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幼儿园教案 > 中班教案 >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

时间: 新华 中班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每节课制定的教学方案,其中包括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内容。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中班教案音乐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中班教案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通过儿歌学习漱口、刷牙。养成刷牙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杯子、水、牙刷、牙膏。

活动过程

一、音乐律动《日常模仿动作》幼儿随音乐模仿穿衣、刷牙、洗脸、做操。

二、导入

教师讲故事《小熊拔牙》提问幼儿小熊的牙为什么会疼?应该怎么办?(幼儿讨论并分别回答)

三、教师拿出装水的杯子,牙刷、牙膏。孩子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啊?你们每天都刷牙吗?是谁给你刷牙啊?(幼儿回答)引出儿歌《我会刷牙》

四、朗诵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并注意儿歌的韵律。

2、教师组织幼儿学习朗诵儿歌,边说儿歌边模仿刷牙的动作。

3、幼儿反复学儿歌,并分组背儿歌,进行比赛。

五、教师指导幼儿刷牙。

1、教师讲解刷牙的正确方法。

2、幼儿每人一杯一刷练习刷牙。

活动延伸

父母监督孩子饭后涑口,每天刷牙。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2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炒豆子

活动背景:

去年8月份我园开展了“我跟奶奶说童谣”活动,孩子们对其中的民谣“炒豆子”特感兴趣,经常会自发地组织在一起玩这个游戏。现代家庭中大部分孩子存在着能说上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不会说一句地道的靖江话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结合《纲要》艺术领域的总目标及幼儿实际情况,选择了节奏分明,能突显劳动场景的乐曲“加油干”,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获得情感、社会性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在说说、唱唱、玩玩的过程中感受靖江方言歌唱的情趣。

2、学会用靖江方言唱歌,并能随音乐节拍做炒豆子、翻豆子的游戏。

3、体验与同伴、老师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促进目标的达成,我做了以下准备:

1、场景布置(在地面上画有一个“大锅”寓游戏于情境中)

2、幼儿会说靖江民谣“炒豆子”

3、自制图谱、鼓、游戏用“铲子”一个、围裙(口袋内有“红豆、绿豆、扁豆、毛豆”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抬豆子”的形式,进行节奏练习。

教师:孩子们,快把豆子抬进来罗。(来罗)

(通过老师的语言提示,幼儿“抬豆子”状三三两两随着鼓声的强弱、快慢打着号子“嘿哟、嘿哟”进入室内,巧妙地将音乐节奏练习融入在语言情境中)

(二)在边说边玩的氛围中感受靖江民间游戏的快乐。

1、教师随机互动:“哇,抬了这么多的豆子呀。”“你抬的是什么豆子呀。”“头上都冒汗了,我帮你擦擦吧。”

2、教师带领幼儿两两结伴边说民谣边玩游戏。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奶奶小时侯有趣的游戏“炒豆子”。

幼儿:炒蚕豆,炒豇豆,噼里啪啦翻跟头。

教师:我们再来炒炒“红豆”、“绿豆&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3

一、课前准备:

布置音乐教室:将孩子们熟悉的童话人物以画片、脸谱、毛绒玩具、精美故事书封皮等形式分别藏在音乐教室某个地方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唱名,体验音乐的美感。

2.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歌曲,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依据音乐旋律创编节奏,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其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生积极参与即兴创造并乐于表现的音乐活动。

四、教材分析:

新课程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多方面发展,这一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教学上采用图片、游戏相结合的手段直观教学,学习方式上则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小红帽》是人教版二年级的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开发课程资源,重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材范围。设计了歌表演,引导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让学生充分在活动中展现他们的表现力,增强创新意识,感受音乐美。在课结束部分,作为教学延伸,我让学生课后寻找童话歌曲,以拓展教材内容、深化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寻找童话中人物”导入课题

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熟悉的童话人物知道今天你们来音乐教室,所以他们都提前藏在音乐教室的某个地方了,要与你们见面。请大家随着音乐找一找,看看他们都是谁?(因小红帽的故事是学生所熟悉的,并且有小红帽的图片,因此学生的回答中会有“小红帽”)

2.师问:大家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老师这里有许多图片(大森林、狼、小红帽、花草、太阳等),请你们将与小红帽有关系的图片找出来,并讲一讲小红帽的故事。

(二)分析歌词、学习歌曲

1.分析歌词

(1)听、赏歌曲《小红帽》范唱带。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2)读歌词

A、几位学生试着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老师请其他同学作评价)

B、学生齐读歌词。

C、按照歌曲的节奏,老师教读歌词。要求学生边拍节奏边读歌词。

(3)教师引导

师:小红帽去外婆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快乐、高兴、愉快的……。

师:小红帽担心外婆家附近有大灰狼,应该用什么情绪表现?

生:害怕、恐惧……。

师:最后,见到妈妈回到家,又该怎样唱?

生:高兴、快乐……

师:请大家总结一个歌曲的情绪是如何变化的?

生:轻快(愉快)――害怕――轻快(高兴)。

2.学习歌曲

(1)老师范唱。

(2)老师分句教唱唱名。

(3)学生随琴唱。

(4)老师解决难点,单独练习。

(5)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轻快――害怕――轻快)。

(6)请个别同学表演唱,老师伴奏,并请其他同学作评价。

(三)歌表演

师:大家已经会唱歌曲了,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自由组合,为歌曲设计新的表现形式。

生:自由组合讨论,并分成乐器组、歌咏组、舞蹈组、表演组。

师:请学生展示成果。(在展示表演中,学生互相邀请,歌咏组邀请乐器组伴奏,表演组邀请歌咏组伴唱,舞蹈组邀请乐器组伴奏……)

师:在表演中,大家相互合作得非常好。现在,我们就把四组成员融合成一体,共同合作表演音乐剧《小红帽》,请大家讨论一下,用什么方式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生: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生:老师可以扮演小红帽妈妈吗?

师:非常高兴,接受邀请和安排,参与到表演中。

大家一起表演,表演后生生互评,学习别人的优点,教师点评(依据每人的特点,针对性纵向评价。)

(四)教学延伸

师:童话歌曲有很多,除了本节课所学习的歌曲外,你还知道有哪些童话歌曲吗,请大家课后查阅。

生:伴着《小红帽》的音乐走出教室。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4

游戏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时的不同强弱力度。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游戏准备:

1、观察过下大雨、下小雨的情形。

2、挂图第16号。音乐磁带。

游戏规则:

幼儿用动作表现下大雨和下小雨时的状态,如挥舞双臂、双脚跳跃等表示大雨,手指轻微摆动表示下小雨等等。

简谱:

大雨和小雨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39;自信心。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图形分家”的操作活动,继续让幼儿学习按图形片的颜色或形状或小等特征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法。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用语言进行多维的命名。

三、活动准备:

教师: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

四、活动过程:

(一)、初次尝试游戏“图形宝宝分家”

1、观察分类材料: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有许多图形宝宝)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交代游消称与规则:

师:图形的家在哪里?(处示盘子)分成几家?(两家)

师:分的时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宝宝放一家,等一会儿把老师给你的图形宝宝分完,分好了取个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讨论:你们是怎么分的?

(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其操作结果贴出来)和他一样的有没有?

小结:分家家,可以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成两家,可以根据形状分成两家,还可以根据小分成两家。你们还想再试一次吗?

(二)、再次尝试:

1、要求:等一会儿分家家的时候要求不一样了,再取两个好听的名字,要和现在的名字不一样。

2、幼儿操作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样。

3、讨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请1-2名幼儿)

请幼儿和旁边的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分的结果。

(三)、提高尝试:游戏“转盘”

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好看的图形。(师分盘子)请你们用小眼睛看,谁的小眼睛亮?看看这些图形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状、颜色、小)

1、师:老师要和你们玩转盘的游戏,我们要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看标记拿奖品,转盘上的`针指向哪个图形,就请你拿一个和它一样的。我们先来试试:“快乐转盘,家一起玩。”看看,请你拿什么样的图形呀?(幼儿集体进行3-4次)

2、进行比赛: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3、增加难度:看看这个转盘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小)哪些,哪些小?拿好了举在手里

4、比赛:四个人一个队,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个队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对,老师送你一朵小红花。(还要队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检查一下,有没有拿错的)复尝试4-5遍。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和转盘的游戏,你们还想玩吗?(告诉幼儿以后再玩)。

评析:

活动过程中,教师思路清晰,很有条理,这对于一位新教师是难能可贵的。

第一个游戏建议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应给幼儿再多几份,让孩子能保留操作痕迹,同时便于幼儿比较后找出新的分类方法,也便于教师助幼儿总结归纳几种不同的方法。

第二个游戏“快乐转盘”,在幼儿对图形一个特征有明显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取出另一图形来比较,并提问“取这个行不行”?助幼儿发现图形的二维特征,这个手段用得好,通过自己思维获得发现比直接引导孩子观察第二种特征更易于被幼儿接受。不过,建议第二个转盘设计中作改进,因为出现了“小”这一第三维特征,所以设计时应有意识地将有小区别的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便于幼儿观察、比较、获得发现。此外,活动中,可在材料及提问方面多注重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要求,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6

《数高楼》是一次音乐活动,歌曲节奏欢快,歌词朗朗上口,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避免音乐教学中单一传授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幼儿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活动中,我采用了图片法,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采用手势法,使幼儿能分清唱“哟”。

首先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唤起的音乐表象越丰富,越具体,越准确,那么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也就越深刻。然后再围绕歌词内容提问,便于孩子熟悉记忆数高楼整首歌词,重点放在数高楼的节奏上,一层二层楼也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为了让孩子们边唱边体验节奏的变化,我提出了:念白时用手来表示变化,想通过手部的节奏动作烘托气氛,一开始,幼儿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是几遍下来,就能够非常准确的表现节奏了。

由于歌曲旋律的欢快跳跃,歌词内容适宜表演,孩子们情不自禁的随着音乐舞动起来了,为了让他们体验歌曲表现数高楼的乐趣,我请孩子们自由创编,利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创编和表现的能力。

孩子们讲自己创编的动作组合起来,大家一起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快乐。这次的活动场面虽然比较混乱,但是幼儿的兴趣都很高。希望下次活动,能够更好的抓住幼儿的心里特点,适时的引导幼儿情绪的发挥!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乐意参与歌曲表演活动。

2.能在游戏的情境中理解歌词,并能有节奏地念对白。

3.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情绪,体会音乐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小猫头饰、多媒体课件《小打电话》

活动过程:

一、回忆打电话的已有经验。

1.我们都打过电话,电话里会互相都说些什么?

2.邀请朋友互玩打电话游戏。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邀请的话吧!

二、学习歌曲《小打电话》

1.学唱第一段歌词。(出示小打电话的画面)瞧,这是谁?小也在打电话。我们去听听。

(1)第一遍倾听歌曲。

提问:小打电话要干嘛?什么叫过家家?它是怎么打电话的?它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第二遍倾听歌曲。(用多媒体出示电话本节奏谱),重点练习“电话本呀手中拿,540/320/67/8-/”的&39;歌词和动作,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3)学唱第一段歌曲,边唱边做动作。

2.学习歌曲的中间段念白。电话拨出去了,可是到底有没有打通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1)倾听中间段对白。小在电话里是怎样邀请朋友的?对方接电话又是怎样回答的?

(2)跟随老师有节奏地念对白。

(3)分角色扮演表演对白部分。

3、学唱歌曲的后半段。

(1)你们猜猜,小的朋友会是谁?

(2)(倾听“喵”“砰”声)发生了什么事?小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猫来了,小看见猫又会怎样?谁来学学小。(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集体模仿)

(3)它的朋友怎么会是猫呢?心情又是怎样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4)倾听后半段。哦,原来小打错了电话。歌曲里怎么唱的?

(5)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后半段。

(6)教师作老猫,幼儿扮演小练习表演唱后半段。请幼儿演唱时将小的动作和表情表演出来。

三、完整欣赏音乐,并学唱歌曲《小打电话》。

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完整演唱两遍,并富有表情的演唱。(拨电话时要唱的响亮,电话接通后要说的清楚,到最后老猫出来时小要把害怕的情绪表现出来)。

四、游戏:小打电话。

1、介绍游戏玩法:教师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小要听到猫大叫一声后才可以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并逃跑。

2、师幼共同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比较活泼的曲调,带有一点游戏性。原来的歌曲虽然比较有趣,但缺少情境性,修改后使得歌词变成一件完整的事件,对白是歌曲的说唱部分,也是歌曲的转折点。另外歌曲的间奏部分也是点睛之笔,幼儿可以根据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让歌曲更合理。而歌曲的最后一句则是伏笔所在,显示出幽默之感。

3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