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幼儿园教案 > 中班教案 >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

时间: 新华 中班教案

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包含合理的教学流程,其中包括引导课程、教授新知识、复习巩固、课堂总结以及布置作业等环节。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1

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1)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反思:

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活动难点:

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5、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幼儿发现了一种方法后,老师进行及时鼓励与总结,并强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若幼儿没有发现,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学具袋中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哪种多一些?哪些种少一些?一样多?

第二组:玩雪花片。比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种颜色多一些?哪种颜色少一些?一样多?

第三组:完成操作册中第17-18页的练习。

4、集体游戏:猫捉老鼠。

教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放音乐《一只小小老鼠》。)

每组8-10人,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每种头饰不超过五个。)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音乐停止时,要请幼儿说出自己组中猫和老鼠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都学会了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重叠和对应。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小学具袋的门打开,把手中的学具宝宝一个一个装进去,不要忘记把学具袋的门关上!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男孩和女孩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2、请幼儿回家后比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谁的多一些?谁的少一些?幼儿将学具收拾好。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认识数字6、7,知道他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重点)

2、能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难点)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自制白板《礼物大接龙》。

2、幼儿操作材料:水果接龙、蔬菜接龙、礼物接龙。

【活动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出活动。

师:小朋友,新年快要到来了,你最想得到什么样的礼物呢?

今天我们青青草原的喜羊羊和他的朋友们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参加他们举办的“新年庆祝会”,会有很多很多的礼物送给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吗?

二、观察图片,请小朋友说出礼物的名称及数量,复习数字1-5,巩固认识数字6、7。

师:喜羊羊为我们准备的礼物可真多啊,看看他们都为我们准备了哪些礼物?各有几个?

三、操作白板,游戏“礼物大接龙”。

1、出示第一幅白板(四组)

师:这张卡片前面是什么礼物,有几个?

后面有几个点?

后面的数字6应该喊什么礼物和它拉手接龙啊?

为什么喊棒棒糖和它拉手呢?

哪位小朋友来试试?

2、出示第二幅白板(五组)

师:我们的礼物已经排好一组了,请小朋友接着往下接龙。

怎么还有一组礼物没有地方站啊?怎么办?

对了应该把这一组接到前面去,让__和__手拉手。

3、出示第三幅白板(六组),让小朋友巩固练习接龙方法。

四、幼儿操作活动。

1、小朋友用操作卡片进行水果接龙游戏,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根据需要适时予以指导。

2、请一组小朋友合作接龙。

五、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新年快要到来了,小朋友们的愿望是得到各种各样的礼物了,我们班的孩子又对数学操作活动有较浓厚的兴趣。结合中班幼儿对数的认识和感受,以及满足孩子都要参与活动需求,我选择了这节数学课《礼物大接龙》,目的是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学习观察、操作,理解接龙游戏的规则,能按照要求自主地进行接龙游戏;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操作的乐趣。

在第一环节中,我以说说新年愿望的形式激发了幼儿兴趣,孩子们特别喜欢这样的形式导入。

在第二环节以孩子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角色邀请孩子参加“新年庆祝会”形式出示各种礼物图片时,孩子们能很快并踊跃地说出礼物的名称以及数量。在这一环节中,进一步让幼儿熟悉了常见礼物的名称以及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第三环节中我以三幅白板教学进行礼物接龙活动,由易到难,以闯关的形式,让孩子们逐步理解接龙游戏的规则,并按照规则自主地进行接龙活动。白板的教学活动既让孩子动手又动脑,同时激发了其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第四环节孩子的操作活动中,我先让孩子自己接龙,接着再扩大范围,进行小组接龙,既锻炼了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又体验了与同伴合作乐趣,一举多得。

总体来说,这个数学活动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游戏过程也很简单,孩子操作方便;同时礼物也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情绪高涨,动手动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设计时,我还注意到了问题的分配方式,照顾到每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回答到问题,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满足孩子展现自我的需要。

活动反思:

这个数学活动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游戏过程也很简单,孩子操作方便;同时礼物也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情绪高涨,动手动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设计时,我还注意到了问题的分配方式,照顾到每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回答到问题,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满足孩子展现自我的需要。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4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活动准备:

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活动反思:

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活动的探索欲望。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并知道其代表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若干,动物图片若干,小刺猬背果子,幼儿操作练习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T:(教师身上贴1-5数字):小朋友们看,我的身上有什么?(复习数字1-5)这是数字国王送给我的礼物,他还邀请我们去他的王国玩。开着你的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吧!

2.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T:数字王国到了,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从我的身上找出数字宝宝送给它。

3.认识数字“6”。

T:(出示小刺猬)谁来了呀?它的身上有什么?瞧:我这儿有许多水果,谁来帮助小刺猬背果子?可以对它说什么?还可以怎么说?(数字5可以表示5个水果,5个水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T:小刺猬要给小朋友们变魔术,(添上一个水果)你发现了什么?数字5还能不能表示6个水果?6个水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T:(出示数字6)6像什么呢?知道6里面有6个1,6个1合起来是6。

T:这6个水果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每一种有几个?(1个),共有几个?(6个)6个1合起来是几?6里面有几个1?

T: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4.操作活动

T:数字国王带来了两张神奇的卡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T:数字国王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神奇的卡片,快去玩一玩吧!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引导幼儿发现事物特定的规律,并对4种以内颜色进行排序。

2、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发散性思维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探险精神。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魔术师道具一套,黑布一块

2、红、黄、蓝、绿的大卡纸各两张

3、桌子上摆放插板、颜色卡、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入场游戏:

老师戴尖顶帽子,孩子头上戴各种颜色王冠头饰,穿过第一道门,进入“魔术王国”(进场入座)

(二)、闯关游戏(请幼儿进入魔术王国):

1、两名老师拉着一块布,由“魔术师”玩颜色宝宝排队游戏,“红-黄-蓝-绿、红-黄-蓝-绿”八张卡纸依次出现

2、幼儿观察,找出卡纸颜色出现的规律,要求幼儿用规范的语言说明颜色规律的变化。

3、游戏开始:将幼儿分成2组,每个幼儿挂一块颜色牌(或头上帽子的颜色),按照卡纸颜色出现的规律,对应自己的颜色牌或帽子颜色,按规律排队。

先请第1组排队,第二组观看,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再交换。

教师简单小结。

4、竞赛:

分2组,每组8个人,分别挂颜色牌进行变颜色排队魔术。要求幼儿之间商量后决定颜色的排列方法,哪组的方法多(教师在数学板上记录),哪组先闯入第三关(要求用4种颜色变,但不能与闯第二关时的方法相同),顺利闯过第三关。

5、寻找宝物――坐上“魔法列车”,到达桌子上各自的位置(魔术房间):

每张桌子上有个魔术盒(盒内有许多卡片如:“红-红-绿-白-蓝”,“红-红-绿-蓝-白”),每个幼儿在盒内摸出“魔术卡”,在插板上根据作业单的提示,按规律插出棋子来。在限定的时间内谁的办法多,谁先进入宝藏室夺取宝物。

活动结束:小结并发贴纸或红花。

活动反思:

通过排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本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通过创设情景、教学用具、操作材料的多方位对话,引导幼儿学习、观察、比较,使其体验更深入、规范、条理化,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数学的规律美。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泡泡排队(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教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游戏。

第二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游戏。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5、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注意游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强找规律的能力。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8

一、活动目标:

感知物体的宽与窄,尝试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宽窄

二、活动准备:

1、小马、小羊的头饰,玩具若干

2、情景主题画《三只小猪》

3、幼儿用书、宽窄不同物体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教师给小朋友讲述三只小猪的内容,让幼儿仔细观察情境图,自由讨论。

2、老师将宽窄不同的物品摆放出来,让幼儿找出哪个宽哪个窄。

3、再次感知宽与窄

(1)老师发给每个幼儿手中两个物品,一个宽,一个窄,当老师说把宽的放在头上,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老师说把窄的放在脚下,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2)在地上画三条宽窄不同的“小河”,教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马,妈妈带着孩子要去森林里吃青草,路上遇到了三条小河,看看那条河是最窄的,那条河是最宽的。

4、幼儿探索操作

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说一说。

四、活动结束

1、回家了让幼儿练习走宽窄不同的路,深化对宽窄的认识。

2、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引导幼儿比较宽窄的物体。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9

教材分析: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同时也是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教育目标的的实现都为后续学习准备的,所以为了我们班在今后能把数学能力发展的更好,我设计本次活动《比多少》,让幼儿通过操作学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活动目标:

1.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个接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能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份;“等量判断”操作卡等。

活动过程:

一、经验准备

游戏:抢椅子

让幼儿分组上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幼儿人数和椅子的数量在4以内,并相差个。提问: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时候,个小朋友坐几张椅子?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为什么?你有办法变成样多吗?

二、集体探索

1、出示教具:数数,花园里开了几朵花?(4朵),蝴蝶飞来了,请小朋友帮助蝴蝶找朋友,只蝴蝶找朵花做朋友。(幼儿个别操作)蝴蝶多,还是花多?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给多的放个花片做标记。有办法让蝴蝶和花样多?

2、这里还有小鸭子和小鱼,谁来喂小鸭子吃小鱼?(幼儿个别操作)

比比,小鸭子多还是小鱼多?小花片放在哪里?

三、分组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们先来玩“比多少”的游戏,小朋友把小筐里的两样卡片对齐排好,比比哪个多,用小花片做记号。

玩好后举手让老师检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后面桌子上玩“哪两排样多”的游戏。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第次试教,由于材料的准备过于仓促,使活动没有达到预计效果,为了保证幼儿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更高的兴趣,我就修改了整个活动,包括材料的准备,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都加以了修改,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10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3、1-8数字卡片、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个数学娃娃几?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2、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3、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4、操作课件:

7、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礼物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得礼物又对又多。(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你找到了什么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

(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妖精,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又对又多。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三)结束:小朋友们真能干,捉了这么多老鼠,现在我们和黑猫警长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11

设计意图:

在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中,“0”的教学常常被忽视,而在蒙氏教学中,“0”的教育格外重视。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蒙氏教具的操作和游戏方法,让幼儿认识“0”,了解“0”的意义以及“0”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对“0”的认识一定会提升一个高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0”在自然数的概念是“没有”。

2、联系生活,让幼儿认识“0”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蒙氏教具:纺锤棒箱、纺锤棒。

2、数字卡片;0-4各一个,豆子与数字的量相等。

3、生活中与“0”有关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介绍自己

T:嘿嘿,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C:嘿嘿,你好,我叫,我叫。

二、认识“0”的意义。

1、认识纺锤棒与纺锤棒箱。

2、老师示范操作,引导幼儿认识0表示没有。

3、教师小结:0表示没有。

三、游戏:0的游戏

1、抓豆子

玩法:请5名幼儿分别拿数字0-4,然后拿对应的豆子,拿到0的幼儿不拿豆子。

2、看谁听的准

玩法:老师任意说:小朋友跳X下,幼儿跳相应的次数,跳错的取消游戏资格。

四、联系生活,让幼儿知道0的重要作用。

1、比较数字0、1、10,知道0不可以缺少。

2、认识紧急求救电话110、120,服务热线1001,知道0也不可以省略。

3、幼儿讲一讲,在哪儿还见过0。

4、请幼儿寻找生活中一些物品上的0,并知道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0。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12

中学九年级,正是关键时候。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我班的卢昭,她就是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她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她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她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

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优势”、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13

日期活动名称认识数字8执教者活动目标1.在欣赏“电影片”过程中学习8的形成、数数、认识数字8。

2.培养幼儿观察力,提高幼儿的数数能力。环境创设“花儿笑了”等图画4张,每幼儿一张练习纸,蜡笔,1-8圆点卡和数字卡。重点与

难点学习掌握8的形成、数数、认识数字8。活动过程:

一、放电影

1.“图画一”:这张画面上有什么?有多少?

让叶子和花一样多怎么办?

2.“图画二”:这张画面上有把玩具伞,数数由几个面组成?

伞上有几个小铃?丢掉一个还有几个?

3.“图画三”:数一数这张图片上有几只戴帽的小鸡?

这些小鸡有什么不同?你能用数字来表示吗?

4.“图片四”:许多球组成了哪几种图形,能用8个圆点组成的图形是哪几种?

二、找数字

在圆点卡和数字卡中找出8个圆点、数字8,并说出8像什么?

三、涂颜色

幼儿操作表现(做练习纸):

1.把所有的数字8找出来,图上喜欢的颜色。

2.数一数有几个数字8,就将下框中几个三角形涂上蓝色。价值分析:

通过欣赏图片的过程,让幼儿对8的形成、数数有一定的认识和学习及掌握,同时也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数数能力。

在找找中认识数字8,不但加深幼儿对数字8的认识和掌握,同时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14

一、活动目标

能用自然物正确地测量线段及图形边的长度,并比较长短。

二、活动准备

1.两名运动员比赛跳远的图片(运动员跳的线段长度是2的倍数),2厘米长的短棒若干。

2.幼儿用书,人手一份,回形针若干,小木棒若干。

3.实物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1.学习测量的方法

(1)提问:图上的运动员在干什么?我们来做小裁判,评一评他们谁跳得远?(启发幼儿用测量的方法来比较)

(2)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测量的方法:用小棒沿线段一一排列,使小棒头尾相接,没有空隙。在线段下写下所用小棒的数量。

请一位幼儿上来,分别尝试测量另外一个运动员跳得线段的长度,教师帮助幼儿写下所用小棒的数量。

比一比谁跳得远,并说一说为什么。

2.讨论并尝试测量另一幅图。(方法同测量图一)

3.幼儿用小棒或回形针测量幼儿用书上运动员跳高、跳远、投掷的线段长度,并给跳得远、投得远、跳得高的那名运动员贴上小红花。

四、活动建议

在区域游戏中,继续提供小棒、回形针、火柴棒等测量工具,供幼儿操作测量图书、积木等各种物体的边长。

创意活动教案中班数学篇15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认识高矮、高矮的相对性以及高矮排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形、时空和空间等现象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盒子、笔等等。

2、长颈鹿、小猴子的图片(小猴子站在椅子上,用布遮住只露出小猴子比长颈鹿高些)

3、红、黄、蓝三块积木。

4、气球2个、音乐《找朋友》、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游戏《排气球》引入高矮话题

请一高一矮2名幼儿拍气球,提问“他们都拍到气球了吗?为什么?”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探究活动

①师:小朋友在比高矮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你跟__小朋友比高了跟__小朋友比又矮了?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小朋友去排一排、比一比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讨论一下为什么?

②幼儿自主探究

教师重点就高矮的相对性、高矮的排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并启发幼儿解决问题。

4、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①利用红、黄、蓝三块大积木的演示引导幼儿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②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高矮的排序。

5、活动的延伸

通过长颈鹿和小猴子比高矮引导幼儿理解比高矮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

6、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总结:

本次活动重在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究欲望,尽量提供幼儿熟悉的材料,创造条件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是一次较为成功的教学活动。

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