他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被眼前的这位新同学感动了:郑东9岁那年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臂,然而在强烈的求知愿望驱使下,在父母的鼓励下,他炼就了用双脚写字的本领.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郑东顺利地考上了当地有名的高中.

新闻故事二:凋谢的花朵.

小婷,小玫,小青,小静都是某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小婷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班前茅,又是班长,深受同学们的拥戴和老师的喜爱.小玫,小青,小静是小婷的同班同学,她们的成绩也都不错,相互间关系很好,大家几乎是无话不谈,常常在一起谈学习,谈理想.可是,有一天的话题却让四个小伙伴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四人都是多子女的家庭.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她们在家里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以小婷为例,家里还有一个念小学五年级的弟弟,平时调皮蛋,可是父母在家里老是偏爱弟弟.有一次小婷和弟弟闹矛盾,明明是弟弟不对,可是父亲却打了小婷一巴掌.每次想到这种事儿,她心理就很不是滋味.终于有一天,小婷对小玫,小青和小静说:"生活在这种家庭里多没有意思啊,还不如死了算了.反正这个世界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

小婷的意见马上得到了其他三人的附和.于是,在一个周末放学后,四人跑到学校外的一个山坡上,吃下了拌有毒药的方便面.事后有个路过人发现了她们口吐白沫躺在那里,及时喊来了其他人把她们送到医院,挽救了小玫,小青,小静的生命,可是小婷却永远地闭上了那双明亮的眼睛.

新闻故事三:初中生割腕为证清白.

11月,某中学的学生寝室发生盗窃案,15岁的初中生小张被视为"重点嫌疑人之一".为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小张留下遗书,在寝室卫生间割腕,自杀未遂.

(教师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事例.)

师:看了以上新闻报道,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议论,回答:(略)

师小结:郑东表现的是一种不为自己的生理缺陷而放弃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珍爱生命,积极向上的表现;小婷,小玫,小青,小静和小张则是没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生命的价值,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没有积极地去寻求解决办法,轻率地选择了死亡来逃避.

师:同学们都谈的很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是否因为自己的身体有缺陷或生活上遇到挫折,就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呢

学生回答:不应该放弃.

师:是的,哪怕是残缺的身体,仍然可以创造出了不起的价值,郑东就是一个典范.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身残志坚或在挫折中奋起的事例吗

学生回答:贝多芬,张海迪,残疾人运动会上的运动员等等.

师:那么新闻故事二中的四名同学和故事三中的小张的自杀行为能够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吗 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 你认为他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同步多媒体展示:据中新网新闻调查显示,现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在死亡原因中已上升到第五位.)

学生回答:(略).

师引导:这的确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因为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选择自杀是一种逃避,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给国家,社会和亲人带来更多的麻烦.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应该不屈服,不放弃,满怀斗志地战胜困难和挫折,通过不断与困难和挫折的抗争来展现自己生命的光辉.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生命价值认识的最基本的道理.

活动三:情景研讨

师:请大家翻到教科书第3页情景体验"是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快速阅读,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

2,阅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回答:(略).

展示名言:人活着,就意味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为自己,也为亲人,他人和社会.——佚名

活动四:情景体验.

(1)观看视频:《铁达尼号片段》男女主角在铁达尼号沉没后的一段对话.

(2)学生分组讨论.讨论题:

"为什么在最后的时刻,男主角要女主角答应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生命,一定要活下去!"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点拨: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

活动五:我议我说.

"我们应当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

由学生先阅读"心灵导航"的相关内容,四人小组分组讨论,汇总后,在全班发言.

基本结论 (板书)

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3)善待其他生命.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对生命世界的探索,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对自然界的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的弥足珍贵有了新的感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了新的体会.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以珍爱之心去对待去呵护大自然的一切生灵,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人道和善良的品德伴随我们成长.

(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教师可选用比较舒缓的音乐做背景)

师:爱,一个多么简单而又含义博大的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是美好的人间"!

课后作业(我学我用)

爱心行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爱心行动方案,付诸实践.

评出班里最有爱心的人.(请把自己小组的"爱心行为"方案和班级中最有爱心的人的人选名单填写在教科书第8页上.)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走进中学教案(篇4)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

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

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一):“求助有路”(板书)

1、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教师归纳过度讲解)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什么?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自报复,要用正确的合法的手段去维护。因为,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就会纵容违法行为,私自报复打击,以牙还牙也会给自己造成危害。正确的选择就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可是,由于我们对法律知道得不太多,很多法律知识和程序都不懂。因此,我们必须向有关部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2、维权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请你帮帮小芳出主意第108页的案例

本案例中的小芳可以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是人们常用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当然也可以采取诉讼手段,去打官司,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参考教材第110页的“相关知识连接”)本案例中的小芳向当地妇联反映了,妇联的工作人员,对小芳的家长效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次上门做了耐心仔细的说服教育工作。小芳的继父最终愉快的同意继续送小芳上学。小芳通过非诉讼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阅读教材第108页-110页的内容了解“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的相关方面的内容。

教师归纳小结: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向这些政府有关部门、“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是人们常用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当然我们也可以采取诉讼手段——打官司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这样的方式省时、省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的浪费。可见,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解决途径有:

3、维权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二):“敢打官司”

1、 什么是诉讼?

诉讼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官司,它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有利害关系的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法律程序。打官司(诉讼)这一维权方式,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最有效的手段。打官司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勇敢地到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诉讼有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动。它又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两种类型。(可参考教材第111页的“相关知识连接”,学生看书了解刑事诉讼案件的类型,教师适当讲解。)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可参考教材第111页的“相关知识连接”,学生看书了解行政诉讼案件的案例“小李状告税局”,教师适当讲解。)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下面我们看一个具体案件。可参考教材第112页的“相关知识连接”,

小小辩论赛:主题——打官司是光彩的还是不光彩的

打官司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因为,勇敢地状告侵权者,不仅可以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否则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

引领对策:教师课前应对学生就如何辩论、处理材料进行指导,辩论结束后,还可以评出优胜者、辩手,教师进行点评。

(三):“善于斗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2到113页的材料,思考:

①假如你是小平,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小平应该,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向父母、老师学校寻求保护等等。

②初中学生小娅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先是要与她交朋友,后来又让她资助点儿钱。周围没人,跑不掉,又敌不过他,怎么办?……小娅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③你遇到类似的事会怎样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我们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例如,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向父母、老师学校寻求保护等等。

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我们青少年要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因为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也就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既可以协助执法机关及时地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同时,公民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对违法犯罪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十分有害的。因为采取这种态度,不仅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而且会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犯罪分子,只能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现,自己也要受到谴责。

1、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见义智为?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但是,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狡猾的、凶恶的。我们青少年与其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2、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好方法有: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等。

3、你知道哪些情况应打“110”报警电话?(学生讨论后发言,老师归纳。)

当公民、国家、集体的合法权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发生交通、火灾等意外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具体范围为:一是杀人、抢劫、抢夺、Q###J、盗窃等刑事案件;二是扰乱车站、商场、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秩序;三是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灾害事故;五是群众的求助。

学生阅读课本114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思考并交流:

①“上游戏厅很正常,有时候需要舒缓放松一下。”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偶尔上游戏厅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沉迷其中。

②“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自己也不去侵犯别人的利益,他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他人的事与己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维权、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因为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也就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

③小芳同学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框题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与讨论,我们知道了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下报复。而应该向有关维权机构投诉、反映,以求帮助解决,因为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如果还是得不到解决,就得诉诸于法律,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走进中学教案(篇5)

人生当自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知道对待生活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明白人在天分上有高低之分,但发展和成功却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顽强的意志,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品演绎,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下,逐步认识到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从名人到自己身边的“小名人”,他们都是怎样走向自强的?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如何在日常生活逐步走向自强。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要学会自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个体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体会自立自强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进一步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如何培养自立精神

课时安排:

1个课时

教学方法:

材料分析法、活动法、讨论法、解析法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关于学生个人,名人自强的故事,并作好小品的表演准备。

教学过程:

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明白人要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

一、声情并茂,采用flash,达到视听的效果(本环节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说出自强的含义):

师: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多媒体展示),现在的人也说自强,他们是怎么说自强的呢?

(生思考,言语中尽是疑惑)

师:或许你们看完下面这则flash,会有所启发。(多媒体播放flash《男儿当自强》)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生:男儿当自强!

师:古代和现代都在说“君子”、“男儿”当自强,可是,我们现在在场的除了男生之外,还有女生,那女生该不该自强呢?

生:该!

师: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男儿当自强”,而是“人生当自强”。

师:我们从古至今在说自强,从小到大也说自强,可是,你们知道“自强”的含义吗?如若不大明白,你们可以适当讨论一下。

(生讨论,师走到生中间引导)

(生经过讨论后,能比较正确的阐释“自强”的含义:自强,意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二、小品演绎,妙趣横生(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下,逐步认识到自强的重要性):

(学生演绎三则小品,每演绎完一个小品,都要求在场的学生进行评价)

小品一:甲乙丙三人一起做作业,丙先把作业做好了,约甲乙二人一起去打篮球。但甲乙二人作业都还未完成,于是丙将作业借给了甲乙吵。面对着“做作业就不能打篮球”和“抄作业后就可以打篮球”的考验,甲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学生们的评价:假如不能在难题面前坚持到底,对自己的学习是会有所影响的。)

小品二:甲乙二人要一起去上海打工,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听到了这番对话:上海人好精明,连问路都要收问路费。甲乙听到这番话后,反应截然不同。甲认为上海遍地是黄金,连问路费都可以收,是个挣钱的好地方,决定迎难而上;乙认为上海人太精明,怕被榨光血汗钱,选择回家种田。

(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设想一下甲乙两人的将来会怎么样。学生们兴致很高,但他们的设想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甲将来会是一个成功的人,乙却一辈子只能在家务农。因此,他们能够清楚的明白,在困难面前是否能够知难而进,对自己将来的事业和人生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小品三:一位以强国自居的外交家与我国的一位外交家会晤。当两人握手后,那位以强国自居的外交家立即掏出手帕擦了擦自己的手,然后将手帕叠好揣进了自己的衣兜。我国外交家看了以后……

(本小品采用故事续编的方式,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那位外交家,你会怎么做?学生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有的学生说要忍住,要表现出强国的风范;有的学生说,这样有损中国的形象,建议跑到洗手间用肥皂洗手;有的学生又争辩说那样的话人家外交家又看不到,应该“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深”;还有的学生说那样还不够,我们可以擦完手之后,把纸巾扔到垃圾桶……)

(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么一点:一个国家不自强,就会有损国家的荣誉。)

师总结:所以,大家应该清楚的看到:自强师做人不可缺少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大动力!因此,自强重不重要?(生回答)我们应不应该培养自强精神?(生回答)

三、贴切实际,案例分析:从名人到自己身边的“小名人”,他们都是怎样走向自强的?(本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认知如何在日常生活逐步走向自强)

1、多媒体播放名人画像:爱迪生、霍金、桑兰、杨利伟、中国女排,每播放一张画像,要求学生评价这些人是不是“自强不息”的人,为什么他们是自强不息的呢?)

(学生在评价时,都肯定这些人是自强不息的人,并分析了原因。爱迪生:为了能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试验了上千次,也失败了上千次,但最终由于他的勇往直前,坚持到底,获得了成功;霍金:为了将自己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的科学,他比医生预计的时间多活了41年,现在成为了世界上的科学巨人;桑兰:在那次意外事故中,她成了残疾人。可是她身残志不残,抓紧时间学习,虽然拿不到跳马金牌了,可是她想拿学习上的金牌,而且她成功了;杨利伟,为了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在北京航空基地进行了魔鬼式的训练。最终,他成功登上了太空;中国女排,为了拿金牌,在去年的那场奥运决赛局,表现出了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最终她们为中国拿到了久违了20年的奥运冠军。)

学生在分析时,对一些人物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我加了适当的引导。

2、多媒体播放学生身边的“小名人”的相片:本班的副班长,语文科代表,数学科代表,学习委员。要求学生评价,自己身边的这些人,是不是也是“自强不息”的人。为什么?

(相片播放出来后,引起了一场轰动。学生们对自己的本班同学出现在多媒体上表现出了好奇,也开始在讨论这些人是不是自强不息的人。学生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些“小名人”都能够在学习上奋发图强,迎难而上。)

师:我们来现场采访一下这些“小名人”,看看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奋发图强”呢?

(采访了4位同学,他们都说他们的奋发图强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比如“将来能过得好一点”、“当个科学家”、“当个文学家”等)

3、分析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分析了名人和我们身边的“小名人”,在这些人身上都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成就了他们成为一名“自强不息”的人,同学们,现在让你们来当一次分析家,分析一下:他们都有那些共性呢?

(生开始讨论,师走到学生中间引导他们接近答案,3分钟后,要求生上来回答。学生的回答是很准确的:他们说道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志存高远”;这些人碰到困难的时候都能“勇往直前”;这些人还能够坚持到底,取得成功。这些分析的结果,其实就是“如何走向自强”的答案,也是本课的重点和中心。)

师:现在我想请问一下同学们了,“自强不息”是不是名人的专利?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身边的同学也做到了“自强不息”

师:所以,他们可以做到,你们可不可以呢?

生:可以?

师:那你们会怎么做?

(生陷入沉思中)

师:怎样培养自强精神

1、志存高远

2、用语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我们这节课时间有限,很可惜,可能不能你们在课堂上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不过,老师确实很想知道你们会怎么做。所以,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项课外任务——

四、课外延伸(作业):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如何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坐起,逐步走向自立自强的讲稿,在同学中交流。

五、板书设计:

一、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1、自强的含义

2、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

3、自强不息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二、培养自强精神

1、志存高远

2、用语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