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幼儿园教案 > 中班教案 >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

时间: 新华 中班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这里分享一些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下载,供大家写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参考。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直线、曲线、圆形、三角形等不同的线条和形状,装饰表现树的基本特征。

2、运用已有经验,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讲解,学习用装饰的手法画出各种各样的树。

3、通过颜色的使用及搭配表现出一定的季节特征。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纸、勾线笔、油画棒。

2、教师相关的经验准备。(如能很快地画出一些不同的树)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观察果树,引出秋天的树。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果树,引起幼儿的兴趣。

2、这是什么?(苹果树)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瞧,满树都是红苹果。

3、你们看苹果树有一个大大的树冠,把许多苹果都围了起来。这个树冠是什么形状的呢?(椭圆形)

4、秋天到了,除了苹果树,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果树?它们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幼儿说出后,教师将果子画在黑板上,便于观察了解绘画的方法。

5、你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快速地在黑板上画一画。

二、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各种各样的树,了解其装饰手法。

1、画面上的树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2、叶子和树干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哪些图形?使幼儿知道可以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装饰树的不同地方。

三、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今天我们来画"秋天的树林",要画出三种以上的树木。

2、前面的树是完整的,后面的树,有时只能画出一部分。

3、秋天的树林是什么颜色的?(五彩缤纷,红、黄、绿等色彩都有)我们要多选择红、黄、橙以及绿色进行装饰。

四、幼儿绘画,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展览幼儿作品,将幼儿的作品拼成一大幅《秋天的树林》。带领幼儿参观秋天的树林,欣赏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

活动之前我让幼儿大量的收集了关于秋天树林的资料,还通过校信通让家长带孩子去观察秋天的景色,不但丰富了幼儿这方面的知识面,更是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指导幼儿能根据提供材料的特性,探索不同的绘画方法,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幼儿在操作中寻找自己的绘画方式,教育幼儿不盲目的跟从教师所画的流程方式,有了初步的独立见解与创造性。

活动反思:

活动之前,我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关注秋天的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因为幼儿对秋天已有准备,兴趣较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涨。而活动前充分得知识准备也使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多的语言去表达和讨论。

绘画时幼儿能大胆勾画树林形态,用不同的方式,线条表现树木,作业情况很好。很多幼儿画得栩栩如生,我们把幼儿的作品张贴到作品角,让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尝试。当然,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较少,对新材料的介绍与操作要点讲解不够,流程图的指向也较明确,限制个别幼儿发展个性化的创造,对不同画法的评价应更全面些,鼓励幼儿共同探索,找出更多适合方法。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2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班上一位小朋友把买的风车带到了幼儿园,户外活动时这个能转起来的风车吸引了所有的孩子们。接着的几天里孩子们陆续从家里带来了各式各样的风车,在玩风车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纸做的风车很容易就破损坏掉,“用什么纸制作风车更好”成了孩子们争论的话题,他们都要自己制作风车,并且还提议要进行风车比赛。于是,开展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在制作风车、玩风车的过程中探索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纸张制作简易风车,并体验制作的乐趣。

2、通过玩风车验证什么样的纸更适宜做风车。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搜集幼儿猜想做风车的材料:纸张(报纸、宣纸、瓦楞纸、手工纸、挂历纸、皱纹纸、锡纸)、吸管、安全钉若干、幼儿个人猜想记录、集体记录表。

2、经验准备:幼儿有玩风车的经验,并知道制作风车的方法,在玩的过程中提出了提问,对什么纸适合做风车有了疑问并做了猜想。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根据风车的转动情况进行记录,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难点:探究发现不同纸张制作的风车是否可以转动的实验过程。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1)结合墙饰引导幼儿回忆猜想制作风车的纸张。

教师:小朋友们都猜想了哪些纸适合做风车?

幼儿:报纸、手揉纸、瓦楞纸、宣纸、图画纸。

(2)分享自己的猜想。

教师:你是怎样猜想的?为什么?

幼儿:瓦楞纸结实,不会破。

幼儿:手揉纸柔软,会转得快。

幼儿:图画纸硬,会转得快。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成功呢?

2、做一做(制作风车)。

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纸张制作风车。

3、玩一玩(感知风车的转动)。

让幼儿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发现谁的风车转得更好。

孩子们来到户外迫不及待地尝试着让风车转动。玲玲高高举着自己制作的风车快速地跑着,她从操场这边跑到那边,已经跑了好几个来回,可她的风车却一点也不动。“你的风车怎么了?”我问道。她皱着眉撅着嘴说:“皱纹纸太软了,看它的风叶都折到后面去了,还怎么转呀。”魏晨天:“王老师,我的风车怎么也不会转呀?”他边跑边问。“为什么会这样?”我问。他停下来,气喘吁吁地望着风车说:“瓦楞纸太硬了。”“瓦楞纸还太沉了,跑得时候总会掉下来,你看我的不也没转吗?”和他选择一样纸的韩一凡说道。王冰莹说:“我的锡纸风车跑快时转得慢,我跑慢一点它就不转了。”高艾迪说:“手工纸做的风车转得可快了,我们换换,我试试你的。”汪倚峰说:“报纸有点薄,有点软,有时转,有时不转。”宗吴天:“挂历纸风车不硬、不软,不厚、不薄,转得特别快。”

4、想一想(由分享个人验证结果引出集体验证表进行经验梳理)。

教师:你的验证结果是什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用瓦楞纸、皱纹纸制作的风车转不起来”。)

教师:你的风车转得很快啊,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样的纸制作的?(引导幼儿总结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5、评一评(集体验证结果,选出最适合做风车的纸)。

教师:能转动的风车是哪些纸做的?哪些纸最适合做风车?

6、活动延伸。

教师:在这些能转动的纸风车中哪个转得更好呢?下次我们再来比一比,好吗?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问题是孩子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了解孩子的窗口。本活动正是抓住了孩子们在玩风车的过程中提出“用什么纸制作风车更好”这一问题生成的。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发展的过程,也是他们积极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过程。

2、活动中的不足:

由于前期经验铺垫不够充分,有的幼儿因为对制作风车的方法不是很熟练,所以即使选择了适合做风车的纸张也没有得到成功的体验。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并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主要内容:

1、老师“心中有目标”,把科学活动目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渗透到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主动地学习。

2、创设了探究式科学活动的氛围,有探究才有创造,有疑问才有发现。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恰当把握时机,当老师知道有的幼儿想用皱纹纸做风车后,老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等幼儿发现皱纹纸做的风车转不起来时,才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用皱纹纸制作的风车转不起来”。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活动的闪光点,教师能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及时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综合评析:

1、本活动体现了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特征。活动生成源于幼儿在玩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材料也是根据幼儿猜想,提供了生活中常见而又熟悉的纸张,如报纸、挂历纸、锡纸……并使幼儿在户外游戏和玩中充分感知和探索,让他们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科学就在身边。

“风车转转转”活动中让幼儿自我猜想、自我验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探究“什么纸张最适宜做风车”。活动游戏性、操作性强,体现了让幼儿在做中感受,做中学习的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流畅,环节层层递进,教师的提问启发性强。活动中记录方法新颖,采用实物(具体纸张)记录的方法,既具体形象,又缩短了幼儿记录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究纸张的适宜性。

2、教育活动可以更开放一些,如不一定非得让幼儿猜想哪一种纸张适合做风车,可以让幼儿猜想哪些纸张适合做风车,然后让幼儿制作多个风车,这样幼儿可以将几种纸张制作的风车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同伴比较)从而得出更科学的答案。

幼儿园中班《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幼儿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知道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这些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

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

(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

如:蛋黄怎么会变成动物宝宝的?为什么蛋有大有小?

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中班科学: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

目标:

1.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准备:

1韭菜.大蒜.葱。

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过程:

一.谈话

你们在家吃过韭菜.大蒜.吗?那认识它们吗?

二.拣菜

1.出示一筐菜。

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厨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幼儿一边拣菜一边把菜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们来帮厨师把菜分分开,把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好,我们把菜分好了,那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呢?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4.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把这三种蔬菜分开,那谁能来说说这三种蔬菜,它们有什么特征。如果它们是一家人的话,你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又像妹妹呢?

5.师小结。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三.种植韭菜.大蒜(有根的).葱(有根的)。

1.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现在我们要来种植这三种蔬菜,那该怎么种呢

2.取部分韭菜.大蒜.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个小朋友先选其中一样蔬菜,然后把你选的这样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还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我们把三种蔬菜的下半段种在花盆里,看看它们谁长的又快又高。

4.幼儿种植蔬菜

5.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气球吃什么》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气球与充气玩具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探索充气的多种方法。

3.体会与同伴合作才能扎住“气球嘴”的必要性。

活动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人手一份。

2.脚踩式打气筒,各种充气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气球吃什么

1.出示充好气的气球和未充气的气球。

这个气球圆鼓鼓,胖乎乎,这个气球呢,瘪着肚子,好像没吃过饭。

2.教师手拿未充气的气球,引出《气球爱吃什么》。

提问: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讨论:气球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的胖胖的呢?

二、我帮气球吃空气。

1.教师: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

怎么样让气球吃的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

2.教师示范吹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以及如何扎住“气球嘴”,不让空气溜走。

3.幼儿每人一只气球,用嘴给气球充气,让气球很快“胖”起来。

4.告诉幼儿为了不让空气溜走,他们可以主动寻找合作伙伴,扎住“气球嘴”。

三、充气玩具吃空气

1.出示充气玩具。

气球还有很多朋友,也和气球一样喜欢吃空气。我们也来帮帮他们,让他们也吃得圆鼓鼓、胖乎乎的。

2.幼儿自由结伴给充气玩具吹气,摸一摸充满空气后胖乎乎的“身体状态”。

3.幼儿玩一玩这些充气玩具。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

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玩耍自制望远镜,对周围事物进一步探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花》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山茶花2,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中班科学教案:会变的颜色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陈皆佳)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画蚂蚁的不同动态,能结合生活经验构思出简单的情节。

2、通过作画,了解蚂蚁的组成部分和生活习性。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范例、课前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蚂蚁资料

不同动态的蚂蚁照片

教学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蚂蚁

老师念谜语,幼儿猜出谜底

二、出示各种动态的蚂蚁照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们长得怎样?

你们喜欢蚂蚁吗?今天我们就来画蚂蚁

三、老师示范画蚂蚁

师:先画蚂蚁的头,后画蚂蚁的胸,再画蚂蚁的腹。最后在身体下面画上六条腿。画好蚂蚁后你还可以想想蚂蚁在干什么?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四、布置幼儿作业,交待要求

要求幼儿画之前要先想好你画的小蚂蚁在干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蚂蚁,周围有什么?

五、指导幼儿作画,

引导幼儿大胆作画,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蚂蚁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吹点画的乐趣。

2、了解腊梅的品质,知道梅花在冬天开放。

3、教幼儿学习吹画、手指点画、彩笔添加的方法、表现梅花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白纸、小盘、蜡笔(每人一份)腊梅(实物或图片)学习儿歌《腊梅花》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腊梅,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其枝、干、花的形状及颜色。

提问:腊梅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哪个季节开放?具有怎样样的品格?

一起背诵已学过的儿歌《腊梅花》。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讲解示范吹点梅花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吹树干时要向上方吹,用力要适度;点梅花时要用指尖轻轻点,成花瓣形状。

能力强的孩子可多吹几棵,能力差的只要掌握吹的方法就行了,尽量使每个幼儿独立完成,都享受成功的快乐。

适当添加背景,并注意及时擦手。

3、作品欣赏。

将幼儿作品放到一起,大家共同评价共同欣赏。

将幼儿的作品贴在墙上,组成一幅腊梅图,装饰教室。

活动结束:

儿歌:《腊梅花》

腊梅花,腊梅花,寒冬腊月才开花。

不怕冷,不怕霜,顶风冒雪战严寒。

虽像雪,却飘香,墙角数枝独自开。

辞旧岁,迎新春,冰雪消融希望来。

腊梅花,腊梅花,寒冬腊月才开花。

不怕冷,不怕霜,顶风冒雪战严寒。

虽像雪,却飘香,墙角数枝独自开。

辞旧岁,迎新春,冰雪消融希望来。

活动反思:

从本节活动完成来看,我觉得我预设的两个目标孩子们基本上达到了,此外,本节课还提高了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看着自己的作品,她们高兴的欢呼着、跳跃着。

像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因为是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所以孩子们能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多通道的参与,激发幼儿感谢自然的情感。

2.乐意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自然风光图片幻灯;雨伞3把;颜料、画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看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对自然的感恩之心。

1.听音乐入场:让我们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吧。

2.看图片,提问:你看到了大自然中的哪些美景?(温暖的阳光、晶莹的露珠、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鲜花、绿油油柔软的草地、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广阔的大海、可爱勤劳的动物们……学一学小朋友好听的词语)它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感谢大自然,感谢阳光给予我们温暖,感谢雨露滋养生命,感谢森林给予我们清新的空气;感谢河流给予我们生命的源泉;感谢小鸟给我们带来动听的歌声;感谢花朵为我们装扮生活……生活在这么和谐的自然中,你觉得幸福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感谢、保护大自然呢?

4.幼儿相互讨论,个别回答。

5.教师启发幼儿用宣传画的方式记录幼儿的想法。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好的想法画下来并展示给大家看,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乐意用自己的行动来感谢大自然。

评析:在本环节的活动中,教师用了大量内容丰富的风景图片,让幼儿通过视觉的美的享受来激发了幼儿内心对美的向往,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赋予了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存根本,从细微处入手,激发幼儿内心对自然的感恩的情感。

二、出示操作材料,幼儿合作完成伞面宣传画。

1.出示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伞)今天我们用请小朋友相互合作在伞面上画出我们感谢大自然的行动。

(1)数一数每把伞都有几个伞面,可以邀请几位小朋友来合作绘画。

(2)邀请同伴并围成圆圈坐下。

(3)和同伴讨论决定你们小组绘画的主题。

(4)需要和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作品要完整,每个小朋友分配任务完成画的一部分。

2.幼儿邀请同伴并相互商量合作内容,确定合作主题,合理分工。

评析:幼儿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总是从与同伴的相互启发、讨论、学习中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就从幼儿自身的兴趣与特点出发,以合作在伞面画宣传画的集中绘画方式,通过商量绘画主题、确定分工,来达到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的目标,同时,邀请同伴并与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又从隐性的层面,让幼儿学习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

3.幼儿合作完成宣传画,教师指导个别幼儿合理布局。

评析:在本环节的活动中,兼顾了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鼓励他们大胆说、大胆想、大胆做,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处于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展示幼儿成果,并请小组代表介绍作品内容。

1.将幼儿完成的作品集中展示。

2.请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介绍你们画的主题是什么?想要宣传什么?

评析:在本环节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通过民主推荐的方法决定了介绍的代表,让幼儿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了合作、交往的技能。

四、向周围的同伴宣传感谢自然的行动,愉快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撑起这把特殊的感谢自然宣传伞,把我们的行动宣传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吧,让我们一起出发!

评析:美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艺术表达是自由的表达是创造性的表达。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促使了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了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行为习惯。在本次活动中,孩子用绘画的方式,感恩自然,告知同伴这些都是与自然、同伴交往的方法,体现出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幼儿的画面与讲述可以看出,幼儿都有着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真切自然的表达方式,童真美好的心灵愿望。

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从小事做起,珍惜自然资源,关爱自然生物,努力用行动创造和谐的自然环境。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6

教学意图:

风车是幼儿极为喜爱的、制作简单的一种玩具。无论何时,都能玩。在玩风车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纸做的风车很容易就破损坏掉,“用什么纸制作风车更好”成了孩子们争论的话题,他们都要自己制作风车,并且还提议要进行风车比赛。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有趣的风车》,让幼儿在制作风车、玩风车的过程中探索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教学目标:

1、制作简易风车,体验制作乐趣。

2、通过玩风车探索什么样的纸更适宜做风车。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纸张(报纸、宣纸、瓦楞纸、手工纸、挂历纸、皱纹纸、锡纸)、吸管、安全钉若干、幼儿个人猜想记录、集体记录表。

2、经验准备:

有玩风车的经验,知道制作风车的方法,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提问,对什么纸适合做风车有了疑问并做了猜想。

教学重点:

记录根据风车转动情况,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教学难点:

探究不同纸张风车转动的实验过程。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1)引导幼儿回忆猜想制作风车的纸张。

教师:猜想了哪些纸适合做风车?

幼儿:报纸、手揉纸、瓦楞纸、宣纸、图画纸。

(2)分享自己的猜想。

教师:你是怎样猜想的?为什么?

幼儿:瓦楞纸结实,不会破。

幼儿:手揉纸柔软,会转得快。

幼儿:图画纸硬,会转得快。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成功呢?

2、做一做(制作风车)。

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纸张制作风车。

3、玩一玩(感知风车的转动)。

让幼儿到户外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发现谁的风车转得更好。

4、想一想(由分享个人验证结果引出集体验证表进行经验梳理)。

教师:你的验证结果是什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用瓦楞纸、皱纹纸制作的风车转不起来”。)

教师:你的风车转得很快啊,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样的纸制作的?(引导幼儿总结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5、评一评(集体验证结果,选出最适合做风车的纸)。

教师:能转动的风车是哪些纸做的?哪些纸最适合做风车?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到手工去制作风车。

教学评析:

活动生成源于幼儿在玩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材料也是根据幼儿猜想,提供了生活中常见而又熟悉的纸张,如报纸、挂历纸、锡纸……并使幼儿在户外游戏和玩中充分感知和探索,让他们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科学就在身边。活动中让幼儿自我猜想、自我验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探究“什么纸张最适宜做风车”。活动游戏性、操作性强,体现了让幼儿在做中感受,做中学习的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流畅,环节层层递进,教师的提问启发性强。活动中记录方法新颖,采用实物(具体纸张)记录的方法,既具体形象,又缩短了幼儿记录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究纸张的适宜性。

活动可以更开放一些,如不一定非得让幼儿猜想哪一种纸张适合做风车,可以让幼儿猜想哪些纸张适合做风车,然后让幼儿制作多个风车,这样幼儿可以将几种纸张制作的风车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同伴比较)从而得出更科学的答案。

教学反思: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都是老师为孩子先准备好材料,幼儿只要制作就行了,这样就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而这次我为孩子提供了多种制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脑筋选择材料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学习内容,而且孩子们对于自己选择的材料很喜欢,制作风车的过程也十分顺利。

优点:

问题是孩子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了解孩子的窗口。本活动正是抓住了孩子们在玩风车的过程中提出“用什么纸制作风车更好”这一问题生成的。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发展的过程,也是他们积极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过程。

不足:

由于前期经验铺垫不够充分,有的幼儿因为对制作风车的方法不是很熟练,所以即使选择了适合做风车的纸张也没有得到成功的体验。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并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恰当把握时机,当老师知道有的幼儿想用皱纹纸做风车后,老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等幼儿发现皱纹纸做的风车转不起来时,才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用皱纹纸制作的风车转不起来”。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活动的闪光点,教师能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及时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发现蝴蝶翅膀大小、颜色、花纹都是对称的,理解对称的含义。

2.通过拼摆的方法表现蝴蝶对称的翅膀和花纹。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套油画棒。

2.若干单个图案的图片以及形状图片(偶数量),音乐磁带及录音机。

3.幼儿用书:《漂亮的蝴蝶》。

4.蝴蝶的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中的蝴蝶图片,发现蝴蝶翅膀的秘密——对称。

1.教师指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蝴蝶的图案和线条。

教师: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蝴蝶,找找你最喜欢的蝴蝶,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你看到了哪些形状的翅膀?有哪些颜色?你还看到了什么图案和线条?

2.教师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一只蝴蝶,发现对称的秘密。

教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蝴蝶的秘密?他们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探索用各种形状以及对称图案来表现蝴蝶。

出示形状图片,引导幼儿操作形状图片探索各种对称方法。

教师:如果让你画一只漂亮的蝴蝶,你想用什么形状来表现蝴蝶的翅膀?怎样才能对称呢?谁来摆一摆?

让幼儿操作单个图案图片,进一步探索运用对称的方法和对比色(或渐进色)来装饰蝴蝶。

教师:翅膀对称了,还要注意哪里对称更漂亮?你们会用什么样的图案来装饰蝴蝶?图案怎么对称呢?

教师:你准备用什么颜色?我们以前是怎样用颜色的?装饰蝴蝶时还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幼儿用书上自由作画,教师播放“化蝶”音乐。

教师指导以对称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各有所侧重,比如在造型和色彩上。

(四)展示和分享幼儿作品。

教师:找一找,哪只蝴蝶最漂亮?为什么?哪一幅是你最喜欢的?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8

设计意图: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又到来了,我们觉得爱老人应该从爱身边的老人做起,所以这次的重阳节活动我们还是准备请小朋友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我们幼儿园一起和小朋友度过一个温馨的重阳节,从而培养孩子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好品质。活动目的:1.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

3.体验社区活动,锻炼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家长为幼儿准备一些好吃的水果,为老人准备一份礼物。活动过程: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欢迎您1.看看今天教室里来了谁,谁愿意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2.为什么要请来这些爷爷奶奶。

3.教师给孩子们介绍重阳节。

二.介绍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1.今天你们家谁参加我们的重阳节活动,请小朋友们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2.你喜欢他吗?为什么喜欢,他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3.你们的爷爷奶奶都给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4.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先把我们的爸爸妈妈养大,现在还要来照顾我们,为我们每天做很多的事情。

三.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件事情1.请我们的小朋友想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可以给他们总监什么事情。

2.请小朋友来示范怎样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敲敲背。

3.请小朋友说说有好吃的东西先给谁吃。

4.说说今天过节,你准备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送礼物的时候你准备说一句什么话?5.教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年纪大了,我们小朋友要听他们的话,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们锤锤腿,敲敲背,做个懂事的好宝宝。

四.一起欢庆我们的节日听音乐,送礼物,吃点心,和爷爷奶奶过重阳节,体验重阳节的快乐。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并画出有创意的房子。

2、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难点

重点、难点:能大胆想象并画出有创意的房子。

教具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相关的建筑物。

2、画纸、画笔、油画棒等。

活动流程:

一、引题

(一)幼儿讨论刚才看到的房子中你最喜欢哪座房子?它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自由讲述。

二、引发幼儿想象,设计各种各样的建筑物我们每个人都来设计一座漂亮的房子,看看谁设计的房子最奇特。

提问:你想设计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请个别幼儿描述自己想象的房子。引导幼儿从房屋外形、功能等方面进行构思,有创新和变化)

三、幼儿创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作画,设计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房子。

四、展示分享

(一)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漂亮房子,说说这座房子的作用和特点。

(二)集体展示。

把幼儿的作品布置在美工区,供幼儿交流、家长欣赏。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动手操作体验是让幼儿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过渡的必要手段。活动中,我并没有直接用讲授的方法去告诉学生怎样刮画,而是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寻找并发现问题。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0

中班美术《风车》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

本活动意图创设一个愉悦、轻松的环境,让幼儿在折纸中感受,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大胆表达,畅所欲言,共享成功拓展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同时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学做小风车,训练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集体感它把幼儿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现在提倡探索式教学,让幼儿自己从观察,操作中探索一些知识而不是我们教给他一些知识,根据这些我设计了这一节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推出风车的制作方法,让孩子在玩的同时初步探索风车,这样就有机的把艺术,健康,科学领域都结合到了一起,它能很好地发展幼儿的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活动目标:

2.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风车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风车

3.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张彩纸

2.风车制作方法示意图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幼儿猜是什么季节教师说上面都画了什么上面有小女孩白云太阳花朵小草还有什么啊?然后让给幼儿补充幼儿回答还有风车你们喜欢风车吗这么好玩的大风车,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呢?这些啊是风车的步骤今天老师叫你们折风车拿起桌上的

彩纸

二、老师教幼儿操作

风车制作方法示意图

1)把正方形的纸对折变成长方形

2)把两条边对着中间的线折折成长方形问:小朋友像什么回答:门风扇

3)上下两条边对折变成正方形现在我们的大正方形变成了小正方形

4)把正方形打开上下两条边向中间的线对折打开

5)长方形的一条边向上折折到第一条线再打开向反方向折打开

6)上边一条线向中间折折成小房子的形状下边同上

7)把两边分开折

教师再教一遍

然后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与他们一起制作,给他们讲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学习小风车折法。

师:小朋友都学会了折风车,折得又整齐又漂亮!

(评析:这一环节有助于幼儿养成看图示折纸的习惯,提高了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折纸的兴趣。这一环节充分利用了折纸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教育意味,从不同的角度触动原有固化的折纸意象习惯,持续激发幼儿思维想象与操作尝试。)

活动评价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请大家一起来评一评你认为哪个风车最漂亮。交流活动的目的是达到“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的教育要求。给幼儿提供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自主发展空间。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1

一、说教材:

“指南”的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低幼读物,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手,手,手游戏》是东方宝宝系列绘本。刚看到这个绘本,我就被里面一些用手做出来的动物所吸引,感觉很亲切,因为里面的一些手游戏我们小时候也玩过,现在也曾和小朋友一起玩过,但更多地是玩手指游戏和手影游戏。

仔细翻看绘本,一开始就给我有一种设计感。因为在书的封面上就可以看到一些小动物或一些动物身体的一部分,还有用手变出来的动物等,所以依托这些线索,可以先让幼儿看看说说,以此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翻过扉页,看第一个画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与封面有些雷同,但仔细观察还是各有特点的,其间“大手,小手,左手,右手,全过来!用手变出动物来。”就是画面最好的诠释,也是一场手游戏的总动员和,让人感觉非常期待。之后的每个画面都是对应了一种动物和用手变出的动物造型:这是慢慢爬的蜗牛。“小蜗牛,快点儿过来!”直白浅显、逗趣的对话式的语言,能让幼儿身临其境,幼儿既可以跟随画面学一学、变一变,还可以演一演,说一说。当然,为了让儿歌的语言更加工整、朗朗上口和富有韵律感,我把书里的语言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改编,以便更加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能更好地让幼儿掌握一定的句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而接下来的两幅画面,一幅是“张开五指变棵树”,一幅是“握紧拳头变座山”,它跳出了原有的变出动物的思维定式,使绘本的寓意更加深刻隽永,因为大树和山都是小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家,只有变出更美好的家,小动物才能生活得更加幸福,而最后一个画面中三个面带笑容的小朋友站在草地上,一个用手指着身旁的动物,两个拍手哈哈笑……他们好像在说:哇,真棒!用手变出动物来,真好玩!这样更加直白地为我们描画了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世界。

就绘本的内容而言,是非常贴近幼儿的生活的,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就绘本开本的大小来说,也是很适宜幼儿开展自主阅读的;就绘本的画面来说,里面的动物是幼儿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它们形象鲜明、生动,能萌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就绘本的背景来说,也很简单、明了,对幼儿的观察没有太多的干扰,总之,本次活动的选材是对幼儿的发展有一定价值意义的。

二、说目标:

为了进一步落实《纲要》和《指南》的精神,我把目标制定为:1.仔细观察画面,感受小手变出的各种造型,尝试学习用“变出……”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⒉初步感受儿歌语言的韵律美,体验小手游戏的乐趣。两条目标涉及了幼儿的态度、情感、能力多个维度,比较全面、具体、明确,操作性也较强。

三、说准备:

本着简单、真实、自然的宗旨,我们准备了ppt和《手,手,手游戏》的图书以及书袋。

四、说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把导入、延伸活动算在内,我一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谈话导入。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小手会干什么入手,导入课题,并通过谈话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第二环节是集体观察阅读画面,感受“变出在干什么”的句式,并乐于尝试用手变出动物。第三环节先是由教师陪伴共同阅读,以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然后是让幼儿自主阅读。第四环节是分享交流,尝试学习用“变出在”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发现,体验手游戏的乐趣。第五环节是完整欣赏和学习朗读,初步感受儿歌语言的韵律美。

可以说,以上这二、三、四、五这四个环节是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是为了达成目标而服务的。近来,我们每个幼儿园都在学习《指南》。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过语言领域中的目标、教育建议的话,就不难发现,以上环节中的一些关键词和关键信息,都可以从中找到出处或痕迹:如在“(一)倾听与表达”中提出要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在“阅读与书写准备”中指出:“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等,所以就其活动设计的理念来说,是与《纲要》、《指南》的精神相符的。

最后两个环节是拓展活动和延伸活动。拓展活动是通过观看《手影表演》的视频,拓展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也可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手影游戏、手影表演的兴趣。最后的延伸活动,主要引导幼儿回家或回班级和爸爸妈妈、老师、好朋友一起玩简单的手影游戏、编手影故事等,以此促进幼儿的联想思维,萌发幼儿自主探究的欲望。

存在问题:

1. 谈话导入环节的第一个问题不要,和课题没有关系。

2. 完整欣赏朗读后的一个问题不要,因为与前面有重复,没有价值意义。

3. 更注重细节,绘本中的一些符号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了解它的含义,如小狗叫的声线。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殊本领,学习看图示折出啄木鸟。

2、尝试折成单菱形,能用添画的方法为啄木鸟添画眼睛。

3、培养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啄木鸟的图片,掌握一些相关知识。

2、啄木鸟折纸的范例1份,各色彩纸若干,折纸步骤图每组1份,小苹果树请医生视频,大树1棵。

3、《啄木鸟》的歌曲。

活动过程

一、播放小苹果树请医生中啄木鸟治病的一段视频并出事啄木鸟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殊本领。

师:小朋友,前几天老师给你讲了小苹果树请医生的故事,你们还记得吗?是谁给老苹果树治好的病?今天老师把啄木鸟请来了,你们看(出示图片啄木鸟)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啄木鸟长什么样?啄木鸟有什么本领?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今天学习啄木鸟好吗?

二、出示范例,幼儿学习折啄木鸟。

1、出示步骤图,和幼儿一起说说每一步图示的意思,提醒幼儿看懂并参照步骤图进行折纸。

师:请看,(出示步骤图)谁起来说一说每一步步骤图是怎样折?还有谁想说?请2-3名幼儿

2、出示啄木鸟折纸范例,讲解难点部分,启发幼儿学习掌握折的方法。

教师重点讲解在折成单菱形。

师:先看老师是怎样折的,(教师示范)小朋友们看好了,这个地方很重要要仔细看,只要掌握了这里就会折出来了。

3、幼儿观察示意图,学折啄木鸟。

幼儿在优美音乐伴奏下,幼儿尝试折成单菱形的方法折出啄木鸟,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小朋友,想不想折啄木鸟?(想)请小朋友试一下吧?幼儿折纸

三、作品讲评

1、请幼儿将自己折好的啄木鸟展示在大叔树的展板上。

师:折好了吗?现在我们一一看

2、幼儿相互讲评同伴的作品,并提出建议。

师:你觉得那一只啄木鸟这的最漂亮?为什么?谁有不同意见?

师:小朋友折的都很棒!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外面有没有啄木鸟经过我们幼儿园好不好?(好)(结束)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3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2、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39;、吱咕吱咕。

二、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观看《恐龙世界》卡通片及有关恐龙的录像,了解各种恐龙的形态、特征。

2、电脑、vcd机(幻灯机也可),自制软件:童话《城里来了大恐龙》。

3、恐龙挂图。

4、字卡:啪嗒啪嗒、吱咕吱咕。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童话。

1、出示恐龙挂图,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采用提问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童话中的情节线索和人物形象特征。

①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②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它觉得怎么样?

③恐龙所到之处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④恐龙为什么会给城里人带来那么多麻烦?它愿意吗?

⑤当恐龙变成了立交桥时,它心里是怎样想的?

(二)进一步理解童话,学习词组。

教师边操作电脑边讲述故事,提问:

1、大恐龙走在路上发出怎样的声音?铁路又发出怎样的声音?(学习词组:啪哒啪哒、吱咕吱咕)

2、你喜欢恐龙吗?如果有一天恐龙也来到了我们这个城市,你会怎样对待它?

教师可一边提问一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回答问题,还可启发幼儿用动作适当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谈话。

教师:如果你是一只恐龙,你想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想像,依照各种形体特征说出与众不同的回答)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准备一些恐龙的图片和模型,认识各种恐龙:梁龙、翼龙、霸王龙等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远古时代动物的兴趣,讨论恐龙在地球上灭绝的原因。

艺术:创作画《恐龙世界》。

音乐:将《狮王进行曲》改编成《恐龙进行曲》,让幼儿进行打击乐表演。

五、生活中渗透环保教育,教育幼儿爱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六、环境中渗透墙饰:恐龙世界,并在里面增添“十万个为什么”知识。

七、家庭中渗透

1、有条件的带领幼儿参观恐龙博物馆,进一步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让幼儿亲眼看看恐龙庞大的身体(骨架),感受作品中的情节描写。

2、带领幼儿参观城市的立交桥,了解立交桥的作用,启发幼儿将城市的立交桥与恐龙相联系,谈谈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理解作品中想像的合理性。

附童话

城里来了大恐龙

大恐龙来到城里,它觉得这个地方比它去过的任何地方都热闹。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马路上,可是它的身体太大,把交通给堵塞了,汽车排起了长队,响起了喇叭。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铁路上,它的身体太重,铁轨被踩得吱咕吱咕直响,火车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小胡同的小路上,它闻到了别人家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它的脖子太长,把人家的房顶都掀翻了。大恐龙心里真难过。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

这时一个聪明的孩子说:“大恐龙走了许多路一定是饿了。”他带着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撒青草。大恐龙沿着这条青草路边吃边走,吃饱了就站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汽车从大恐龙身上、身下开过,大恐龙变成了立交桥。它觉得身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呢!大恐龙觉得自己应该为城里人多做点事,因为他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啊!

一辆辆大卡车、面包车、小汽车从大恐龙身下开过去,一辆辆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从大恐龙身上骑过去,一群群的大人、小孩从恐龙身上走过……城市的马路变得畅通了,大家都说:“大恐龙立交桥真好!”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4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指点画。

2、感受色彩对比。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四种颜料,每位幼儿一张画有“新年树”的铅画纸、抹布。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快要过年了,老师带来了一棵新年树,可是这树还没有装饰过,我们一起来把它打扮得漂亮一些。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装饰新年树。

(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点画的步骤。

“新年树上有许多彩灯,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彩灯怎样才会亮?”

(2)请个别幼儿示范点画的方法,集体检查彩灯是不是都挂在了“电线”上。

(3)幼儿为新年树挂彩灯,教师个别指导。

每一盏灯都要挂在电线上,彩灯的颜色要漂亮、丰富。

3、教师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欣赏各自创作的作品。

(1)检查每一盏灯是否都亮。

(2)激发幼儿在新年树上点画或粘贴其他装饰物的兴趣。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5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上海大风车幼儿园开展了一次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幼儿园中一班和中二班的家长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内容有”亲子才艺大比拼“和”亲子手工制作“。“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师网."通过这样的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在了解自己孩子在园情况,和孩子一起亲情互动的同时,也增强了家园互动。在活动中,家长跟着幼儿一起紧张一起欢笑,场面非常热烈。

钢琴独奏

歌曲独唱

歌曲联唱

制作水果拼盘

制作水果拼盘2

好漂亮的水果拼盘,小朋友们一起来分享

和孩子一起制作手工:《夏天的故事》

家长们进行削苹果皮比赛

家长现场展示书法1

家长现场展示书法2

妈妈唱歌,孩子伴奏

母女同台展示才艺

英语情景对话

一起紧张一起欢笑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6

活动目标:

1、了解章鱼的结构特点,并学习简单的绘画。

2、喜欢绘画活动。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画纸、彩笔、章鱼视频、幼儿已有绘画封闭圆的基础。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位新朋友,大家快来猜猜它是谁啊?接下来请每个小朋友都安安静静的看一段有趣的视频吧。

二、播放视频,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

1、这位新朋友是谁?(章鱼)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大海里还有什么?(水草、珊瑚、岩石等)它长什么样子?(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圆圆的身体下有8条长长的、弯弯的像椭圆一样的触手)

2、它在海里是怎样游动的?(幼儿可做动作模仿)在它的触手上有什么?(像圆点的吸盘)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喷出墨汁保护自己)

3、章鱼有几种不同的游动姿态?(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根据幼儿的.回答,带着问题让幼儿再观看一次视频。重点观看章鱼不同的游动姿态。

小结:章鱼在遇到敌人、坏人时会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小朋友也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三、幼儿作画。

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观察绘画不同姿态的、自己喜欢的章鱼。教师做巡回指导。重点提醒幼儿绘画完整的章鱼身体。

四、作品展示,教师评价。

请完成绘画的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并做相应评价。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提问法,发现法,引导孩子积极动脑。多数孩子能积极参与,大胆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和同伴交流。由此孩子的活动兴趣很高,活动效果明显。但有个别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经过老师的暗示才能认真回答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着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7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根据家具的特性,将家具分类摆放在家里。

2、熟悉家的结构,感受浓浓的亲情。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包、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讨论:说说自己的家

1、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家,家里有些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说了很多关于家里的东西。

二、教师示范——这个房间应该放什么

1、出示图一,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是什么?(楼房、家……)对了,这个就是我们要布置的新家。这个新家里面一共有4个房间,分别是做什么用的呢?(卧室、厨房、卫生间、客厅)

2、现在这4个房间空空的,我给这个新家买了新家具,等搬进去了,大家就可以搬进去住了哦。看看我买了什么家具呢?(出示图2,有床、电视机、橱、灯、电脑、浴缸、马桶、沙发、冰箱……)

3、那这些家具怎么放才能把新家布置得很漂亮呢?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吧!哪些放卫生间?哪些放厨房?哪些放客厅?

小结:东西放进去了,还要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更好看。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粘贴家具

1、每人一份材料,先想想自己的四间房怎么分配?然后再把家具搬进去放好。提示幼儿粘贴时候要考虑一下家具的方向,比如6张小椅子的方向如何安排才能很好的围在餐桌边。

2、贴完了自己检查一下新家里的家具,有没有贴倒和贴错地方的',如果有改过来,争取把自己的新家打扮得漂漂亮亮。

小结:看来要把家具摆放好,不仅要找到合适的房间,而且家具的方向也要看看好哦。

四、分享交流——介绍自己的新家

把自己粘贴好的新家和好朋友说说,也可以说说自己还想再添加哪些家具,放在哪儿?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积累前期经验是促使本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在本次活动开展之前,通过与幼儿交流中我发现幼儿对家里各个房间的名称并不了解,对各个房间的作用也不熟悉。因此我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回家仔细观察自己家里有哪些房间,这些房间有什么用及房间里摆放了哪些家具等。丰富了这些经验之后,再让幼儿说说自己家里有些什么时,就能娓娓道来。

2、不追求统一的房间分配。

活动中我先请孩子们辨别立体图中四个房间分别是什么,有幼儿对各个房间的分配有不同的想法,我没有否定他们的想法,一心追求心中预设的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说出适宜的理由,让幼儿自主确定心中对各个房间的分配,把幼儿推在前面。

3、及时将个体经验进行推广。

在操作前我请幼儿看了我粘贴家具的方法,提醒孩子们“今天的家具都是能站起来的。”接着孩子们开始操作了。有的孩子把一把椅子、桌子、沙发、电脑应该放在客厅里的家具都先撕了下来,然后一手拿着胶水,一手拿一样家具,拿一样,贴一样,不一会儿客厅都贴好了。有的孩子是撕下一样家具,再选择应该放的房间,再拿胶水贴,速度就很慢。最后在交流时,我请孩子们说了自己的方法,孩子们都肯定了前面的方法好。

对于中班孩子来说“粘贴”的技巧基本都能达到,但是如何又快又好是值得幼儿思考的。活动中我发现了两种不同的操作方式,及时和幼儿一起分享,将个体经验进行推广,对幼儿下次的活动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让他们懂得了方便、省时的方法。

不足之处:

可提前制作好立体房间再摆放家具,使整个活动更加紧凑。在一个活动中既要制作立体的房间,又要摆放家具,在有限的集体活动时间里是无法完成的,而且请幼儿制作立体的房间对刚上中班的孩子来说有很大的难度,要看图纸、再整齐地沿边框剪下后粘贴。我可以在区角活动中提前帮助孩子们先制作好立体的房间,那么在本活动中就直接请幼儿把各类家具粘贴在合适的房间里,既节约了时间,又让作品呈现更加漂亮。对于操作材料的适宜性是我以后活动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8

设计背景

这节美术课我是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其生活经验,从幼儿的生活经验中挖掘题材,《帽子》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在幼儿的兴趣点上,鼓励幼儿生成自己想创作的东西,丰富幼儿的内心创作激情。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让幼儿观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让幼儿知道每一种物体通过多角度观察到的帽子形状都是不一样的。然后通过帽子的形状进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帽子,因此幼儿画出来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非常丰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构造,大胆地进行借助帽子的“形”添画想象。

2、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和通过生活经验进行想象的能力。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让幼儿通过多角度了解帽子的基本构造,大胆地进行借助帽子的“形”添画想象。

活动准备

实物:帽子课件画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帽子,引出课题。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帽子有好几种如功能遮阳、挡雨,还可以保暖,所以帽子所用的材料不同、款式也不同,今天代老师带来的帽子是其中的一款。

二、整体观察帽子的形状和构造。

1、观察帽子的形状。

这顶帽子看上去怎么样?像什么?

2、了解帽子的构造。(演示课件)

你们知道帽子可以分几个部分吗?

(引导幼儿观察帽子,根据幼儿说出的部分,引出帽盖和帽檐)

3、教师小结:帽子是帽盖和帽檐组成的。

三、局部观察帽子,教师示范绘画。(演示课件)

帽檐是什么形状?上面有什么花纹?(特写帽檐)

帽盖的形状是怎么样的?上面有什么?看上去像什么?(特写帽盖)

3、转换角度观察。(教师选择一种范画)

1、从顶部上、下观察,帽子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帽檐的形状怎么样,帽盖的&39;形状怎么样?这时像什么?

2、从底部下、上观察,帽子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是从那个角度看的呢?

3、出示课件:三张不同角度的帽子

教师小结:原来同一顶帽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也要学会从各个角度仔细观察。

四、教师示范绘画。

现在老师也选择一种角度来画帽子,你们等会儿来猜猜。

五、欣赏范画

六、幼儿作画

1、如果你们想把帽子画下来,你想从哪里开始画?

2、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到黑板上。

七、启发想象。

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

这顶帽子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

教学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让幼儿观察不同角度的帽子,让幼儿知道每一种物体通过多角度观察到的帽子形状都是不一样的。然后通过帽子的形状进行借形想象。由于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帽子,因此幼儿画出来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不足之处:在做画的过程中,个别幼儿不听指挥,随心所欲。今后我将在教学中多学习、反思。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19

活动目标

1、体验绘画中国功夫人物及场景的乐趣。

2、感受中国功夫的动态美,激发幼儿多中国文化的热爱。

3、尝试运用前后排列的方式表现人们练功的场景,注意人物的大小变化。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能表现简单的人物动态;看过中国功夫的表演。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挂图“我爱功夫”;关于中国功夫的视频。

幼儿用材料:操作单页第35-36页;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中国功夫的视频,体验中国功夫的乐趣。

教师带领幼儿排成3-4排,学练视频中简单的动作。

2、教师介绍中国功夫,引导幼儿了解功夫的用途与意义。

二、探索发现

1、欣赏挂图“我爱功夫”,感受练功的人的不同动态表现。

2、引导幼儿说说挂图中的人在做什么,图中每个人的动作是怎样的;启发幼儿感受挥拳、跳跃、踢腿等不同的人物动态。

3、发放操作单页第35页,引导幼儿欣赏“创意坊”中的幼儿作品,感受作品的构图方式。

4、启发幼儿发现把主要的人物画得大点,次要的人物画得小点,先画主要的,再画次要的,这样能体现人物的主次关系。

教师:说说画面中的人是怎样排列的,哪个人在前,哪个人在后?小画家画的练功的人大小一样吗,为什么?

三、创作表现

1、翻到操作单页第36页,鼓励幼儿思考如何围绕主题来构图。引导幼儿运用有主次排列的构图方式表现出多个人练功的场景。幼儿可根据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选择横着画或竖着画。

2、教师提出作画要求,幼儿自由创作。

启发幼儿用记号笔表现人物的动态。先画主要想表现的人,将他们画大一点;在画次要的人,注意人物的大小区别。鼓励幼儿在作品的背景上用油画棒添画上简单的装饰线条或色块。

四、欣赏评议

在作品栏中展示作品,鼓励幼儿间相互交流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方法。

五、结束活动

引导幼儿收拾、整理材料,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关于中班的美术教案篇20

【活动设计】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近段时间,我们中班正在结合季节开展主题活动《大树和小花》。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总是与树进行亲密接触,他们和树成为了好朋友。如何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又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能力呢?于是,我设计生成了美术活动《春天的树》,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中尝试并体验纸团拓印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欣赏春天的树,尝试用纸团拓印的方式大胆画出自己喜爱的树。

2、积极参与活动,能与同伴合作使用绘画材料,体验纸团拓印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大胆尝试用纸团拓印的方式画出自己喜爱的树。

【活动难点】

选用适宜的颜色表现出春天树木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多媒体、各色颜料、示范用纸和幼儿绘画用纸、废纸团、抹布、背景图、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树木特征

1、引导幼儿欣赏春天的树,激发幼儿兴趣。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树朋友。

二、模拟演示,明确作画方法

1、教师出示纸团拓印好的作品,引导幼儿发现绘画方式和以前作品的不同。

2、教师以情景化的语言介绍今天的作画材料。

3、请个别幼儿上来探索用纸团拓印作画,教师提醒作画方法。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出示背景图,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3、播放音乐,幼儿自主作画,教师适时指导。

四、评价展示,分享体验成功

1、以小动物评画和幼儿互相介绍作品的方式进行交流评价,感受成功的快乐。

2、和小树林小动物拍照留念。

3、帮忙整理活动材料离场。

42856