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政治教案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

时间: 小龙 政治教案

任时光飞逝,我们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回顾一学期的政治教学工作,我们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篇1)

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与探究或者上网查找资料,感悟生命世界的多彩;知道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状况,通过讨论与分享,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引导的"社会环境综合分析"懂得生命是彼此联系的,需要彼此尊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加深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了解生命个体间的相互依赖性,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达到他人、社会、自然的良好互动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自然界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向学生提出要求,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做法,拟订组织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案.

2,分好4人小组,选定组长,每组选好自己的课题,调查记录表提前交给小组长,要求学生做好查找资料的记录.

3、教师课前根据以下方面查找周边环境状况的新闻报道.

教学方法

小调查,查找资料,小组研讨,撰写调查报告. 讲解

教学过程

调查导入

承接上节课的课后主题调查引入.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实地的观察与探究,感悟生命世界的多彩;知道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状况,通过讨论与分享,感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教师引导的"社会环境综合分析"懂得生命是彼此联系的,需要彼此尊重.

师:请同学们拿出用你们辛勤劳动换来的"主题调查报告",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调查成果吧.

活动一:学生交流分享调查成果.

1.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查找以下资料.(每组一个题目):

查找我国动植物的物种及其生存状况.

(2)查找你所知道的已经消失的珍稀动植物,了解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消失的

(3)人类随心所欲支配大自然,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后果

(4)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

2.查找完资料后,分组进行讨论,填写调查记录.(时间如不够,可由学生课后完成此项内容)

第一小组:

我组调查的是:

我国物种大概有 种.

它们的生存状况:

对我国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我感到欣慰的是:

对我国动植物的生存状况,我感到忧虑的是:

我为什么会感到忧虑:

第二小组:

我组调查的是:

我所知道的已经消失的珍稀动植物是:

我知道它们消失的原因是:

为保护我国的珍贵动植物和濒危动植物,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珍稀动植物的消失,引起我的反思是:

第三小组:

我组调查的是:

人类随心所欲支配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这些严重后果,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

我的活动心得:

第四小组:

我组调查的是:

我讲述的故事是:

从我的故事中我体会到:

(如当地没有上网条件,可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当地的图书馆查阅资料.)

……

老师点拨:大自然是植物的家园,是动物的王国,是绿色的世界,是鲜花的海洋.但是由于人类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大自然的美景难逃被破坏的劫难:可爱的动物被猎杀,茂密的林木被砍伐,绿色的环境被污染,当我们对另类生命赶尽杀绝以满足自己一时之快时,我们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什么惩罚

学生自由发言.

演示图片:洪水泛滥,沙尘暴,环境污染等.

提问:在你的周围,你是否也感觉到了类似的惩罚 请举例谈谈.

师:大家的调查都很有价值,其中包括我们周围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的动植物生存状况,水资源状况,大气状况等等.同学们对自己的调查有的感到欣慰,有的感到忧虑,那么到底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总体状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展示)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社会环境综合分析)

1.社会新闻追踪

教师课前根据以下方面查找周边环境状况的新闻报道.(关于厦门或同安的环境状况或者可以让学生去做调查展示)

物种情况:

资源情况:

大气情况:

……

师:同学们,看了以上的几组新闻调查以后,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2.生命的金字塔

活动目的:通过回答主题调查后的问题,让学生知道环境恶化的现实,懂得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从自己做起,珍爱自然生命,保护自然环境,学会和自然和睦相处.

活动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问题.

师:请大家回答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

1,我们身边的动植物有哪些濒临灭绝

2,植被的破坏对动物有什么样的影响

3,动植物的不断消失对人类有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请大家将人类,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植物的关系按照生存的从属性自下而上地排列一下.

生命的金字塔:

人 类

肉食动物

草食动物

植 物

师:是的,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最基本的水,空气和食物,而植被制造氧气,保持水土,给动物提供生存的环境,为人类创造生存的依托.植被的过度破坏,导致水土的流失,空气的恶化,动物的灭绝.人类生存所需要的食物,干净的饮水,洁净的空气又从何而来呢.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师:保护环境,善待生命,与自然和睦相处,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树立的对大自然,对自己的基本态度.

活动三:阅读与感悟

1.人类的好朋友——海豚

师:已经有很多的动植物在不断地从我们的身边消失了,其中有很多是同学们熟识的可爱的动物.现在让我们来阅读一篇短文《人类的好朋友——海豚》,请大家翻开教科书第7页,快速阅读,回答文后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师:有很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人类对他们并不友好,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人类如果把自己的好朋友都消灭了,最后也只能走向灭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2.是登顶,还是征服

活动目的:加深体会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重要性,懂得善待大自然.

多媒体展示资料:为纪念人类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50周年,中韩联合登山队于5月21日中午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中央电视台直播了此次攀登珠峰的全过程.

在直播的过程中,有一位昆明观众打电话说:"云南有一座山至今还没有被人类征服,希望登山队去征服这座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刘健宏马上说:"不是征服,我们不能用征服这个词."站在6千多米高处的本次登山活动的队长王勇峰也说:"不是征服,而是与山和平相处."在与中国登山协会常务副主席-新登上了全世界所有八千米以上的山峰后,王勇峰对待高山的态度,平和得就像对待一个朋友.

师:同学们,这里的"登顶"是否意味着"征服"

学生回答:(略).

师:人类到底能不能"征服"大自然

学生回答:(略).

师:到底怎样才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后,课外写一篇小文章,谈一谈自己的观点,下一节课大家相互交流分享.

活动四:我思我悟:"如何解决人类与大自然的冲突 "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点拨: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基本结论:(板书)

二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1、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

2、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课堂小结

长期以来,人类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视了其他物种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在现代.物种大规模灭绝等生态灾难,主要是由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我们知道,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存,从大自然中索取物质和能量,从而实现自己的需要.因此,人类只有顺应大自然才能得到大自然的回报,否则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同学们,我们都生存在地球上,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有责任要尊重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善待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与大自和谐共处.

课后作业:我学我用

阳光行动:"我怎样做地球的好孩子" (要求学生仔细思考后,写在作业本上.)

反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篇2)

《财产属于谁》】

(一)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2、能力目标:

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目标:

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已的财产,敢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做斗争。

(二)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教学难点:对个人财产合法性的认识

二、学情简析: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已的财产所有权日益重视。法律也加大了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力度。例如,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22条中明确做出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规定。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以减少侵权事件的出现。另外,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维权意识和能力,当自已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寻求法律保护。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未成年人进行采用正当方式获得财产的教育,有针对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质。

三、教法、学法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以本课教学在教学中遵循启发示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采用指导阅读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通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我在新课导入时,用多媒体出示了电影《有话好好说》的片断,并组织学生讨论:1、影片中赵小帅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他侵犯了张秋生的权利了吗?2、电脑是属于谁所有的?张提出的赔偿要求合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涉及到了有关财产所有权方面的知识,从而引入本课。

这样的新课的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片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讲授新课:

本课共三目,即: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法律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三目。知识点较多,内容丰富。我的这样设计的。

引导学习,解决目标: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出示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图片,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通过自已的分析,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并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表现,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突破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具体有:民事法律保护和刑事法律法律保护。

我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一个案例,《王林房屋被侵占》。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互换,体会民事法律手段保护的内容。案例继续,是使学生理解刑事法律手段的内容。并且通过“我来断案”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

巩固小结:

学生谈谈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以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篇3)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学生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

导入第二框题的教学:

同学们,通过前边第一框题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但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很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我们自己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这就是我们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一):“求助有路”(板书)

1、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教师归纳过度讲解)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怎么办?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什么?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自报复,要用正确的合法的手段去维护。因为,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就会纵容违法行为,私自报复打击,以牙还牙也会给自己造成危害。正确的选择就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法律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可是,由于我们对法律知道得不太多,很多法律知识和程序都不懂。因此,我们必须向有关部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2、维权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消协、居委会、妇联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请你帮帮小芳出主意第108页的案例

本案例中的小芳可以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是人们常用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当然也可以采取诉讼手段,去打官司,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参考教材第110页的“相关知识连接”)本案例中的小芳向当地妇联反映了,妇联的工作人员,对小芳的家长效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次上门做了耐心仔细的说服教育工作。小芳的继父最终愉快的同意继续送小芳上学。小芳通过非诉讼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阅读教材第108页-110页的内容了解“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的相关方面的内容。

教师归纳小结: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向这些政府有关部门、“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机构、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是人们常用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当然我们也可以采取诉讼手段——打官司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中,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这样的方式省时、省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的浪费。可见,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解决途径有:

3、维权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二):“敢打官司”

1、 什么是诉讼?

诉讼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官司,它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有利害关系的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法律程序。打官司(诉讼)这一维权方式,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最有效的手段。打官司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勇敢地到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诉讼有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罪犯的活动。它又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两种类型。(可参考教材第111页的“相关知识连接”,学生看书了解刑事诉讼案件的类型,教师适当讲解。)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可参考教材第111页的“相关知识连接”,学生看书了解行政诉讼案件的案例“小李状告税局”,教师适当讲解。)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下面我们看一个具体案件。可参考教材第112页的“相关知识连接”,

小小辩论赛:主题——打官司是光彩的还是不光彩的

打官司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因为,勇敢地状告侵权者,不仅可以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否则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

引领对策:教师课前应对学生就如何辩论、处理材料进行指导,辩论结束后,还可以评出优胜者、辩手,教师进行点评。

(三):“善于斗争”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2到113页的材料,思考:

①假如你是小平,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小平应该,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向父母、老师学校寻求保护等等。

②初中学生小娅被一个流里流气的男青年截住,先是要与她交朋友,后来又让她资助点儿钱。周围没人,跑不掉,又敌不过他,怎么办?……小娅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③你遇到类似的事会怎样做?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我们青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例如,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向父母、老师学校寻求保护等等。

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我们青少年要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因为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也就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侵权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既可以协助执法机关及时地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又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同时,公民还可以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对违法犯罪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十分有害的。因为采取这种态度,不仅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而且会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犯罪分子,只能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这也是懦夫、自私的表现,自己也要受到谴责。

1、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见义智为?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的责任。但是,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狡猾的、凶恶的。我们青少年与其做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2、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好方法有: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等。

3、你知道哪些情况应打“110”报警电话?(学生讨论后发言,老师归纳。)

当公民、国家、集体的合法权利正在遭受不法侵害,或者发生交通、火灾等意外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具体范围为:一是杀人、抢劫、抢夺、Q###J、盗窃等刑事案件;二是扰乱车站、商场、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秩序;三是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等治安案件,以及其他危及公共安全,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事件;四是自然灾害事故;五是群众的求助。

学生阅读课本114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思考并交流:

①“上游戏厅很正常,有时候需要舒缓放松一下。”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偶尔上游戏厅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能沉迷其中。

②“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自己也不去侵犯别人的利益,他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他人的事与己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维权、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因为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也就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

③小芳同学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框题教学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与讨论,我们知道了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私下报复。而应该向有关维权机构投诉、反映,以求帮助解决,因为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如果还是得不到解决,就得诉诸于法律,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篇4)

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 一般来说,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4. 别人欣赏我们的长处,不耻笑我们的弱点与缺点,这种被尊重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5.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6.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7.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

8. 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丽的服装。

9. 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无价。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 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3.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 尊重他人的表现:⑴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 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3. 自尊者达观: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议论和态度,要适度自尊。

4.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5. 怎样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6.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下面效应。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1. 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 "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 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4. 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生活中注意区分这两种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 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 自信有助成功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唱响自信之歌

1.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2. 看到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进步(想一想)

3.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4. 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5. 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课 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 (举例)

3. 人生需要自立:走进社会,经历风雨、见世面;法律要求我们自立。

4. 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如展示:⑴推销自己的能力,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1. 依赖思想的危害: 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2.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3. 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 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 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 (请你列举你生活学习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问题)

6. 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

1. 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 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 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4.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5. 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6. 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少年能自强

1. 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2. 自强的关键:战胜自我。 自强的捷径:扬长避短。

3. 人的敌人:自己。

4. 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⑴树立正确的理想;⑵战胜自身的弱点;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第三单元 做意志坚强的人

第五课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人生难免有挫折

1. 挫折,就是所谓 "钉子",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 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3.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多方面的: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⑵各种人为因素,⑶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4. 面对挫折和困难,大致有三种人:⑴胆怯、懦弱的人,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 第三种人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锋利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挫折面前也从容

1. 挫折的作用:⑴消极作用 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⑵积极作用 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蚌病成珠")

2. 人们在战胜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赢得的最宝贵的礼物:智慧。

3. 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⑷会自我疏导。

4. 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新,

5. 自我疏导的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让我们选择坚强

1. 意志坚强的人有哪些表现? 意志坚强的人,⑴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⑵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⑶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⑷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 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⑴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 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1. 坚强的意志是怎样炼成的? 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来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你需要从哪些小事做起:想一想

2. 品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走近法律

1. 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

2. 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3. 我们身边的规矩有很多。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法律。

4. 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6.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7. 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⑵保护作用。

法不可违

1. 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2. 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 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 行为)

4.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5. 刑法,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6.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7.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8.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9.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来历的刑事处罚。

防患于未然

1. 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2.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3.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4.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6.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1.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 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在未成年人保护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 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 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6.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 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8.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9. 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 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 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9.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10. 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0敢打官司。

1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案(篇5)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与新的班级

2、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

3、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二、【重点】:认识新环境

三、【教学难点】:珍惜新友谊

四、【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讨论法

授课理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五、【教学过程】: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

1、当你踏入中学的校门,你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你喜欢现在的学校吗?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吗?

小结:初中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我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新的学校,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也许我们还对过去的伙伴依依不舍,但更应高兴的是,我们又结识了许多新的老师和同学。我们将在这个新集体中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珍惜新友谊

同学们怎么样才能尽快地熟悉起来呢?我们将要进行“破冰行动”,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

游戏方法:老师任意让一名同学站起来自我介绍及简要说明他与本班第一个同学的认识经过,下来是被提到的同学以此类推,5分钟后第一环节结束。第二环节比赛看谁记住刚才提到的人名多。

注意:其中一组介绍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也要认真记住自我介绍的同学的名字,不可以记在本子上。

算一算你记住了多少新同学的名字?他们是谁?

小结:在我们这个新的班级里,有这么多新的同学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让我认识你,也让你认识我,从记住对方的名字开始,大家就成为了好兄弟,好姐妹。

(三)、组织学生围绕“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分小组讨论。

指导学生着重从“开设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四)、学习新课程

1、初中政治课程的功能?

(1)明是非,即明白成长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的是非问题,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2)表达是非,即应对考试

2、想不想学好本门课程?为中考,拿满分

3、如何学好本门课?

谐音(贝多芬,马克思)

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同学,结交了新的朋友,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能各尽其能,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可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结束)。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