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幼儿园教案 > 中班教案 >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 新华 中班教案

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教学前有充分的准备,免除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写好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吸吸玩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感受磁铁吸铁的特性;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磁铁和内装各种制品的封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事先准备好的一张公园图片放在桌子上,图片上放着磁铁小人)老师操控磁铁在下面移动,带领磁铁小人游公园。 操控磁铁使小人翻滚跳跃,表现出小人游公园的快乐心情。

2、师:小朋友,你们想想看,老师是怎样变的魔术呢?到底是谁在帮助小人游公园呢?(出示磁铁)

3、介绍磁铁的特性,结合实例讲解什么叫“吸引”。

4、“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用过磁铁,用来做什么?

5、产生问题:磁铁能吸引住哪些东西?(幼儿假想猜测)

(二)操作探索

1、吸各种制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磁铁和装着各种小东西的封袋。假如你们想知道磁铁能吸引住哪些东西,就用磁铁吸吸看,然后互相说一说,吸住了哪些东西?”

幼儿玩磁铁,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每样都去吸一吸。

提问:磁铁吸住了哪些东西?

小结:原来磁铁吸住了钢笔、铁钉、针……

2、归类

师:小朋友用磁铁吸住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东西没被吸住,小朋友能不能把它们分开来放?

请幼儿将磁铁能吸住的和不能吸住的分开摆放。

(三)讨论活动

1、为什么有的东西能被吸住,有的东西不能被吸住?

2、被吸住的东西是什么做的?

3、小结:铁制品能被磁铁吸住。

(四)磁铁游戏

1、师:“磁铁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它还能变魔术呢。今天就让它带着小朋友们玩魔术好吗?”

2、让幼儿玩磁铁,让磁铁贴着桌子下面移动,看桌子上的铁制品也会跟着移动。

(五)延伸活动

1、在科技操作区提供磁铁及各种制品,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发现镜头能将物体变大缩小的现象。

了解凸透镜的原理。

活动准备

大自然小科学、塑胶袋、塑胶杯、橡皮筋(本期学具)。

相机、水、透明杯、保鲜膜、布偶、钮扣或钱币、镜子、玻璃纸、汤匙。

活动过程

1、老师拿著相机用伸缩镜头对幼儿拍照,老师不停的发出惊讶声音说:「哇!变大了,哈哈!又变小了」。请幼儿猜猜看,老师用相机发现了什麼神奇的事。

2、播放刚拍的照片,与幼儿讨论為什麼照片的人会有大有小,是不是还有什麼物品也能像相机同样的效果。

3、翻开大自然科学P.44~48「变大变小」画面,请幼儿指出还可以将物品变大、变小的工具有哪些(望远镜、投影机……)?

4、引导幼儿进行以下实验,看看水能不能也将物品变大或变小:

(1)将钮扣或钱币放入塑胶杯裡,再将杯口盖上保鲜膜,绑上橡皮筋固定,用手轻压保鲜膜,使它形成凹陷状;再把水倒上去观察钮扣有何变化。

(2)再取一个布偶,放在桌上,拿塑胶袋放在眼前,透过塑胶袋瞧一瞧布偶,观察布偶的变化。

(3)改将塑胶袋装入1/3的水,再看看布偶,布偶会变大吗?试试看。

(4)再将八分满水的&39;透明杯靠近布偶,会看到什麼景象呢?此时再将透明杯拿得远一点,布偶又会有什麼变化呢?

(5)最后请幼儿试试其他的方式,如拿玻璃纸、汤匙……照一照,是否也会出现变大的现象,完成P.48记录。

活动结束:

1、能指出物体的变化。

2、能操作器材让物体变大或缩小。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企鹅的身体结构te特征和习性,感受环境与动物生活的关系,有适应环境的意识。

2、知道企鹅在南极的特殊生活环境,学习词语:“冰天雪地”、“摇摇摆摆”等。

3、对探索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动物本身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企鹅)在南极生活的其他动物的图片、地球仪一个。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动物世界类的碟片。。

活动过程:

1、猜,让幼儿产生对企鹅的兴趣。

(1)教师说谜面:是鹅不是鹅,海岛上生活,冰天雪地里,玩得真快乐。

(2)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

2、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3、幼儿观察幼儿用书,感知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动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他们走起路来是怎样的?请你学一学。

(3)企鹅有那些本领?你知道企鹅喜欢吃什么?

(4)企鹅生活在那里?(南极)那里的天气是这样的?

(5)企鹅怕冷吗?为什么?你知道那些不怕冷的动物也喜欢在南极生活?(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4、播放关于南极动物的影像资料,充分感知冰天雪地的南极环境,以及各种南极动物。并向幼儿重点介绍关于企鹅的生活趣事。重点介绍企鹅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宝宝的过程。

5、教师小结。

南极是非常冷的地方,那里也生活着一些动物,企鹅就是不怕冷的动物之一,它们十分愉快地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收集动物过冬的图片、故事等资料,布置主题墙。

2、引导幼儿根据企鹅的特点进行归类,总结禽类的特点,并与应经认识的禽类动物进行比较。

3、引导幼儿互相介绍本地动物的过冬方式。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4

活动背景

“开放”和“封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经常发现幼儿反复地开关活动的门。画圆时又总是不能封口……《纲要》明确指出:的内容是幼儿身边的、启蒙性的内容。我选择“开放”和“封闭”这一活动,内容和情节是幼儿所熟悉的,身边能够接触到的,又是很容易被忽视的;选择这一课题同样也是幼儿感兴趣的,易于接受和力所能及的;选择中班幼儿,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总之,本活动课题贴近幼儿生活,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1.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感知“开放”和“封闭”,初步理解其含义及两者的相只于性。

“2.尝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探求知识的兴趣及思维的灵-活性、可逆性。

活动准备

一个,幼儿操作图纸、操作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了解“开放”和“封闭”

“1.(出示课件)甜甜小朋友养了一群小鸡,小鸡们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玩,可是没有栅栏,不听话的小鸡会走到小河边去,这样就有危险了,怎么办呢?(教师操作电脑:竖一圈栏杆)栅栏围好了,小鸡走不出去了,(教师点击电脑:突出图形)像这样全部围起来,一.最开谬的地方也没有,小鸡们会觉得很安全,瞧,它们玩得多心啊。

“2.一1-鸡们饿了,甜甜要给小鸡喂食了,怎么进去呢?(教师操作电脑:栅栏上开小门)哦,开了小门.栅栏开放了,甜甜就可以进去了。小鸡吃饱了。

“3.那小门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关呢?(需要开的时候开,需要关的时候关,这样小鸡在里面就很安全了)

“4.甜甜问:“褥我要带小鸡出去玩,再开一个门,让小鸡可以走得快点,可不可以?”那么开三个门、多个门呢?

“5.小结:全围起来,没有开口的是封闭,开一个口或几个口的都是开放。我们在需要开放的时“候开放,需要封闭的时候封闭。

“二、理解‘‘开放”和“封闭”,拓展幼儿思路

“1.甜甜刚才设计的是什么形状的栅栏?她还想设计其他形状的栅栏,你能帮助她吗?(随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现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哎呀,这些图形有的是开放的有的是封闭的,甜甜都搞不清楚了,我们来帮她分一分吧。

3.分类游戏看图形分类

我这里有两个标记,你们选那个做分类图形的标志?哪个做开放图形的标志?

“好,现在请你们拿起自己的”小篮子,对好自己的号码,把小篮子里的设计图根据开放和封闭的不同排在标记的两边,记得要自己看,动脑筋想好后再摆放若我会“用音乐等你们,音乐结束了,就告诉大家做好了。

4.幼儿操作,教师小结正确的操作结果。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今天我带来了一瓶矿泉水,看我嘴唇都干了,我把原来封“能够喝到里面的水。喝好了,我还“要把它关好,封闭瓶子,这样里面“有许多这样的事例,有的时候需要封闭,有的时候需要开放,请大家想一想还有那些事例。

2,刚才大家想了许多生活中的开放、封闭的事例。(出示操作图)现在就请你们试着操作一下:小剧场的门要造几个,造在哪里合适呢,为什么?

幼儿操作、介绍后活动。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生活中了解更多的开放与封闭的相对状态,及其相互转换;了解人的心情也有开朗与郁闷的时候,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常往好处想,变得心情愉快、活泼开朗。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5

有趣的飞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飞“飞盘”的不同方法,以及探索不同形状的飞盘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2、培养幼儿勤于探索、乐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探索飞飞盘的方法、不同形状的飞盘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活动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方形飞盘各8个、装饰好的飞盘3个、黑板、活动场地安排

活动过程:

一、玩飞盘

1、出示3种形状的飞盘,鼓励孩子自由玩

2、小结玩的多种方法,引出方法――飞飞盘

二、探索飞的方法

1、同种形状两两结对飞飞盘,比一比谁飞的远

2、小结飞飞盘的多种方法

三、探索谁飞的远

1、3人一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用科学的方法飞飞盘,比一比谁飞的最远

2、集中交流:哪个飞盘飞的最远,为什么?

3、小结:圆形飞盘在飞的时候转的很快,空气宝宝推它的力量就很小,飞的也就远了。长方形、三角形飞盘在飞的时候转的比较慢,空气宝宝推它的力量就比较大,所以就飞的近了。

四、活动延伸

看老师的飞盘漂亮吗?请你们也给飞盘打扮一下,再来玩玩。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6

活动名称:动物睡觉

活动目标:

1、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并大胆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2、知道人睡觉的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和家长收集有关动物睡觉的图片并和幼儿一起了解各种动物的名称。

2、《动物睡觉》课件。

3、游戏音乐。

4、幼儿午睡照片。

活动过程:

一、       图片导入,情境激趣。

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都出来玩了,咱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小朋友们看,都有哪些动物?

可是小动物们都玩累了,想睡觉了。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老师这儿还有许多可爱有趣的动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怎样睡觉的。

二、观看课件感知不同动物的睡姿,探索交流。

逐一出示动物主画面。

第一张:这是谁?是怎样睡觉的?

第二张:它是谁?是怎样睡觉的?

第三张:这是谁?是怎样睡觉的?

第四张:依次类推。

归纳总结:

哦,原来啊,动物都有自己的睡觉方式,因为它们要适应生活的环境,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三、游戏活动巩固知识。

刚才小朋友了解了动物睡觉,现在咱们也来学一学小动物睡觉吧。

1、看谁学得像。

教师任意说出一种动物名称,请幼儿做出相应动物的睡姿。

2、游戏《睡觉了》。

游戏规则:听音乐,音乐一停,幼儿马上做睡觉的动作模仿动物睡觉的情景,不能动。

小动物为什么要睡觉?不睡觉行不行?

四、观看睡觉图片,结合生活经验。

1、小朋友要不要睡觉?

2、观看本班幼儿午睡图片。

3、图片中小朋友午睡做得对吗?为什么?

“睡觉时挖鼻孔、含着手指头、用被子蒙着头、趴着睡是不讲卫生、不安全的。趴着睡觉会不舒服,会打呼噜。”

4、出示正确睡姿的图片。

正确的睡姿应该是向右侧卧,头枕枕头,小手放好,腿微蜷……

5、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午睡时实在睡不着,也应该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午睡。

你们年龄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时间是不够的,所以中午要再睡一会儿,这样大脑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会少生病,身体更健康。

活动延伸:

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模仿动物睡觉的动作,比比看谁学得像。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动物睡觉的姿势,小朋友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我发现给孩子们布置课前准备任务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更加顺畅。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相似图形的异同,体验其中的乐趣。

2.了解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并能正确区分圆形和椭圆形,善于发现生活中像圆形和椭圆形的物品。

3.知道圆形和椭圆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活动准备】

教师:PPT、圆形和椭圆形图片各1张。

幼儿:每人1根毛根、圆形模板纸1张、圆形和椭圆形卡片人手1套、操作纸1份、彩笔。

【活动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出活动主题

谜语:形状有点怪,像圆不是圆,肚圆两头尖,样子像鸡蛋。

打一图形:椭圆形。

二、认识椭圆形,观察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

1.出示PPT,请幼儿观察椭圆形西瓜和圆形西瓜的不同。

2.教师出示与西瓜相对应的椭圆形和圆形的图片,观察椭圆形和圆形的异同。

提问: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

小结:相同点:圆形和椭圆形的边缘都没有棱角。

不同点:椭圆形比圆形长一些、扁一些。

三、幼儿操作,由圆形变椭圆形,体验两种图形的不同

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张圆形模板纸,选一根毛根,把毛根两端交叉拧一下,然后把毛根撑开,调整成圆形,和模板纸上的圆形的边缘重叠。

现在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把圆形变成椭圆形。

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圆形变成椭圆形呢?(拉一拉、压一压)

小结:通过这个方法,我们知道了椭圆形比圆形扁一些、长一些。

3.讨论:那椭圆形可以做轮子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比一比、滚一滚的方法,感受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

小结:虽然说圆的物品能滚,比如圆形图形、圆的球、椭圆的橄榄球都能滚,但它们是立体物品,而作为平面图形的椭圆形则不能滚动了。

四、找找生活中的椭圆形

提问:我们周围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很像椭圆形,如操场跑道、鼠标、橄榄球、哈蜜瓜、柠檬、鸡蛋、土豆等。

五、幼儿通过操作纸,再次区分圆形和椭圆形的异同

请小朋友看看操作纸上都有什么图形?请将里面的圆形(打对号)和椭圆形(划横线)进行分类。

【活动延伸】

教师将生活中像椭圆形、圆形的东西投放入益智区,让孩子再次区分,并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的颜色、形状,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对探索影子的活动产生兴趣,提高细致的观察力和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一个美丽的布娃娃。

2.幼儿已获初步经验,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3.时间安排:有阳光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对影子的探索兴趣。

1.教师:你们认为人有影子吗?你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二)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

1.教师:你的影子是什么样的呢?

2.分组实验:教师引导幼儿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观察影子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3.借助布娃娃玩具,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教师:美丽的布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布娃娃影子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教师:布娃娃举起双手,她的影子怎么变化了?

(三)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教师:你和你的影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四)绘画记录,请幼儿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1.教师提醒幼儿思考怎样画出自己的身体和影子。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哪个?

3.教师和幼儿讨论:影子在身体的什么位置?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寻找、探索发现影子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以玩手影为导入,在循序渐进深入,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影子的舞蹈——进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奥秘——到户外寻找影子,结束本次活动。从而让幼儿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活动中,教师提供大量的图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这些材料跳起舞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探索式教学法,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就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提倡幼儿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设计玩影子的游戏,并教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狐狸、小狗更手影。(用应集灯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灯光中间,射到墙上的各种形态的影子,让幼儿自由操作感受到乐趣。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激发出来。)向幼儿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通过幼儿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引出本次课题。)并为他们提供手电筒和一些立体物体,请幼儿用手电筒往物体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关掉手电,观察还有没有影子,并提问影子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实验观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产生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并小结初,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产生了影子,让幼儿发现光照方向与投影的关系。

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自己动脑解决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是幼儿感知,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从中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幼儿百科: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纸质的花在水里开花的不同现象和纸张的吸水性有关。

2.通过猜测、尝试、分析、表达的方法,发现纸花在水里开花的原因。

3.积极投入探究活动,对纸质花在水里开花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树上、草上长出的花朵都会开。

物质准备:面巾纸、手工纸、白纸、报纸、锡箔纸做成的小花;每桌上备有大水盆。

【活动重点】了解不同纸质花在水里开花的不同现象和纸张的吸水性有关。

【活动难点】能从纸质的不同猜测、分析、推断影响纸花在水里开花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设置悬念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感知不同纸花在水里开花的现象

(一)观察白纸花在水里开花的现象

1.提问: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用它做成的花,能开吗?

2.教师演示纸花开花,幼儿观察。

3.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二)探索不同纸质的花在水里的开花现象。

1.介绍各种材料。

提问:除了白纸,小朋友们还只知道哪些不同的纸呢?

2.教师随幼儿讲述出示不同的纸并把各种纸贴到记录表上。

3.幼儿猜测不同纸质的花在水中能否开花。

4.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第一次操作。

5.师幼讨论:你发现哪些花开了?哪些没有开?为什么?

教师小结:有的纸花在水里能开,有的不能开。这和纸能不能吸水有关,吸水太快了会烂掉,不吸水就开不了。

(三)感知纸花开的快慢和纸的吸水快慢有关。

1.提问:这些纸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示范规范操作动作。

3.幼儿第二次操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

4.交流:哪种纸花开的最快?哪种纸花开的最慢?为什么?

教师小结:不同纸的吸水快慢是不一样的。吸水快开得就快,吸水慢开得也慢。

三、结束延伸

我们的花开的真漂亮呀!生活中还有一些些纸,比如牛皮纸、玻璃纸等等,小朋友可以仔细找一找还有那些纸,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看一看它们做的小花能不能开,好吗?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辅助材料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乒乓球、纸、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乒乓球。

(1)直接出示乒乓球,幼儿自由玩球。说说玩球感受。

2、第一次设法让小球站起来的。

(1)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小球站稳不动?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如:抓在手里、放在口袋里、大腿夹住、胳肢窝夹住等)

(2)幼儿尝试方法并相互交流。

3、利用辅助材料让球站起来。

(1)出示纸和小积木让幼儿设想如何让纸站起来。

提问:能不能想办法用纸和积木让小球站稳?鼓励幼儿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2)幼儿实验。每人自选纸或积木进行尝试,帮助小球站稳。

(3)教师观察,帮助幼儿整理讲述自己的做法。

4、展示,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活动延伸:

利用其他辅助材料让球站起来。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11

可爱的瓢虫

活动目标:

1、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瓢虫的命名方式。

2、学习用目测撕的方法撕出瓢虫的外形特征,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各色手工纸,糨糊,抹布,瓢虫图片若干。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制作瓢虫。

活动难点:瓢虫的命名方式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图片

1、提问:你们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瓢虫,先出示7星,介绍完之后再引出它还有很多朋友,我们来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

2、你们仔细看看,他们长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形状一样,背上的花纹不一样)

3、小结:瓢虫是一类非常漂亮的甲虫,圆圆的身体,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体长通常在1-15毫米之间。

4、逐一介绍瓢虫:这只背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它叫__瓢虫(7星是益虫,其它都是害虫)。

5、教师小结:我们见到或捉到瓢虫时,往往会数一数鞘翅上的斑点数,随后会说几星瓢虫,有时这种方法真的管用。因为瓢虫的种类很多,不易记住名字。一般只要数一数鞘翅上的斑点或条纹,说几星或几条瓢虫就可以对69.2%。不管怎么样,我们看到瓢虫时,还是要数一数它的星点数。

(二)制作瓢虫

1、讲解方法:

(1)教师出示范例作品:

――“看看这只是什么瓢虫?”

“这张作品看上去和平时的剪纸作品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议论,教师告诉答案是用目测徒手撕的作品,所以瓢虫的边线不像用剪刀剪出那样光滑。

2、尝试新方法:

(1)教师讲解目测徒手撕瓢虫的方法:

可以将纸对折撕出完整瓢虫身体。

可以将瓢虫的身体分开表示在飞。

撕贴完成后,添上瓢虫的花纹、眼睛、触角。

(在粘贴瓢虫时,要呈现瓢虫的不同方向,使画面生动。为表示瓢虫在飞时,可以粘住瓢虫一半的翅膀,另一半翅膀向外翻折。)

(2)幼儿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欣赏

幼儿介绍自己作品,欣赏同伴作品。

(这只是谁做的,这叫什么瓢虫,哪里最可爱,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使幼儿发现影子的产生与变化是与光源的变化有关的。

2、引导幼儿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认识。

3、培养幼儿间的协商、合作关系,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手电筒,若干小玩具和圆柱体积木,每人一份记录卡,每人一支记号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手影游戏导入:猜猜小动物

二、影子的产生。

1、第一次操作观察:幼儿拿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实验,探索发现光、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

2、交流:你是怎样帮助物体找到影子的?

引导幼儿:打开手电筒,光照在板上——没有影子,让光照在影子上——影子出现在板上,关上手电筒——板上就没有影子了。

3、小结:因为有光,物体挡住了光,所以有影子。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光能照出影子来?

5、小结:生活中的太阳光、月光、灯光、火光都能照出物体的影子。

三、影子的变化

1、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生活中的影子图片。

请幼儿观察,都发现了哪些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光源是什么?

2、交流:你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影子都一样吗?

3、小结:影子有的大,有的小,还有各种形状。

4、第二次操作观察: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

5、交流:你的影子是怎么变的?

6、小结: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光在上,影子小;光在旁边,影子大。

7、第三次操作记录:让我们再去试一试,把你试的结果记录下来。

8、讲评记录卡。

四、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们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处?

2、小结介绍: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工程使用高楼的影子计算出高楼的高度;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皮影戏。

3讨论:影子在生活中还会造成哪些不便?

4、介绍无影灯:在医院,医生动手术时如果有影子会让他们看不清,就会发生医疗事故,所以他们向科学家求助,科学家就发明了一种无影灯,在这种灯下影子就会没有了。

活动延伸:

向家长、老师了解无影灯的原理。

课后反思:

影子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将科学教育融于幼儿生活中中心的观念的体现,设计活动旨在通过让幼儿探索影子,让幼儿来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活动开始,我以手影游戏导入,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幼儿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中来.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索发现影子,让孩子从实践中感悟出真知,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并发出火花。第一次操作后,孩子们获得了”因为有光,物体挡住光,所以产生影子”的道理.接着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导入,观看多媒体课件”生活中的影子”,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同时引发了对影子形状、大小、变化的兴趣,从中引发第二次探索的兴趣。第二次探索的重点是引导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在这次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发现了影子变化的秘密,所以我请几名成功的孩子到前台来示范操作,我进行引导小结,然后让所有的孩子进行第三次操作,并要求孩子把操作结果记录下来,效果很好,所有的孩子都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培养了自信心。最后,向幼儿介绍了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弊端,可惜的是孩子们这方面的经验特别匮乏。

本次科学探索活动,我抓住了孩子对科学现象好奇、好动手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充分自主的实践探索中发现科学道理,活动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孩子个别操作无目的,所以没有能很好地发现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百科: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1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魔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2、通过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魔术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一张红色的纸、纸圈3个、两圆套在一起的纸圈一个、剪刀。

幼儿:人手两份红色的纸、人手两份颜色不同纸圈、剪刀每人一把。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探索小兔子魔术的秘密

1、出示红色的纸变成小兔子

2、教师变魔术,让兔子耳朵动起来

3、幼儿说说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

4、幼儿操作,探索其中的奥秘,教师巡回指导。(先把它变成一只小兔子,撕出两只耳朵,往下撕,别撕歪了,小心点,中间的弯下去,然后把它撕掉,撕下的纸放到篮子里,先找一根线,穿进去,拉出来)

三、引导幼儿探究纸圈魔术的秘密

1、教师变纸环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说说发现的秘密(一个环是正的,一个环是8字),并请个别幼儿示范把纸条变成拧好的圈。

5、教师示范(你们以后表演这个魔术的时候,记住了,一定要把它藏好,不要被发现)

四、展示纸圈新魔术,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纸圈新魔术

教师示范纸圈变成两个套在一起,幼儿探索其中的秘密。

反思内容

反思记录表1

整节课,孩子们的兴趣被大大的吸引了,探索气氛比较浓厚。老师在变魔术的时候,边上的幼儿都在观察,如果老师能把座位稍作调整,那可能幼儿会觉得更加神奇。实验时,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很强,有好多幼儿都能发现魔术的秘密,但也有部分孩子不会操作,这个时候老师的个别指导就相当的重要了。在实验结束之后,孩子们都把自己的纸环拿了回去,很有继续表演的兴趣。

反思记录表2

反思内容

这一次的教学活动,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对座位进行了修改。活动一开始幼儿的兴趣就被吸引了过来,孩子们很快被老师的魔术吸引住了,但是在探索如何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的时候,老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先有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诉幼儿耳朵动起来的秘密,相信这样会更好。在纸环变魔术变完魔术以后,如果让幼儿把纸放在桌上,再回到座位上讲述发现的秘密,幼儿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小百科:魔术是以不断变化让人捉摸不透并带给观众惊奇体验为核心的一种表演艺术,是制造奇妙的艺术。更简单的说,他是一种违反客观规律的表演。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14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初步感知影子的有关知识。

2、在探索、观察过程中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盛有水的脸盆若干,镜子、手电筒、木块、书、薯片罐、玻璃各若干。

2、幼儿记录卡人手一,蜡笔。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在水盆中找一找:发现了什么?初步感知影子。

幼儿在水盆中观察、寻找,通过观察,交流,初步感知水中看见的是物体的影子。

二、提供各种实物,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哪些物体能帮助我们看到影子。

1、猜一猜:这些物体中,谁能帮助我们找到影子?

请幼儿把自己的猜测在记录卡上记下来。

提供的实物有:镜子、手电筒、木块、玻璃、书、薯片罐。

幼儿记录好后让幼儿说说他们的猜测,并和其他小朋友比较一下,和别人的猜想是否一样?

2、试一试:到底谁猜得对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幼儿尝试、操作、记录。

请幼儿一边探索,一边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卡上,并和自己所猜的对照一下,是否一样?

3、讲述操作结果和过程。

和你的朋友比一比,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吗?或者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幼儿的发现可能有:薯片罐有的记录的是能帮助我们看到影子,有的却不能。教师可引导幼儿再次探索:这是为什么?

让幼儿自己寻找答案。

三、游戏:踩影子。

影子看得见,但是抓得住吗?让我们来试一试!

幼儿玩踩影子、抓影子的游戏,再次感知影子的特征。

四、拓展新的经验

在生活中,影子有些什么用处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人们利用影子成像的原理发明了照相机,电视机,录象机里放出来的也是影子,皮影戏、手影游戏……

【活动延伸】

影子中还有许多的小秘密,我们可以和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再来寻找,然后把你的新发现告诉大家,好吗?

【活动反思】

影子一直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将科学教育融于幼儿生活中中心的观念的体现,设计活动旨在通过让幼儿探索影子,让幼儿来了解影子与光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好奇与兴趣,学习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活动开始,我以手影游戏导入,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幼儿迅速的集中精神,很快的进入课堂角色中来.接着就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索发现影子,让孩子从实践中感悟出真知,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积极的讨论交流和细心的观察中弄明白影子的奥秘,孩子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并发出火花。第一次操作后,孩子们获得了”因为有光,物体挡住光,所以产生影子”的道理.接着又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导入,观看多媒体课件”生活中的影子”,从孩子的认知出发,交流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同时引发了对影子形状、大小、变化的兴趣,从中引发第二次探索的兴趣。第二次探索的重点是引导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在这次操作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成功地发现了影子变化的秘密,所以我请几名成功的孩子到前台来示范操作,我进行引导小结,然后让所有的孩子进行第三次操作,并要求孩子把操作结果记录下来,效果很好,所有的孩子都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培养了自信心。最后,向幼儿介绍了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弊端,可惜的是孩子们这方面的经验特别匮乏。

本次科学探索活动,我抓住了孩子对科学现象好奇、好动手的特点,让孩子们在充分自主的实践探索中发现科学道理,活动效果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孩子个别操作无目的,所以没有能很好地发现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篇15

设计意图

幼儿园《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艺术领域也明确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材料开展教学活动,而大班的幼儿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我以盖子为主材料,设计了《盖子宝宝旅行记》这一活动,让幼儿根据盖子拓印的形状,大胆的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性笔,高光笔进行添画,既让幼儿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又增强了他们讲述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用添加的方法把盖子变成不同的形象。

2、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想象、创造的乐趣。

重点难点:用拓印的方法和添画法表现出盖子不同的形象。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盖子,黑色的长卷一幅,各种颜色的颜料。

2、高光笔,油性笔,幼儿每人各一支。

3、《郊游》的音乐,轻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不同形状的盖子。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森林里旅行,出发吧!(幼儿随音乐进入教室)师:咦,我们遇到了谁?盖子今天躺在这里,没有人和他一起玩,我们现在和他一起玩一玩好吗?在玩之前,老师有两个问题要提出,你的盖子和其他的盖子宝宝有什么不同?如果盖子可以走路的话可以怎么走?(幼: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花纹不一样、图案不一样、大小不一样、有的高,有的矮……)

2、引导幼儿在轻松的音乐中体验盖子拓印的乐趣。师:这些盖子说:“我天天躺在这里动都不能动,我也好想和小朋友一起去旅行,你们愿意帮帮我吗?”(幼:愿意)那我们要怎样帮帮它呢?但是盖子想穿很漂亮的衣服,你们看老师在后面准备了什么?(幼:颜料)现在请小朋友挑一个你喜欢的盖子给她穿上漂亮的衣服,开始行动吧!

3、给盖子添加五官和肢体。师:我们刚才带着大大小小的盖子宝宝到马路上走一走,但是这些盖子说,我想要看到更美丽的风景,想要听到更好听的声音,你们愿意帮帮我吗?(幼:愿意)。那你们要怎样帮帮我呢?(幼:先给它画上耳朵,眼睛。)还给他画上什么呢?(幼:鼻子、嘴巴。)可是盖子又说了:“我变成盖子以后,我想和我的好朋友手拉着手一起去旅行”那要怎么办呢?(幼儿:给他们画上手。)但是有的好朋友如果很远很远的话,我要怎么办?他要和好朋友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怎么办?

4、幼儿根据盖子拓印的影像,进行大胆的想象,把盖子变成不同的形象。师:盖子终于出来旅行了,他现在可高兴了,看这个盖子它走着走着,遇到了谁?你们觉得它像什么?它又走着走着遇到了谁?盖子呀,在旅行的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有趣的故事,那就看小朋友等一下能不能帮忙把这些还没有变身的盖子,变成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你们觉得它像什么,你就把它变成什么。(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作品,分享交流。师:盖子到底在旅行的途中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谁能把你的盖子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说一说呢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是游戏法游戏能调动幼儿的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活动的开始我就以小朋友去森林里旅行碰到了盖子宝宝,盖子宝宝要和小朋友玩一玩的游戏来导入,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其次,我还让幼儿用盖子拓印并将盖子宝宝的五官和肢体,还有盖子变成的不同的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幼儿体验创作的乐趣,建立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3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